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人 > 何中俊
2024年11月诗选:维多利亚湾上空的鹰


  导读:何中俊:广东省作协会员、中诗网第四届签约作家、诗人。
一个人的候机楼
 
像一粒粟米
落入一个巨大的铁柜子
明亮而通透的玻璃窗
更加明白地展示
一粒粟米和铁柜子空间上的反差
电动闸门自动拉开
所有运行的机器被程序安排
你以为的自由
只是这部机器和程序的一部分
唯有太阳来去自由
它在窗里和窗外,随意出入
我看见皖南的风
带着潮湿的凉气停在
刚刚落下的机翼上
 
2024年11月11日
 
 
夜宿芜湖
 
我像一片行藻
飘浮在芜湖不透明的水中
行人二三,他们是生活
驱赶着的另一些芜藻
玻璃窗后,那些略显肿泡
又渴望的眼神
像火苗,在熄灭了许久之后
又冒出一点星火
高铁站总有一种沉闷的色彩
被夜色加重了一些
那些昏暗的街灯
似乎在努力地睁开沉重的眼皮
朦胧里,我看见
更多和我一样轻盈的藻类
漂在芫湖的夜空中
 
2024年11月12日
 
 
剧本
 
生活有没有剧本呢?
这么多巧遇,这么多喜出望外
难道不是他在无形之中
设置好情节
与望眼欲穿的悬念吗?
 
只是,我们活得这么尴尬
万能的编剧也不好意思
站出来承认
这就是他一直以来的恶作剧
 
2024年11月15 日
 
 
暮霭的思绪
 
它是这样的从容
像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体系的
弥散。从任意的角度与方向
墙角,草丛,树冠,河汊,浅泽
如果它有舵,那它
一定有一组无所不能的万向轮
在你和我们没有到达之前
在历史的谜团还如坚冰之时,抵达
 
作为一个观察家,在一座山的视觉中
时间是跳跃式的。这只兔子
它只会停在手执青草的牧人身边
在个体思域里的暮霭
出于疏忽或无视,显然它对此熟视无睹
而作为一棵树
从生态学的伦理中我熟悉它的逻辑
就像黄昏摸透了落日的路径
 
2025年11月18日
 
 
谦逊的海
 
总有人得寸进尺。大荒山
把一只腿伸进大海的澡盆还不算
像个泼皮
把山石,泥块,垃圾和树枝
统统往海里赶
占了一尺,海就退了一尺
占了一里,退一里
不断强词夺理。海,却步步后退
不言语,不声张
像村里的五阿伯
有一付好脾气,一付好心肠
 
2024年11月22日
 
 
维多利亚湾上空的鹰
 
滑过的波音客机,低下了高昂的头
一只鹰的翅膀覆盖了几个王朝的背影
太平山上的宫殿和旗帜已经变换
唯有紫荆广场正在怒放
这朵别在维多利亚湾胸襟上的花朵
被一艘艘远洋货轮的笛声唤醒
它在中环广场上绕了一周
画着螺旋型的连线不断地升上去,升上去
连国际金融大厦也小得像一柴棍
它肯定看见那些从皇后码头离去的身影
那些从尖沙咀渡海而去的人
怀抱着一个时代的悲怆
拥抱着另一缕南来的风潮
从上午到黄昏,它在高高的空中盘旋
像挂在太平山顶的落日,不忍卒去
 
2024年11月23日
 
 
细雨过伶仃⑴
 
大屿岛吃水很深,像一艘远洋巨轮
拖着淇澳岛这艘小舟
向南中国海缓缓驶出
它们都在烟雨里随着波浪浮动着
细雨打在客轮的玻璃窗上
用淡墨描着烟雨图
海水也是有层次的,越远的地方色彩越深
近处是轻烟,远处是浓雾
世界都躲着重重的幕帘之后
像一张黑白片在无声地移动
人间的事物,就像这些雾中的岛
极少有显山露水,极少有汤清水白
伶仃洋中轻盈的事物
都被烟雨掩藏
唯有多愁的我们,被大海所收纳
连同我们轻怨与哀思
 
注释⑴:伶仃洋,又称零丁洋、珠江口,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内伶仃岛和外伶仃岛之间的一片水域。
 
 
枯藤
 
它从悠长的夏天垂下来
很久以前,从地上到树冠的爬涉
用尽了它一生的力气
越过高峰,开始了抛物线的回归
这是另一个维度上的远征
一寸一寸向下
擧登,探寻,伸展
向下,需要更多的勇气与毅力
不惧嘲笑与鄙视
像一个伸出双臂的人,期待大地的拥抱
“虽千万人而吾往矣!”
然而
然而
它死了。在离溪水两尺高的地方
这个功败垂成的将军
最后这一步,在空中定格
 
2024年11月26日
 
 
老树
 
连枝带叶的木头,横着身子
夺江而去
彼岸,他的爱情凝结成霜
 
啸溪的老马,驼着青峰
一骑绝尘
三千里故国,委于身后
 
从时间之窗穿过的草绳
是回归的线索
神的子民,溯江而居
 
一棵树,立起一道悬崖
禅根入定
我们就有了一颗,木质之心
 
2024年11月27日
简介
何中俊,笔名秋野珺雪,1967年7月11日出生于四川阆中,长居广东中山。中国诗歌学会、中国纪实文学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中诗网第四届签约作家。中国“每天一首原创诗”诗歌运动发起人,中国诗歌网“现代诗歌”首席版主。作品见《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作品》等报刊,入选多种选本。已出版诗集《在水之湄》《一只蚂蚁的悲伤》《乡俗物语》等十余部、散文集《路上开放的丁香》、报告文学《王道》。获第二、三届香山文学奖、广东省“有为杯”纪实文学作品优秀奖。
责任编辑: 吉竑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