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接触珠江,应该是1975年。那时候我在家乡当赤脚医生,已经记不起是以什么理由去广州看望做中学教师的舅父。见惯了家乡小河的我,第一次见到珠江,一下子就给她的宽广和悠长给惊吓住了。当然更为惊讶和羡慕的,是那座高高的珠江桥,以及广州这座大大的城市。
而从“文化”上第一次在灵魂里接触珠江,却是到了1992年的事。那一年我从珠海市委办公室到了当时还是国营农场的平沙区挂职任副区长,参加了珠江文化研究会在这里召开的一个会议。从这个时候我才了解人们只知道长江、黄河,但对于珠江却认识很少,对珠江的角色和作用更是远远没有引起重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心里萌发了要为珠江写点儿什么的想法。
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动,我写作的题材和内容逐步与职务职责和地域人文重合起来。在珠海的时候,我写了宋元大决战的崖门海战,写了高栏港的开发,写了珠海的大海、蓝天和梦想,写了珠海的历史人文;在中山,我写了香山人文,写了咸淡水文化,写了香云纱和沉香,写了郑和从南海下西洋……但是,因为积淀不足,一直还未能就珠江的整体写出一件比较大的作品。
2012年春节期间,珠江交响乐团的任杰团长来到中山,我们又谈起了珠江,基于我刚刚完成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的创作,公演后的影响很不错,他建议我专门创作一台珠江交响大合唱的文学台本。2013年春夏之交,他又带着业务人员来谈了一个草案。由此,我开始了这个作品的准备工作。由于我2012年和2013年的重点是海上丝路题材的创作,先后写出了大型史诗《海上丝路》、大型音乐情景舞蹈《海上丝路·香云纱》,之后又写了大型史诗《九连山下》、《Macau·澳门》,所以《珠江》的创作就推到了2014年的春节。
借甲午马年春节的长假,我集中精力将以往的思考和准备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很快草拟出了一个提纲。然后从大年初三开始,除了午睡一个小时,晚上睡六个小时,其他时间基本是写作,到年初八深夜,初稿顺利完成。看来近几年着重写历史题材的大作品,还是逐步摸到了一些门道。
写珠江题材的文学作品,自秦朝统一南粤后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从诗词歌赋,到戏剧、电影等,都很丰富,但史诗类作品则很稀罕。我所知道的,一是1958年,由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策划并参与主创的《珠江大合唱》,当时演出后影响很大。只可惜公演一场就销声匿迹了。1994年,由庄宁和郑南作词、郑秋枫和张丕基作曲的《珠江大合唱》隆重推出,但也由于各种原因,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自从1987年底从九连山区迁居珠海至今,我已经在珠江流域的核心地区工作生活了27个年头了。俗话说,“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讲着这里的主流语言广州话,吃着这里的海鲜河鲜,喝着这里的咸淡水,我想,确实应该为这一方特殊的水土,为这里的母亲河——珠江,奉献和回报一些大的作品了。
珠江的历史亿年万年,珠江的流域广大深长,珠江的自然丰富美丽,珠江的人文独特多样,珠江的贡献丰硕伟大,写什么,怎么写?一开头确实很是踌躇,觉得无从下手。好在这两年连续写了《海上丝路》、《Macau·澳门》等几个类似的作品,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个彷徨期并没有困扰很久,在春节的和风吹拂下,我的思路与暖阳一样荡漾开来,最后确定还是与《海上丝路》、《Macau·澳门》一样,扣紧自然、人文这两个主题并作为主线来写。
这应该是一个务实而聪明的做法。自然是珠江的“形”,人文则是珠江的“魂”。这两者,就是珠江的主干与核心所在,其他都是枝节而已,都是从形和魂生发出来的东西。本着这一个写作原则,我开始梳理收集到的素材,思考和草拟写作大纲。这也是一个非常纷繁复杂的过程。马年春节的天气出奇的好,温度都在20℃左右,阳光普照,春暖花开,人们喜笑颜开,我的心情也分外的好。有这种通泰轻松的氛围,写作自然非常顺利,仅仅五天时间,初稿大功告成。快哉,快哉!
