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此组诗刊于2018第三期《作家》
往事的幻象
在很深的通道里 原路返回
以前像在仪式之中 学会摸索
现在屏住呼吸 眼睛有些潮湿
这是幻想 步子有些迟缓
那些楼房 那些拐弯抹角的区间
往事绕着深思熟虑的思绪盘旋
在各种关系的关联中
各司其位
严严实实地哑默
我的两只眼睛
一只看到窗外的旗子迎风飘扬
一只面对卷须一般的人影
用勤勉代替简单的世界
我从原路返回
再次坐进过去的椅子 桌面僵硬
环顾空白的四周
残留的泛黄纸片
在地上乱飞
我的每根神经如同纷扰的光线
像桌上烟缸里
一个烟蒂和一堆烟灰
一种状态
我在家的门里出没
在钥匙孔里形成变老的身体
安静地跟时间相处
当我站在街上
像件晾衣绳上的衣物
减轻重量 跟一阵过来的风
朋友一样交流
描述天气
说出眼睛里的光和发黑的瞥见
那时 我经常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
回头一看
脚在路匝边踩空
身体散发出尴尬的燥热
当我坐入屋内的阳台
在嘎吱响的椅子里改变姿势
低着头把一杯茶吹凉
头顶上的飞机
在看不见的云层里低音缠绕
搅扰凝止的光和时间
那时 我的心脏
总有一种浅浅的疼痛
云层造出一个低低的天空
我在狭长的隐匿空间
或站或坐 后背绷紧了筋骨
溪水
溪水流走 日子又从远方
过来 波纹中影影绰绰的人影
耀眼或者黯淡
经过石头的一次次撞击
在涟漪里融化
嗓音隐入茂密的草丛
那里布满了称呼 权利和欲望
一棵水中的柳树
如同一座蜡像 在空茫和消瘦里
敷着光洁的薄膜
而当新的漩涡出现
水花变成雪白牙齿 咬着波纹
计数经历一样
溶解所有一切的光芒和远景
风穿透溪水
淌过了生存的场合
在夜的面前
光泽从脸上退去
头发长出黄昏的干枯色调
我在呼吸一些空间的霉湿气息
迎面而来的夜
墙角飞出成群的树影
淹没了窗 带走了一点僵止的光
蜷曲的缕缕薄雾
如同羽毛
从鸟的身上飘落
路灯归入黑黑的眼睛
灵魂变成忘记一切的障碍
行走的想法和感觉
街道沉默
房屋缓缓隐没
寂静逼近了我的喉头
几根高压线在头顶的风中晃动
我在小径上 测量着
自己缩小的步幅
三种时态
我描述过去 透彻地
观察现在 在存在的形式中
寻找未来的比喻
过去的路面发光
那些生命景象 开阔或者狭窄
我的眼睛
在一览而过的回眸里
升起又隐没
冷漠形成一个个现实的池塘
当一块石头垂直沉入水底
鱼群四散开去
在水藻里
观望着更多的事情发生
未来推着开阔的水前行
一缕光轻轻漂浮
被巨浪覆盖
起起伏伏的汹涌和日子
暗礁裸在眼前炫耀
过去已经蒸发
现实的水面上只有寒冷的波纹
未来是紧绷的一道目光
在一首诗里
在一首诗里 山脉和森林
或者田野与河流 被山谷围绕
在我形体以内
变化式样
树叶在分行走动
偶然站立 隐隐透出一些思考
随后出现的空旷
观察到
成群成群的小山
贮存着大量氧气和滴水的光线
改善了我
对生存的理解
一首诗经过我的目光
意义在继续分行的树叶上跳跃
生活平静下来
诗如天上掉落的一个湖泊
烟雾穿过了泛白的玻璃
微尘
微尘是一种没有声音的呼吸
从闪耀的树梢上飘下
同我一样
在做好思想准备的变化上
碰触日落的寂静
微尘从光的针眼里穿过
拖着细长的虚影
如同我所说的过去一些事情
经历之后
变成了一堆集合的碎片
我和微尘蓬松地浮在时光里
远离了场景或闪耀的树梢
面对黄昏
感到飞驰的时光
从每个低矮的灌木丛上
在掠过光亮的细枝
日期或星期
从月亮的背面
翻转过来 早晨的光
从我左脸升起 在傍晚的右脸
下坠 日期和星期
在脑里模糊一片
那些拉紧的节奏自然松弛
日历上不再变化的数字
变化着光线
窗外
云彩习惯性地驶过
我以这种变化的名义
用很长时间凝视一杯茶的温度
当水凉了下来 凝聚起芳香
我发现
杯底厚了几倍
日期和星期越来越朦胧
我在屋内的地上 注视
每天移动的光线
推想
时辰的年轻和衰老
回家的人
继续默默地往下坡的路
走去 在另一个拐弯的地方停下
抖出鞋里的石子
看到鞋上
沾满了砂砾的灰尘
太阳若隐若现 一群树木
带着回声走在上坡的光中
相连的台阶
拨开纵横的枝节细蔓
前额垂着
胸口贴着簌簌响的风声
路已接近最低的心跳
回家的人
傍晚长出了金黄的头发
轻轻的肺叶
挺起了我塌陷的肩膀
拆解姓氏笔画
我仔细拆解自己的姓氏笔画
抹去形式上的名字
把角色
一点点从日与夜的颜色中
变成另一空间的存在
我从这极为简单的变化中
松懈任何联系
让一种没有状态的状态
变得宁静
纤细如同草茎
笔画零散地离开我的生涯
那些严肃的纸
洁白 如同一块飘远的光斑
在烟雾里面
烟雾在斜照过来的阳光里缭绕
在我树影疏晦的窗台
描绘一些复杂的经历
四周寂静
窗外蝴蝶的翅膀很薄
闪烁着清冷的光照
屋里变深的色调
连同沉默不语的空气
凝重地堆在身边
而光秃秃的树枝
同我视线接触
露出了一片静悄悄的阴影
烟雾的延续和透视
灰的颜色四散或沉落
回头一看 房子变成缩小的房间
笔尖的感觉
我的诗透出画面的微光
在做一分钟的创造
站起真实的灵魂
忧思涉及到隐秘的焦虑
思考变成凝固的美学
眼里含着黑色的泪水
我高声朗诵自己的诗作
幻想造出一团阴郁的火焰
用声音伸进每棵树的叶丛
但是一切那么无足轻重
诗像是一块丘陵地上的微风
掠过浅浅的山谷
如同一次徘徊
树叶沉入一个池塘 在一种
全景之中 变成泛滥的水泡
择路而行
脚尖前布满水洼
我小心翼翼地择路而行
所有露出水面的石块都有含意
许多话语和幻想
在穿过真实的场景
这种落脚和躲闪的平衡
像鸟在树枝间精准的跳跃
整个身体
在一汪水和一片光中
腾空 每次感觉
如在控制自己的命运
把握生存的路径
一双不能失足的鞋子
积水在鞋子四周左右流动
