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导读:罗振亚/张黎明倾情评论
风里总有一个故事
讲述河流上游的河卵石
那里隐藏着一个人的秘密
风即是一阵风,又是一个人,又是一个故事,更是一首诗,所以汉科先生把这首诗作书的标题。
汉科先生第二本诗集《与风共舞》出版,诗集包括上下两卷 ,共18辑,精选了汉科先生40年所写的1000多首诗的代表作品,计360首诗,397页,由罗振亚老师和张黎明老师写序。摄影大师张庆军先生赞助出版的部分作品已送达庆军照相馆。
欢迎订购汉科诗集,仅剩几十本,成本价48元一本,包邮,绝版印刷,不再重印。
汉科的第二本诗集《与风共舞》要出版了,让我写个序。作为汉科的老朋友,我很高兴。
记得本世纪初汉科的第一本诗集《生命之约》出版时,也是应汉科之邀为之作序,这是我第二次给汉科的诗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认识汉科比较早了,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当老师,正好汉科在中文系读研,由于在一个系,又是一个专业,机缘巧合,我们自然就认识了,常在一起交流文学和诗歌,有时也在一起喝酒聊天。后来,他毕业去了黑龙江日报,我离开哈师大去了南开,尽管人隔两地,也常关注汉科的发展动态,知道在新闻战线的汉科发展得不错,经常看见他有新闻报道见诸报端。再后来,各自奔波。一直到2017年秋季在黑河“百年诗歌,放歌黑河”的诗歌大赛上,受邀参加大赛的我,才再一次与大赛发起人之一的汉科相聚。
我一直以以为,新闻记者整日的繁忙奔波,汉科一定再没有时间光临诗歌的殿堂了。直到当汉科把一部沉甸甸的手稿放到我面前,我翻看着这本有着300多首诗的诗集,才发现,汉科一直没有远离诗歌,他一直坚持两支笔,一支用来担道义,一支与诗歌共舞。
这是一部带有总结性的诗集,诗集分上下两卷,收录了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初10年的诗歌作品,集子中收录了汉科诗歌创作40年的所有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汉科集大成的一本诗集,集中反映了汉科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和诗歌风格的不断变化和创新。
汉科的诗在题材上可谓无所不包,但是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就是反映现实,叩问人生。这也许和汉科早年的经历和后来的记者生涯有关。汉科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北大荒转业官兵的后代,从小生活在北大荒的密山,后来,又随父亲去了大兴安岭,童年的生活和后来在农场的工作经历,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和后来的诗歌创作。
汉科当过中学老师,中专和大学老师,研究生毕业后又从事新闻工作,这样的经历,即是一笔财富,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从《候诊》、《买粮》、《党委书记》等早期的作品到近期的作品《抗战》、《夜行列车》、《墙上时光》、《窦娥愿》、《一张旧报纸》、《政治课》、《有一个地方叫阿勒锦》等,无不关注现实,关注人生,读了之后,令人震撼。
诗言志,反映现实,是诗歌的优秀传统,这也是诗歌的精神,诗歌从来就没有离开现实,只是我们现在的诗歌,批判的精神少了。
在关注现实这一点上,我最欣赏的部分是汉科对环境的关注。人与环境的矛盾,发展与环境的冲突,是现代文明无法回避的问题,汉科在诗中表现出了深深的忧患意识和人文主义情怀。大兴安岭的系列诗中有黑熊“一面墙”的绝望,有猎人莫里根的孤独,有通人性的猎狗,有纵身跳崖的鹿王,有老鄂尼深深的呼唤,有鼓动起义的可爱的蛇,有长哭当歌的林蛙。那里有狩猎民族对森林深深的眷恋,有找不到回家路的青蛙,有一条只会无奈摆动的头鱼,有驯鹿失去孩子的呼唤。《夕阳下的伐木场》中伐木队长老曹,是伐木英雄,是森林中的主宰,他以为他能指挥一切,但凡都有报应。谁也不能主宰世界,在蛇的鼓动下,伐木场的木头实施起义,最终老曹葬身火海。《最后的鄂温克》中,诗人对最后仅存的使鹿民族唱一曲挽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大兴安岭这个弱小民族已经没有生存空间,兴安岭在砍伐声中,林子没有了,苔藓没有了,没有森林的大兴岭还是大兴安岭吗?即便老鄂尼最后赶着她的驯鹿回归森林,但是,她和她的驯鹿不会有好的结果。
最后诗人大声的向世人呼唤:
山川哭了,
森林哭了,
驯鹿哭了,
鄂尼哭了,
鄂尼的小儿子维佳也哭了。
老鄂尼跪在森林的阳光空地上
她呼喊着山神“白纳恰”
成熟的诗人总是在不断地探索中超越自己,不断创新才会使诗歌之树常青。汉科能坚持40多年写诗,而且总是不断有令人注目的新诗推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诗人不断地尝试着各种风格的写作,诗几乎成了他的实验场。
在集中的300多首诗中,有古体诗,有现代派和后现代的朦胧诗,有口语诗,有叙事诗,有抒情诗,有新古典主义。他的诗,有多种借鉴,有的甚至从绘画中找到灵感,如《软钟》、《一个少女与三个少女》等作品明显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的绘画手法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如,《今夜,黑河没有秘密》明显受到了范宽的《西山行旅图》影响,夜行的小村,车队和山水之间的空灵,表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而《墙上的时光》是后代主义的一种尝试,用墙表现出一个时代60年的变迁,寥寥几行诗表现出一个时代的缩影。
