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评论随笔
诗赋非遗,抒写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感
——略谈丘英姿诗集《时间的剪纸》印象


  导读:诗人丘英姿对每一项非遗都倾注了具有其细腻与灵动个性的独特审美情感,并将这种审美情感形象地艺术地融注到她的诗歌创作中。
 
  诗人丘英姿诗集《时间的剪纸》,是一部颇具独创性的诗集,共为佛山市五个区的非遗项目写了119首诗,如此专注专心于诗赋非遗,让每一首诗写一项非遗项目,每一首诗都能体现和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感,不要说在广东,即使在全国,也应是甚少见的,绝无仅有的。
  所谓“非遗”,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列出的那些文化遗产。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民族情感和审美理想的重要体现。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庚续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
  佛山,不仅是经济重镇、工业重镇,更是文化重镇、非遗重镇。佛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5个,省级非遗项目56个,市级非遗项目131个。诗人丘英姿多年来一直从事本质文化美学设计工作,一直关注和着力推动佛山地区非遗项目的研究、发掘和活化利用工作。她对我说,她写这些,为什么这样写,都是与她的设计项目有直接联系的。这么说来,她是结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实际来进行诗歌写作的。专注于非遗诗歌写作是一种主题性写作,而长期进行这种具有文化审美性的主题写作,是需比一般的普通性写作付出更多的心血与精力的,没有一定的写作目标实在难以坚持下去。丘英姿告诉我,为了完成目标性写作,她当时逐一排期,规定自己到时间必须完成,因此,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就写,写到上班前的9点半。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诗人丘英姿对每一项非遗都倾注了具有其细腻与灵动个性的独特审美情感,并将这种审美情感形象地艺术地融注到她的诗歌创作中。所谓审美情感,是主体对审美对象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与否,以及对自己进行内省所形成的主观体验和态度、审美心理内容与形式之一。刘勰于《文心雕龙》中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审美情感既受对象的制约,又受知和意的制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审美情感由习惯和艺术熏陶养成,并可影响他人,悲剧、喜剧可唤起人的怜悯、恐惧、欢欣、狂喜的情感、情绪,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和净化,获得精神享受。诗人丘英姿就是带着一种热爱的情感来对佛山地区的每一项非遗进行审美的。实际上,诗集《时间的剪纸》里的诗作都是诗人用诗的形式来对每一项非遗进行释义,也可以进一步说,是诗人用诗意来对每一项非遗进行释义,并对之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升华。
  这部诗集里的每一首诗作都能给读者很真实的感觉。这是由于诗人对每一抒写对象,均能研究琢磨透彻,对其特点、特征与特性十分了解和熟悉。要熟悉和掌握事物的特征,离不开作者对抒写对象深入细致的观察与研究,而要准确地运用诗的语言来表现每项非遗的特征与特性,则更需耗心费力。如对佛山的少林南家拳、蔡李佛拳、鹰爪拳、咏春拳,就观察得十分细致,研究得十分深入,分析得十分透彻,从而抒写出给人十分真实的感觉——将这些拳术的特点、特征与特性,特别是对这些拳术的精气神,亦即风骨,通过形象感性的语言,艺术地抒写出来,如:“面对过去,惊涛骇浪/以快打慢,借力打力/是佛山文化的底色/一招一式刻录爱国情怀”(《佛山咏春拳》)文化是由人创造、传承与创新的,所以,诗人在抒写每一项非遗文化时,总是写到人,写到历史。在上述这些诗作中,诗人就写到这些拳术的创始人、传承人,如佛山少林南家拳的创始人秘德禅师、传承人宗师梁细苏,蔡李佛拳的创始人张炎,佛山咏春拳的传承人李小龙、叶问,龙形拳的始创人林耀桂;写到历史时则必交代这些拳术产生的时代背景或年代状况。
