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那一刻,我的心卜落卜落的碎了
——黎萍的诗点评


  导读:陈明火,笔名执仗,湖北省鄂州市峒山人。湖北省作协第五、六届委员。已出版著作《无锁的情空》《挑剔名作及评点》《包氏佛诗的考索》等十部(三部中英对译),主编省级教材《综合阅读》等三十余部。已在国内外发表诗、文数百万字,有两百余首(篇)译成英、日、希腊、俄罗斯、韩等文字。曾获《中国作家》2003年“全国评比”特等奖、希腊作家艺术家国际协会2005年度“欧洲联盟杯”奖等多次。另有陈明火诗文评论集《抒情者的迷途》一部。

心的房子

有时候,心的房子
关门闭窗了
烦恼的杂草随之而疯长
失去所爱的忧伤
委屈时的痛苦
实现不了的期待
似不想修复伤口的虫子
在拼命呼叫
那些新鲜清净的空气
只能在心房外
徘徊


  按常理,房子没有打开门窗,里边自然会漆黑一团。若是从“心的房子”的比喻义或象征义的角度看:生活原本是光明的,你看不见光明,只能说明你的心里缺少光明。若是让心灵之门窗敞开,光明自会进来。当然,这首短诗没有这么直接,只将在心房外“徘徊”的“那些新鲜清净的空气”,作为曾关上心之门窗、或许已悟觉到不能轻易关闭门窗者之不合理情绪的一种暗示性展示。
  女诗人黎萍提到的几个词,如“烦恼”、“忧伤”、“委屈”、“期待”与“空气”,包括她还没有提到的乡愁、营养等,与一些看得见的存在物的价值相比,都可视为一些看不见的属于精神层面上的价值。诗人们(包括所有的作家、艺术家)写好这种让人在目视中看不见的一些有意义的价值,作品就自然而然地有了看得见的艺术价值。
  此诗,抓住富有象征意义的“心房”、“门”、“窗”、“杂草”、“虫子”与“空气”等不同的意象,悄悄地纾解了情绪化的途径,让受到心伤的人能分享到属于自己那有象征意义的“新鲜清净的空气”。当然,这一层意思全都隐匿在诗的背后,需要我们在相对应的角度或相反的角度进行一番深入的悟觉才能获取。


五月的思念                 

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
他背对着我
朝着天边走去
那轻微的脚步声
似雨湿窗棂
那一刻,我的心卜落卜落地
碎了,只剩下了
沉迷的悲痛
一年来,每当我在夜里
朝着他走的方向望去
就会觉得
所有的星星都是由我的思念
点亮的


  “五月的思念”的“五月”,就像一代名家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十年”一样,是让生者痛苦、“思念”或“自难忘”的时间名词。 是啊,生存的反面,就是丧失了生命。哲学上说,死亡是生命结束,而且所有的本来维持其存在(存活)的属性的丧失,成为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的终止。作为生者,对已故的亲人的“思念”尽在这种生命的“永久性的终止”之中。
  “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曾伴“我”几十年的那个“他”,突然“朝着天边走去”。这突如其来的“轻微的脚步声”却带来了极大的摧毁力,竟然让“我”的心在顷刻之间“卜落卜落地碎了”。看得出,这种心之似乎破裂了的感觉,是难抑的沉痛发出了一声声碎响的感觉。
  由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沉迷的悲痛”,像日月一样伴随着“我”的日常。一年来,尤其是夜的降临(含若干次夜的降临),“我”就会在孤寂里想到已离去的那个“他”。“我”在一种幻变性的真情表达里,甚至觉得眼中所看到的星星,“都是由我的思念/点亮的”。可以说,“我”的“五月的思念”,就不仅仅是“五月”了,而是随着生者——诗中的“我”之一种永久性的“思念”。
           

其实……

其实
阳光不仅仅来自于太阳
就像电流不只是
来自于电源
我给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送去温暖的目光
不全是
来自我的眼睛

 
  诗歌,最讲究的是惜墨如金,含蕴无限。“其实”(包括诗题《其实……》)一词,以省略了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的万语千言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这就是说,前面说得再多,亦无外乎是以下的三个短语“不仅仅是”、“不只是”与“不全是”所蕴之意。
  这就怪了!
  诗人所列的几点——即“阳光”与“太阳”、“电流”与“电源”、“目光”与“眼睛”,都是正常不过的真实存在,为什么要提出“不仅仅是”、“不只是”与“不全是”呢?哦,原来诗中的答案,尽在另有所指或是另有话说之中。这样,诗人还没有说出的那一部分,只能靠读者去思悟。我想,我们若是静下心来,就可以“思悟”到“阳光”、“电流”与“目光”等能给他人带来温暖、幸福与欢乐的生命体,源自于一些“我给最寒冷的那些日子/送去温暖”的有奉献精神之人的内心。想到了这里,我们自会明白“不仅仅是”、“不只是”与“不全是”的三组比照所形成的不同类比,都是在悄悄地完成前面提到的“其实”一词所省略掉的内容、或是“其实”一词里所潜藏着的深层内蕴。诗句里,尽管没有直接地表明这一层的意思,但我们一定能领会得到。


