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言之,原名王立有,曾用笔名王鹏飞。70后出生于黑龙江海伦农村,7岁随父母搬迁大兴安岭呼中,现客居浙江。
作者简介:
言之,原名王立有,曾用笔名王鹏飞。70后出生于黑龙江海伦农村,7岁随父母搬迁大兴安岭呼中,现客居浙江。学生时代热爱诗歌,初中在呼中一中参加“新芽文学社”,高中在海伦一中创建“北国雪文学社”。浙江省玉环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学生时代出版诗集《爱的憧憬》(由臧克家题写书名),及文集《石榴树下》两部。辍笔多年,2019年重返诗坛。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国汉诗》《四川诗歌》《北极光》《猛犸象诗刊》香港《流派》《西南当代作家》《作家报》《记者报》《天风》等报刊发表诗歌作品。诗观秉持公木老师遗训:作诗与做人同步,要先做好人,然后才能作好诗。
1.【著名诗人,画家,评论家,《诗探索》主编林莽概论】取材于现实生活,行文质朴、自然。形象清晰可见,生活细节的描述准确入微,仿佛就在眼前。完整的诗歌结构中蕴含着现实生活里丰富的人生体验与真挚的生命情感。
2.【著名诗人,甘肃省作协副主席牛庆国概论】轻松灵动中,有痛感。于细微处,彰显哲思。言之的诗精致而有质感。
3.【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馆长姜红伟概论】言之的诗歌,言之有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爱,言之有景,言之有美!
◎三行情书
文|言之
沿新林爱的坐标重返初恋
牵手心动怦然,雅各达(北国红豆)扭转羞红的脸
爱的诺言刷新绿水青山
(【获奖词】:您的作品在中国爱情小镇·北国红豆之乡大兴安岭新林“三行情书”全国征集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回老家接父亲进城
文|言之
清早,父亲起羊圈
晨光下,山羊和绵羊开始嬉闹
羊角顶着羊角
怀羊崽子母羊跳不过泥沟
父亲一把举起,泥浆溅满面颊
跛足插进泥土
晚饭几杯酒下肚,父亲劈头盖脑说
你别做顶撞我的羊
回城途中,看见父亲的羊群
在那片坡坡安静地吃草
一块大石头上,父亲挥手的姿势
像在赶一只小羊出栏
【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浙江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李浔点评】这是一首描写我与父亲之间情感的诗,诗写得实在而微妙,用父亲对羊的细节拱托出父亲对我护犊子的情感,“怀着羊崽子的母羊,跳不过泥沟/父亲一把举起,泥浆溅到面颊上/一双跛足,插在泥土中”这样的细节描写生动又动情。在诗的结构上,即第一句我想接父亲进城,到结尾处,父亲像在赶一只小羊出栏。作者用双向交叉的叙事流露出父与子互相牵挂、互相关心的情感。这首写父与子的诗值得一读。
【著名诗人,太原文学院原副院长,山西省作协诗委会太原分会主任赵屹点评】诗人言之的这首《回老家接父亲进城》是一首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亲情的诗作。
一、笫一、二段诗人把父亲与羊共存的关系描写的具有了滚烫的乡村气息,这里看似作者并没有用力,并没有用过多的比喻去增加诗行的亮度,相反却让我们在这些诗行里接受了父亲与羊所呈现出来的朴素的形象,这样的形象如果用鲜艳的语言过多的涂抹,或许会让这首诗显示出矫情。
二、第三段:"晚饭几杯酒下肚,父亲劈头盖脑(脸)说/你别做顶撞我的羊"……这二行诗看似来的有些突兀,甚至让读者读的有些摸不着头脑。其实这一段要结合标题来读,标题是《回老家接父亲进城》。在父子俩喝酒的过程中,当作者提到让父亲去城里生活时,父亲并没有接受儿子的邀请,甚至和儿子还产生了一些友好的分歧。这分歧就是"你别做顶撞我的羊"。