踮起的脚尖
如同美丽细节
在生命线上缓缓移动
在衣帽架上
在衣帽架上 挂上
外面穿戴的衣服和帽子
帽子升高一点 可以抵近低层的天花板
敞开的衣服 每一颗纽扣
靠在窗子一边
手指触摸了一下帽子
圆柱形的帽冠替代沉思的脸
集体离开的五官
在这一时刻 回到我的身上
发现轻轻的呼吸
变成鼻息
有种安静的生活感觉
袖子仿佛在满足着手的举止
弯动的肘关节在我臂上活动
变成手里
一杯茶和一本诗集
我这样回归自己的完美
窗外的身影 一米如同百万里遥远
我的小房子里
中午的太阳
正在衣帽架上凝思
躺在草地上
夕阳躺在草地上
草地在我的眼梢边放大比例
天上的云是最纯洁的动物
变换着姿态 体内
没有让人琢磨不透的心思
风像从水面上吹来
有几份凉意 在草尖上
融合了我对天气的情绪
光线变成一种口味
我在夕阳身边
咀嚼着好吃的草
一片没有意识的意识
柔软的自言自语
在进入我的大脑
脸生出了光 身体
轻了许多 觉得自己
有着一双闪耀的翅膀
夕阳躺在我的眼睛里
草地如同我一口呼出的气息
子夜的烟雾
过了子夜 移开一扇窗户
烟缸里的烟向外
漫天飘飞
这些蓝色的烟雾
如同绵长的复写纸条 上面印满
我的诗句
那些
没人说过的比喻
没人发现的各种微妙象征
以及
内心荒凉
脊柱的疼痛
生存里的回声
这些从窗口飘进夜空的烟雾
寻找着聆听的面孔
窗外的夜睡得悄无声息
被烟呛醒的风 在树上翻了个身
迷迷糊糊发出细小的声音
把我的诗句
当作梦的呓语
上山
沿着思想的小径上山
中年以后坐在一块岩石上歇息
肺里的山脊云雾缭绕
腿边滑溜溜的石板
三级台阶向下
蝴蝶聚集一起蹁跹
翅膀上沾满黑色的污渍
斑点褪色 褶边模糊不清
苔藓和深绿色的地衣
粘着岩石 对面山冈上
松树林隆起心脏一样的山
几丛杜鹃花
在心率中
加快了向上的跋涉
云雾围上我的脖子
丝丝缕缕变化的冷灰色调
缠绕
一个中年之后的清晨
一颗雨点
天在下雨
头顶感受到雨点的清凉
失去颜色的蒙蒙天空 没有声响
睫毛上水珠精巧地悬起光亮
被诱导的视线变得透明
好像未来的事情正在眼前
试图抹掉这种幻想
水珠却在不断形成自己的太阳
再现一种生存的迷离
一根睫毛 一道目光 一个灵魂
晃动的一颗小点
追随着现实的全部眩晕
1
文史学者周策纵在考查“诗言志”时认为,中国最早的哲学和诗歌就表现出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事物的变动和时间的流逝异常敏感,因而最本质的诗歌观念是“心之所向”,即用诗歌记录内心的变动,并令其与自然的变化完全合一,以忘记时间的流逝引发的焦虑,从而达致不朽的生命境界[1]。柏拉图在追溯诗歌的源起时则说,诗歌源于灵魂的记忆,记忆是人的特殊禀赋,它能让人摆脱肉体的困境,回归灵魂追随神的完美状态[2]。巴什拉持相似的观点:“记忆和想象的结合使我们摆脱了偶然事物的诗的存在主义,体验到非事件性的情景。更确切地说,我们体验到一种诗的本质主义。在我们同时想象并且回忆的梦想中,我们的过去获得了实体。人类的心灵在秀丽山川之外与世界结成有力的联系。人的生命与一种更大的秩序相连。”[3]与中国诗人相比,西方诗人更愿意用灵魂的丰沛的记忆与想象,接近更高更神秘的秩序,以达致永恒的生命状态。总的说来,西方诗人是在灵魂与肉体的对立中,高扬灵魂对那个超越性他者[4](上帝或理式)的追求;中国诗人则在淡化身心二元论的基础上,强调以道心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于微末中,感受万物变动的生机,体悟生命自然而然的状态。即便如此,将诗歌作为保存生命记忆、抵抗时间流逝、追求生命永恒和不朽的艺术,则是东西皆同的真理。
如果以此诗歌标准作为要求,当下中国诗人的写作际遇则处于严酷的困境之中。一方面,中国古典诗教中经儒释道濡染的道心,渐渐被人遗忘在古旧的文化典籍和博物馆里,西方文化中对神灵的感触之灵魂,在中国缺乏深厚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以现代性作为后盾的冷冰冰的算计原则日益侵蚀着人、情、物、事,更兼有政治意识形态的管制,在这多重内部精神匮乏与外部势力的围剿中,诗人处于卡夫卡所言的身体和精神遭受卡位的时代[5]。身处这种困境中的诗人如何将记忆和生命从历史时间和生物时间的损毁中拯救出来,从而释放充沛的生命活力,恰如汉娜·阿伦特所指出的,这种精神能力无法自动地传承下来,每一代人都必须重新发现和开辟自己的道路[6]。
王学芯很可能会同意“诗出自于心”的判断,并将之作为诗歌写作的内在律令,就像他乐意承认的:“每首诗只是一种姿态。我是为了真诚而作诗。”[7]唯有以心作为原发起点的诗歌写作,才算是叩开了至关重要的诗歌写作命门,才能洞鉴事物和内心的力量,进而发而为言、咏而为诗。《往事的幻象》正是在这一写作律令指导下的实践产物。这些在诗人记忆里的江南物象,笼罩着一层浓淡相宜的生命灵氛,正如王学芯所言:“于是一个街景,一杯酒,或一件织物和一双鞋,就有了偶然的奇迹发生,白纸上的夜也就日趋丰满。”但将烟云般的灵氛归因于江南文化记忆的濡染是不充分的,它更多源自王学芯充沛的内心,更紧密地与他的精神力量相连,更有可能是他内心世界的体现。《往事的幻象》可称为一组“静心”之作[8]。所谓“静心”,有两层意蕴:一方面指诗歌从诗人静谧的内心咏出,凝聚着诗人的心血;另一方面,这些凝聚、见证着生命力量的诗歌,又反哺、供养着诗人的心神,令其达致安静的精神境界。王学芯在《在一首诗》里透露了这一秘密:
成群成群的小山
贮存着大量的氧气和滴水的光线
