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专题 > 90后诗歌大展
90后诗歌大展:黄健


  导读: 野老,原名黄健。90后,土家族,贵州沿河人。获第二十届“圣陶杯”作文大赛“三等奖”;贵州省“中华民族一家亲”征文比赛三等奖等。著有诗集《黑色的森林》(待出版)。
作品散见《作家世界》《贵州90后诗选》《梵净山》《长江诗歌》《西南文学》《现代诗歌》《贵州作家》《钟鼎山》《中国网络诗歌》《作家导读》《乡土作家》《文学与艺术》《青年诗歌》《潮头文学》《边缘文艺》等刊物。悦看小说网签约作家,代表作《染色的青春》。
野老.png
 
 
 
诗评:
       作者是我的学生,当我接到学生的诗作时,我很惊诧,没成想到我还有登高能赋、才华横溢的学生,自然心里开始埋怨钻营于繁杂行政事务的我有多么不敬业,竟然忘了自己的学生!只是苦于学语言学的我黔驴技穷,敷陈一段浅见,聊备一笑。诗作者对乡土,对父亲有着深沉的爱,一如稻谷对田地的爱,渐行渐远的是乡土,最亲近,最亲爱的也是乡土。千百年前,有人带着生活与梦想走到了这里,现如今,我又踩着这条乡间的山路寻找来时路。人存一世,自然载万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那一掊泥土,或许就有一个故事。诗作者生活在乡土中,乡土也在父亲平凡的耕作中,更在父亲与作者的传承中。云中的梯子自然扶不住,有长在大地上的梯田撑着,本来就是生活的意义。我们歌颂稻谷、梯田,扬鞭吆喝于肠道,就是对乡土与父亲的敬意。镰刀割向稻束,而诗意,向左割向乡土,向右割向远方。衷心祝我的学生能在诗歌的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雷励(中国音韵学会会员,中国文字学会会员,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讲师、教授。)
 
老屋
 
老屋不大
透过两扇落地窗,可以看见
村前的山脊,山下的河水匆匆远去
一把生锈的锁,锁不住阳光
儿时的记忆却至今不曾潜逃
 
老屋在风吹雨打的年轮里
日渐苍老
睡在里面的孩子,长大了
住在里面的老人,不见了
 
 
山路
 
前朝的农民背着行囊走到了我的故乡
在山间半腰踏出了一条路
路的起点是天边的云彩下
路的尽头是故乡的河水岸
 
冬天的山路是最安静的
锭锭碎碎的路霜在路间铺垫成毯
偶尔有只寂寞的麻雀跳到路间觅食
我用它的眼睛,感觉着山路的无奈
山路没有留下前人的尸体
留下的足迹和吆喝的声音
沉淀化为露水流入江河
升化成为炊烟卷入天空
此时我只想山路化为飞马
带我飞奔故乡
回到家里的火灶旁
 
 
稻谷与父亲
 
成熟的稻束和父亲一样,在田间弯了腰,皱了媚梢
成熟的稻束被镰刀割断的头颅,像父亲被时光之刀剪出来的平头
一丘稻谷,在一丘田野生老病死
一个人,守着一丘田野当墓地
父亲沿着梯田慢慢的爬
我在云层里扶不住梯子
父亲和被风吹掉的谷粒一样,一样留在了田野
埋的很深
 
 
收稻谷
 
秋天的镰刀
割向金黄的田野
 
风在田埂上蠕动
落霞与倒下的稻谷平视
 
稻谷节里流着
比父亲血液还鲜红的血液
 
我是一只在稻田里缄默的麻雀
拾着稻谷缝补属于父亲的田野
 
酒神,赐我一碗饮不尽的酒
半碗敬天地
半碗祭父亲
 
 
扁担
 
一棵老树把扁担传给了父亲
扁担在父亲结茧的肩膀上
一头是大山,一头是风雨
一头是黄昏,一头是烟囱
一头是麦穗,另一头是我
 
后来啊
父亲把扁担交给了我
光秃的扁担上
一头是泥巴,一头是衣裳
一头是棺材,一头是骨灰
一头是记忆,一头是未来
 
以后啊
我不再把扁担交给孩子
抑或妻子
我要交给黑夜的天空
夜空挑着扁担
一头是星星,一头是月亮
一头是我,另一头是父亲
 
 
思念
 
思念这本沉重的书
我用锄头于扉页耕种星星
门外的寒风不请自来
太师椅在祠堂踮脚
坐太师椅的人不呼自去
点燃一根香,燃起地上的灰
燃到月光边,我在观望
地上的海飞了起来
天上的鸟慢慢坠落
 
 
 
诗歌小论坛:诗歌是一种记录生活与情感的方式
       诗歌于我,是一种记录生活与情感的方式,就像一些人,喜欢摄影记录,写日记记录一样……而我喜欢用诗歌记录,喜欢诗歌创作。
       《文学创作论》中讲力戒空泛、抽象的概念演绎,始终着重于对形象与生活、作家情感的矛盾作系统的具体分析,从审美形象的感觉、语言、逻辑和一般理性思维的矛盾错位,全面揭示出形象构成的深层奥秘。诗歌作为一个文学体裁,其奥秘是最让我探索的。而我用诗歌的方式记录我的生活与情感,也许这可以接近诗歌的灵魂深处。
       很多人认为,诗歌是天才的奇妙想象,虚构出来的文学产品。我毫无芥蒂地说:“我一点天才的基因都没有。”而我却零零碎碎地创作了一些不成诗歌的诗歌,只是归结于对多姿多彩生活的记录。
       “黎明将我送出大山,我要将灵魂搬回去。”这是我写诗歌的原始,意在于我生活在大山,我就要热爱着大山里的生活。所以我的诗歌都是与大山的土壤息息相关。山脊、风雨、山路、稻田、炊烟、父亲等意象是我常用的。如:“我是一只在稻田里缄默的蚂蚁/拾着稻谷缝补属于读书的田野(《收稻谷》)”。父亲是在田野生活一生的,长大后的我,离故乡的田野越来越远,时常对故乡的田野魂牵梦萦。
       每每有机会回到故乡,我都会选择去田野看看,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落下帷幕。只有在故乡的田野,才能听见父亲的喘息之声,才能看到父亲手握镰刀割稻谷的情景。这便如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的缘故吧!
       对于诗歌,我只能源于生活抒发感情。因为涉世不深,所以创作的诗歌都是与乡土的对话,或是心灵的对白。尽管如此,我依然深爱着诗歌,就像追逐人生真帝的钥匙一样……
       热爱不是出击,诗歌也不需要出击,而是要回归与恢复。中国历来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人历来也只有学习,无法超越,我更是学习之学习。但我深深记住了高晓松的一句歌词:“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于是,我用诗歌记录着生活和情感方式。
 

  

责任编辑: 马文秀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