三、由于前几段的铺垫,在最后一段作者写作的功力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使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作者也像一只出栏的小羊被温暖的父亲驱赶和放逐于生活。这里我们看到了作者立意的深远,在全诗放松的写作中,却不失手,却暗藏着一把钥匙指明了一首诗的方向。
◎我所忍受的疼痛
文|言之
你先去磨成一粒沙
然后再来问我有多疼
你先去生一颗珍珠
然后再来问我有多痛
我像快要淹没的孤岛
始于沉默终于沉默
站在风浪和鲜花之间
我被当做威胁对象
总有蜂针刺入我的头穴
【著名诗人、随笔作家,四川大学教授向以鲜点评】喜欢这样的诗句:“你先去生一颗珍珠/然后再来问我有多痛”。简简单单,平平凡凡,却耐人回味,有嚼劲儿。希望所有的诗人都记住公木先生的遗训:作诗与做人同步,要先做好人,然后才能作好诗。
【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浙江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李浔点评】在写作中,面对常见的事物时,有时反而会熟视无睹,无从下手。大海太常见了,所以写海的诗,也很容易入套、入俗。言之的这组海洋的诗另辟蹊径,给了我们另一个大海,这是他的内心之海。
譬如《我所忍受的疼痛》诗中没有出现一个“海”字,诗中的大海就是作者身在其中的现实社会。作者巧妙的只用“沙”与“珍珠”,表达了追求完美或成功的不易。面对种种不易,作者进一步用“快要淹没的孤岛”来呈现了追求完美的孤独感。如果诗只写到此为止,那么这诗还是薄弱,此诗的结尾他这样写道:“在风浪和鲜花之间,我被当做威胁的对象”。这个结尾提出了一个“道德绑架”的社会现象,这两句诗的出现,让整首诗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追求完美,追求成功,这是个人的事,当这一切成为“我被当做威胁的对象”时,性质就完全变了,为此也可能会成为读者的共鸣点。该诗角度新颖,立意厚重,语言空灵,诗情自然,值得一读。
(李浔)
【著名诗人,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诗刊》2020年度陈子昂诗歌奖获得者赵宝海点评】对人生痛苦的忍受、思考和诗意表达,在言之《我所忍受的疼痛》中显得那么深刻,他认真体味、忍受、抗争人生之痛,是智者兼勇者的行与思,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握了生命本质的人,才能在痛里体味出什么,进而真正了解痛的本质。诗人言之对“痛”的体味,对“痛”的忍受,诠释了悲剧的深刻,以及达观者的豁达。“磨成一粒沙”“生一颗珍珠”的做法是对“痛”的具象触摸和体味。“痛”对情感的袭击是多么的执著,而人的忍受式的对抗也是顽强的,“像快要淹没的孤岛/始于沉默终于沉默”,以此方式抗争,无言语,无行动,对“痛”的蔑视到了极致,“忍受”的实质是大抗争。虽然如此,多风浪也不乏鲜花,诗人还是要不断接受“我被当做威胁对象/总有蜂针刺入我的头穴”的困境,痛无极,觉无极,思无极,争无极,爱无极,以“终于沉默”的“沉默”,延续着“终于沉默”。诗人的压抑和冷峻,如果稍作减压的主动,给人多一些生命的暖色调和温情,是否会更有诗意?是否会更深刻?
言之对生活感受深刻,作品角度、立意都有个人的特点,生活和环境的反差所分娩的精神产品,给读者以巨大的冲击,作品上乘殊为难得。如果言之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保持现在的品味,并不断追求进步,蔚成大观也可预期!
