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评论随笔
《北斗诗选》序言


  导读:期盼伟祥君能够为事业,为创作,为国计民生,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图景,奕世载德,不忝前贤,精进不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无愧于这个伟大新时代。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当代青少年都喜爱诗歌,诵读诗歌,读唐诗,读新诗,一个个读得津津有味,但未必能体味古往今来的诗歌韵味与审美境界。
       问世间“诗”为何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如同“问世间情为何物”一样,直教人生死相许。你看唐人对“诗”的认识与理解而做的文化阐释,僧贯休《诗》一诗所云:
 
              经天纬地物,动必是天才。
              几处觅不得,有时还自来。
              真风含素髮,秋色入灵台。
吟向霜蟾下,终须神鬼哀。
 
       僧人贯休认为,诗乃是 经天纬地之物,故意觅诗反而不得,一旦有灵感,写出的诗就能使神鬼为之哭泣。诗人白居易写诗,关注国计民生,关注社会生灵与民间疾苦,写《卖炭翁》,写《琵琶行》,通俗易懂,传播到洛阳,“洛阳纸贵”,传播到朝鲜半岛,争相购买,使“白傅名重鸡林”。那么这样一位写实诗派的大家,他认为“诗为何物”?白居易有《一字至七字诗》诗云: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这首双宝塔诗,是唐人的诗学观念与审美情趣的典型代表。在唐人的心目中,“诗”是经天纬地之物,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之物,是人世间表达爱与知、离情别绪的绮美瑰奇之物。
诗是社会现实生活的诗化,是治国经济策论的诗化,是历史风云与政治时事的诗化,是民族文化心灵、气质、性格与美学精神的诗化;诗是中国人艺术生命中的常青之树,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的净化和升华。
       而今,曾是文学院1998年毕业学生黄伟祥君,将一叠《北斗诗选》发送给我,因出版在即,求老夫为之序言。黄伟祥,一个诚实而又聪明、憨厚而又伶俐的青年。他出生于湘南的宜章县,那里是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地,革命前辈的红色基因,在他的血液里注入了太多的革命传统因子,铸造了太多的湖湘文化精神。他继承湘学“经世致用”的传统,毕业论文题为《湖南人才的三次崛起》,指导老师是毛宣国教授,可见他对湖湘历史、人才与民生的关注。毕业后,他并未囿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无论是当记者、编辑,无论是跨行业文化的传播,他都孜孜不绝以求之,特别是进入“大国医道中医药发展论坛”,他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能得风生水起,表现出我师大中文专业学子无尽的创新力与无穷的潜在创造力。事工之余,他不忘初心,笔耕不辍,有反映毕业生对文字、文学境界始终如一的执着追求。
       我翻阅他的诗稿,卷一名《楚鉴》,为古诗;卷二名《旌察》,为新诗。古诗之简略,新诗之韵律,合而为《北斗诗选》。严格地说,以古典诗词格律而言,卷一古诗尚乏格律的严密性,好在他只是“古诗”,而非言“格律诗”。总体而论,其中洋溢于诗歌中的抒情言志,纪实行旅,感悟人生,均以自记之,自省之,自得之,自叹之,自敏之,自新之,自娱之,自乐之,皆为可取可读,可赞可叹!期盼伟祥君能够为事业,为创作,为国计民生,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图景,奕世载德,不忝前贤,精进不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无愧于这个伟大新时代。
区区记言,言不尽意,岳麓云霞,湘江日月,红叶寄书,北斗传真,师心可鉴。是为之序也。
 
                       2019年11月10日于岳麓山石竹山房
 

 
责任编辑: 马文秀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