汉科是作家,写过许多小说,也出过长篇,是讲故事的高手,他的诗自然受到小说讲故事的影响,所以,读他的诗,总是感觉在营造一种气氛,用讲故事的方式不知不觉中把你带入他创造的故事中,并享受故事中的美感,如《与风共舞》、《梅花三弄》与其说是诗小说,不如说是小说诗歌。在兴安岭系列诗中,把你带到兴安岭密林,雪山和原始野性的氛围中,你始终被他的神秘气氛所感染。而他的新古典主义系列诗,明显是受到陶渊明诗风的影响,直朴,归真,简约,田园,一股清流缓缓流淌,一种田园花香扑面而来。
爱情诗是诗歌的永恒的主题,汉科的爱情诗,奇巧乖丽,意向别致,想象奇特,总能在娓娓道来中给人一种酒后醇香的感觉,在诗中始终有一个执着于感情的我,即便全世界都背判了他,他还是那样傻地执着。这也许是汉科真实情感的写照,或者说,是他执着追求的一种感情方式。如《说好了,我等你回来》、《北飞的北雁》、《洪水过后》等。诗中始终有一个傻傻的我,即便全世界都荒芜背叛,他还是那样固守坚持。诗必须表现真我,流露真情,否则即便诗写的再好,用词再花哨,也是一种文字游戏,终究是小圈子的随风唱影。
网络时代,让人人可以拿起笔写几句诗,诗歌再度热闹,但是真正的诗人不需要热闹,要沉得住,静得来,这样才能写出好诗。汉科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回首往事,一切都云淡风轻,功名对他也许没有意义了,写诗对于他也许就是玩,找到快乐的自己。这反而能写出好诗。愿汉科一路心情一路诗。以诗为乐,与诗同行,让诗陪伴自己的一生。
2018年11月11日与天津阳光100
黑龙江新闻界记者写诗的不多,写好的更不多。我的同行同事司汉科先生就是新闻界一位把诗歌写得非常接地气的记者。汉科先生为北大荒黑土地人,他的新闻写作,他的摄影镜头,他的诗一直聚焦在黑土地上,或黑土地上的白桦树,达子香;或白山黑水里面的奇妙世界,在他的笔下几百号人物,故事情节生动,有血有肉,榜样无穷。表现在他的诗歌上,让我们的读者站在五大连池旁边的老黑山上,眼下辽阔一片,耳目一新。
最近,读了汉科先生的诗集《与风共舞》,再一次激发了我的评论灵感,我从诗行里能够找到这一位集新闻写作和诗歌创作于一体风雨不误的两栖人。
一、他爱这一片土地
热爱土地,热爱诗,也应该以实际行动践行者。汉科先生的诗在泥土上一直有着自己的脚步和影子。这一个独特的自己,就是新闻人,诗人砥砺前行的目标和座右铭。汉科先生是一个旅行者,一个喜欢独立行走的人,他的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写行走中的风景,如,一个人的远行这一辑中,一个人的江湖/诗与远方,归来时的一路梨花/诗与远方/烟雨西塘/我约你来西塘/我在西塘看月亮/我该离开西塘了/远方 草原/呼伦湖/今夜,我在呼伦湖数星星/洛古河之夜/呼玛之夜/在窑湾的休闲时光/日出乌苏镇/我要飞起来”等诗,就是行者的感受。
其中,在一组取意西塘为主题的诗中,特别让人叫绝,西塘是吴地地方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汉科诗人热爱这座西塘古镇是因为儿子工作在红色圣地嘉兴工作,孙女又诞生在这里,他自然要兴致勃勃的约朋友来西塘。汉科先生作为黑土地的记者,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从海南亚三到云南西双版纳,从甘肃的敦煌到新疆的和田,从黑龙江的三江湿地到雪乡大秃顶山,到内蒙古高原的坝上,从完达山的虎林到大兴安岭的漠河
的诗和摄影作品。无论汉科走多远,他更爱故乡的一草一木,这里的父老乡亲。
这在诗中体现的意象组合就是呼伦湖,洛古河,窑湾,乌苏镇。这一组意象唯美至纯至真,把读者以及熟悉诗人的朋友“逮”到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呼伦湖你能够领略到蒙古大草原,额尔古纳河畔一望无际的原始风光;你在洛古河的冬天和夏日,又可以进入一个最后走出山林定居大智大勇,好客诚挚的桦树林里驯鹿民族——鄂温克;你在乌苏里江边上的入海口不远处,在早霞和落日的余晖里还可以进入一个金灿灿的边疆小镇——乌苏。诗人汉科先生的诗,灵动自然,活泼大气,一个人的远行,采用了几组分镜头的抓拍,用“今夜”作纲,以地域为线,把一个“飞”字,运用到洛阳纸贵的程度。就这一个字,时空不再漫长,地域不再高远。一切美景,无论是呼玛,还是梨花,都具备了鲜活的神韵。
爱这一片土地,汉科先生达到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目地。这一点,在他的古体诗里也明显地体现出来。我读过他的两首诗《望雪寄情》和《相思》。
“昨夜又闻风雨声,点点滴滴沁我心。小楼愁人无睡意,凭窗远眺一片银。”
写于1979年11月。28字的四言绝句句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描写。诗人是通过一个夜晚的凭栏远眺,写出了望雪寄情的心情。《相思》“闻歌来自白云端,愁云片片对歌来。谁家歌女寻欢乐,断肠一曲独自哀。”相思的曼妙之笔就在于结尾的一句点题。生活中,孤独常在,一个“独”字,刻画出了一位诗人当时渴望一位执手相伴的人出现。
汉科先生的诗源于生活,不空洞,总是言之有物。赋比兴运用的特别娴熟。即便是写脚下的泥土,都要坚守着乡愁情节,生动的抒发、升华,哲理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诗歌在生活里来,如果都像汉科先生的诗“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就把握住了中华民族汉诗的文脉。
二、他爱这里的山水