◎让我不经意撞见陌生的自己
文|言之
不爱照镜子。怕
意外的衰老或丑陋
人到中年,不能想象
刮大白一样,坐在镜子里
修补一张残破的虚相
但总有人会端坐进镜子里
左看右看,上照下照
总有镜子,让我不经意撞见
陌生的自己
两两相顾,一脸茫然
【原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记者、主编,现为媒咖汇发起人蔡敏点评】想到张枣的《镜中》: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同样是“镜子”,张枣的镜子落满“梅花”和“后悔”,言之的镜子遭遇“虚相”和“茫然”。短短几句,道尽人到中年的复杂无奈的心思。或许人生只是大梦一场,愿所有人在生命的镜子中能找到活着的要义,平静接受当下一切安排。
◎窗外那只小鸟
文|言之
在天堂写累了
返回人间传授快乐
脚丫提住季节冷漠
身体撞击苍竹
要活出风骨气节
我的草舍跟它的窝一样
搭在风雨飘摇的树杈上
身着翎羽如我衣粽
过冬总是避免不了凋零
它在窗外啐啄我的思想
我在做着化鸟远飞的梦
从前是我打开鸟笼放它
如今它窗外招手唤我
【著名诗人,“为良心写作”的倡导者马启代点评】在我的印象中,言之的笔触温润、饱满而藏着细密的痛感,但那样的作品停留在生活和道德的层面,虽然好读,也是好诗,却不是我希望的优秀之作。因为诗人境界的提升表现在作品中会有一段历程要走,我一直观察着,言之在不懈地努力,尽管有些踉跄,至《窗外那只小鸟》终于跃上了精神和思想的层面,使自我的生命经验和生存体悟转化为形而上的话题,蕴含深刻的反省和尖锐的批判,这是作为一位现代诗人必备的人格素养和艺术储备。
【口语诗倡导者之一,首届草堂年度诗人奖和第七届天问诗人奖,第四届昌耀诗歌奖获得者尚仲敏点评】写作是人生苦旅,若没有一定的激情和毅力做助推器没有人能坚持到底。何况是从生活中提炼精华中的精华,其中的滋味就可想而知了。如果说其他文体是从森林中提炼一棵典型的树,那么,诗写就是提炼树上的花朵,如果说其他文体是提炼生活中的花朵,那么诗写则是采集花朵中的蜜。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足见诗写的不容易。诗歌创作需要把持思想的高度、艺术的宽度、生活的厚度,人生的阅历就是诗写的第一笔财富。在诗歌缪斯的殿堂我结识这样一位诗友:父亲是残疾人,母亲患间歇性精神失常,兄弟四个。在东北那个偏远落后的农村贫寒家庭里却走出了一个硕士生 ,一个大学生,一个技工,一个大学生兼诗人,是你吗?言之(王鹏飞),爱诗如命的人。70后诗歌漂泊者,愿为诗歌去流浪。从东北漂泊到江南,这一段旅程蕴含多少辛酸?从黑龙江海伦的通垦河畔到大兴安岭再辗转到东海之滨这是怎样的曲折跨越?你就像一只鸟一样飞翔,留下有风骨气节的美丽诗行:在天上写累了/返回人间传授快乐/似孩子活泼唱歌/脚丫提住季节的冷漠/身体撞击苍竹/要活出风骨气节⋯⋯言之(王鹏飞)的诗有一种内在的激情,与其说他是抒情诗人,不如说他是思辨家。因为激情彭拜,他的诗节奏显得短促、急迫、紧张有序。他会在日常生活的事件中,也许是毫无诗意的孤零零的事件,发现并捕捉不为人知的奥秘和哲理。
“它在窗外啐啄我的思想/我在做着化鸟远飞的梦/从前是我打开鸟笼放它/如今它窗外招手唤我”,他的一首《窗外那只鸟》是这样收尾的。干净利落,嘎然而止。我与鸟角色的互换,足见作者对语言的掌控和对生命内核的感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水准。看了他这一两年的近作,总体印象不错,如果能尽量摈弃过多的隐喻和形容词,那就更加完美了。
艺无止境,诗写亦然。盼望言之(王鹏飞)诗友能在诗歌写作的道路上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中创作出更多优美动人的杰作。
2020年3月30日尚仲敏写于成都名人苑
◎赶海
文|言之
我们赶来的时候,大海已经退出很远了
那么辽阔的海滩
那么多螃蟹,八爪鱼,贝壳……
如果这不算遗物,就一定是
对我们的馈赠。是不是
大海也知道我们的贫乏
而故意为之
我们赶来的时候 总是
正好的时候,总是水天一色
而泥泞里的悲欢藏得恰到好处
【军旅作家,诗人马萧萧点评】言之的诗,删繁就简,清新自然,总是在平而不淡的叙述中,流露着清而不浅的感念。比如这首《赶海》,就将人与自然的关联、人对自然的感恩,刻划得余韵悠长,堪称白描高手。
【著名诗人田字格点评】怀着这样的善意去看天地万物如何?