  这部诗集里的每一首诗都能抒写出每一项非遗的独特魅力。每一项非遗都有它美的外在形式与内在蕴含。由于诗人长久以来从事研究与开发利用非遗,对每一项非遗的精髓把握得十分精准,因而,她对每一项非遗的美的外在形式与内在蕴含的感悟与体验尤为深刻。如《时间的剪纸》,就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佛山剪纸”的外在美与内在蕴含,以及与当代文化的对接,与时代的融合,作了诗意的描述、诗意的叩问和诗意的拓展,将其独特的工艺精髓与艺术魅力逐一展现:“一双巧手/在薄薄的纸上旋转/万物妙趣,跃然纸上/剪出佛山风情//那些复杂图案/细腻纹路/高纯度的色彩/像是写给春天的情书//是谁,拿起这把锋利/刻、凿、衬、印/剪断岁月残留的寒意/裁剪时代的红//是谁,细凿岁月/将历史的底蕴烘托出来/让八百年的风光/沿着线条/修复成古典的韵味//那手工流转的温暖/跟着岭南脉络/一遍遍地阅读祖庙的心事//玲珑的空隙,那些细碎缤纷/以及塔坡的旧时光/款款而来/书写着一帧帧春的故事”,并自然地向形而上学转化,将非遗的艺术真美与生命与灵魂,与一个广阔地域的代表性文化也就是精神风骨,有效地粘连起来:“盛放于民间的艺术奇葩/让春之美从指尖流出/让生命与灵魂在斑斓中跃动/勾勒出佛山的风骨//我想用觉醒的词语/拾掇翻新的典籍/在一剪春风里,仰望/镂空的禅”。《岭南古琴艺术》《粤剧》《粤曲》《粤讴》《南音》诸诗,同样能让读者们通过一项非遗,就可以领略到佛山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感受到佛山地区的文化底蕴。
  这部诗集里的每一首诗都能体现出诗人的独特审美情趣。非遗看似是过去年代的产物,但能遗传下来,证明其不是“死”的,而是“活”的。而要把这些非遗写活,关键在于将它们写得生动,这就要求诗人必须是一位充满情趣、富有想象力的人,善于用调皮活泼的语言去抒写出抒情客体的外在形象与内在蕴含。如《木鱼书》一诗,由于诗人的感性想象、感性体验是建立在对抒写对象的十分熟稔的基础上,因而其抒写自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在歌谱里摸鱼,浪花包围了我/时间织成的网/漏掉了,一条条鲜活的典故”,这四行诗真的是把木鱼书这一非遗有效地活化了,而且活化得生动、形象、有趣与美妙,尤其是把原本就给人印象比较陈旧的“典故”,却以“一条条鲜活的(鱼)”比喻之,而这些“一条条鲜活的(鱼)”其实就是颇有文化蕴含的“典故”,在这种对比鲜明的建构中,自然形成了诗意的张力。此诗在抒写中从实到虚,虚实结合,而虚中更显思想,更显内涵,甚至更见境界:“河流起伏。欢快的歌词奔涌/岸边的文笔塔/拴住一群鱼虾的目光……//每一声木鱼喊出的欢呼/都追着宣纸上的叠句和副歌/这满口咸淡水流淌的唱腔/有词作者湿漉漉的命运”,而诗的最后一节的疑问,更可让读者产生许多的思考:“年迈的南音,从水里摸索上岸/豢养成一曲遗产/桑基鱼塘,仿佛丢失了什么”。《中医正骨疗法》更写得妙趣横生,可以说是妙趣成诗了:“摸骨摸筋的手法,如指腹绝技/扶正了佛山人挺拔的风骨/我在淼城医院的骨伤科/为一行行骨折的绝句/挂号/见证佛山中医院的传奇与创新//筋骨同源的非遗印记/让我猜想,曾经/还有多少直不起的腰身/需要跌打师傅化身的红色秘密”。又如《祠堂祭祖——平地黄氏冬祭》,用岭南俗成之语入诗,十分风趣,很接地气:“太公分猪肉/已经热闹好多年/习俗有些老土/吃上一口/却让你记住浓浓乡愁”。