改善了我对生存的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诗如天上掉落的一个湖泊,”令诗歌鉴照自我和万物。这应该是王学芯写作的起点,也应该是他写作的目标。
2
或许可以将“静如湖泊”作为洞悉王学芯诗歌的密钥。“湖泊”是他在焦躁时代保持平心静气的心灵表征,这里很可能蕴含着道家所谓“涤除玄览”的空明心境。正如明镜有鉴照之意,“湖泊”首先是一种认识论方式,经过湖泊或镜面的过滤和折射,外部事物喧哗躁动的声音被消除了,世俗世界的“称呼,权利与欲望”被隔绝了,他感受到的,是一个静谧的世界。其次,“静如湖泊”亦是一种价值论指称,正如王学芯所言:“水花变成雪白牙齿/咬着波纹/计数经历一样/溶解所有一切的光芒与远景/。”(《溪水》)水净化了所有的生命和事物,令它们焕然一新。由此,王学芯“静如湖泊”的心境照鉴的,是一个安静和干净的世界,慢和静成为观察和感受事物的内在律令,干净则成为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在这个静谧的世界里,生命被敷上了一层薄膜似的灵晕,并幻化为一种邈远的氛围,从被算计交换的命运中逃逸出来。恰如德勒兹所言,写作的最高目标是离开、生成和逃逸,越过一道地平线而进入另一种生命;在生成和逃逸中,写作成为对现存权力的反抗,生命得以从人群、社会的宰制中逃离,从而获得一种自由[9]。在王学芯的“湖泊诗学”里,“静心”幻化为一个处于高处的清明湖泊,成为精神自由的象征。
以“静如湖泊”的心境为依托,王学芯有望发展出一种特殊的观照事物的方式——凝视;这种深切的观照方式也促成和加深了王学芯静谧的心境。凝视是一种聚焦目力的观看,在背后作为支撑的,则是诗人笃定守淡的心志。唯有笃定守淡的心志,悠游不迫的心胸,所调配的聚精会神的凝视,方可排拒外界嘈杂的声色,将目光集中于和心灵相互激发的事物的生机、节奏以及深处的秘密。
在持久的凝视中,主体的心灵与被凝视的客体之间产生了交流和对话。正如梅洛-庞蒂所言,“在一片森林中,我有好多次都觉得不是我在注视着森林;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注视我,在对我说话,而我在那里倾听着”[10]。王学芯在凝视事物时的感受也许可以和梅氏的体验相互印证:“山脉和森林/或者田野与河流/被山谷围绕/在我形体之内/变化式样。” (《在一首诗里》)他在对自然物象的凝视中,分享着双方的生命形式中蕴含的生机与气韵。
凝视不仅是主体对事物的观看,从外物返回的目光也击中了观看者的内部。恰如梅洛-庞蒂所言:“我的身体同时是能看的和可见的。身体注视一切事物,它也能够注视自己,并因此在它所看到东西当中认出它的能看能力的‘另一面’。它能够看到自己在看,能够摸到自己在摸,它是对于它自身而言的可见者和可感者。这是另一种自我,从看者到它之所看,从触者到它之触,从感觉者到被感觉者的相混、自恋、内在意义的自我”[11]。也恰如王学芯在诗中表达的:“那些拉紧的节奏自然松弛/日历上不再变化的数字/变化着光线/窗外/云彩习惯性地驶过/我以这种变化的名义/用很长时间凝视一杯茶的温度/当水凉了下来/凝聚起芬香/我发现杯底厚了几倍。”(《日期或星期》)在凝视中,主体产生了一种生成于内部和来自于外部他者的目光,这种反思性的机制,于生命的成熟和静谧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巴赫金所言:“在镜中的形象里,自己和他人是幼稚的融合。我没有从外部看自己的视点,我没有办法接近自己内心的形象。是他人的眼睛透过我的眼睛来观察。”[12]亦如齐泽克所说:“只有通过被反映在另一个人身上,即只有另一个人为其提供了整体性的意象,自我才能实现自我认同;认同与异化因而是严格地密切相关的。”[13]在这种引发多重异质性关系的凝视中,诗人的生命经历着变动与成长——从同质性的镜像阶段到异质性的自觉阶段。
由此可见,在诗人对事物的凝视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味。这其中有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与生机的共享,有生命内部力量的凝定与沉淀,也有生命在外部他者的期待中不断成长的渴望。它包含两种状态:一种是将流动的生命静止凝固,将零碎的生命片段聚集为整体;另一方面,是静止的生命因内部生长的力量而释放出无限生机。这种生命包孕着一种独特的时间形式,即一个蕴含着动静两面的时间晶体,犹如在静止的纹理中,有活力贲张的血脉的蝶翼;亦如在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涌动的湖泊。用内心世界的安静和汩汩流动的生机作为供养的时间晶体,一方面对抗着时间的自然流逝,一方面抵抗着快速、强力的外部世界的侵蚀与压制。
这种静心—凝视—书写的精神回路和循环系统,大致上可以认作王学芯的诗歌写作方式。这一过程延缓了他与事物相接触的过程,令他能够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也能在蓄积了足够的生命力量后再发而为诗。他用凝视收集来自物象深处的光芒,将其贮存在心灵中,与生命的活力相互激发,又将由此产生的生命灵晕倾注在诗歌的词语之中。这种诗歌写作发自静谧的心灵空间,暗示的是诗人在生命旅程中持续进行精神修行的心境。
如果说,在诗歌中,王学芯通过静心—凝视,生成了一种外部凝固而内部流动的时间形式,抵抗着外部世界的侵扰;他更高的追求则是以“虚待”之心,在呼吸的节奏中,生成一种“安时”的时间形态,与世界达成和解,将心灵引向平静之境。
