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刘辉(文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京味儿文学作家。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多家报刊专栏作者。多有诗歌、散文、评论等文字发表。
数十年短暂的一瞬而过。人寰巨变、江山巨变。朝东诗歌一直不断。亦如泃河水流淌的声响:时高时低,时急时缓,时笑时泣、时诉时悟。仄仄平平,一直在人们所知与不可知的意念中不经意地吟唱。
泃河,是流经京津冀北京平谷区段的一条重要的河流。据泃河的历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魏惠王一十六年(公元前354年)在《竹书纪年》中就有:“齐师反燕,战于泃水,齐师遁。”古军战于斯、逃于斯;刀叉剑戟、血色刀光。竹简上寥寥数语,清晰地记录了那个烽火连绵的不太平时代。古老泃河,曾自带哀鸿遍野、曾自带千古奇迹。
作为环伺险要且南北通衢的古流域,即是兵家之间的必争之地,又该是文人墨客必得涉足之地。但凡能够尽性释放情感的诗人,其身旁必伴随一条浪漫侵染抵至心灵深处的河。我以为泃河所具备的特质形象,就该是刘朝东诗歌所有浪漫至极至醇的起源之水。
诗里一句话:“幼时的顽皮一直延续到现在/幻觉里/我的肉体一直挂在泃河的身上”。幼时与长辈一起欢悦、幼时与同伴一起戏水、在顽皮中骨骼日渐硬朗成型。曲曲直直的河流,始终见证着朝东身健与心智的递增。
“挂在泃河的身上”——一个“挂”字,彰显并形象地比喻诗人与泃河一如既往地亲密无间。挂玩、挂念、挂牵,几十年的心心相印。
《泃水弯弯》48章,我的判断应算是诗人的随性之作。谈不上为泃河之水竖碑立传、也谈不上是史诗级的无可逾越的顶级诗品。朝东诗意全然在张扬个性表达与持续的倾述。将河流赋予一种神幻意念,与之交心式的浅出深入,从而让阅读者认知泃河形态。再去认知诗人笔下泃河的兴盛与沉沦、知名与沉寂、当今与未来。
情绪上的喜悲哀乐、生活中的甜酸苦辣、事理上的是非弯直、天理上的日晴月阴、历史上的潮起潮落-----。诗意潇洒婉转,情趣饱满。对一条河的深切眷恋、对一条河的心性依附、对一条河的诗性灌注,对一条河的神性思悟。泃河的宽宽窄窄,在诗人心中有存在的位置。泃河的波浪伏伏,恰是诗人吐露心声的载体。
涉及到个人生活体验。爱情经历的急急缓缓、亲情路途的兜兜转转、友情里程的漫漫延延、心绪潮涌的起起落落、思路文路上的折折弯弯。略加细阅,都能领悟的到。抒予斯、寄予斯、歌予斯、泣予斯,诗人运用自如。泃河的水脉流向与朝东的血脉走向,悄然地相通并自然地相承。
一·追念与感恩泃河的文化滋养
所有河流都具备赤坦纯粹的灵魂;所有河流都具备充沛丰盈的记忆;所有河流都具备锐利尖刻的目光。对世代居住平谷泃河流域的刘朝东,一条久经风霜雪雨的河记住了这位诗性朗朗且随性抒发的诗人。
融为一体的感觉:“灵魂深处/就有了河水一样的情感流淌出来”。人与水相依、水与诗相溶。朝东诗歌与泃河一起舒缓地流淌,也随着水流量的递增而日积月累。任何一道水亦是新老诗歌的创作源泉。
朝东的诗歌成就,理所应当地归结于泃河水。泃水的源源不断,练就了诗人的缜密思考,也给诗感的豁达提供了流动的场地。诗人的襟怀坦荡,泃河恰为朝东诗歌性格做了最合理且周全的注解。
毫无疑问的哲理:“有源头 就会有大海/有起点 就会有归宿”。没有万川汇集,就没有大海;没有小溪流水,也不会有河流存在。人类能够活动频繁,绝对依仗于水的万千滋养。朝东在这里简而言之,“我的诗歌与这条河密切相关”。感恩泃河:人类繁衍,文化昌兴,源于一条“活蹦乱跳于眼前”属于自己的水系。
