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诗人大量的诗歌是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内容积极向上,体现了一种自由的情绪流露与表达。
从热爱之心延展为敬畏之心
重庆诗人钟其贵(笔名钟声)最新出版的诗集《远去的涛声》以创作时间为序排列,打破了人们常规按主题分类的排列方式。沿着岁月的波段起伏,阅读诗人从2011至2022年的诗歌,碰触到纤细而又敏感的神经。“扎根在顽石裂缝 / 根须伸向大地深处/触摸上下五千年的文脉/ 吸纳千山万水灵气/不是被供养的花朵/不会凋谢不会破碎/就算没有上帝恩宠/没有沃土没有雨露 /也会有众多痴心汉/ 守护着她/ 在一个个寒夜或黎明/ 陪着她 / 听风雨望星空看日出”(《诗歌是颗常青树》)。开篇第一首诗,语言自然纯粹,举重若轻,灿烂而从容,没有反复的修辞,但有一种直逼内心的锐利,提炼出诗人对诗歌的认知和观点,构建了自己的诗歌传统,感觉他是独立的清醒者、潜在的预言家。似乎给予读者一个契机,首先要理解《诗歌是常青树》这首诗,方能懂得诗人的初衷 。
诗人在第22个教师节中写道,“有一盏不灭的灯 /一盏照耀民族兴旺/ 生生不息的圣明之灯 /一盏在风雨中熠熠生辉 /在世俗眼中独立的神明之灯 /一盏超能量不灭之灯 /系于窄窄的三尺台/ 系于一份责无傍贷/ 不可懈怠的担当 /系于一种轻功利/ 重良善的爱 /不灭的灯光照耀着曾经荒芜的路/ 温暖着一颗颗年轻向上向善的心/ 让一个民族正在崛起/ 让一个伟大的复兴之梦 /渐渐靠近 ”(《不灭的圣灯》)。作为一个诗歌的痴心汉、一位人民教师、坚持诗歌真理的人,诗歌中渗透自己的生命力,呈现一种超脱的诗意。
一位新诗研究专家说,“新诗教育缺位,一是教材的缺位,二是教师的缺位,三是新诗的阅读范本缺位。教材缺位主要体现在所选诗歌篇目偏少,所选诗歌作品与时代发展脱节等,教材中新诗篇目少,让学生认为新诗不重要。教师缺位主要表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对新诗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懂新诗,本应该是非常诗意的鉴赏阅读过程,在课堂上被支离破碎的切割分解,失去了新诗本身应该具有的诗美体验,导致学生对新诗产生抵触和轻视。范本缺位主要是古代的诗教有《唐诗宋词》之类的专门诗歌读本,现在很难找到类似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新诗普及读本,特别是中小学,这也导致新诗在学校教育中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作为教师兼具诗人的钟老师具备古诗词与现代诗的写作和鉴赏能力,相继出版了三部诗集,恰恰弥补了上述三个缺位问题。《不灭的圣灯》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一名教师的言行就像一盏圣灯为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指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什么比一首诗更重要?它能打开辽阔的空间,追随着诗歌的翅膀,引领学生看见的是无边延展的未来蓝图。诗人紧紧攥住诗的节奏和抒情,纯粹地表达一名教师的真诚的希望,渗透了异常强烈的抒情意识。诗人在向内自我挖掘的思考中,把内敛温和的性格逐渐化为作品诗歌的锐气,诗歌是“一盏圣灯、诗歌是一颗常青树、诗歌是一匹马、爱与被爱”……都是在写作过程中,自我设置问题又自我解答的哲思范式,使其诗歌具有一种答辩式的自足性,通俗易懂,读来励志。我想,正是这个原因,让读者十分的喜爱。