3
王学芯有诗云:“我仔细拆解自己的姓氏笔画/抹去形式上的名字/把角色一点点从日与夜的颜色中/变成另一空间的存在/我从这极为简单的变化中/松懈任何联系/让一种没有状态的状态/变得宁静/纤细如同草茎”。(《拆解姓氏笔画》)这种虚化主体意志、摆脱人际关系、安于无名状态的动力来自于一种“虚待”之心。“虚待”之心与“成心”或“机心”相对应,它并非源自主体的主动性,也不强调支配世界的认知和意志,而是一种根据情境的召唤而适应与转化的状态[14],正如虽然脆弱,却保持着极端适应和转化能力的纤细的“草茎”一样。恰如法国汉学家朱利安指出的,虚待“是一种根据生命的连续性交互作用而自行唤起更新作用的存在状态”[15],是发生在一切过程中的更迭与转化过程。
虚待的主体状态产生了一种独有的感思方式——呼吸。呼吸保持着敞开与闭合的气息运转能力,表征着生命自然变化的节奏,蕴含着生命的无尽潜能。王学芯以呼吸的方式感知周围的万事万物:“微尘是一种没有声音的呼吸/从闪烁的树梢上飘下/同我一样/在做好思想准备的变化上/碰触日落的寂静”(《微尘》),“夕阳躺在我的眼睛里/草地如同我一口呼出的气息”(《躺在草地上》)。王学芯放弃了认识和意志,以虚待之心感受万物;生命便成为一缕缕呼吸的气息,“微尘”和“草地”等细小的物象与“我”有了同等的生命。正是在这种生命的拆解与还原中,他有幸触及了生命的本质——一种持续虚化与转换的潜能。
有了虚待之心的引导,呼吸型感受方式的内应,生命产生了一种“安时”的状态。当生命怀着虚待之心,从与万物之联系的束缚状态中解脱而出,它所要追求的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如灵魂对上帝的渴望,心灵对政治意识形态或历史进步论的趋从),而是一种具身自足、安于当下的平静状态。“呼吸”则是这种平静状态的保证和体现。正如朱利安敏锐感受到的,“呼吸”持续地与“安时”保持即时性的联系——“呼”的时刻必然引来“吸”的时刻,反之亦然。“呼—吸”是以最原始的方式,基于生命气息运转方式的共通,让“内”和“外”在体内展开交流;它在持续的“往—来”的生命表现里,专注于“安时”的精神境界[16]。这种生命境界与法国作家蒙田所言的“当我跳舞就跳舞,当我睡觉就睡觉”的状态颇为类似。在这种状态中,没有任何事物超出“呼—吸”或“跳舞—睡觉”这两种时刻的交替,仅仅透过生命自身的变动将自身的状态合理化,并时时在“安时”的状态中,体验自身生命的丰饶[17]。
“安时”的生命形态更是一种养生的生命智慧,它并不强求主体的主动构造能力,而是要求生命的反应与转化能力,能够摆脱事物的束缚与阻塞,让宇宙中的生命气息在体内保持自如的流转。正如夏可君所言,“生命进入自然的生成变化与浑沌的涌现之中,并通过人类与自然的共感把个体的身体向着宇宙自然还原,以个体的小宇宙含纳自然大宇宙的节律,并且进行呼吸的压缩,形成中国人特有的养生的生命政治”[18]。因此,“安时”的生命形态蕴含着更为深刻厚重的生命哲学——“顺生”,即服从自然的生命形态,以自然而然的生命作为最坚实的依据。恰如蒙田所言:“生活是一种现象,它是自然的一部分,万事万物皆活在自然之中:这是生命的最伟大的自明之理——无法理论化的道理。”,亦如波德莱尔所言:“自然除了事实之外没有别的道德,因为自然本身就是道德。”[19],所以“我们伟大且辉煌的杰作便是随顺而活”。这种安时守命、随顺而活的内在反应机制与生命领悟的深浅密切相关,与呼吸气息的深浅相关,乃至与诗歌语调的节奏紧密相关,王学芯的诗歌写作表明:他正走在从“静心”到“虚待”的追求之中。
在很深的通道里 原路返回
以前像在仪式之中 学会摸索
现在屏住呼吸 眼睛有些潮湿
这是幻想 步子有些迟缓
那些楼房 那些拐弯抹角的区间
往事绕着深思熟虑的思绪盘旋
在各种关系的关联中
各司其位
严严实实地哑默
我的两只眼睛
一只看到窗外的旗子迎风飘扬
一只面对卷须一般的人影
用勤勉代替简单的世界
我从原路返回
再次坐进过去的椅子 桌面僵硬
环顾空白的四周
残留的泛黄纸片
在地上乱飞
我的每根神经如同纷扰的光线
像桌上烟缸里
一个烟蒂和一堆烟灰
一种状态
我在家的门里出没
在钥匙孔里形成变老的身体
安静地跟时间相处
当我站在街上
像件晾衣绳上的衣物
减轻重量 跟一阵过来的风
朋友一样交流
描述天气
说出眼睛里的光和发黑的瞥见
那时 我经常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
回头一看
脚在路匝边踩空
身体散发出尴尬的燥热
当我坐入屋内的阳台
在嘎吱响的椅子里改变姿势
低着头把一杯茶吹凉
头顶上的飞机
在看不见的云层里低音缠绕
搅扰凝止的光和时间
那时 我的心脏
总有一种浅浅的疼痛
云层造出一个低低的天空
我在狭长的隐匿空间
或站或坐 后背绷紧了筋骨
溪水
溪水流走 日子又从远方
过来 波纹中影影绰绰的人影
耀眼或者黯淡
经过石头的一次次撞击
在涟漪里融化
嗓音隐入茂密的草丛
那里布满了称呼 权利和欲望
一棵水中的柳树
如同一座蜡像 在空茫和消瘦里
敷着光洁的薄膜
而当新的漩涡出现
水花变成雪白牙齿 咬着波纹
计数经历一样
溶解所有一切的光芒和远景
风穿透溪水
淌过了生存的场合
在夜的面前
光泽从脸上退去
头发长出黄昏的干枯色调
我在呼吸一些空间的霉湿气息
迎面而来的夜
墙角飞出成群的树影
淹没了窗 带走了一点僵止的光
蜷曲的缕缕薄雾
如同羽毛
从鸟的身上飘落
路灯归入黑黑的眼睛
灵魂变成忘记一切的障碍
行走的想法和感觉
街道沉默
房屋缓缓隐没
寂静逼近了我的喉头
几根高压线在头顶的风中晃动
我在小径上 测量着
自己缩小的步幅