正如朝东所诗解的那样,地球乃至于万物皆为苍穹中的微尘一束。诗人面朝泃河侃侃而谈:“在灰尘中/我们息息相通/我们遥相呼应/我们把真爱陈酿后/以风 以雨 以云朵 以雪花的形式/用泪 用嘶哑的嗓音 用奔跑 用流动的血/传承 弘扬”。同一样灰尘,具有不同一样的归宿。
即便芸芸众生皆为微尘,也要趁着微息尚存极尽其微薄之力。窥探“水流指向”的字里行间,似乎感觉得到朝东诗歌积极向上不懈踔厉进取的智慧与力量。
作为诗人样的微尘:不会放弃警醒世事一样的呐喊,不会放弃追逐真理那样的持续奔驰,不会吝啬丢弃生命养分中的珍贵血滴。感悟中,朝东诗歌呈现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范畴。人,是有尊严的;人,是要有作为的;人,是要有方向感的。人的生命,要向泃河永远的“动”,看齐致敬!滞怠而止歇,势必沦为灾难。
河水的喜怒哀乐以风雨雪霜的姿态面对这个宇宙。人类恰恰要同时应对多方面的物质精神与生存质量的挑战。诗歌全篇的诗意指向,更多积累是通过一条河所研判人生境界人生追逐,人类与自然和谐地共存。
泃河的滋养是全方位的,泃河的性格也是无所顾忌的。朝东诗歌中揭示“自己的伙伴”:“曾经举着露珠眺望的小草/曾经撕破雾霭站立的大树/ 曾经带着云朵飞翔的小鸟/曾经背篓里晃动的歌谣/曾经被炊烟牵出的欢歌和笑语/随着年龄的增长/都在慢慢的变得模糊/而老眼昏花”。
借着河水叙说旧往。一起抬头望月、一起沐浴阳光、一起憧憬未来、一起肆意飞翔。短暂的值得留恋的童年,与泃河同渡时光。从小到老、从晨到夕,朝东向着家乡的泃河娓娓道来。露珠小草、苍林大树,呢喃小鸟、背篓歌谣,炊烟渺渺、诗语欢笑-------,一直迈进了人世苍老。说河喻人,论水悟己;不得不说,诗歌润笔的精彩十分。
刘朝东家乡韵味十足的诗歌,如同泃河水那样时时缓缓而接连不断。诗人悲切地感到“老眼昏花”,我倒觉得是提醒着人们:泃河平谷段的治理确实迫在眉睫。隐隐约约地提示着:还我“曾经举着露珠眺望的(那棵)小草”。
二·“折叠的史书在现实的光亮中被隐藏”
每一个世间的物体与物种都是有其历史痕迹可循的。泃河,是流淌在幽燕大地与山峦间的重要河流。
朝东诗歌为一条河定义:“历史的泃河被汉字挤得满满的/ 既能载舟 又能驶船”。可以想见,它曾处于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之间矛盾前沿地段之冲突绝非少遇。一条河流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所承载的史学重量,势必决定着它的兴旺发达、它的衰退没落。今与昨,泃河的模样大有不同。
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总会有无数条人类生存与活动的信息密码显露。“《竹书纪年》就站立在那儿/在一束光里/硝烟弥漫”.两千余年的烽火连绵、两千余年的更朝换代、两千余年的幽燕人类的循序渐进,或多或少给人们以敬仰追随与阅读回望的理由。作为平谷人民的母亲河,泃河绝对有此不可估量的史学价值。
泃河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将军关外的芧山、青灰岭,流经蓟县、平谷、三河等地。其中;在平谷地区约占54,4公里。史上,在航运上起到了物资调配,军力协调,战争储备的强大作用。泃河水,也曾是平谷南段人民主要饮水。
泃河两岸,曾出土大量的春秋战国前的陶器,春秋战国时期大量的青铜器皿以及元明期间的瓷器制品。以此见证了平谷曾因环抱泃河水,战争而频繁、生活而繁盛。“遥远而真实/好像从没有来临/又不曾失去”。