黑龙江、内蒙古山美水美,这里的山水孕育了一代代,一条条东北爷们,边疆美女。汉科先生是一位高级记者,黑龙江著名的摄影家。诗也像他的镜头一样,大多采用蒙太奇的技术处理,组合了一首首鲜鲜亮亮的好诗群。我翻开他的诗群,常常被带进一个神奇仙幻的世界。诗人在《那山中的白花(三首)》里,“一、是谁把素白的手帕/抛进了瓦蓝的天阁?/像仙境里的雪白的花儿/引来了仙女散花/一簇簇/飘飘落/噢,是一阵柔和的轻风/吹来了白云朵朵/洁白,闪烁///二、一股清香熏醉了草原/一张玉颜羞败了花仙/纯洁得像清澈的露珠/恬静得像碧绿的深潭/是谁举起了雪白的手帕?/摇晃在草原/怎么不见影/怎么不见面/噢,是一朵芍药/像朝霞中睡醒的美人/睁开明珠般的双眼///三、像乳白色的奶汁/抹遍兴安/像雪白的纱带/轻揉着树尖/是谁飞奔着马儿/撵着雾儿散/跑到山前/来到林边/与雾撞个满怀/仔细一看/噢,是雪白的羊群/一团团一簇簇///”白花,是诗人笔下的景色,摇曳在风雨中。怎样白?“白手帕”、“雪白的花”、“白云朵朵”、“白色的奶汁”、“雪白的纱带”诗人奇特的想象就在于从天地到人间,用风缝合了天地之间的裂缝。风把诗人想象的仙境,都吹落到人间。起笔的疑问句,抛出来,增加了诗歌的凝聚力。在这一个凝聚力上,诗人用“抛”、“醉”、“熏”、“抹”、“撞”等几个关键的动词,气势连贯到“乳白色的奶汁上来”。谁的奶汁?诗人没有解释,这就是高明之处。但是,诗人诗里描写了一位睡美人,一位花仙,由此可见,这组诗的张力。诗人先于描写景物,后刻画动感的人物,于前于后处处围绕着“白花”,最终“一团团,一簇簇”读者和诗人都进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上来。至此整组诗进入了“何彼襛矣,棠棣之花”的仙境。
汉科先生爱这里的山水,一是在读懂了白山黑水、内蒙古大草原,他的诗上眼入心。汉科先生不胜酒力,长于摄影和读地方志,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地域风情,山水风貌,历史掌故都有记载。二是汉科先生爱这里的山水在取景于四季的时候,总是抓住奇特的“一斑”。这一点上在他的《极地之侧》、《乡情(组诗)》里都可以找到诗人超脱自然的写法。如“极地之侧”:“正是寻找那一刹那的心跳/我在那棵无名树下/徘徊到了绝望/拾起的是一个天真的承诺/于是我顶着一个漫雪的冬天/来到了极地之侧/挥手告别了/森林里的小木屋/揪心的时刻/我瞑目/忍住了决堤的泪水/却失声哭出了一颗鲜活的心”,这一个极地,显然是指黑龙江边上的北极。侧,祖国之侧;黑龙江的另一侧。如果没有腐败,如果没有软弱,如果没有汉奸,如果江东六十四屯还在祖国的怀抱里,黑龙江两岸的祖国山水该是多么团圆啊!于是诗人像岳飞一样仰天长叹。“揪心的时刻/我瞑目/忍住了决堤的泪水/却失声哭出了一颗鲜活的心”。三是汉科先生爱这里的山水,还体现在诗人对一草一木,一花一露的强烈的情感。这一种炽热的情怀,是“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的情怀,至纯至真。
《兴安小路》//“兴安小路/像一条白色的玉带铺到眼前/像一股清清的小溪飞流蓝天/把玉带甩向天边/把小溪画入林间/让你呢喃着通向远方//啊,兴安小路/白桦把一抹白/柞树的一束红/把你涂抹五色花山/那里有我梦的家园/困顿的老马/勒勒车队通向遥远的兴安/一路上我唱着忧郁的歌/送给远方思念的人”///《家乡的小溪》“家乡的小溪那样的安静
安静地盘在山中/多少年了,像未人识的少年/洗着自己的思念/放逐漂流的梦想/让它把我带走/带向远方/它不喧哗,像山里人的性格/不张扬,像山里人的沉默/不浑浊,像山里人的心底/一条溪,一个梦/一条溪,一个命/我知道,朵朵浪花有你的倔强/叮咚的响声,有你的故事/你的命不在这里/你会走出大山/穿山沟壑,奔向海洋///《达斡尔的勒勒车》“//有一串玲声/从遥远的山路传来/有一串歌声/来自甘河畔/那是达斡尔的勒勒车队/还有猎枪,猎狗和狗爬犁/勒勒车碾着冰雪/青骒马吐着雾,打着鼻声/黄昏来到雪地/车队露宿林边/夜半篝火/马灯绰现/不时传来阵阵的忧郁琴声///”
汉科先生的这两组诗聚焦在兴安岭和甘河。大兴安岭怀抱里的甘河是汉科先生和父亲母亲生活过的家乡。这一个农场曾是黑龙江省建设兵团的一个正团级单位,甘河农场有他的同学,老师,有他的亲人。这里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梁,每一片高粱、葵花地都留下了他的汗水和影子。因此,汉科先生的这两组诗写得非常有生活,逼真,自然亲切,达到了“睹物思情的境界。”“兴安小路”贵在描写、刻画路上的人,路上的老马、勒勒车,以及歌声。立体感的兴安小路,苍茫,久远,深邃,相思,乡愁就在里面 !
第二首《家乡的小溪》诗人简直把山里人雕刻在诗里一样“像山里人的性格/不张扬,像山里人的沉默/不浑浊,像山里人的心底/一条溪,一个梦/一条溪,一个命/”这一组排比句,新颖,特质清晰。简直是缪斯的飞来之笔!山里人啊“一条溪,一个梦/一条溪,一个命”,多难得的诗句经典啊?如果汉科先生没有“芃芃棫朴,薪之槱之”的生活砥砺、坎坷,是难得有这样的好诗的。
写到这里,他爱谁,不言而喻。
纵观汉科先生的诗集《与风共舞》,我认为,正能量。是啊,讴歌中华民族的自由诗,应该像汉科先生在秉承诗经“六义”上下功夫,在传统的基础上,不忘根祖。在继承的基础上借鉴,剔除杂质、创新。汉科先生的诗不朦胧,不晦涩,不小我,不无病呻吟,是新闻界一位出类拔萃的媒体诗人。 司汉科诗集《与风共舞》选诗
阿克萨娜
阿克萨娜长得字正腔圆
像十五的月亮,
照得你暖暖的
她是阿穆尔州立大学的大二学生
认识她很偶然,
有一次孟校长请客
找了几个布市大学生陪酒
那天萨娜喝多了,
没办法
俄罗斯女人见酒就是亲
那天萨娜的啤酒可能喝飞了
和谁都干,
最后我提议 散了
她拉着我的手说,不行
她说,你们中国男人喝酒有句磕
你知道不? 大家摇头 她说,
你们都把酒满上 于是包括我,都满上了
于是萨娜提议,杯杯下流,干,干,干!
王编辑补充说,为大清炮队 干!
大家哈哈一笑干了
后来,我把喝多的萨娜送回宾馆
萨娜拉住我的手,笑了,笑得很坏
说,你今晚你不想做大清炮队吗?