三种时态
我描述过去 透彻地
观察现在 在存在的形式中
寻找未来的比喻
过去的路面发光
那些生命景象 开阔或者狭窄
我的眼睛
在一览而过的回眸里
升起又隐没
冷漠形成一个个现实的池塘
当一块石头垂直沉入水底
鱼群四散开去
在水藻里
观望着更多的事情发生
未来推着开阔的水前行
一缕光轻轻漂浮
被巨浪覆盖
起起伏伏的汹涌和日子
暗礁裸在眼前炫耀
过去已经蒸发
现实的水面上只有寒冷的波纹
未来是紧绷的一道目光
在一首诗里
在一首诗里 山脉和森林
或者田野与河流 被山谷围绕
在我形体以内
变化式样
树叶在分行走动
偶然站立 隐隐透出一些思考
随后出现的空旷
观察到
成群成群的小山
贮存着大量氧气和滴水的光线
改善了我
对生存的理解
一首诗经过我的目光
意义在继续分行的树叶上跳跃
生活平静下来
诗如天上掉落的一个湖泊
烟雾穿过了泛白的玻璃
微尘
微尘是一种没有声音的呼吸
从闪耀的树梢上飘下
同我一样
在做好思想准备的变化上
碰触日落的寂静
微尘从光的针眼里穿过
拖着细长的虚影
如同我所说的过去一些事情
经历之后
变成了一堆集合的碎片
我和微尘蓬松地浮在时光里
远离了场景或闪耀的树梢
面对黄昏
感到飞驰的时光
从每个低矮的灌木丛上
在掠过光亮的细枝
日期或星期
从月亮的背面
翻转过来 早晨的光
从我左脸升起 在傍晚的右脸
下坠 日期和星期
在脑里模糊一片
那些拉紧的节奏自然松弛
日历上不再变化的数字
变化着光线
窗外
云彩习惯性地驶过
我以这种变化的名义
用很长时间凝视一杯茶的温度
当水凉了下来 凝聚起芳香
我发现
杯底厚了几倍
日期和星期越来越朦胧
我在屋内的地上 注视
每天移动的光线
推想
时辰的年轻和衰老
回家的人
继续默默地往下坡的路
走去 在另一个拐弯的地方停下
抖出鞋里的石子
看到鞋上
沾满了砂砾的灰尘
太阳若隐若现 一群树木
带着回声走在上坡的光中
相连的台阶
拨开纵横的枝节细蔓
前额垂着
胸口贴着簌簌响的风声
路已接近最低的心跳
回家的人
傍晚长出了金黄的头发
轻轻的肺叶
挺起了我塌陷的肩膀
拆解姓氏笔画
我仔细拆解自己的姓氏笔画
抹去形式上的名字
把角色
一点点从日与夜的颜色中
变成另一空间的存在
我从这极为简单的变化中
松懈任何联系
让一种没有状态的状态
变得宁静
纤细如同草茎
笔画零散地离开我的生涯
那些严肃的纸
洁白 如同一块飘远的光斑
在烟雾里面
烟雾在斜照过来的阳光里缭绕
在我树影疏晦的窗台
描绘一些复杂的经历
四周寂静
窗外蝴蝶的翅膀很薄
闪烁着清冷的光照
屋里变深的色调
连同沉默不语的空气
凝重地堆在身边
而光秃秃的树枝
同我视线接触
露出了一片静悄悄的阴影
烟雾的延续和透视
灰的颜色四散或沉落
回头一看 房子变成缩小的房间
笔尖的感觉
我的诗透出画面的微光
在做一分钟的创造
站起真实的灵魂
忧思涉及到隐秘的焦虑
思考变成凝固的美学
眼里含着黑色的泪水
我高声朗诵自己的诗作
幻想造出一团阴郁的火焰
用声音伸进每棵树的叶丛
但是一切那么无足轻重
诗像是一块丘陵地上的微风
掠过浅浅的山谷
如同一次徘徊
树叶沉入一个池塘 在一种
全景之中 变成泛滥的水泡
择路而行
脚尖前布满水洼
我小心翼翼地择路而行
所有露出水面的石块都有含意
许多话语和幻想
在穿过真实的场景
这种落脚和躲闪的平衡
像鸟在树枝间精准的跳跃
整个身体
在一汪水和一片光中
腾空 每次感觉
如在控制自己的命运
把握生存的路径
一双不能失足的鞋子
积水在鞋子四周左右流动
踮起的脚尖
如同美丽细节
在生命线上缓缓移动
在衣帽架上
在衣帽架上 挂上
外面穿戴的衣服和帽子
帽子升高一点 可以抵近低层的天花板
敞开的衣服 每一颗纽扣
靠在窗子一边
手指触摸了一下帽子
圆柱形的帽冠替代沉思的脸
集体离开的五官
在这一时刻 回到我的身上
发现轻轻的呼吸
变成鼻息
有种安静的生活感觉
袖子仿佛在满足着手的举止
弯动的肘关节在我臂上活动
变成手里
一杯茶和一本诗集
我这样回归自己的完美
窗外的身影 一米如同百万里遥远
我的小房子里
中午的太阳
正在衣帽架上凝思
躺在草地上
夕阳躺在草地上
草地在我的眼梢边放大比例
天上的云是最纯洁的动物
变换着姿态 体内
没有让人琢磨不透的心思
风像从水面上吹来
有几份凉意 在草尖上
融合了我对天气的情绪
光线变成一种口味
我在夕阳身边
咀嚼着好吃的草
一片没有意识的意识
柔软的自言自语
在进入我的大脑
脸生出了光 身体
轻了许多 觉得自己
有着一双闪耀的翅膀
夕阳躺在我的眼睛里
草地如同我一口呼出的气息
子夜的烟雾
过了子夜 移开一扇窗户
烟缸里的烟向外
漫天飘飞
这些蓝色的烟雾
如同绵长的复写纸条 上面印满
我的诗句
那些
没人说过的比喻
没人发现的各种微妙象征
以及
内心荒凉
脊柱的疼痛
生存里的回声
这些从窗口飘进夜空的烟雾
寻找着聆听的面孔
窗外的夜睡得悄无声息
被烟呛醒的风 在树上翻了个身
迷迷糊糊发出细小的声音
把我的诗句
当作梦的呓语
上山
沿着思想的小径上山
中年以后坐在一块岩石上歇息
肺里的山脊云雾缭绕
腿边滑溜溜的石板
三级台阶向下
蝴蝶聚集一起蹁跹
翅膀上沾满黑色的污渍
斑点褪色 褶边模糊不清
苔藓和深绿色的地衣
粘着岩石 对面山冈上
松树林隆起心脏一样的山
几丛杜鹃花
在心率中
加快了向上的跋涉
云雾围上我的脖子
丝丝缕缕变化的冷灰色调
缠绕
一个中年之后的清晨
一颗雨点
天在下雨
头顶感受到雨点的清凉
失去颜色的蒙蒙天空 没有声响
睫毛上水珠精巧地悬起光亮
被诱导的视线变得透明
好像未来的事情正在眼前
试图抹掉这种幻想
水珠却在不断形成自己的太阳
再现一种生存的迷离
一根睫毛 一道目光 一个灵魂
晃动的一颗小点
追随着现实的全部眩晕
“诗如天空掉落的一个湖泊”
