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专题 > 80后诗歌大展
80后诗歌大展:王攀峰


  导读:80后不再是代表未来的诗人,而应是当下扛鼎时代最活跃和最重要的写作者,虽未真正成为诗歌写作的主角,但我不认为这拨年轻人没有这个实力,这与他们散淡的写作态度有关,与时代的加速度影响了他们的专注度有关。就目前那些闪耀在诗坛的80后诗人来说,不论是思维还是理念都已经完超他们的前辈,只是他们还缺乏集体地走上前台。为此要感谢中诗网的眼光和责任心,将这些有实力的诗人集中推出来,感谢本栏目主持人青年诗人马文秀,我想这些80后诗人肯定像捆在一起的炸药一样,让诗坛地震一下。(李犁)

王攀峰,1986年生于河南太康,曾在《中国海洋报》《作家报》《九江日报》《诗潮》《诗选刊》《中国汉诗》等文学期刊发表诗歌数百首,作品入选《2018年中国新诗日历》

诗评:
作为中原文化发源地之一河南,经历过太多历史苦难,而王攀峰的故乡,作为河南腹地的一个乡村,它的演变可以说是历史的缩影。这在他的诗中表达得淋漓精致。攀峰写故乡的“祖父”、“父亲”、“母亲”、“姐姐”,看似在怀念或思念亲人,但作为诗,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亲情,更是对中国农村的诗性刻画,“祖父”已不是祖父,“父亲”也不仅仅是父亲,“母亲”更不只是母亲,他用朴素与祥和的诗句,写出的却是四千年农业发展到新时代,在农村形成的矛盾和复杂的生活现象。这才是诗人眼里的乡愁。他在《金不村》中描写的故乡“金不村”,是一个在中国地图上寻不见的村庄,却被他无限放大,我们在诗里找到了村庄的溪水和他的挚爱,而我们正要迷醉于其中时,结尾一句“富裕的金不村,挥霍无度”一棒子把我们打醒,这就是他的诗。离开故乡,他诗写着他所居住的京冀交界地带的潮白河和潮白河的阳光,诗写着北京的景物,诗句软如潮白河之水,硬如工地之建筑钢铁。
                     ----诗人阿琪阿钰
 
《回泉陂》

与母亲相拥
生怕这次前往泉陂的陡坡
将她滞留
生怕错过九月飘香的桂花
生怕错过只有温暖没有泉水
的温泉
生怕错过罪犯也敢犯罪
的公安
生怕九月的火炉
阻挡归心似箭的脚步
九月的泉陂
热情豪迈
九月的泉陂
稻谷囤苍
 
《到石林峡》

慕名而行
一路收入眼帘的风景都不抵前往
石林峡谷妖艳的风景
恰遇红叶正红时
两次攻破石林脚踝
她高傲的身姿守住青山闭门不见
石林峡让远道而来的兄弟姐妹
敬而远之
一路欢声与她擦肩而过
让我们前往别处另寻新欢
 
《潮白河的阳光》

我将身体的一部分
抛进清澈的河
满满的孤独投向远方
河水、浪花、阳光
我钟爱你们的善良
钟爱你们包容我苍白的眼泪
没有勇气诉说历经苦恼
除了无力的拥抱我别无选择
原谅我的懦弱
原谅我一次次的哭泣
 
《重阳节:忆父亲》

一生争强好胜的父亲
两腿步入中年后
携带宽厚的臂膀四处游荡
头顶烈日举步维艰地前行
从不敢半路停靠歇脚
害怕夕阳落山后的身体
无法将我们护送远方
每一次行走都视为终点
颤抖的双手掏空余生的精力
为我们铺设踏板
 
 
 
《冬至:忆母亲》

再不将她提起
我怕荒废了这个
思乡的长夜

僵硬干涩的北方
冷落了壮实的白菜和大葱
也冷落了异乡的母亲

水饺的浓香
飘着母亲的体香

《寒与冰》

寒冬坠入大地的雪花
雪花飘落既成冰河
冰冻三丈
不是一朝一夕的寒流
转角楼里没有冬天
是远方的火把
融化了细琢的冰花

 
责任编辑: 马文秀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