那天晚上我喝的比较多
我空有一腔国恨
经六街
大庆有一条街叫经六街
那是一条男人向往的街
每到夜晚,有两类人出现
想赚钱的女人和想花钱的男人
想赚钱的女人年轻漂亮
如花似玉,秀色可餐
顾盼床上,不但掏空你的身体
也掏空你的包包
想花钱的男人听从下半身的召唤
找乐子,寻开心,
红心叫我去战斗
最后,让小姐卸下了枪,仓皇落逃
小姐收获了子弹
男人放空了枪
经六街还是那条街
天河一样闪着迷人的眼睛
做一个沉默的火炬
在手机时代
做一个不会上网的散人
在腐朽时代
做一段燃烧的木头
在高歌时代
做一个沉默的火炬
我是一个冷眼看石头的人
却看不透石头冰冷如春
我是一个惯看六朝的人
却看不懂当今的烟火
我还是做一个烧炉工吧
把自己填入炉中
烧一个浑身通明的自我
有一个地方叫阿勒锦
阿勒锦在松嫩平原一个神秘的地方
在松花江大马哈鱼洄游的江心岛
那一年我去过一次采访,后来还想去
却再也找不到了
去的时候是一条鱼驮着我去的
那里的人还在文革时代
村里人说,他们这里的太阳血红
总是挂在天边上,日不落
村里到处是红旗招展
土墙上刷着大字块
上面写着,
与人斗其乐无穷
欢迎我的仪式很特别
红袖标,红樱枪,红宝书,红口号
样板戏,忠字舞,老三篇,大合唱
我知道,我掉进了红色海洋
晚上忆苦思甜
招待我很讲究,正餐,大碴子
夜宵,豆腐渣
临离开阿勒锦
村革委会主任说,你是记者
特殊招待
我们基本上喝西北风
寒 流
山石永远枕着寒流
不管水多么劲道的恒久打磨
石头都不肯低头认错
最终石头决断横流
江水独自改道
江山是一次较量
谁输了,谁就会衰老
南国的雨是苦的
南国的雨是苦的
在斜风细雨中
吹出我银色的响铃
那铃声响在梧桐的黄叶中
把十一月的秋吹出花色
在所有的雨的丝条中
都变成会飞的天使
让她张开锣鼓的翅膀
抵挡秋雨中的风
于是,风变成了柔软的大地
我在大地上奔跑
让雨淋湿我的裤衩
我呼唤着你的名字
写下我的情书
让所有的信使
为你拆开邮件
在风中送你一千封信和一千份承诺
让船长带去我的祝福
告诉你,地平线以外
有一个阿勒锦
那里安睡着七个小矮人
雨是徒劳的,也是明亮的
她透出我的洁白
我要在一个有着月亮的树下
为你吹一曲牧笛
等待大树倒下
等待天空变蓝
等待着鸽子飞起
等待着你变成永远长不大的白雪公主
我从草原来
是草原的绿和牛羊的目光
让我又一次回到到草原
西风漫卷,低吻草尖
把思乡的云吹走远去的草帽
年少时,不懂草原的心事
天空的锅,不断把梦翻炒
小心翼翼地,催熟一个却生生的芽
在雨的噼啪中,蜕变成欲望海洋
风有多远,草原有多大
心里有一个天,天空长满了草
也许,天还是那个天
幼芽却疯长成了草原
草原编成一条羊肠小路
又一次把我送到远方
大山的沉默
大山里的黄昏还在溜达
就被太阳撞了一下腰
把一腔的怨
哭成了林间的斑点
每一条寒冰挂在林带
与峭壁的溪流一起
冲刷前朝的旧诗
一个面壁十年的老人
把自己的影子连同记忆
一并嵌入石壁
大山从此沉默
溪 流
溪流用柔软的腰一路走来
水击三千里
寂寞舞长袖
没有人知道她的前朝
更没有人关心她的去处
只流恋她生前的一段风骚
她只好吻着风的距离
坐拥大山的胸膛
用一条细细的白练
一点点地缠绕
直到把你勒得酒红,不再心跳
爱与恨都付一溪流水
年 轮
林中有风在守望
却守不住盗贼把树押走
于是,它守望一个又一个树桩
告诉她不要遗忘
总有寂寞的青苔在给年轮涂画
把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抹去
让后人无法阅读
岁月又把每一圈年轮上锁
真相只有树知道
而树却去了远方
逮花鼠
那个时候
谷子是金色的,空气是甜的
花鼠也成了精
在谷垛里窜来窜去
大胆地向人示威
下课铃声从林子里飞出
我们便撒丫子从学校飞奔谷场
之前还中嘘嘘作响的谷垛
顿时鸦雀无声,作伏击状
逮花鼠的过程是惬意的
你只需要用手轻轻地压住谷秸
便有五六个小家伙无法挣脱
甘愿俯首被抓
上课铃声又从林子里飞来
孩子们的兜里装满花鼠
一溜烟又回到了教室
不过上课时,花鼠并不老实
总是从兜里探出头来
好奇地看着老师
看着黑板
也看着黑板上的毛主席
孩子们想笑不敢笑
老师却忍不住乐了
记忆中的白桦林
白桦林是我家墙上的一幅画
却长满乡愁,染白了故乡的鸽子
也吹醒了山村的一缕吹烟
风吹过的地方
林中挂白
一抹打不开刷子的白
林中的马兰花很妖
开在一个女人的手上
达子香也很坏
给白桦套一个红底色的迷你裙
被风一推 就燃起一山的妖娆
林中的每个树叶都被秋天涝起
之后 ,随风扎入故乡的泥土
我把林中的一束光 捧回来
精心地打印着时间的空白
总有些心思像白桦林一样地疯长
到了冬天,
墙上的白桦林开始落叶
而我心中的白桦林却郁郁参天
北飞的鸿雁
你决绝地离开草原的那个晚上
晚霞洒满一地忧伤
那一刻,我向风借一碗酒
用酒把银河一分为二
从此与你两隔
鸿雁代我送你一程
天地间排空,岂一个“人”字了得
远飞,掏空晚霞
也掏空我的泪
你随雁南飞
飞越高山,抛向天际
只剩下一条带血的红丝线
与我相连
那一晚的草原篝火离散
马头琴声声呜咽,空留马行处
星火寥落毡房
任一地飞萤吻别我的泪点
有一只孤雁
离群北飞,只为与我相伴
对酒,对歌,誓死相守
从此,与我牧歌草原
骨头后面有股风在笑
在月亮涨潮的晚上
我在乌篷船上温二两小烧
听幽怨歌女的琵琶
看着远处一铺烟火
有人在嚯嚯磨叨
要宰门后的水稗草
寒光撩起
月落了,砸在池塘里
惊起了一瓯的涟漪
还有要飞的鸟
我知道,这一夜很冷
冷得像雪地的搓衣板
在辗压残雪时,总能听到
骨头后面有股风在笑
笑千年河水只会打磨石头
笑一棵树只能站着望另一颗树
笑一个傻丫头等一个薄情汉
风起了,月亮涨潮了
该走的都走了,包括
大西洋海底的洗脚声
和商女隔江对唱的后庭花
讲述河流上游的河卵石
那里隐藏着一个人的秘密
风即是一阵风,又是一个人,又是一个故事,更是一首诗,所以汉科先生把这首诗作书的标题。
汉科先生第二本诗集《与风共舞》出版,诗集包括上下两卷 ,共18辑,精选了汉科先生40年所写的1000多首诗的代表作品,计360首诗,397页,由罗振亚老师和张黎明老师写序。摄影大师张庆军先生赞助出版的部分作品已送达庆军照相馆。