——王学芯《往事的幻象》印象记
万冲 敬文东
——王学芯《往事的幻象》印象记
万冲 敬文东
1
文史学者周策纵在考查“诗言志”时认为,中国最早的哲学和诗歌就表现出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事物的变动和时间的流逝异常敏感,因而最本质的诗歌观念是“心之所向”,即用诗歌记录内心的变动,并令其与自然的变化完全合一,以忘记时间的流逝引发的焦虑,从而达致不朽的生命境界[1]。柏拉图在追溯诗歌的源起时则说,诗歌源于灵魂的记忆,记忆是人的特殊禀赋,它能让人摆脱肉体的困境,回归灵魂追随神的完美状态[2]。巴什拉持相似的观点:“记忆和想象的结合使我们摆脱了偶然事物的诗的存在主义,体验到非事件性的情景。更确切地说,我们体验到一种诗的本质主义。在我们同时想象并且回忆的梦想中,我们的过去获得了实体。人类的心灵在秀丽山川之外与世界结成有力的联系。人的生命与一种更大的秩序相连。”[3]与中国诗人相比,西方诗人更愿意用灵魂的丰沛的记忆与想象,接近更高更神秘的秩序,以达致永恒的生命状态。总的说来,西方诗人是在灵魂与肉体的对立中,高扬灵魂对那个超越性他者[4](上帝或理式)的追求;中国诗人则在淡化身心二元论的基础上,强调以道心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于微末中,感受万物变动的生机,体悟生命自然而然的状态。即便如此,将诗歌作为保存生命记忆、抵抗时间流逝、追求生命永恒和不朽的艺术,则是东西皆同的真理。
如果以此诗歌标准作为要求,当下中国诗人的写作际遇则处于严酷的困境之中。一方面,中国古典诗教中经儒释道濡染的道心,渐渐被人遗忘在古旧的文化典籍和博物馆里,西方文化中对神灵的感触之灵魂,在中国缺乏深厚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以现代性作为后盾的冷冰冰的算计原则日益侵蚀着人、情、物、事,更兼有政治意识形态的管制,在这多重内部精神匮乏与外部势力的围剿中,诗人处于卡夫卡所言的身体和精神遭受卡位的时代[5]。身处这种困境中的诗人如何将记忆和生命从历史时间和生物时间的损毁中拯救出来,从而释放充沛的生命活力,恰如汉娜·阿伦特所指出的,这种精神能力无法自动地传承下来,每一代人都必须重新发现和开辟自己的道路[6]。
王学芯很可能会同意“诗出自于心”的判断,并将之作为诗歌写作的内在律令,就像他乐意承认的:“每首诗只是一种姿态。我是为了真诚而作诗。”[7]唯有以心作为原发起点的诗歌写作,才算是叩开了至关重要的诗歌写作命门,才能洞鉴事物和内心的力量,进而发而为言、咏而为诗。《往事的幻象》正是在这一写作律令指导下的实践产物。这些在诗人记忆里的江南物象,笼罩着一层浓淡相宜的生命灵氛,正如王学芯所言:“于是一个街景,一杯酒,或一件织物和一双鞋,就有了偶然的奇迹发生,白纸上的夜也就日趋丰满。”但将烟云般的灵氛归因于江南文化记忆的濡染是不充分的,它更多源自王学芯充沛的内心,更紧密地与他的精神力量相连,更有可能是他内心世界的体现。《往事的幻象》可称为一组“静心”之作[8]。所谓“静心”,有两层意蕴:一方面指诗歌从诗人静谧的内心咏出,凝聚着诗人的心血;另一方面,这些凝聚、见证着生命力量的诗歌,又反哺、供养着诗人的心神,令其达致安静的精神境界。王学芯在《在一首诗》里透露了这一秘密:
成群成群的小山
贮存着大量的氧气和滴水的光线
改善了我对生存的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诗如天上掉落的一个湖泊,”令诗歌鉴照自我和万物。这应该是王学芯写作的起点,也应该是他写作的目标。
2
或许可以将“静如湖泊”作为洞悉王学芯诗歌的密钥。“湖泊”是他在焦躁时代保持平心静气的心灵表征,这里很可能蕴含着道家所谓“涤除玄览”的空明心境。正如明镜有鉴照之意,“湖泊”首先是一种认识论方式,经过湖泊或镜面的过滤和折射,外部事物喧哗躁动的声音被消除了,世俗世界的“称呼,权利与欲望”被隔绝了,他感受到的,是一个静谧的世界。其次,“静如湖泊”亦是一种价值论指称,正如王学芯所言:“水花变成雪白牙齿/咬着波纹/计数经历一样/溶解所有一切的光芒与远景/。”(《溪水》)水净化了所有的生命和事物,令它们焕然一新。由此,王学芯“静如湖泊”的心境照鉴的,是一个安静和干净的世界,慢和静成为观察和感受事物的内在律令,干净则成为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在这个静谧的世界里,生命被敷上了一层薄膜似的灵晕,并幻化为一种邈远的氛围,从被算计交换的命运中逃逸出来。恰如德勒兹所言,写作的最高目标是离开、生成和逃逸,越过一道地平线而进入另一种生命;在生成和逃逸中,写作成为对现存权力的反抗,生命得以从人群、社会的宰制中逃离,从而获得一种自由[9]。在王学芯的“湖泊诗学”里,“静心”幻化为一个处于高处的清明湖泊,成为精神自由的象征。
以“静如湖泊”的心境为依托,王学芯有望发展出一种特殊的观照事物的方式——凝视;这种深切的观照方式也促成和加深了王学芯静谧的心境。凝视是一种聚焦目力的观看,在背后作为支撑的,则是诗人笃定守淡的心志。唯有笃定守淡的心志,悠游不迫的心胸,所调配的聚精会神的凝视,方可排拒外界嘈杂的声色,将目光集中于和心灵相互激发的事物的生机、节奏以及深处的秘密。
