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人 > 赵振王
保山诗歌一二三


  导读:  今天滇西的文朋诗友在丽江吹响“集结号”,是滇西文坛诗坛的幸事。今天我在滇西年会上作个简短的发言。按会议要求,在这里抛砖引玉,以过去、现在和未来,昨天、今天和明天,叙述保山诗歌的一二三。
一、保山诗

  今天滇西的文朋诗友在丽江吹响“集结号”,是滇西文坛诗坛的幸事。今天我在滇西年会上作个简短的发言。按会议要求,在这里抛砖引玉,以过去、现在和未来,昨天、今天和明天,叙述保山诗歌的一二三。
一、保山诗歌的昨天:流放状元为何在保山诗情澎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首原本不太有名,但艺术水准很高,情感深沉厚重而又让人无限感叹的《临江仙》,作者是杨慎。杨慎,四川人氏,有名气,不是因为他是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辛未科状元,而是他在落难流沛时保山山水养育的诗歌辞赋。一直以来我不明白,为何落难的状元杨慎到了保山以后,没有自暴自弃,混吃等死,而是一边开办学校,一边努力写作,仅存世诗词就达2300多首。
  其实,我也是客居保山的大理人,我的家乡和保山唇齿相依,一衣带水,因为工作生活的关系,我也成了不折不扣的保山人。地域不能阻断感情,更不会影响诗情。近年来在保山的工作和生活,让我理解了落难状元杨慎在保山为何对生活“不抛弃、不放弃!”,一是保山人对名利观念不强,来的都是客。嘉靖对杨慎恨之入骨,而保山人对他却很友善,没有把他当作朝廷钦犯看待。他父亲杨廷和有个朋友叫张志淳,是保山名门,他的儿子张含与杨慎是小时朋友,一听杨慎被发配到保山,就安排好住宅,友善接待。他在张含家养好了棒疮,身体慢慢复原。保山的官员对他也很友善,允许他自由活动,没有加以限制。二是保山山水滋养诗情。我在保山坚持自行车骑行和徒步行走,不敢说走遍保山山水,但对保山山水有了个大概了解,落难状元杨慎的很大一部分诗词是写保山山水的,山水滋养诗情那是“必须呢”。三是保山文朋诗友的相互温暖。在家靠父母,出来靠朋友。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杨慎到保山后,保山的文朋诗友不因为他是流放而怠慢他,而是用满腔热情温暖他,“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为诗情澎湃作了铺垫,最终实现,谪居35年成就一代文坛泰斗。
二、保山诗歌的今天:经济发展一般,诗歌却还有生命力
  其实,保山的诗歌生成很早,并在史书里被记载和流传下来,如《澜沧歌》:“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这首诗,出自于遥远的西汉。出道早,流传广,并不代表今天的成绩,我们保山也不会坐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
  客观的说,今天保山的诗歌和他的经济情况差不多,在滇西不靠前也不落后。保山的诗情,没有丽江“睁眼看世界,闭目思丽江”、“七彩云南,梦幻丽江”的大气;没有大理“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的霸气和“风花雪月”的缠绵。但从说文解字来看,保山的“保”,是人呆,傻傻的意思,保山就是一个人傻傻的呆在大山上,诗情就会油然而生。
  与多数兄弟州(市)差不多,保山也是诗人活着、诗歌不死。点点数数之中,总还有那么几个活跃的诗人。如李明华、杨荟能、武叶、杨晓富、杨吉强、张斐、施颖等等,构成了老中青三代人的一个有机链,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进行着诗歌创作。张斐在大学就读期间,就在《飞天》、《诗歌报月刊》等报刊频发作品,施颖在大学就出版诗集《做梦黎明》,她们是保山诗歌新生力量的代表。当然,保山的诗歌现状需要改进,诗人队伍需要加强。在这些存在的不足或问题上,保山文联也正在做积极的努力。如,加大发现和培养的力度,设法把文学人才的建设提升一个新的层面;从2006年始起,坚持两年一度的保山市文学艺术政府奖;在明年将增大《高黎贡》的页码,有规模地推出本地作者和作品,特别是年轻的作者。
  让我感动的是,在来丽江之前的一天,在今年第十期的《民族文学》上看到

9 7 3 12 4 8 :
简介
责任编辑: 周占林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