欢迎订购汉科诗集,仅剩几十本,成本价48元一本,包邮,绝版印刷,不再重印。
与风共舞的人
——评司汉科的诗集《与风共舞》
罗振亚
——评司汉科的诗集《与风共舞》
罗振亚
汉科的第二本诗集《与风共舞》要出版了,让我写个序。作为汉科的老朋友,我很高兴。
记得本世纪初汉科的第一本诗集《生命之约》出版时,也是应汉科之邀为之作序,这是我第二次给汉科的诗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认识汉科比较早了,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当老师,正好汉科在中文系读研,由于在一个系,又是一个专业,机缘巧合,我们自然就认识了,常在一起交流文学和诗歌,有时也在一起喝酒聊天。后来,他毕业去了黑龙江日报,我离开哈师大去了南开,尽管人隔两地,也常关注汉科的发展动态,知道在新闻战线的汉科发展得不错,经常看见他有新闻报道见诸报端。再后来,各自奔波。一直到2017年秋季在黑河“百年诗歌,放歌黑河”的诗歌大赛上,受邀参加大赛的我,才再一次与大赛发起人之一的汉科相聚。
我一直以以为,新闻记者整日的繁忙奔波,汉科一定再没有时间光临诗歌的殿堂了。直到当汉科把一部沉甸甸的手稿放到我面前,我翻看着这本有着300多首诗的诗集,才发现,汉科一直没有远离诗歌,他一直坚持两支笔,一支用来担道义,一支与诗歌共舞。
这是一部带有总结性的诗集,诗集分上下两卷,收录了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初10年的诗歌作品,集子中收录了汉科诗歌创作40年的所有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汉科集大成的一本诗集,集中反映了汉科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和诗歌风格的不断变化和创新。
汉科的诗在题材上可谓无所不包,但是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就是反映现实,叩问人生。这也许和汉科早年的经历和后来的记者生涯有关。汉科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北大荒转业官兵的后代,从小生活在北大荒的密山,后来,又随父亲去了大兴安岭,童年的生活和后来在农场的工作经历,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和后来的诗歌创作。
汉科当过中学老师,中专和大学老师,研究生毕业后又从事新闻工作,这样的经历,即是一笔财富,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从《候诊》、《买粮》、《党委书记》等早期的作品到近期的作品《抗战》、《夜行列车》、《墙上时光》、《窦娥愿》、《一张旧报纸》、《政治课》、《有一个地方叫阿勒锦》等,无不关注现实,关注人生,读了之后,令人震撼。
诗言志,反映现实,是诗歌的优秀传统,这也是诗歌的精神,诗歌从来就没有离开现实,只是我们现在的诗歌,批判的精神少了。
在关注现实这一点上,我最欣赏的部分是汉科对环境的关注。人与环境的矛盾,发展与环境的冲突,是现代文明无法回避的问题,汉科在诗中表现出了深深的忧患意识和人文主义情怀。大兴安岭的系列诗中有黑熊“一面墙”的绝望,有猎人莫里根的孤独,有通人性的猎狗,有纵身跳崖的鹿王,有老鄂尼深深的呼唤,有鼓动起义的可爱的蛇,有长哭当歌的林蛙。那里有狩猎民族对森林深深的眷恋,有找不到回家路的青蛙,有一条只会无奈摆动的头鱼,有驯鹿失去孩子的呼唤。《夕阳下的伐木场》中伐木队长老曹,是伐木英雄,是森林中的主宰,他以为他能指挥一切,但凡都有报应。谁也不能主宰世界,在蛇的鼓动下,伐木场的木头实施起义,最终老曹葬身火海。《最后的鄂温克》中,诗人对最后仅存的使鹿民族唱一曲挽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大兴安岭这个弱小民族已经没有生存空间,兴安岭在砍伐声中,林子没有了,苔藓没有了,没有森林的大兴岭还是大兴安岭吗?即便老鄂尼最后赶着她的驯鹿回归森林,但是,她和她的驯鹿不会有好的结果。
最后诗人大声的向世人呼唤:
山川哭了,
森林哭了,
驯鹿哭了,
鄂尼哭了,
鄂尼的小儿子维佳也哭了。
老鄂尼跪在森林的阳光空地上
她呼喊着山神“白纳恰”
成熟的诗人总是在不断地探索中超越自己,不断创新才会使诗歌之树常青。汉科能坚持40多年写诗,而且总是不断有令人注目的新诗推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诗人不断地尝试着各种风格的写作,诗几乎成了他的实验场。
在集中的300多首诗中,有古体诗,有现代派和后现代的朦胧诗,有口语诗,有叙事诗,有抒情诗,有新古典主义。他的诗,有多种借鉴,有的甚至从绘画中找到灵感,如《软钟》、《一个少女与三个少女》等作品明显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的绘画手法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如,《今夜,黑河没有秘密》明显受到了范宽的《西山行旅图》影响,夜行的小村,车队和山水之间的空灵,表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而《墙上的时光》是后代主义的一种尝试,用墙表现出一个时代60年的变迁,寥寥几行诗表现出一个时代的缩影。