沧桑巨变。曾经的河床浩大、河流湍急、船舟横贯,有些地段早已似人样地日渐衰老。“瘦弱了,贫瘠了,呻吟着”,诗人一次次在幻觉或清醒中呼唤。“带着一份酸楚/带着一份虔”,留下更多的是现状现存留给诗人心中的遗憾之情。大量的文物史迹,被无情的战争烽烟所吞没。无限风光的自然景色,也被无节制的利用与开发已遗失殆尽。所剩无几的一星半点儿,只是夹缝中的偶然幸存。
我着着实实地相信诗人的感慨发自心声:“看着那些弯腰驼背耕作在土地上/消失在土地上的身影/看着那些带血的兵器被屠戮/看着消失的帆影小舟/历史的天空飘落着的汉字/还散发着嘶嘶的血腥”。昔日宏大的壮观的百舸争流、昔日绿色的天然的田园景致,早已被所谓的修修剪剪所遮蔽所替代所遗忘。
这时候的泃河平谷段,早已失去了诗人童时乐趣的吸引。“母亲瘦了、母亲病了”,母亲真的不如当初那样漂亮了。悲悲切切之中,我仿佛闻听到了朝东诗人强烈的呼吁——“还我母亲”。
诗人负责任地考证:“一条河流 根系发达/传递着远古和未来/在远古和未来之间/我就是路标/就是分水岭”。基因尚好,本性不错。远古的泃水唱过激情澎湃的史诗,现今的泃河理应在新时代显示其更加强劲的存在感使命感。
诗句铿锵有力:“我就是路标/就是分水岭”。分明是朝东心声之言,分明是诗人对泃河的敬畏与膜拜。懂历史爱平谷,就该知道泃河在家乡人民心中的位置。刻在平谷人骨子里的必定有大桃品牌。山山水水,更是平谷人民的生存之根。
三·纵有千言万语向母亲河倾诉
刘朝东的组诗《泃河弯弯》,是跳跃性很强的句式组合。看似无所指,又似均可指。通篇既有泃水流域的悠久与缠绵、又有对泃水宏大的记忆与思怀;既有以泃河为背景展开新旧河况的对比、又有以泃河为介质铺展思绪的多维度显影。
诗歌貌似写泃河的生长,不如说写自己身世攀登过程的崎岖与艰辛。人河共鸣、人河共语、人河共荣、人河共辱。朝东与泃河,有说不完的儿女情长。换一句话说,泃河流水的间隙,恰似诗人的第一倾听者。
泃河:亦是祖辈们繁衍后代的产床、亦是家庭和美的温床、亦是平谷孕育文明的子宫。“两条铁轨是年轻夫妇/牵手缓步前移的身影吗/躺在床上/两条河流/铁轨一样承载着/家这列火车”。寓意两条径直向前的路轨,比喻滚滚向前的列车。没有深思熟虑,缺乏诗性的浸染,难得有这样哲思性的感悟。
源源不断的世代相依,息息与共的亲情环绕,缠绵与纠结中的爱恨情仇,赞赏与悲叹中的呻吟感慨。汇集成一首组诗,刘朝东《泃河弯弯》堪为当今歌咏家乡水诗歌之范本。
宁可相信朝东的断言:“一条经过天堂的河/清洗着时间的污垢/抚慰着灵魂的创伤”。泃河久经世世代代:见证过大浪滔天,也见证过烽火硝烟;见证过噩耗弥漫,也见证过蒹葭涟涟;见证过沧海良田,也见证过生灵涂炭;见证或旧时代的日趋迂腐,也见证过新时代的日日争先。一条泃河,满满地占领着朝东的思想高地。
诗人的心灵被现实现状所刺痛。朝东诗言:“时间受损/泃河显得破烂不堪/生命的头顶出现脱发/那些渐渐发白的岁月/有些萎靡”。万千气象,诗人容不得母亲河日渐衰败不堪。水流不畅、斑驳迷离、杂草丛生、荒芜无序。再以难见昔日的宽阔航道,再以难见昔日的流连岸边。心中的痛楚,我相信朝东与平谷人的痛是惺惺相惜的。
家乡人民,如此依恋家乡的水。现实家乡的泃河,又是如此沉重或谓哀怨。眼下断断续续尚且污浊的水,朝东似乎自个儿承载了无数种责任。“生与死留给世俗和历史/爱与恨留给文字去评说”。
泃河德高望重。一代代人生息繁衍,又能为家乡河的根本性治理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人们日渐富足繁盛,又能为家乡河的“旧貌换新颜”打上什么样的烙印?继而,诗人诗问天下:此世与后世,泃河史记谁来圆满抒写?