《赶海》将大海故意的馈赠和“泥泞里的悲欢藏得恰到好处”点明。无论在什么时代,总有些诗成为一束光、一盏灯,将读者带往开阔境地,帮助人们敞开内心,提升认知维度。
毋宁说,诗是种抵达,是语言、心境和智慧的抵达。
【著名诗人,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诗刊》2020年度陈子昂诗歌奖获得者赵宝海点评】《赶海》似乎是在不经意间写出了感悟生活的哲理。此诗写得开阔自如,充满生活的不经意间获得的微妙喜悦。心灵的眼,如监控镜头,自然而然的摄下大海馈赠的画面和赐予的哲理。诗人来赶海时,“是正好的时候”,无数正好的时候的组合,成就了理想的生活。“而泥泞里的悲欢藏得恰到好处”,也“是正好的时候”,一显一隐,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彰显一种大自然的微妙平衡。
◎车窗外有只海鸥在飞
文|言之
迷茫的时候,我会开车
到海边吹吹风,或发发呆
大海并不懂得
怎样安抚,使一个人平静下来
甚至,它连自己的一朵浪花
都摁不住,连
一只海鸥也劝不下来
但正是这永不止息的动荡
安抚了我。是拥有翅膀
却悲鸣着的海鸥劝我平静了下来
【著名诗人,《世界诗坛》主编韩林子点评】一个人总感觉这一生忙忙碌碌,很想停下自己的脚步,就想问问心胸宽广的大海,可大海并不安抚我们的内心,反让我们看看它内心的波涛,永不停息。也许我们也只有永不停息地思想和工作,才能很好地活着,才产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不要想着怎么停下来,不要想着自己活得好累,不要寻求安逸的日子,谁不累呢?这应该是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流露出来的深度思考。这首诗实中带虚,虚中带实。虽然还不算一首特别好的诗,但好诗就应该这样写。
【著名诗人田字格点评】迷茫时,我们通常需要花些功夫平静下来。且看言之怎么做:
诗人直接纳用三个具体画面探讨抽象的情绪纾解,语言简省,语义明晰,语速缓慢,其可贵之处在于共情。海鸥心底的悲伤与人类一样,饱受动荡之忧扰、烦恼后才悲鸣着平静下来——这即时性的发现将不相干的两个物种两种事件联系在一起。《车窗外有只海鸥在飞》就这样一点点揭示属于诗人自己的疗愈之道,诗写途径体现为诗歌主体从内心困顿到释然的过程。
【著名诗人,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诗刊》2020年度陈子昂诗歌奖获得者赵宝海点评】看大海释放自己迷茫的心绪,是言之《车窗外有只海鸥在飞》的缘起。迷茫的情绪如何平静?诗人开车到海边兜风,或者呆呆的看海看天,以求得心灵的慰藉和宁静。大海虽然开阔能够吞吐日月,然而面对诗人“迷茫”,大海不懂,更没有办法使迷茫的觉受得到释放,进而“使一个人平静下来”,因为“它连自己的一朵浪花都按不住”,也没有能力把海鸥从天上劝下来,这是海的窘迫,海的无奈,海的局限。如斯况味,诗人的颖悟很快就找到了释放的突破口,悟出以平静止息迷茫的对治没有什么效果。若想释放,需要在运动中,而不是相对的平静里解决问题。运动和创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运动会诠释所有隐藏的心灵秘密。“正是这永不止息的动荡安抚了我。是拥有翅膀却悲鸣着的海鸥劝我平静了下来”,诗人的感悟,诗人的答案,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圆满,必然会产生诗意的共鸣。
◎这水伤的不轻
文|言之
伤透的心像滴海水
苍茫云海间漂泊浮沉
带着所有苦衷撞向礁岩
有种击鼓申冤的冲动
悲鸣海鸥说这水伤的不轻
谁不喜欢恢复平静
汹涌是大海止不住的痛
已经一退再退了
可总有股势力把海水逼到绝境