汉科是作家,写过许多小说,也出过长篇,是讲故事的高手,他的诗自然受到小说讲故事的影响,所以,读他的诗,总是感觉在营造一种气氛,用讲故事的方式不知不觉中把你带入他创造的故事中,并享受故事中的美感,如《与风共舞》、《梅花三弄》与其说是诗小说,不如说是小说诗歌。在兴安岭系列诗中,把你带到兴安岭密林,雪山和原始野性的氛围中,你始终被他的神秘气氛所感染。而他的新古典主义系列诗,明显是受到陶渊明诗风的影响,直朴,归真,简约,田园,一股清流缓缓流淌,一种田园花香扑面而来。
爱情诗是诗歌的永恒的主题,汉科的爱情诗,奇巧乖丽,意向别致,想象奇特,总能在娓娓道来中给人一种酒后醇香的感觉,在诗中始终有一个执着于感情的我,即便全世界都背判了他,他还是那样傻地执着。这也许是汉科真实情感的写照,或者说,是他执着追求的一种感情方式。如《说好了,我等你回来》、《北飞的北雁》、《洪水过后》等。诗中始终有一个傻傻的我,即便全世界都荒芜背叛,他还是那样固守坚持。诗必须表现真我,流露真情,否则即便诗写的再好,用词再花哨,也是一种文字游戏,终究是小圈子的随风唱影。
网络时代,让人人可以拿起笔写几句诗,诗歌再度热闹,但是真正的诗人不需要热闹,要沉得住,静得来,这样才能写出好诗。汉科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回首往事,一切都云淡风轻,功名对他也许没有意义了,写诗对于他也许就是玩,找到快乐的自己。这反而能写出好诗。愿汉科一路心情一路诗。以诗为乐,与诗同行,让诗陪伴自己的一生。
2018年11月11日与天津阳光100
媒体诗人
——评司汉科的诗集《与风共舞》
张黎明
——评司汉科的诗集《与风共舞》
张黎明
黑龙江新闻界记者写诗的不多,写好的更不多。我的同行同事司汉科先生就是新闻界一位把诗歌写得非常接地气的记者。汉科先生为北大荒黑土地人,他的新闻写作,他的摄影镜头,他的诗一直聚焦在黑土地上,或黑土地上的白桦树,达子香;或白山黑水里面的奇妙世界,在他的笔下几百号人物,故事情节生动,有血有肉,榜样无穷。表现在他的诗歌上,让我们的读者站在五大连池旁边的老黑山上,眼下辽阔一片,耳目一新。
最近,读了汉科先生的诗集《与风共舞》,再一次激发了我的评论灵感,我从诗行里能够找到这一位集新闻写作和诗歌创作于一体风雨不误的两栖人。
一、他爱这一片土地
热爱土地,热爱诗,也应该以实际行动践行者。汉科先生的诗在泥土上一直有着自己的脚步和影子。这一个独特的自己,就是新闻人,诗人砥砺前行的目标和座右铭。汉科先生是一个旅行者,一个喜欢独立行走的人,他的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写行走中的风景,如,一个人的远行这一辑中,一个人的江湖/诗与远方,归来时的一路梨花/诗与远方/烟雨西塘/我约你来西塘/我在西塘看月亮/我该离开西塘了/远方 草原/呼伦湖/今夜,我在呼伦湖数星星/洛古河之夜/呼玛之夜/在窑湾的休闲时光/日出乌苏镇/我要飞起来”等诗,就是行者的感受。
其中,在一组取意西塘为主题的诗中,特别让人叫绝,西塘是吴地地方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汉科诗人热爱这座西塘古镇是因为儿子工作在红色圣地嘉兴工作,孙女又诞生在这里,他自然要兴致勃勃的约朋友来西塘。汉科先生作为黑土地的记者,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从海南亚三到云南西双版纳,从甘肃的敦煌到新疆的和田,从黑龙江的三江湿地到雪乡大秃顶山,到内蒙古高原的坝上,从完达山的虎林到大兴安岭的漠河
的诗和摄影作品。无论汉科走多远,他更爱故乡的一草一木,这里的父老乡亲。
这在诗中体现的意象组合就是呼伦湖,洛古河,窑湾,乌苏镇。这一组意象唯美至纯至真,把读者以及熟悉诗人的朋友“逮”到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呼伦湖你能够领略到蒙古大草原,额尔古纳河畔一望无际的原始风光;你在洛古河的冬天和夏日,又可以进入一个最后走出山林定居大智大勇,好客诚挚的桦树林里驯鹿民族——鄂温克;你在乌苏里江边上的入海口不远处,在早霞和落日的余晖里还可以进入一个金灿灿的边疆小镇——乌苏。诗人汉科先生的诗,灵动自然,活泼大气,一个人的远行,采用了几组分镜头的抓拍,用“今夜”作纲,以地域为线,把一个“飞”字,运用到洛阳纸贵的程度。就这一个字,时空不再漫长,地域不再高远。一切美景,无论是呼玛,还是梨花,都具备了鲜活的神韵。
爱这一片土地,汉科先生达到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目地。这一点,在他的古体诗里也明显地体现出来。我读过他的两首诗《望雪寄情》和《相思》。
“昨夜又闻风雨声,点点滴滴沁我心。小楼愁人无睡意,凭窗远眺一片银。”
写于1979年11月。28字的四言绝句句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描写。诗人是通过一个夜晚的凭栏远眺,写出了望雪寄情的心情。《相思》“闻歌来自白云端,愁云片片对歌来。谁家歌女寻欢乐,断肠一曲独自哀。”相思的曼妙之笔就在于结尾的一句点题。生活中,孤独常在,一个“独”字,刻画出了一位诗人当时渴望一位执手相伴的人出现。
汉科先生的诗源于生活,不空洞,总是言之有物。赋比兴运用的特别娴熟。即便是写脚下的泥土,都要坚守着乡愁情节,生动的抒发、升华,哲理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诗歌在生活里来,如果都像汉科先生的诗“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就把握住了中华民族汉诗的文脉。
二、他爱这里的山水