“诗歌触摸上下五千年”一句,语言的张力给予人们无限的遐思,诗歌既是历史文明成果,同时也是推动文明进程的力量,诗歌和文明的这种联系,既是诗歌意义的来源,也是诗歌活力的来源。在《爱与被爱》中“爱缪斯/ 只是一种愿景/ 未必能获得真爱/ 正如一个人喜欢/ 穿西装/西装却未必/都适合他(她)的 身段和身份/ 从爱到被爱 / 远非一个时间问题。”诗歌是人人说爱就能爱的文字,这里的爱指的是适合自己,有的人喜欢诗歌,只是欣赏,对于钟老师来说诗歌是长青树、是圣灯,作者表达了爱与被爱的关系。“端午,不说快乐”,诗人痛楚地告诉大家“这个时节/ 全民在放假 /不为烦忧消盛夏 /只为寻觅汨罗江上/走失了两千多年的楚大夫/ 只为追思一颗恒久的诗魂 ”。沉痛之情,深入骨髓。如果人生和诗歌没有纯净的骨架和支撑,人生的行走,如同没有方向的河流。钟老师之所以能够教书育人,又能把诗歌写得如此纯粹通透,我觉得,正是他对生活的热爱之心延展为对诗歌的敬畏之心。
从日常生活中形成语言规律
诗歌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心灵的问题,但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语言的问题,诗歌是门语言艺术。诗人选取的都是身边的人、事、景等日常生活作为创作题材,立足现实,直逼内心,下笔干脆、力道,将所见所闻所想,纳入其语言的创作中,以心感受,以魂靠近,在写作个人体验中寻求诗的生存与深度。2014年诗选中的《泛舟龙水湖》《神仙湾灯塔》《走进陶家》《路访聚奎书院》《鹤山坪》等诗歌,重返历史现场、还原历史语境,在历史的的视野中选择意象,展开主题。“湖上的清与静/足以消散尘世的喧嚣与浮躁 / 一百多个小岛足可以养育和藏匿一个个安逸的精灵 //岛上的松林郁郁苍苍 /隔水相望对面鸟友们的绝佳天堂 /三五成群的白鹭灰鹤/在林间飞上飞下/ 时鸣时唤。”(《泛舟龙水湖》) 意象选择极其生动,富含耐人寻味的深邃意味,不论是一只鸟,一排松林,都不可替代成为大自然的对应物,正是有了这样贴切的意象选择,才有了表达上的精准传神。他用一颗敏感细腻的心,触摸生活,用带着温暖和呼吸的诗情,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读完这首诗,让我们对龙水湖生出了莫名的向往和敬意。诗歌在简单而又有内涵的语言参与下,解放了读者对语言的麻木,以及越来越迟钝的感官世界,传达了诗歌的现实体验。
2018年诗选《短章》中的“回到原点 /像日落西山/沉默于山那面消隐的光芒//读者离不开书报、作家离不开作品/诗人离不开诗歌/农民离不开土地/正如家离不开国”,韵律感强烈,昂扬而又超脱。提出问题是如何“回到原点”?诗人不仅仅是看物,而且渴望退回到“物”,这物指“落日、读者、作家、诗人、农民”最后落笔“家、国家”,在诗人眼里都是“原点”。能退回到初始,是生活美好的境界,自有的境界,从中看出诗人善于化旧词以新用。有“直觉、灵性、直观”,又有“感应、感性、感悟”,能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普通感受里体验到诗意的永恒。
“一群读诗写诗的浪人 /在夜幕前溜进一家圣水湖鱼庄 //聊古典的起承转合 /四平八稳 /聊传统的平仄粘连 /应景抒怀 / 聊先锋的意象叠加与奇景横生/聊现代的视觉冲击与与内心澎湃 /聊张力的 / 持重的/浅表的 / 深邃的/ 变化的 / 固守的 /聊温婉的 / 硬度的 //聊农耕现场的下田栽秧 /聊收割场景与晒谷场 /聊扑鱼 / 杀鱼/钓蛙 /剥蛙皮 / 聊到子夜风声起/ 几家催走/ 几家继续/ 继续在这小小的诗江湖沦陷/越陷越深”(《诗人聚》 ); 聊到历史,“不忘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不忘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不忘1937年十二月/持续六周的南京大屠杀 /不忘1938年五月/ 六月/徐州 开封失守 /不忘1938年十月 广州 武汉失守 /不忘大和民族的狼子野心 /不忘极端军国主义的暴行 /不忘衰弱民族走向溃败的耻辱 /不忘壮丽江山横遭践踏的惨烈 /不忘数百万同胞血染疆场的悲壮// 七十年 让一个人从懵懂 /从天真 走向清醒 走向成熟 /从秀发飘飘 走向鬓发苍苍/ 七十年/ 让一个民族从贫瘠 /从苦难/ 从破碎/ 从羸弱 /走向富足 /走向和谐与幸福”。(《不忘抗日烽烟》)这两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好像是从诗人内心爆发出来的情感一样,用到的排比句并不感到老套,而且让人们在诗中牢记历史,特别是学生比背诵历史教材更感官直接,这是不是钟老师写这些诗的意义?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段落之间用两个“七十年”,文字干净,借助对事件的质疑与结构,唤醒人们对其自身价值的重新审视。