【著名诗人,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诗刊》2020年度陈子昂诗歌奖获得者赵宝海点评】写伤透的心,却写成一滴海水;写一滴海水,却写成波翻浪涌的大海。言之的这首《这水伤的不轻》展示的就是这样的情怀。
人生的苦难,生活的不幸,被小小的一颗心承受着,被小小的一滴海水磨砺着,如星月,如光芒,如黑暗,在“苍茫云海间漂泊浮沉”,左冲右突,拼力一搏撞向“礁岩”。然而这仅仅是开始,冲动之中,海鸥有感同身受的悲鸣,“这水伤的不轻”给伤透的心送来同情,抑或是鼓励和赞美。喜欢平静生活的奢望,被“汹涌是大海止不住的痛”时时追逐,时时碾压,一退再退无路可退,被逼到绝境是唯一的门,唯一的出路!唯一的门,才可称得上门;唯一的路,才是真正的路……此诗给人以多角度的感受,伤透、撞礁、冲动、悲鸣、汹涌、痛、逼到绝境等词句,使得悲壮和力量,如海浪般涌来,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此诗语言舒卷自如潇潇洒洒自成风格,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深入骨髓,感悟的哲理一如“总有股势力把海水逼到绝境”,海浪壁立千仞,孰可登之?
◎“连根晃”
文|言之
这是人送我爸的绰号
小儿麻痹害他
一条腿短,一条腿长。走路摇摇晃晃
一个庄稼人总要在田野中行走
肩挑重担背负包袱
步履痛饮风霜雨雪
急如快马,缓如蜗牛
我爸执着不紧不慢的节奏
我看见他一直
方方正正地走在乡路上
那些抄近路踩伤秧苗和嫩草的
斜道中,从来没有他
一深一浅的足印
【著名诗人,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蒲小林点评】言之的诗,着眼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忠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率真、简朴,无刻意造作之痕迹,既充满烟火气息,又饱含着人间真情。
【著名诗人,原大庆作协副主席,大庆晚报副总编辑红雪点评】从细碎的生活日常中发现诗意,这是我读言之这组诗所获得的第一收获。比如写父亲的“言传身教”、写海鸥的直观观感、写鸟与我的“互换角色”、写地梅的粉身碎骨,“让嫌贫爱富的苟活者羞惭”……总之,诗虽小,可意尤长,句虽粗砺,却有针扎之回响。
读这些诗作,无需“翻译”。这也正合我之诗观——凡需要借助翻译阅读的新诗,皆为“装神弄鬼”!新诗的最高境界,就是直白但不直接、通俗但不流俗,能化晦涩于明丽,句式间灌满张力,诗意中携带思想,就是新诗写作的“高手”。
言之的诗,没有故弄玄虚,刻意编排“密电码”、没有神秘到开“红处方”,其路径是对的。诗歌能抵达人的心灵,给人一种启示,或激愤、或疼痛、或沉思,技巧当然很重要,但相对于真情实感,一切的技术性操作,都显得苍白无力。言之的诗,就是那种不加修饰的真情告白,简捷而说理。但,诗歌毕竟作为所有文体的母题,是需要“跃然纸上”的“功夫在诗外”。如果用词再节俭一些、修辞再“陌生”一些,会更能激励阅读的兴趣与快感。
——红雪
◎江南柿子红了
文|言之
就让我这样露脸
探出墙外,苦饮盛夏烟雨
饱经海风磨砺
慢慢褪去青涩
捱过风云饥饿的季节
昼夜剥茧橙黄,防备暗夜黑手
单挑软的柿子捏
江南柿子红了,红醒岁月
悬挂枝头一如盏盏明灯
变成越冬的好果子
【著名诗人,山西诗词学会副会长、太原诗词学会会长梁志宏点评】有缘与言之诗人相识,从这个笔名首先想到言之有理这个成语,当然作为诗人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到言之有情、有象,及言之有物、有理的。这首《江南柿子红了》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以前我只以为柿树是北方的专属呢,原来江南也有柿树的踪影。作者这首小诗写了柿子之形态与生态,由青涩到橙黄,直到秋天变得火红,又以树上挂满红灯笼,渲染柿子丰硕喜庆的景象,达到了作者的目的和读者的期待。这首诗语言平实,情景交融,在语言表达上有了新意,防备黑手专挑软的捏和不甘堕落两句有寓意和张力,似乎跳出了柿子本身,而对茫茫尘世对人生也有一种启示或警示意义。