  这部诗集里的每一首诗均通过借物与借景、及物与及人来抒发她对非遗的热爱与欣赏之情,十分感人与迷人。如《岭南盘景》一诗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一盆有故事的作品/源自天然/经陈志就的手/修剪成/苍健俊逸的立体画/无声的诗//在张槎。阳光/无法穿透的密林,深处/隐藏着奇山怪石和年轮/一个老人,借景/抒情,手执剪刀和时间/从榆树……/请出林中闪电//骤雨初歇。太阳/从盆景的气韵/破云而出/一些被闪电划亮的面孔/褪下绿,褪尽/岁月的沧桑//不远处,树梢在轻晃/一棵九里香/向浅水处挥手。黑影中/总有一双眼睛/在莲塘,为秋天送行”。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以意象去描写对象,深得诗歌写作的道法与圭臬。而诗人在对每一项非遗的描写与述说中,也总会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并在自然的述说中让诗意辽远让诗境深化,如:“从一张拍卖的绣品中/我读出还乡的六个工序/和中箭的宋词/在东平河的琴音中疗伤”(《佛山刺绣》)。
  这部诗集里的每一首诗均能对每一项非遗的历史文化渊源进行诗性追溯,同时又反身观视当下与展望未来。非遗的最大特点与核心价值,在于它们含有历史印记、传统基因、地域风俗、民间传说以及世俗人情、集体乡愁等。而这些,其实就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身份与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丘英姿的非遗诗作,其价值也正在于较好地抒写出佛山的每一项非遗的核心价值。最值得称许的是,诗人在诗中时而昔,时而今,在诗中不断穿越,既追根溯源又不失当代性,在回顾中又能反身观视当下与展望未来,将非遗的活化利用首先用诗歌创作的方式表现出来,用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引起人们对非遗活化利用的重视。诗人还通过对非遗项目的抒写,来热情地歌唱我们所处的时代,来歌颂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人民,也寄寓着诗人对佛山这片土地、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如“人们风雨里。汗水/与花朵交换出喜悦的笑容/一簇一簇鲜花/书写/岭南花乡的奋斗史”(《陈村花会》)、“火焰烧烫苦难的过去/点燃创业的豪情/点燃全国百强村,壮美的诗篇”(《上元舞火龙》)等。
  当然,诗集《时间的剪纸》里也有一些诗作,写得稍嫌直白些,但最后都给予形象的意境提升,瑕不掩瑜。可以说,诗集里的大多数诗作,都是比较注重诗艺的锤炼与诗美的营造的,是诗人结合生活与工作实际来创作出来的重要成果。这也告诉我们,诗歌来自生活源于实际,结合生活与工作实际,容易有独到的发现与体验,是诗歌写作的最佳路径之一。纵观整部诗集的诗作,其风格都是比较统一的,既雅致而又不呆板,既朴实而又不泥实,风趣、形象、生动兼具之。最难能可贵的是,诗人诗赋非遗,能把理性的思考化作感性的语言,或用感性的语言来写出理性的思考,而且做到语言虽浅白但又寓含深意,十分适合普罗大众的阅读,对进一步推动与宣传佛山的非遗,具有很实在的意义,同时也为各地利用文学形式,尤其是利用诗歌形式来宣传非遗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2024年1月9日
  
  注:丘英姿诗集《时间的剪纸》已于2023年10月由南方出版社出版。

  丘英姿:管理学硕士,曾用笔名樱子、邱仁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佛山市作家协会理事, 禅城区政协常委,年少时开始习文,有诗歌、散文、评论、小小说、随笔散见于全国各类报刊。长诗《佛山陈铁军》曾获第八届中国长诗.最佳新锐奖。
  野松:原名杨志明,诗人,文学评论家,江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鹤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曾获2021·第四届“十佳当代诗人”奖。自1984年3月在羊城晚报发表处女诗作以来,有诗歌与评论发表于《诗刊》《绿风》《星星》《诗歌月刊》《粤海风》《名作欣赏》《延河》《作品》《南方日报》《广东文坛》《南方周末》《黄河诗报》等各种报刊和选本,出版诗集《爱的弦音》《歌唱和自白》《大地行吟》《裸袒的灵魂》和诗歌评论集《神州诗意的灯辉》。
责任编辑: 叶青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