在持久的凝视中,主体的心灵与被凝视的客体之间产生了交流和对话。正如梅洛-庞蒂所言,“在一片森林中,我有好多次都觉得不是我在注视着森林;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注视我,在对我说话,而我在那里倾听着”[10]。王学芯在凝视事物时的感受也许可以和梅氏的体验相互印证:“山脉和森林/或者田野与河流/被山谷围绕/在我形体之内/变化式样。” (《在一首诗里》)他在对自然物象的凝视中,分享着双方的生命形式中蕴含的生机与气韵。
凝视不仅是主体对事物的观看,从外物返回的目光也击中了观看者的内部。恰如梅洛-庞蒂所言:“我的身体同时是能看的和可见的。身体注视一切事物,它也能够注视自己,并因此在它所看到东西当中认出它的能看能力的‘另一面’。它能够看到自己在看,能够摸到自己在摸,它是对于它自身而言的可见者和可感者。这是另一种自我,从看者到它之所看,从触者到它之触,从感觉者到被感觉者的相混、自恋、内在意义的自我”[11]。也恰如王学芯在诗中表达的:“那些拉紧的节奏自然松弛/日历上不再变化的数字/变化着光线/窗外/云彩习惯性地驶过/我以这种变化的名义/用很长时间凝视一杯茶的温度/当水凉了下来/凝聚起芬香/我发现杯底厚了几倍。”(《日期或星期》)在凝视中,主体产生了一种生成于内部和来自于外部他者的目光,这种反思性的机制,于生命的成熟和静谧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巴赫金所言:“在镜中的形象里,自己和他人是幼稚的融合。我没有从外部看自己的视点,我没有办法接近自己内心的形象。是他人的眼睛透过我的眼睛来观察。”[12]亦如齐泽克所说:“只有通过被反映在另一个人身上,即只有另一个人为其提供了整体性的意象,自我才能实现自我认同;认同与异化因而是严格地密切相关的。”[13]在这种引发多重异质性关系的凝视中,诗人的生命经历着变动与成长——从同质性的镜像阶段到异质性的自觉阶段。
由此可见,在诗人对事物的凝视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味。这其中有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与生机的共享,有生命内部力量的凝定与沉淀,也有生命在外部他者的期待中不断成长的渴望。它包含两种状态:一种是将流动的生命静止凝固,将零碎的生命片段聚集为整体;另一方面,是静止的生命因内部生长的力量而释放出无限生机。这种生命包孕着一种独特的时间形式,即一个蕴含着动静两面的时间晶体,犹如在静止的纹理中,有活力贲张的血脉的蝶翼;亦如在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涌动的湖泊。用内心世界的安静和汩汩流动的生机作为供养的时间晶体,一方面对抗着时间的自然流逝,一方面抵抗着快速、强力的外部世界的侵蚀与压制。
这种静心—凝视—书写的精神回路和循环系统,大致上可以认作王学芯的诗歌写作方式。这一过程延缓了他与事物相接触的过程,令他能够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也能在蓄积了足够的生命力量后再发而为诗。他用凝视收集来自物象深处的光芒,将其贮存在心灵中,与生命的活力相互激发,又将由此产生的生命灵晕倾注在诗歌的词语之中。这种诗歌写作发自静谧的心灵空间,暗示的是诗人在生命旅程中持续进行精神修行的心境。
如果说,在诗歌中,王学芯通过静心—凝视,生成了一种外部凝固而内部流动的时间形式,抵抗着外部世界的侵扰;他更高的追求则是以“虚待”之心,在呼吸的节奏中,生成一种“安时”的时间形态,与世界达成和解,将心灵引向平静之境。
3
王学芯有诗云:“我仔细拆解自己的姓氏笔画/抹去形式上的名字/把角色一点点从日与夜的颜色中/变成另一空间的存在/我从这极为简单的变化中/松懈任何联系/让一种没有状态的状态/变得宁静/纤细如同草茎”。(《拆解姓氏笔画》)这种虚化主体意志、摆脱人际关系、安于无名状态的动力来自于一种“虚待”之心。“虚待”之心与“成心”或“机心”相对应,它并非源自主体的主动性,也不强调支配世界的认知和意志,而是一种根据情境的召唤而适应与转化的状态[14],正如虽然脆弱,却保持着极端适应和转化能力的纤细的“草茎”一样。恰如法国汉学家朱利安指出的,虚待“是一种根据生命的连续性交互作用而自行唤起更新作用的存在状态”[15],是发生在一切过程中的更迭与转化过程。
虚待的主体状态产生了一种独有的感思方式——呼吸。呼吸保持着敞开与闭合的气息运转能力,表征着生命自然变化的节奏,蕴含着生命的无尽潜能。王学芯以呼吸的方式感知周围的万事万物:“微尘是一种没有声音的呼吸/从闪烁的树梢上飘下/同我一样/在做好思想准备的变化上/碰触日落的寂静”(《微尘》),“夕阳躺在我的眼睛里/草地如同我一口呼出的气息”(《躺在草地上》)。王学芯放弃了认识和意志,以虚待之心感受万物;生命便成为一缕缕呼吸的气息,“微尘”和“草地”等细小的物象与“我”有了同等的生命。正是在这种生命的拆解与还原中,他有幸触及了生命的本质——一种持续虚化与转换的潜能。
有了虚待之心的引导,呼吸型感受方式的内应,生命产生了一种“安时”的状态。当生命怀着虚待之心,从与万物之联系的束缚状态中解脱而出,它所要追求的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如灵魂对上帝的渴望,心灵对政治意识形态或历史进步论的趋从),而是一种具身自足、安于当下的平静状态。“呼吸”则是这种平静状态的保证和体现。正如朱利安敏锐感受到的,“呼吸”持续地与“安时”保持即时性的联系——“呼”的时刻必然引来“吸”的时刻,反之亦然。“呼—吸”是以最原始的方式,基于生命气息运转方式的共通,让“内”和“外”在体内展开交流;它在持续的“往—来”的生命表现里,专注于“安时”的精神境界[16]。这种生命境界与法国作家蒙田所言的“当我跳舞就跳舞,当我睡觉就睡觉”的状态颇为类似。在这种状态中,没有任何事物超出“呼—吸”或“跳舞—睡觉”这两种时刻的交替,仅仅透过生命自身的变动将自身的状态合理化,并时时在“安时”的状态中,体验自身生命的丰饶[17]。