【著名诗人张常美点评】一个人只有凝视生活,生活才会向他闪光。就像言之在诗里所写的柿子一样。
言之在诗中很好的处理了我与世界的主客关系,于他来说,诗歌即是给予,也更多是在迷茫中获得那种难能可贵的平静与清醒。
◎风吹过心头
文|言之
夏天,我在建筑工地流汗
那样的酸臭,仿佛
我的身体是汗泥捏造的
推独轮车上跳板,我没有炼成
卖苦力的壮汉,身子还是那样单薄
包工头携款潜逃,从追债开始
堕落:踢报馆,砸商铺
大街小巷酗酒飘零
身陷逆境,我跟我反目
老婆说你别再写诗了
这么些年,也没写出名堂
我哑口无言愣在那
我是生活的挫败者
她的话让我陷入更深的挫败中
就像困兽空望一线蓝天
除了诗歌,还有什么
能将自由的心灵救赎
一阵风打我心头吹过
悲鸣的更加悲鸣
之后,平静下来
我仿佛得到了抚慰
【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诗人协会名誉主席,一级作家,著名诗人李发模点评】这是一首腰系人间烟火气的诗,也是诗人在拆迁并组装自我灵性的诗。读言之这首诗,感到身心与时间都是在以汗水签名“人”字。莫道“了然知是梦”,还话着,诗人之诗意还“天净月华流”,何所求呢?世事如山,生存在收获汗珠。读这诗,还听见字句在喊作者“兄弟”。
【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梁久明点评】我即底层,底层即我,我即诗,诗即我。我,底层,诗,水乳交融在一起,言生存艰难和精神救赎。而谁不在挣扎中寻求救赎呢?这首从个人生活出发的诗,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普遍意义。
◎跟随大海后退
文|言之
无风不起浪
海浪汹涌是被逼出来的
拍打得遍体鳞伤的大海
一再后退,我不情愿地
紧随其后,似个跟班
就像小时候随受欺辱的母亲
跑回家,躲起来找可以哭诉的地方
懦弱的男人没有给我们有力臂膀
宽阔胸膛;而是在我们伤口上撒盐
我攥紧拳头,咬紧牙关
暗暗发誓你等我长大了的
我埋首大海怀抱
苦涩的眼泪穿透心坎
这么多年,我跟随大海后退
直到风平浪静,海阔天空
【著名诗人,《诗参考》主编中岛点评】读言之“海洋诗系列”,总是有一种蹲在海滩抚摸海水的感觉。我人生中最喜欢的就是海洋,那湛蓝的海水容量了丰富的生命,而每一种实际上都饱含着精神属性与诗一样的情感,而言之的诗恰好是在表达着他内心深处对海洋的热爱,“我要在波浪上写诗/愿你远航路上读着温暖/归航途中唱着释怀”,“永不止息的动荡安抚了我。/是拥有翅膀/却悲鸣着的海鸥劝我平静了下来”,“我们赶来的时候 总是/正好的时候,总是水天一色/而泥泞里的悲欢藏得恰到好处”,“我是大海里一滴水/是什么力量使我苦涩无悔”,正是这般对海洋的眷恋才让言之把自己诗之命化做海洋的诗魂,拥有海洋中舒展的翅膀。
言之在相关诗歌创作如果再沉一下,像平静海洋面却又深蔵着一股巨大的力量,那这些具有不同感受的海洋诗章就会更有诗境,就会更有想象空间。诗歌不必拘泥于文字,应该放开再放开。
◎秋天的石榴树
文|言之
刚打东北来那会儿
跟她撞衫
我们有翡翠的绿
更有相似的黄
还有钻石的心,矮下的身段
连脸颊的红晕都一样
石榴花是玉环市花
门前石榴树是岳父的念想
与石垒老屋相衬,朴拙自然
清新浪漫,去来令人眼前一亮
我们相依漂泊的海岛
共同解决蓬乱棘手的杂章
有时我有些藐视,总以为
她盘着发髻比我软弱
哪成想她柔中带刚
骨干给儿子插上鹰翼
微笑送走秋风落叶的凄凉
2023.8.15
【著名诗人,评论家陈啊妮点评】言之诗歌是以白描直述其个体生活的温情,以扎根琐碎日常夯实普罗大众的生命体验,以语言的简洁、零修辞去垒砌自我精神场域的情感端凝与朴实良知。
一场毛毛雨
一一读言之的十二首诗
王立世
