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城市精神的地标。一个城市可能有优美的环境、精致的建筑、现代化的设施,然而,真正能体现城市灵魂与内涵的,是文学。而诗歌,又是文学皇冠上璀璨的明珠。
成立于1958年6月18日的贵州省都匀市,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贵州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活着布依族、苗族、水族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68.5%。都匀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都匀毛尖茶原产地。66年来,随着都匀市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匀市的文学创作,特别是现代诗歌创作也逐渐步入繁荣时期。
早在新中国成立不久,1933年出生的都匀诗人陈昌槐就在1953年的《新黔日报》上发表诗歌《无偿农具到山间》,在1957年的《萌芽》杂志上发表诗歌《金梯》;1937年出生的都匀诗人廖臻贤也在1962年3月的《贵州日报》上发表诗歌《选种》,在1964年5月的《贵州日报》上发表诗歌《夜雨》。
都匀诗群创作中坚力量的都匀市作家协会成立于1984年,前身为都匀市文学创作协会,首批会员37人,现有会员232人,其中中国作协会员8人,贵州省作协会员54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13人。现有诗歌、诗词作者近百人。1984年,都匀市文学创作协会成立后,1985年1月创刊的油印内刊《山魂》,曾大量刊发诗歌和散文诗作品,多首作品被《山花》《花溪》《诗歌报》等省内外报刊选用转载。之后,从《山魂》走出了一批诗人。
1977年—1979年,是都匀诗歌及文学的成长时期。这时的都匀诗歌与全国的文学一样发展,犹如雨后春笋,景象喜人。作者队伍逐渐扩大,发表作品数量不断增加,作品的影响力也渐渐增大。先后涌现出1945年出生的刘映春、1947年出生的彭世庄、1955年出生的王泽洲等有实力的诗人,他们的诗歌纷纷出现在省内外报刊,给都匀文学带来一片生机。正是如此,都匀诗歌才从单纯地讴歌生活到全面地表现生活的光与影,从而把都匀文学推上新的台阶。
上世纪80年代,都匀的现代诗歌创作在贵州诗坛占有重要地位;许多都匀作家都是从诗歌创作开始步入文坛。其中较突出的有刘映春、彭世庄、王泽洲、以及1958年出生的龚炜等人的诗作。因此,都匀文学的发展时期,是从1980年至1985年,这一阶段主要成就是诗歌和散文诗创作,都匀的诗人不仅活跃在都匀文坛,而且优秀者还引起省内读者的注意,在全国文坛崭露头角。1980年,龚炜的诗歌《春晨》(二首)先在《山花》杂志发表,后被《新华文摘》杂志转载,为贵州诗歌首次被该刊物转载,评论认为“诗写得含蓄而富于情趣,反思的哲理从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较为深沉和有一定气势。”都匀文学开始有了大的转机。这年12月底,在“1976至1980年贵州文艺奖”评奖活动中,龚炜的诗歌《春晨》、王泽洲的诗歌《看悲剧》分别获二等奖。接着,罗文亮的散文诗连连被省内外作家、评论家评论及被各种选本收入。与此同时,宋健、白映泉、魏爱民、王从顺、徐光清、蔺剑平、初烨、刘登广、陆灵广、陈建华等一批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作者的诗歌作品也在《山花》《青春》《花溪》等各级刊物发表并受到好评,他们的作品也不同程度地为都匀诗歌增添了光彩。
都匀诗歌创作的高潮在发展时期,到了繁荣时期,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作者坚持不懈。特别是崛起了一批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的年轻作者,为都匀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散文诗看,1937年出生的罗文亮的散文诗集《布依人的婚恋》《布依情》《神州拾韵》富有强烈的民族特色,给读者带来鲜明的审美感受。1946年出生的石尚彬、1966年出生的杨启刚、1965年出生的刘学文、1937年出生的刘世彬等的创作对活跃都匀散文诗坛起到重要作用,刘世彬、刘权还合著内部出版了散文诗集《山花和贝壳》。在诗歌方面,刘映春的《哑女》《蓝月亮》表现人性美和礼赞生命意识。龚炜的《高原女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语言个性,无疑是对“高原诗”风的响应。彭世庄的某些诗作把视角转向都市,充满现代意识,意象化地展现其对人性、人生的认知与理解。当代中国散文诗界领军人物和精神导师、著名散文诗人耿林莽高度评价杨启刚的散文诗为“杨启刚的写作是严肃的。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色彩,艺术个性也已经形成。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色彩,艺术个性也已经形成。”1997 年 4 月,杨启刚加入中国诗歌学会。