四·“淌过的是历史、流向的是未来”
小题目摘自诗文中的一句。泃河,自然是沧海中的微小一粟。而对于居于两岸的人类来讲,当然是天是地、是祖祖辈辈赖以休生养息的慈父爱母。一条河,上对得起时序更迭、下对得起黎民百姓。无论“行船”“载舟”“打鱼”“孕藕”,还是“槽运”“驿站”“粮仓”“码头”,历史的功绩都无可掩饰与轻视忽略。朝东诗歌严肃地提出泃河的“历史与未来”之说,恰恰是当今家乡水态势的痛点。
曾经的千军万马、曾经的百舸争流、曾经的汪洋秀水、曾经的千顷良田,今已不复存在。展现眼前的衰落与破败,仅仅是失去许多现代化功能的千疮百孔。殇忆往昔,辉煌不再,童趣不再。
泃河的“流向未来”是以什么做主导?朝东是否在振臂高声呐喊,我想看过诗歌每一个人都会有被猛击一掌的顿悟。
组诗里,朝东筹划着未来泃河景致。再自然不过的景象:“如一个孱弱的女子/扭动着身子/一步一步走出大山/不轻佻 不妩媚 不婀娜/却显示出一份难以压抑的光彩/恬静 美丽”。清清淡淡的寥寥数语,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子形象尽兴凸显。衣衫褴褛、捉襟见肘,绝不是平谷人民愿意看到的模样。
要求不高但很实际。朴素整洁、流畅亲昵、干净雅致、仅此而已——人们心中的休闲之地。不必高高大大、可以孱孱弱弱,不必凶猛澎湃、可以慢慢悠悠,不必招摇过市、可以朴素简洁——朝东很善于为家乡河“绘图”。
朝东懂得身边泃河的秉性:“一滴水的追逐有着浪漫的经历/即使在一步三回头的泃河里”。互为报恩,河水也是如此。敬畏它、欣赏它、爱惜它,反过来它会一心一意加倍回报知恩反哺的人们。
我所知晓的诗人与泃河所经过的流域有关。兴隆、三河,都有朝东诗意喷涌爱情友情、情情相依相偎的充沛理由。“一条河流养育了无数个善良的子孙”,刘朝东与朝东诗歌正是与泃河水紧密相关的历史结晶。
泃河边成长起来的孩子,朝东忘记不了家乡水流对他终身的重大影响:“一条河水有他弯曲的性格/与季节有关/与天气有关/与他滋养两岸的民众有关/与时政变换的风云有关/与我敲打的汉字有关”。扎根平谷、大爱平谷、颂歌平谷,朝东本人并引领诗歌一直身体力行地播撒着耕犁着收获着。
关注平谷与关注泃河同样赋予深邃理念为己任。俯瞰家乡,近距离研判泃河的一举一动;望闻听切,每时每刻跟随泃河的心脏一起跳动;心心相印,诗人坦诚泃河“与我敲打的汉字有关”。
追溯与诘问历史上的泃河,怎样地承载战火纷飞的船舶而兴风作浪?又是怎样地播撒地域的文明种子为后世提供可借鉴的参考?诗意问责,新时代泃河水怎样呈现相匹配的两岸新面貌?
朝东说:“一条河/一张岁月的大嘴/吞食着两岸人们的悲欢离合/而不会留下一丝丝残骸/让后人祭奠河水深与浅/不缺少的就是浪花了”。责任使然,诗人久久陷于家乡水的未来发展中。不愿意喋喋不休地重复历史,那就得有责任担当,担负起改变现状的使命。平谷的青山绿水,少不了泃河的水滴贡献。
朝东本人爱之切、痛之切。怨恨自己对眼前的泃河现状无能为力:“满脑子的愁怨/顺着河水飘走”。转而“站在东寺渠桥中央/向东看/上游朦胧的天际/向西看/下游天际的迷茫/没有海市蜃楼的幻影”。诗境所表达的痛定思痛,正说明诗人的情绪完全被眼见为实的泃河遗憾不止。任重而道远,家乡水完善的环境治理,迟早会提到日程中来。
再现泃河之上的百舸争流,千顷稻蔬,万里飘香,不该是诗人朝东纯粹的诗歌臆想。新时代新作为,泃河腾细浪,鱼米垛满仓,一定会到来。
2024.3.9北京陋室(5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