言之嘱我为他的十二首代表性诗作写几句话,我不敢随便答应。因为有些诗我硬着头皮都读不进去,除了对生命的折磨外,再没有什么话可说。
读言之的诗有感觉。他的诗有血有肉,情感微妙,思想新颖,艺术上也有特点。一是短小精悍,符合我对诗歌的认知。我从大量中外诗歌的阅读中得出一个结论,经典诗歌一般在十行左右。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在激烈的竞争中早已身心疲惫,哪有时间听你唠叨。言之的这十二首诗不长,几乎没有废话,尺寸之间展现出万千气象,有时达到一剑封喉的效果。二是平中见奇。读现代诗,最大的困惑,不是云遮雾罩,就是似曾相识。言之的诗,比如《赶海》,写的是我们熟悉的自然景观,但不拘泥,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那类。他有自己的感悟,融入了自己的体验,平中见奇,俗中见雅,有自己的风格,辨识度较高。正如希尼所言:“一首诗允许你双脚踏地,同时脑袋伸入空中”。如果太实,太传统,无法跟上时代。如果脱离生活,玩文字游戏,也会被时代抛弃。言之在虚实融合上展现出自己的智慧。三是从容不迫。很多诗不是紊乱,就是稀松,要不就是老调重弹,调性差和弱。言之的诗,比如《车窗外有只海鸥在飞》,不是急越的那种,也不是迟缓的那种,不慌不忙,从容不迫,把控得非常好,与心灵合拍,形成自己独有的节奏,富有音乐美,而且意味无穷,这是当代诗歌普遍缺乏的。
我不想说言之的诗像谁,太像别人就失去了自己。言之就是言之。他诗中的海和父亲,是他精神的影像,化成了他精神的钙。客观地看,他的诗有点单薄,但倾注的情感是厚重的,给这个浮躁的世界下了一场毛毛雨,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愉悦。你若不信,现在就去读,读后你的尘世之心也会长出漂亮的羽毛,和诗人一起在心灵的天空优雅地飞舞。
评者简介:
王立世,中国作协会员。在《诗刊》《创世纪》《中国作家》等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诗歌1500多首,在《诗探索》《江南诗》《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100多篇。诗歌代表作《夹缝》被《世界诗人》推选为2015“中国好诗榜”二十首之一,入选高三语文试题。诗歌入选《诗日子》《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排行榜》等100多部选本。部分作品被译介到美国、英国、土耳其等国。《文艺报》《文学报》《名作欣赏》等报刊多次推出本人作品的评论文章。获“2022年度十佳华语诗人"、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奖新锐奖、全国第二十五届鲁藜诗歌奖二等奖、2021年全国十佳诗歌评论家、2022年第二届“名作欣赏杯”晋版图书书评大赛二等奖、首届“新时代·鲁迅诗歌评论奖”等奖项。
夸两句,鹏飞的诗
忽培元
记不得是哪一天的哪一个时刻了,青年或许已不年轻的鹏飞的诗,像一串耀眼的浪花,从诗的汪洋中跳跃出来。就在短短的一瞬间,把一束一束亮光投射到我的眼帘里。我为之眨巴着眼睛,感觉到了惊异。它让我突然意识到,有一只飞出去的鸟儿卷恋故土,又要飞回来了。我的心为之颤抖了一下,随即复归于平静。诗的力量在于令人为之共鸣,但是有些情况下只是蓦然一现,然而鹏飞的诗好象不同。等到过了惊异,那诗意又像山间的清雾,又浮现在眼前了。我这才意识到,那跳跃着的诗句是有根脉的生命,血脉深深地扎根在生活的泥土中。似父亲的羊群,母亲的针线,哥哥的粪铲和老家的泥屋草垛、云朵飞燕,田野中的凉风和茂盛的庄稼……
嗯,诗原本可以不仅仅是暮色和朝霞的忧愁和喜悦。诗是可以像大地的沉静,高天的空阔,母亲孤独时的一声叹息、父亲酒后的掏心醉语,车窗外海鸥安抚的平静,赶海的悲欢,窗外那只鸟的命运,风吹过心头留下的抚慰,江南柿子由青涩到红了的历程,父亲一深一浅的足印……诗的空灵可以如梦,但也可以清醒过来回味的呀。朦胧地飞,清晰地奔走,鹏飞般冲天而起,赤子一样哭呀笑呀。令赏诗品诗的人亦真亦幻,如是言之。