在诗人笔下,诗歌成为具有特殊价值,具有质疑者的靶心和焦点,这是诗歌修辞的力量与个人精神的力量共同发力,以简短有力的诗篇开门见山地抓住读者,“有力的修辞是一张拉满的弓,而一旦修辞上的张力与精神指向上的某一主题互相触发,则精神主题的利箭脱弓而射向读者的靶心。”随意摘录一首“爱不必说出来 / 不必铺张 /不必在情人节 /消耗太多鲜红的玫瑰花 / 不必张扬 /不必在众目睽睽之下/浪费太多刻意的表情 /不必承诺 /不必山盟海誓 /在苍茫的时空里 /无论多么美妙的言词 都会变得苍白/ 暗淡 /爱不必说出来 /一旦说出来 /容易贬低 /甚至伤害 /爱的本真与信度/爱/需要一种气度 /一种担当/ 一种温度 /需要接受一种不离不弃 / 一种相濡以沫的长久考量”。爱是什么?情为何物?诗人理解的爱极少使用浪漫的词语讴歌其甜美,或倾诉其伤感,诗歌磨砺着语言,诗人发自肺腑的语言迸发而出,以特有的风采露出锋芒,并打上“钟声诗人”的个性艺术特色,让人们对爱情充满憧憬和信任。他的诗歌语言简单而精确,形成了自己规律性:预言、下定义,排比式,也显示典型的“重庆”味道,温婉中藏火焰、火辣中带着沉稳,既散发沁人心脾的文气,又体现贴近事物的亲切感和亲和力。
从自然中提炼诗意的主题
“诗人的诗必须在他诗歌中得到反映,这是艺术的规律,也是人生的一条规律。”聂鲁达认为,优秀的诗歌是不会远离生活的。诗人如此写梨花的另一种迷人景色,“三月风中梨花素洁 /端坐于绿叶之上/花瓣绽开笑靥灿烂 /花瓣绽开笑靥灿烂 /馨香随风飘散 / 远近四邻的游客 / 奔赴永川中华梨村 /沐浴春光躺进花海 / 调侃春天的故事 /孩童们粉嫩的脸蛋 /在花间忽隐忽现 / 赏读辽阔的花海 /正如打望对面白衣天使 / 适宜远观切不可亵玩” (《赏读梨花》)。诗歌细腻展示了从看梨花到对梨花发出的感叹。透过观赏梨花,回归自然。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原始状态的自然社会,而且指向未经机械化摧毁的自然风景、生态环境,更指向了美好的“人性”。寻常小事在他的诗中明亮而干净,这是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梨花意象彻底颠覆,同时也明白了他的意象所指,梨花洁白干净,象征白衣天使,他对美好事物的存在与表现,意象背后透过自我破解式的夸张、微讽和自嘲,透视出被作者努力掩饰珍重和复杂的心思,给予自己巨大的心理安慰和精神力量。诗句中所点化的“自然”,又是诗人个体用自我独特的眼睛所关照到的,景物中蕴藏着生命的力度和主题的意志,诗歌饱满的张力由此应运而生。
诗人大量的诗歌是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内容积极向上,体现了一种自由的情绪流露与表达。他的精神深处对日常事务,语言却敏感,他能自然地把这种敏感在一种反讽和戏谑的语气中表达出来。如在《清洁工》《公交车司机》《建筑工》等诗歌中,诗人走近生活深层,观察劳动者的生存际遇,引发对他们命运的思考,但又不仅仅止于此,与一般的“底层”写作又有所不同。诗歌的优势体现在选材角度上,于尘世生活的低处,以卑微观照宏大,以聚焦一个点,来彰显普遍的悲悯情怀,突出对弱势群体的关照,引起群体性的呼应。诗歌敢于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直面内心,抒写真感受,不自我粉饰,不人云亦云。 