都匀诗歌的繁荣时期是1985年至2000年,这阶段的都匀文学最大的特点,一是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包括老中青三代的作者阵容,二是开始有作品结集出版,结束了前二十几年都匀没有个人诗歌作品集的历史。随着1985年王泽洲的诗集《远山》、1986年罗文亮的散文诗集《布依情》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都匀分别有了第一本个人诗集和第一本个人散文诗集。之后,罗文亮又出版了《布依人的婚恋》(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出版)、《神州拾韵》(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出版)两部散文诗集。其中,《神州拾韵》获贵州省1996年首届文学奖三等奖。再后来的数年时间里,都匀再没有诗集出版。但这个时期,一批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者,如宗世杰、熊志坚、汪凯、刘权、李继刚、鲁谷峻、李国清等,以及出生于七十年代的耿文福等,他们的散文诗创作也为都匀的诗歌创作增添了活力。后来,王泽洲、龚炜、刘权等人因工作调动先后离开了都匀到北京、重庆、福州等地工作生活,而初烨、陈昌槐、廖臻贤、刘世彬、陆灵广、刘登广、李国清、汪凯等也先后去世,但都匀乃至黔南文坛不会忘记他们对诗歌所作出的贡献。
进入新世纪之后,都匀诗歌创作的硕果时期开始呈现。涌现出胡凤林、吴英文、杨萍、刘功明、伍亚霖、李晓妮、赵荣庄等一批诗歌新人。这阶段都匀诗歌的两大特点一是一批高质量的佳作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报月刊》《中国诗人》《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潮》《散文诗》等报刊发表,并被翻译成英文、韩文、蒙古文等文字对外推介,入选《1949—1999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诗歌卷》《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诗歌卷》《<民族文学>30周年精品选·诗歌卷》《中国最佳诗歌》《贵州新文学大系1990—2019·诗歌卷》《新世纪贵州作家作品精选·诗歌卷》《纪念建党90周年贵州文学精品集·诗歌卷》等多种重要诗歌选本;散文诗入选《中国散文诗百年经典(1918—2017)》《中国散文诗100年大系》《新中国诗歌史料整理与研究•作品卷•散文诗(2000—2018)》《散文诗的新时代:2000—2021中国散文诗精选》等重要散文诗选本。这些发表和入选的作品中,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诗,杨启刚的创作成就最大,成果最丰,并且二十余年来笔耕不辍。他的作品,题材丰富且具多样性,文字蕴含哲理思辨色彩,又赋予了悲悯忧患意识,呈现出一位诗人深刻的生命体验与社会思考,具有较强的个人创作风格辨识度,以及独特的文学个性与创造性。二是一批风格迥异的个人诗集从2004年开始至今不断公开出版,并且荣获各种文学奖项,从而使都匀诗歌创作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其中,杨启刚出版《遥望家园》《打马跑过高原》《落日越过群山》《低吟或晚唱》《独奏曲与交响乐》;伍亚霖出版《倒叙》《一生四季》《善广顺行》(合著);吴英文出版《细节凌乱》《时光沙床》;杨萍出版《我等你在绯红的黎明》《重逢青春的微笑》;吴治由出版《真想给生活一记响亮的耳光》《途经此地》;胡凤林出版《花开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李继刚出版《情人埃卡》,张俊出版《诗意人生》,刘功明出版《简单地生活》,邵华忠出版《故乡是一朵云》,李晓妮出版《高原上那一片爱的水域》,赵荣庄出版《荣庄诗集》。据不完全统计,新世纪以来,都匀诗人公开出版个人诗集20余部。以外,还公开出版了《在时间之水中漂流——贵州都匀六人诗选》《内心伤重的河流——贵州都匀“抗灾救灾”诗选》两部诗歌选集。
这些诗集中,《文艺报》曾刊出评论文章对《遥望家园》进行了评论,称之为“诗歌语言质朴自然,至言不饰,实而不华。当一个诗歌时代受到社会的冷落时,留给诗人的选择只有沉沦或超越。一位真正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诗人对超越性的孜孜追求肯定是执着虔诚的,他用肩负苦难的十字架将自己的所闻所见,所历所感,发于情而形于诗,赋予写作以生命超越的意义苦苦前行。”这也是黔南首部被《文艺报》评论的诗集。2007年9月,《花开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荣获由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等联合举办的贵州省第八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诗歌类二等奖;2015年2月,《低吟或晚唱》荣登由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组织中国散文诗界专家学者主办评选的“2014年中国散文诗排行榜”;2015年9月,《打马跑过高原》荣获由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目前贵州最高级别的专业诗歌奖“贵州省第二届尹珍诗歌奖创作奖”;2022年3月,《落日越过群山》荣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省专项文学奖项“首届贵州省文学奖”诗歌类三等奖。