在酝酿、准备,尤其是创作《珠江》初稿的整个过程中,心中一直对珠江有着这样一种十分强烈而清晰的认识:第一,不管是从自然方面看,还是从人文方面看,珠江,都是与长江、黄河一样伟大的河流。第二,对于珠江,人们是明显的忽略甚至是轻视她了;对于珠江,我们确实有愧,我们亏欠珠江的确实太多太多了!
说到中国的母亲河,谁都首先会想到长江、黄河。确实,长江、黄河以及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典型地代表了中华以及中华文化,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然而,就河流与河流文化来说,难道就仅仅只是长江与黄河吗?我们有没有忽略和遗失了什么重要的元素?
有的!珠江就是。珠江,是与长江、与黄河一样伟大的河流,却在人们的心中给长期忽略甚至是遗失了。珠江,她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啊!
我们先从自然上看。珠江与长江、黄河一样古老。它们在远古同样属于古地中海范畴,随着侏罗纪时期的燕山运动、始新世的喜马拉雅山运动,随着地表的下陷、高原的隆起而形成峡谷、盆地、裂谷、洼地,源流也就由此生成。她们在时间空间上高度连贯和一致,在中国南北大地上并行不悖,汇集百川,奔流入海。长江流域面积最大,黄河次之,珠江最小,但从覆盖的区域看,长江黄河的性质相类,大都是中原地区;而珠江流域所覆盖的却属于南方区域,在自然地理上是中国流域覆盖的另一类别的重要部分,是对长江黄河的重要补缺。
我们再从人文上看。据考证,珠江流域的人类起源比北方还要早,最起码也是同步。珠江流域蛮荒时期的土著文化、俚文化,自然也是属于中国古文明的组成部分;秦代统一百越之后,中原人一波波南下与这里的蛮夷杂处,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随着时空的变化,与海洋文化结合的岭南文化,后来渐次北上,反而大大影响了中原的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到近代、当代,其作用和冲击越来越明显、影响和浸漫越来越突出,以至繁衍发展成为一种生命力十分强盛的主流文化而深刻地推进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甚至还在继续影响中国文化,成为一种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独树一帜的新潮流。这种文化和文明,其实就是海洋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体,她的特质和核心,就是蓝色,就是开放、兼容。
可见,珠江以及珠江文化的角色、地位和作用,完全应该与长江、黄河相比肩,这是不言而喻、无可争议的。
然而现实是,她没有获得这种待遇。远远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是因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北方,这客观上一定会影响到对南方,包括珠江的认识和重视。何况,千百年来国人对南方都存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看法和暧昧心理。
其次,也是第一个原因带来的,中国自古都是以汉语、汉文化作为最高话语权,南方,尤其是珠江流域虽然后来都“汉文化”了,但毕竟她是“化”来的,不是源头,不是根本,因此“话语权”就处于一直春风不度“南大门”的失衡状态。
第三,这就是“珠江人”自己的事情了。珠江流域的地区,以及这里的人们,好像自己也没有很好地将自己弄明白,因此就总是说不清楚自己;有些地区、有些人可能弄明白了,却又得不到相应的关注和支持,所以就发不出声音,或者说出的话没有人听得到。
怎么办?
有很多办法,要马上做起来,当然不可能马上就见效,但相信会慢慢起作用。
本人虽然能量有限,但我有一颗红心,有一腔热血,有一种兴趣,有一支拙笔,因此我创作了《珠江》这个作品,期待着能有人关注它、推介它、利用它,而后能对人们关注珠江、关注珠江文化有所裨益、有所贡献。
我知道,我的努力不可能激起珠江一样的大浪,但一定会引发一点儿涟漪,这,就足够了。如果这种涟漪能引来更多的涟漪,不就可以酝酿成大浪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