无论通过“搬迁一个地方/ 意味着搬迁一份情怀/ 搬迁一些零散的物件”,或者蕴藏着何等的分量来展示《鹤山坪》旧日的想象,还是《走进荒村》看见“曾经的熟悉变得陌生/我蓦然惊觉/这是另一种失守/回归到原始到本源”;无论通过《走进陶家》“从东汉的一块砖/ 打磨成今天的现代工业园/ 陶家沉静在漫长的隧道里/ 跋涉煎熬坚守穿越/ 抵达工业文明的顶层”,还是借助《老屋继续在老》的生命史咏叹命运或抒发情志;无论通过“守望孤村”来搬运破碎的乡村,或“困住乡愁”,无处安放,还是在时代的前进中,致使弥漫的浪漫主义情怀正在被现代化的进程消解,正如诗人“在赶路的途中 走着 走着/就走累了 /似乎把自己走丢了/而脚下的路 此时此刻/消失于苍茫的旷野/回到了最初的荒芜”。这些朴素的寄情于景,都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提取诗意,挖掘语言背后的内涵,闪烁着古老的乡愁。对于故乡,逃离与回归的愿望同时存在,此中的矛盾便让诗歌产生了张力。乡愁和深情不是俗常黏腻的,不是裹挟不清的。诗人的怀恋和不舍没有冗长的心灵和情感的纠结和纠缠,而是透明的立体的,有一种引领读者共鸣的清爽在其中。有真情实感和真实经验的融入,让诗歌显得更加饱满而更具亲和力。抒情元素暗藏在字里行间的饱满情感是诗人用心经营和铺垫的结果。我从中获得心灵的淘洗,读到了诗人品性里的儒雅和安静。诗人善于捕捉家乡的风物气息,观察细致,感情真挚,透出文化与记忆的历史温情,有一种久违的朴素、坦荡和鲜明,诗歌在语意义层面上言简意赅,并不缺少修辞语气上的微妙之处。在《鹤山坪》《老屋继续在老》中,诗人述说过去的事物,在诗的背后是诗人对人世繁杂的思考,是对“困住乡愁”的一种回应。读懂“守望孤村”,便可以摒弃“花哨与虚荣。诗人的观察是居于对某种记忆的画面感呈现,当其诉诸文字时,诗人敏锐的感觉被进一步熟悉化。
在《春天:被蒙上阴影》《除夕夜出征》《中国力量》等诗歌中,诗人不但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做好防疫工作,在时间上见缝插针,以诗战役,仿佛听见自己身体里的按钮次第打开,像一台发报机,用深情和决心不停地“发出”自己高分贝的呐喊。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恶斗的战场上,出现了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见证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传奇,使得《中国力量》《除夕夜出征》等肺腑之作横空出世。诗人在诗中满含深情地写道:“新冠状病毒如冰窟破裂般 / 哗哗流淌的刺骨的冰水 / / 一次阻击战:注定又将/考验着受难者的坚强/ 考验着一个民族的 智慧与能量—— 十四亿同胞/众志成城 / 抗击疫情/ 无毒不除/ 无坚不摧/ 无往不胜。”正是由于这些医者仁心的舍命付出,壮士断腕,护佑着我国的盛世繁华。他们“抗击浩大的疫情 / 必须点赞中国力量 / 湖北五十多万医护人员 / 全部投入抗“疫”战斗 / 党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 / 各省市区县乡镇村社 / 各机关企事业单位/ 全国各地总动员 / 数十支上百支医疗队 / 援建队 物资供给保障 …… / 日夜兼程 / 驰援疫区 / 84岁高龄的医学专家/ 资深院士——钟南山 / 从2003年的非典 / 到新冠状病毒肺炎/ 坚守救治防控第一线 / 殚精竭虑 / 鞠躬尽瘁 / / 数十万上百万/ 白衣天使 / 夜以继日 / 坚守病房 / 救治患者 抗击疫情/ 基建队/ 创奇迹 / 十天建成武汉“小汤山” / 火神山 雷神山医院 / 神奇般投入战斗/ 必将病魔扫除殆尽”。诗中抒写的中国速度,中国方案,中国魄力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国力量,赢得了举世惊叹。诗人对此深有感触,共同演绎“无毒不除/ 无坚不摧/ 无往不胜 ”的豪迈气概。抗疫历史事件在诗中得到了快速反映。 “中国力量”,直入人心,“神奇般投入战斗/ 必将病魔扫除殆尽 ”,这不仅是对英雄的评价,也是对奉献者的肯定,更是对人性光辉的弘扬。钟南山,中科院士。在耄耋之年以疲惫之躯逆行武汉,深入一线搞调研,摸实情,硬气逼人,说话掷地有声,历史赋予了这位老人特有的才能与担当,成了硬核一枚。