衣服破了想到针

衣服破了想到针
针的作用很大。它尖锐锋利
能缝缝补补
我想问,过去的伤能不能补
心坏了能不能补
有时候,在为另一个人
守候流泪
是思念、怀旧
还是心酸、受挫
谁也不知
针知道了也难以助我


  平日里所见之物——“针”,被诗人黎萍派上了用场。她不回避“针”能“缝缝补补”的“作用”,却因其“作用很大”,让“针”的语义有了一次诗意的飞跃。
  于是,在“过去的伤能不能补/心坏了能不能补”的由此及彼的“想问”里,增加了诗歌的似是而非的模糊感——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在此,我们若是停留在“针”的语义的层面上,是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答案的。正因为如此,诗人才不想在能缝补或不能缝补里来一个简单作答,而是把有意义的“想问”留在字面上,再以另辟蹊径的方式继续“我”的深一层的追索:“有时候,在为另一个人/守候流泪”,甚至是“思念、怀旧”、“心酸、受挫”般的折腾自己,而“另一个人”却一点不知道,甚至是“我”觉得“针知道了也难以助我”……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想“针”帮“我”缝补好伤口(“过去的伤”)与破碎的心(“心坏了”),就无从谈起了。
  整首诗围绕“针”的意象而展开,将能缝补的衣物(实写)与不能缝补的情感(虚写)组合在一起,流露了真心诚意厚待他人而他人不知道,爱上并思念他人而他人也不知道、或是不领情的一腔愁情。


偷心的贼

七月的那一天,你
悄然的出现
勾起我四十多年前的回忆
也产生了忒多的疑虑
难道你真的是
“夕阳恋人”么?不
不大可能
我把无数个深夜都想糊涂了
只觉得你顶多就是一个
偷心的贼


  年轻时的恋人,在“四十多年”后的“悄然的出现”中重逢了。作为诗中的“我”,对曾经的“你”之一番“忒多的疑虑”自然是少不了的。
  诗人黎萍就以“我”与“你”的“第二次握手”为轴心,对“忒多的疑虑”进行了一番情绪白描。在她看来,诗中最重要的一个短语是“夕阳恋人”(既指老来的恋爱对象,又暗含年轻时的恋爱对象)。因为诗中的“我”,对这个特别的短语有了发自内心的疑虑。当然,就是在疑虑中递补的“不,不大可能”,也不是铁定的决绝式肯定。
  一句“我把无数个深夜都想糊涂了”,是诗之闪光点。因有“糊涂”之“想”,才会自如地想到那个爱意绵绵,讨人喜欢的“偷心的贼”。即便是这样,“我”的模棱两可的疑虑并没有因曾爱过的他已成为一个“偷心的贼”的出现而消失。多年未见的“你”在重逢后成为一个“偷心的贼”,是一个挺有妙味的隐喻。在这个隐喻里,重大叙事之节点几乎无一缺漏;不同的情感纠结的自然融入,尤其是否认与确认的巧妙运用,均增添了诗之情趣性。


三月的风

你轻轻的走过山林
山林换了件绿
你悄悄的来到水边
湖水换了件蓝
你微微的抚摸过的大地
生灵们,把自己当做一个个
生机勃勃的动词
冬眠的苏醒了
藏洞里的钻了出来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想
活出自己
啊,你来得及时还恰到好处
——三月的风

  诗题与诗尾,都提到了“三月的风”。前者,引出诗中的“你”——既代指“三月的风”,又隐喻为天使般的少女,将天地改变了容颜;后者,凭借着“你来得很及时还恰到好处”,留下绵长的回味。
  “三月的风”是有形的。她所走过的地方,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轻轻的”、“悄悄的”、“微微的”几个的字结构,让如少女般的“三月的风”的动态优美、性格温柔、举止潇洒飘逸的形象跃然纸上。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三月的风”又像一位手段高超,技术精湛的魔法大师,一经他手到之处便点石成金——山林变绿、湖水变蓝、冬眠的苏醒、萎糜的恢复生机,一切的一切都想抖擞起精神“活出自己”。写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不!诗人黎萍还有更重要的话儿想对我们说,“你来得很及时还恰到好处”,给“我”与人世间的渴望幸福的人们带来了福音。
  诗中,一以贯之地巧用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一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精神面貌。尤其是诗的结尾,用“你来得及时还恰到好处”悄然收笔,给人的是一种清新隽永,余味无穷。    
2023年4月中旬
责任编辑: 西江月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