“安时”的生命形态更是一种养生的生命智慧,它并不强求主体的主动构造能力,而是要求生命的反应与转化能力,能够摆脱事物的束缚与阻塞,让宇宙中的生命气息在体内保持自如的流转。正如夏可君所言,“生命进入自然的生成变化与浑沌的涌现之中,并通过人类与自然的共感把个体的身体向着宇宙自然还原,以个体的小宇宙含纳自然大宇宙的节律,并且进行呼吸的压缩,形成中国人特有的养生的生命政治”[18]。因此,“安时”的生命形态蕴含着更为深刻厚重的生命哲学——“顺生”,即服从自然的生命形态,以自然而然的生命作为最坚实的依据。恰如蒙田所言:“生活是一种现象,它是自然的一部分,万事万物皆活在自然之中:这是生命的最伟大的自明之理——无法理论化的道理。”,亦如波德莱尔所言:“自然除了事实之外没有别的道德,因为自然本身就是道德。”[19],所以“我们伟大且辉煌的杰作便是随顺而活”。这种安时守命、随顺而活的内在反应机制与生命领悟的深浅密切相关,与呼吸气息的深浅相关,乃至与诗歌语调的节奏紧密相关,王学芯的诗歌写作表明:他正走在从“静心”到“虚待”的追求之中。
[1]周策纵:《弃园诗话》,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第166—172页。
[2]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100页。
[3]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150—151页。
[4]夏可君:《平淡的哲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5]卡夫卡讲过一个寓言:一个人走在一条路上,前后各有两个对手。后面的向前推他,前面的却对手却帮了他;而当前面的对手挡住他时,后面的对手却帮了他。卡夫卡以此寓言表明遭受前后两种力量截击的精神困境。见汉娜·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王寅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5页。
[6]汉娜·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王寅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5页。
[7]王学芯:《偶然的美丽》序,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
[8]正如诗人邹静在评价王学芯时所言,“很多写诗的朋友这些年都没有在写了,我自己也是这样,写得越来越少,学芯在繁忙的写作之余,还写了这么多诗歌应该向他致敬。”而学者张德明则认为王学芯“二十多年的任何时间,他不为外界各种声音干扰,心平气和地守着寂寞,坚持在沉默中走自己的诗歌之路”。参阅张德明:《精神弥留之际的写作难度》,《当代文坛》,2014年第2期。
[9]米歇尔·福柯等:《文字即垃圾:危机之后的文学》,白轻编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82—200页。
[10]梅洛庞蒂:《眼与心》,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7年,第80页。
[11]梅洛庞蒂:《眼与心》,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7年,第36—37页。
[12]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13]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14]对“虚待”的论述,参照了法国汉学家朱利安的观点。参见朱利安:《论“时间”:生活哲学的要素》,张君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67—209页。
[15]朱利安:《论“时间”:生活哲学的要素》,张君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91页。
[16]朱利安:《论“时间”:生活哲学的要素》,张君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97页。
[17]朱利安:《论“时间”:生活哲学的要素》,张君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99页。
[18]夏可君:《一个等待与无用的民族:庄子与海德格尔的第二次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12页。
[19]波德莱尔:《 波德莱尔美文选》,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