老人“坚守救治防控第一线 / 殚精竭虑/ 鞠躬尽瘁 ”,国士无双,民族脊梁,让人们铭记这个英雄的名字,诗人以一种悲天怜人的情怀追忆记录着抗疫众生相。诗歌活生生的诠释抗疫过程,疫情得到及时遏制,人心也得到稳定,那种喜悦的心情顿时化作了感动,情感抒发淋漓尽致,没有直接说疫情已经控制,而是用“ 必将病魔扫除殆尽”来结尾,提升了整首诗的诗意,给人们无边延展的思索空间。顺着这股奔涌的情感,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形势继续大好,人们开始复工复产复学,中国翻开了新篇章,进入了以防为主的新阶段。
去“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青城山、过华清宫、观兵马俑、大雁塔广场、桂林之行、北戴河之行、上海走笔”感受风光,诗意流露作者笔尖 ,是对历史与风物的歌咏。诗歌从主体出发,融入了历史、现实、生命的诸多感受。诗人将独具特色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融入个人情感中,寄托自己或传统或现代,或哀伤或愉悦的思想,呈现出成熟而深刻的思考向度。如品读《816地下核工程》《中国女排》,从标题上挖掘名词所蕴含的诗意,使一个词更具体可感,诗人没有拔高这个词的庄严神圣性,比如《中国女排》一诗的结尾,“是她们/用血泪与智慧/为世人诠释着艰辛与坚韧/ 诠释着 /拼搏/不放弃……”。 最珍贵的是诗人顺应自己的内心,不为浮名虚利所拘束,为感动而写作。在这样的心境中,激发自己对世界的热情,呈现自己的家国情怀。
在《手术》一诗中,“一个人 孤零零地 躺在手术台上/ 把自己交给医生/ 什么都不能想 /什么都不能做 /只能听医生的安排 /如果疼就给医生说/ 如果不舒服 /只能告知医生/ 医生将切除身体里/ 最冥顽不化的劣迹/ 此时的整个世界 /只有自己和医生”,仿佛人生这时候,正在《入围与突围》“花开在百花园里 / 画挂在画廊里 / 正如混迹于江湖/ 或进一个圈子 / 或迈上一个台阶 / 舒心快意之余 / 顿感 进入了/ 另一种包围 / 随之而来的不适 / 抑郁 乃至狂躁/ 此时此刻 内心 / 需要一把锋刃 / 将厚实的心壁/ 割开一条口子 / 以此为出口 / 奋力——突围”。这两首诗写出诗人内心的柔软、孤独、决绝,尽管心在流血,此时此刻“所谓的家 朋友 荣誉 财富 输赢/ 一切 荡然无存”。他相信自己仍然在完成生命中的事业,这个事业也是诗的生命。同时, “内心 / 需要一把锋刃 / 将厚实的心壁/ 割开一条口子 / 以此为出口 / 奋力——突围”。生存的境遇充满了挫折和苦楚,诗人把情感当成另一颗心,两颗心能一同领受、体味一种痛楚的心境,能一同感受、体悟一种情绪的真切,这是抒情的魅力,也是诗人对生命的终极思考,构成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写作。诗人在病痛面前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放平心态去生活,乃至看淡死亡。
读诗人的《校园的涛声》,“校园凌晨 湿润朦胧雾霭缭绕 /寄宿生睁开惺松睡眼 / 起身洗漱提速 / 奔向食堂赶赴课堂 /翻开书页 /嗅着文字的墨香 /涛声从孩童们的胸腔 /与骨子里蹦出来 /蹦出响亮蹦出阳刚 /琅琅书声 /如东方欲晓的旭日 /从新的一天新的起点 / 蹦出来蹦出灿烂 /蹦出精彩…… ”诗歌用白描手法形象地写出住校生的生活情景,学生读到这首诗就像在读自己,文字像光、水、空气,照亮、解渴、呼吸,让孩子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想象力,通过努力学习,进入“考场日记”的现场,获得焕然一新的喜悦和真善美。“积淀与磨练一千多个日夜 / 终将来一场盛大的比拼 / 此时一切都已沉静下来 / 风停雨住 鸟儿与车辆 / 也停止了喧嚣 / 学子们手中的笔 / 对视着宽大厚实的答题卷 / 笔尖不停地亲吻着纸张 / 那细微的声音 与墙上挂钟的 / 分针 秒针 比拼着速/ 一分一秒的比拼中 / 擦出了火花 ”。