都匀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诗人占比量大。在这些出版过个人诗集的诗人中,占一半以上。其中,杨启刚、吴英文、杨萍、赵荣庄为布依族,李继刚、吴治由为苗族。新世纪以来,三位都匀诗人先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其中,2000年8月,在黔南州文联退休的罗文亮被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批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为黔南州第一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2007年8月,在都匀市人民政府创建办公室工作的杨启刚被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批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填补了都匀市长期以来没有中国作协会员的空白。同时,也成为黔南州第一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青年作家和第一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少数民族作家。2020年8月,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工作的吴英文加入中国作协。2007年10月,杨启刚以其散文诗组章《在生活的边缘》被湖南《散文诗》杂志评为“全国十佳散文诗人提名奖”;2009年1月,杨启刚被贵州省作家协会和《当代贵州》杂志社共同评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贵州十大影响力提名诗人”。
此外,万兆军、陈文庆、曾真、班雪纷、蒙祖芳、丁玉辉、朱锡荣、陈凯、任隽瑶等一批尚未出版诗集的都匀诗歌作者也创作出一批作品在报刊上发表,他们也为都匀的诗歌创作队伍增添了力量。
1996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民族文学》杂志1996年第8期推出“庆祝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40周年专辑”,刊发了10位黔南作者的小说、诗歌和散文作品,诗歌作品是杨启刚的组诗《民间》和彭世庄的诗歌《故乡印象》(三首)。这也是黔南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作家首次以集体亮相的方式进入当代中国文学的视野。2009年8月,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国内权威诗歌杂志《诗刊》2009年8月号下半月刊以7个页码的篇幅隆重推出“群落展示·贵州都匀诗人诗歌作品小辑”,刊发都匀老中青三代诗人诗人刘映春、彭世庄、杨启刚、伍亚霖、吴英文等6人的作品及作者简介。《诗刊》推出都匀诗人的作品,充分地显现了都匀诗歌创作的可观阵容,这种形式的出现,对都匀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无疑具有很大的推动力。这是贵州当年一座城市的诗人群体首次被《诗刊》重点推出。
为了对外加大宣传推出都匀诗人及其作品,去年以来,杨启刚先后策划组稿编辑三期都匀诗歌作品小辑在有关公众号上推出,其中,2023年 11月20日,在《诗探索》公众号推出“诗群·贵州都匀诗人小辑”,刊发34位都匀老中青三代诗人的每人一首作品;2024年5月24日,“诗歌地理:贵州都匀诗人作品小辑”在“中诗网”推出,包括从“40后”到“00后”老、中、青三代诗歌作者30人的作品;“阅读西部”公众号5月27日、6月3日、6月10日也分三期推出“诗歌地理:贵州都匀诗人作品小辑”;5月30日,包括从“30后”到“90后”老中青三代散文诗作者17人的作品“贵州都匀诗人散文诗小辑”在“看见贵州”公众号推出。小辑推出后反响极大,有力地鼓舞了大家的创作热情。其中,“中诗网”的阅读量达三万人次。
目前,都匀诗歌创作仍然后继有人。其中,“98后”布依族诗人杨云天创作势头最健。近年来先后在《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上海诗人》《民族文学》《华文文学》《飞天》《青春》《延河》《西湖》《散文诗》等刊发表作品百余首,作品曾获第十届“抒雁杯”青春诗会暨全国大学生诗歌大赛一等奖、“第十届中国校园‘双十佳’诗歌奖(十佳诗歌奖)”、第七届中国诗歌春晚“2020年度十佳新锐诗人”等奖项,曾参加《星星》诗刊主办的“2021·第十四届全国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诗歌月刊》主办的“2020年第二届长三角新青年诗会暨青年诗人改稿会”等活动,作品入选《2019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青年诗歌年鉴(2021年卷)》《诗日子:日常诗意之美(2025)》(天天诗历)、《星星》诗刊“2020·全国大学生诗选专号”等选本。2019年7月,杨云天加入中国诗歌学会。
由于笔者眼光的局限,也许在这里对都匀诗歌创作情况的描述不尽全面。但毋庸置疑,新世纪以来,都匀的诗歌创作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贵州诗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贵州其他地区的诗歌群体创作相比,都匀地区的诗歌创作还是较为滞后了。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作品和诗人更是稀少。因此,迫切地需要各位诗人从人性的挖掘,艺术审美,题材表现等方面着力,谱写都匀诗歌创作的新篇章,让都匀诗群继续在文坛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国内权威诗歌杂志《诗刊》2009年8月号下半月刊以7个页码的篇幅隆重推出“群落展示•贵州都匀诗人诗歌作品小辑”,刊发都匀诗人刘映春、彭世庄、杨启刚、伍亚霖、吴英文等6位老中青三代诗人的作品及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