忽培元
2022年8月9日
作者简介:
忽培元,祖籍陕西大荔,1955年生于延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5月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著有多篇文学传记、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集等。作品《群山》《耕耘者——修军评传》分获第一届、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长篇);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获中华铁人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文、俄文在国外出版。反映当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力作《乡村第一书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改编成电视剧《花开山乡》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
读言之组诗《冰冷的石头被爱包裹》
李乃军
言之是我年少时邻村的弟弟,他的一个哥哥是我同学,其生活环境和耕学的努力我是知道一二的。由于这样的过往,有新作的时候他愿意给我读,这就是“缘”。我在读诗写诗上没有功夫,只是写过几篇公文,所以只能罗列一下读后的感受。
诗人回顾以往,不是矫情,也不是拾遗。言之在诗中取与众不同的逆向视角发觉,用最简练的言语再次擦亮那些曾经闪光的东西,或是“石头”、或是“爱”,或是“爱”的“包裹”。“积攒小数点后面的角分”、“北方最冷的小镇”、“印章:王莹、谢和庚”、“相依漂泊的海岛”等等,都是“爱”。组诗《冰冷的石头被爱包裹》中那些被擦亮了的,串起了作者成长岁月、心路历程。
“爱”是有温度的。这温度积蓄在诗人的内心太久、太久,只短短几句就激发而出,让读者和作者一同燃起,涤荡、跌宕,“生命化作溪流润泽干涸”、“叶脉里热血燃烧沸腾”,“洗涤灵魂和诗骨”,“夕阳都醉了”。所以撩拨思绪、点燃内心是诗人內感的前奏和语言修辞的功夫,言之的诗力达到了这个效果,再多的感觉感触就交给读者了!
言之的心里有“真”、有“爱”,但性格有似“冰冷的石头”,其实是“零下四十五度”的坚毅、“翻过一座山 便走出山的阴影”的果敢、“不能再让岁月蹉跎”的执着。越是“乎中的石头”越能感受到爱的温度,“你从天上掬光 撒向人间 大海波光粼粼 田野郁郁葱葱 温暖那颗渺小的心”,更不能忘记“爱惜自己的羽毛,爱惜每个字词诗行”。在玩“石头剪子布”游戏中“爱”包裹了“石头”,“石头”不再冰冷,这就是作者“矛盾”、“翻转”、“抽象”、“具象”、“凝华”恰到好处的运用。
《有白鹭的风景》是言之赠林莽老师而写的,在组诗中确另有风景,是写法的“水墨”,“白描”,更是他内心趋向“圣洁”的袒露。“我嫌自己满身污垢”与“羽毛已经那么干净了 还要洗得更干净”对比也是协同,所以“内心如墨染的黑色 渴望和她融为一体 返回重塑的时光 飞进我的生活带来圣洁”再对比,再协同。虽然这风景只有“黑”、“白”两色,但已是心灵深处的绝佳风景。
期待能读到诗人更多的诗作,带我回到年少,感受更多温暖,看到更多风景。
作者简介:
李乃军,1970年出生,黑龙江海伦人,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有公文撰写经历,偶有闲暇读诗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