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才会如此精妙逼真地写出学生面临考试的情形以及老师对学生考试的担忧。诗人意识到身边那些倾注了自己感情的、熟悉的人与物远比闪耀新奇事物更为重要。正如孩子们和他都是风雨与阳光的产物,自己眼中的孩子,从来都不是相同形象,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涛声、旭日、火花、起点、时钟等意象和概念创造出震撼人心的强大效果。两首诗分别以”校园凌晨 湿润朦胧雾霭缭绕 / /积淀与磨练一千多个日夜” 开篇,进而拓展到“涛声从孩童们的胸腔 /与骨子里蹦出来 /蹦出响亮蹦出阳刚 /琅琅书声 /如东方欲晓的旭日 /从新的一天新的起点 / 蹦出来蹦出灿烂 /蹦出精彩 / / 一分一秒的比拼中 / 擦出了火花 / 逼近最后一刻 / 有些笔尖的心跳仍在加速 ”为推动时间、命运的暗流,化作在胸腔轰鸣的美妙奋进之音和一位良师对学子未来征途的担忧。
从阅读中打开广阔的思维
近几年,诗词学习、诗词欣赏、诗词朗诵、诗词演唱、诗词创作等,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诗词“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景区”等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还有诗词公园、诗词墙、诗词街区、诗词展览、诗词酒店等建设。更有中国诗词大会、“诗词中国”大赛等诗词活动,轰轰烈烈,轰动全国,影响世界。钟老师曾说,他写的一些传统诗多半是应(文友含文艺界领导)邀参加文学采风活动而即兴或应时、应景之作。对于古诗词,钟老师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做着普及和提高的工作。他在律绝《读项羽》《读东坡》《读苏武》《读屈原》等诗中写历史名人,出其不意的题材与内容,带我们仿佛走进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间所涌现的无数激动人心的细节和无比伟大的场景,纵向搭建了诗歌中现代元素与古典元素的良性互动。读他的诗让我们仰视古人,激活了古典诗歌与近体诗歌迥异风格之间的关系。诗人简单直接地化用或借用古典诗歌中的主题或元素,让古典意蕴在近体诗歌中融合一连串的思想,间或思想的旋涡。
从历史名人漫步到《夜宿茶山竹海》《歌吟兴龙湖》《登临薄刀岭》《踏青》《赏花》《大美永川》……感觉现实与历史交替,像一场电影切换镜头。诗人的想象力作为创作能量,让读者见到超越尘世的美,诗人出人意料的想象力带给读者的惊喜,让读者享受到一场古往今来的文化大餐。一般人通常会用现代诗和散文随笔完成,而钟老师却用近体诗(绝句律诗)表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诗词创新举动。诗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以身作则,传承中华古典诗词文化,转变诗词审美观念和评价尺度,引导和推动中华诗词义无反顾地往前走,打开自己广阔的思维,而不是守旧和僵化。
钟老师的诗歌作品,题材广泛,涉及的知识面广,丰富的内容足以令人感叹,这里呈现的只是冰山一角。他的诗歌有力拨千斤的力量,把生活的力量、生命的力量,播释于人与人之间,发挥到极致。他的诗歌修辞与精神同时发力,诱惑并构筑了《远去的涛声》这部极具励志的作品集。这些诗歌作品将在时间的磨炼、时代的锤炼中展现其价值判断、审美趣味、爱国情怀、民族意志、思想追求、人生期盼、青春之歌、激情岁月......作为一名教师,尽心尽责、呕心沥血,把时代的主旋律表现出来,把时代的最强音高唱出来,用纯美的诗歌艺术激发人们,特别是激发广大青少年朋友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着实可敬可佩!
2022.11.27巴中
2023.1.21修改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