黑龙江、内蒙古山美水美,这里的山水孕育了一代代,一条条东北爷们,边疆美女。汉科先生是一位高级记者,黑龙江著名的摄影家。诗也像他的镜头一样,大多采用蒙太奇的技术处理,组合了一首首鲜鲜亮亮的好诗群。我翻开他的诗群,常常被带进一个神奇仙幻的世界。诗人在《那山中的白花(三首)》里,“一、是谁把素白的手帕/抛进了瓦蓝的天阁?/像仙境里的雪白的花儿/引来了仙女散花/一簇簇/飘飘落/噢,是一阵柔和的轻风/吹来了白云朵朵/洁白,闪烁///二、一股清香熏醉了草原/一张玉颜羞败了花仙/纯洁得像清澈的露珠/恬静得像碧绿的深潭/是谁举起了雪白的手帕?/摇晃在草原/怎么不见影/怎么不见面/噢,是一朵芍药/像朝霞中睡醒的美人/睁开明珠般的双眼///三、像乳白色的奶汁/抹遍兴安/像雪白的纱带/轻揉着树尖/是谁飞奔着马儿/撵着雾儿散/跑到山前/来到林边/与雾撞个满怀/仔细一看/噢,是雪白的羊群/一团团一簇簇///”白花,是诗人笔下的景色,摇曳在风雨中。怎样白?“白手帕”、“雪白的花”、“白云朵朵”、“白色的奶汁”、“雪白的纱带”诗人奇特的想象就在于从天地到人间,用风缝合了天地之间的裂缝。风把诗人想象的仙境,都吹落到人间。起笔的疑问句,抛出来,增加了诗歌的凝聚力。在这一个凝聚力上,诗人用“抛”、“醉”、“熏”、“抹”、“撞”等几个关键的动词,气势连贯到“乳白色的奶汁上来”。谁的奶汁?诗人没有解释,这就是高明之处。但是,诗人诗里描写了一位睡美人,一位花仙,由此可见,这组诗的张力。诗人先于描写景物,后刻画动感的人物,于前于后处处围绕着“白花”,最终“一团团,一簇簇”读者和诗人都进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上来。至此整组诗进入了“何彼襛矣,棠棣之花”的仙境。
汉科先生爱这里的山水,一是在读懂了白山黑水、内蒙古大草原,他的诗上眼入心。汉科先生不胜酒力,长于摄影和读地方志,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地域风情,山水风貌,历史掌故都有记载。二是汉科先生爱这里的山水在取景于四季的时候,总是抓住奇特的“一斑”。这一点上在他的《极地之侧》、《乡情(组诗)》里都可以找到诗人超脱自然的写法。如“极地之侧”:“正是寻找那一刹那的心跳/我在那棵无名树下/徘徊到了绝望/拾起的是一个天真的承诺/于是我顶着一个漫雪的冬天/来到了极地之侧/挥手告别了/森林里的小木屋/揪心的时刻/我瞑目/忍住了决堤的泪水/却失声哭出了一颗鲜活的心”,这一个极地,显然是指黑龙江边上的北极。侧,祖国之侧;黑龙江的另一侧。如果没有腐败,如果没有软弱,如果没有汉奸,如果江东六十四屯还在祖国的怀抱里,黑龙江两岸的祖国山水该是多么团圆啊!于是诗人像岳飞一样仰天长叹。“揪心的时刻/我瞑目/忍住了决堤的泪水/却失声哭出了一颗鲜活的心”。三是汉科先生爱这里的山水,还体现在诗人对一草一木,一花一露的强烈的情感。这一种炽热的情怀,是“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的情怀,至纯至真。
《兴安小路》//“兴安小路/像一条白色的玉带铺到眼前/像一股清清的小溪飞流蓝天/把玉带甩向天边/把小溪画入林间/让你呢喃着通向远方//啊,兴安小路/白桦把一抹白/柞树的一束红/把你涂抹五色花山/那里有我梦的家园/困顿的老马/勒勒车队通向遥远的兴安/一路上我唱着忧郁的歌/送给远方思念的人”///《家乡的小溪》“家乡的小溪那样的安静
安静地盘在山中/多少年了,像未人识的少年/洗着自己的思念/放逐漂流的梦想/让它把我带走/带向远方/它不喧哗,像山里人的性格/不张扬,像山里人的沉默/不浑浊,像山里人的心底/一条溪,一个梦/一条溪,一个命/我知道,朵朵浪花有你的倔强/叮咚的响声,有你的故事/你的命不在这里/你会走出大山/穿山沟壑,奔向海洋///《达斡尔的勒勒车》“//有一串玲声/从遥远的山路传来/有一串歌声/来自甘河畔/那是达斡尔的勒勒车队/还有猎枪,猎狗和狗爬犁/勒勒车碾着冰雪/青骒马吐着雾,打着鼻声/黄昏来到雪地/车队露宿林边/夜半篝火/马灯绰现/不时传来阵阵的忧郁琴声///”
汉科先生的这两组诗聚焦在兴安岭和甘河。大兴安岭怀抱里的甘河是汉科先生和父亲母亲生活过的家乡。这一个农场曾是黑龙江省建设兵团的一个正团级单位,甘河农场有他的同学,老师,有他的亲人。这里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梁,每一片高粱、葵花地都留下了他的汗水和影子。因此,汉科先生的这两组诗写得非常有生活,逼真,自然亲切,达到了“睹物思情的境界。”“兴安小路”贵在描写、刻画路上的人,路上的老马、勒勒车,以及歌声。立体感的兴安小路,苍茫,久远,深邃,相思,乡愁就在里面 !
第二首《家乡的小溪》诗人简直把山里人雕刻在诗里一样“像山里人的性格/不张扬,像山里人的沉默/不浑浊,像山里人的心底/一条溪,一个梦/一条溪,一个命/”这一组排比句,新颖,特质清晰。简直是缪斯的飞来之笔!山里人啊“一条溪,一个梦/一条溪,一个命”,多难得的诗句经典啊?如果汉科先生没有“芃芃棫朴,薪之槱之”的生活砥砺、坎坷,是难得有这样的好诗的。
写到这里,他爱谁,不言而喻。
纵观汉科先生的诗集《与风共舞》,我认为,正能量。是啊,讴歌中华民族的自由诗,应该像汉科先生在秉承诗经“六义”上下功夫,在传统的基础上,不忘根祖。在继承的基础上借鉴,剔除杂质、创新。汉科先生的诗不朦胧,不晦涩,不小我,不无病呻吟,是新闻界一位出类拔萃的媒体诗人。 司汉科诗集《与风共舞》选诗
阿克萨娜
阿克萨娜长得字正腔圆
像十五的月亮,
照得你暖暖的
她是阿穆尔州立大学的大二学生
认识她很偶然,
有一次孟校长请客
找了几个布市大学生陪酒
那天萨娜喝多了,
没办法
俄罗斯女人见酒就是亲
那天萨娜的啤酒可能喝飞了
和谁都干,
最后我提议 散了
她拉着我的手说,不行
她说,你们中国男人喝酒有句磕
你知道不? 大家摇头 她说,
你们都把酒满上 于是包括我,都满上了
于是萨娜提议,杯杯下流,干,干,干!
王编辑补充说,为大清炮队 干!
大家哈哈一笑干了
后来,我把喝多的萨娜送回宾馆
萨娜拉住我的手,笑了,笑得很坏
说,你今晚你不想做大清炮队吗?
那天晚上我喝的比较多
我空有一腔国恨
经六街
大庆有一条街叫经六街
那是一条男人向往的街
每到夜晚,有两类人出现
想赚钱的女人和想花钱的男人
想赚钱的女人年轻漂亮
如花似玉,秀色可餐
顾盼床上,不但掏空你的身体
也掏空你的包包
想花钱的男人听从下半身的召唤
找乐子,寻开心,
红心叫我去战斗
最后,让小姐卸下了枪,仓皇落逃
小姐收获了子弹
男人放空了枪
经六街还是那条街
天河一样闪着迷人的眼睛
做一个沉默的火炬
在手机时代
做一个不会上网的散人
在腐朽时代
做一段燃烧的木头
在高歌时代
做一个沉默的火炬
我是一个冷眼看石头的人
却看不透石头冰冷如春
我是一个惯看六朝的人
却看不懂当今的烟火
我还是做一个烧炉工吧
把自己填入炉中
烧一个浑身通明的自我
有一个地方叫阿勒锦
阿勒锦在松嫩平原一个神秘的地方
在松花江大马哈鱼洄游的江心岛
那一年我去过一次采访,后来还想去
却再也找不到了
去的时候是一条鱼驮着我去的
那里的人还在文革时代
村里人说,他们这里的太阳血红
总是挂在天边上,日不落
村里到处是红旗招展
土墙上刷着大字块
上面写着,
与人斗其乐无穷
欢迎我的仪式很特别
红袖标,红樱枪,红宝书,红口号
样板戏,忠字舞,老三篇,大合唱
我知道,我掉进了红色海洋
晚上忆苦思甜
招待我很讲究,正餐,大碴子
夜宵,豆腐渣
临离开阿勒锦
村革委会主任说,你是记者
特殊招待
我们基本上喝西北风
寒 流
山石永远枕着寒流
不管水多么劲道的恒久打磨
石头都不肯低头认错
最终石头决断横流
江水独自改道
江山是一次较量
谁输了,谁就会衰老
南国的雨是苦的
南国的雨是苦的
在斜风细雨中
吹出我银色的响铃
那铃声响在梧桐的黄叶中
把十一月的秋吹出花色
在所有的雨的丝条中
都变成会飞的天使
让她张开锣鼓的翅膀
抵挡秋雨中的风
于是,风变成了柔软的大地
我在大地上奔跑
让雨淋湿我的裤衩
我呼唤着你的名字
写下我的情书
让所有的信使
为你拆开邮件
在风中送你一千封信和一千份承诺
让船长带去我的祝福
告诉你,地平线以外
有一个阿勒锦
那里安睡着七个小矮人
雨是徒劳的,也是明亮的
她透出我的洁白
我要在一个有着月亮的树下
为你吹一曲牧笛
等待大树倒下
等待天空变蓝
等待着鸽子飞起
等待着你变成永远长不大的白雪公主
我从草原来
是草原的绿和牛羊的目光
让我又一次回到到草原
西风漫卷,低吻草尖
把思乡的云吹走远去的草帽
年少时,不懂草原的心事
天空的锅,不断把梦翻炒
小心翼翼地,催熟一个却生生的芽
在雨的噼啪中,蜕变成欲望海洋
风有多远,草原有多大
心里有一个天,天空长满了草
也许,天还是那个天
幼芽却疯长成了草原
草原编成一条羊肠小路
又一次把我送到远方
大山的沉默
大山里的黄昏还在溜达
就被太阳撞了一下腰
把一腔的怨
哭成了林间的斑点
每一条寒冰挂在林带
与峭壁的溪流一起
冲刷前朝的旧诗
一个面壁十年的老人
把自己的影子连同记忆
一并嵌入石壁
大山从此沉默
溪 流
溪流用柔软的腰一路走来
水击三千里
寂寞舞长袖
没有人知道她的前朝
更没有人关心她的去处
只流恋她生前的一段风骚
她只好吻着风的距离
坐拥大山的胸膛
用一条细细的白练
一点点地缠绕
直到把你勒得酒红,不再心跳
爱与恨都付一溪流水
年 轮
林中有风在守望
却守不住盗贼把树押走
于是,它守望一个又一个树桩
告诉她不要遗忘
总有寂寞的青苔在给年轮涂画
把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抹去
让后人无法阅读
岁月又把每一圈年轮上锁
真相只有树知道
而树却去了远方
逮花鼠
那个时候
谷子是金色的,空气是甜的
花鼠也成了精
在谷垛里窜来窜去
大胆地向人示威
下课铃声从林子里飞出
我们便撒丫子从学校飞奔谷场
之前还中嘘嘘作响的谷垛
顿时鸦雀无声,作伏击状
逮花鼠的过程是惬意的
你只需要用手轻轻地压住谷秸
便有五六个小家伙无法挣脱
甘愿俯首被抓
上课铃声又从林子里飞来
孩子们的兜里装满花鼠
一溜烟又回到了教室
不过上课时,花鼠并不老实
总是从兜里探出头来
好奇地看着老师
看着黑板
也看着黑板上的毛主席
孩子们想笑不敢笑
老师却忍不住乐了
记忆中的白桦林
白桦林是我家墙上的一幅画
却长满乡愁,染白了故乡的鸽子
也吹醒了山村的一缕吹烟
风吹过的地方
林中挂白
一抹打不开刷子的白
林中的马兰花很妖
开在一个女人的手上
达子香也很坏
给白桦套一个红底色的迷你裙
被风一推 就燃起一山的妖娆
林中的每个树叶都被秋天涝起
之后 ,随风扎入故乡的泥土
我把林中的一束光 捧回来
精心地打印着时间的空白
总有些心思像白桦林一样地疯长
到了冬天,
墙上的白桦林开始落叶
而我心中的白桦林却郁郁参天
北飞的鸿雁
你决绝地离开草原的那个晚上
晚霞洒满一地忧伤
那一刻,我向风借一碗酒
用酒把银河一分为二
从此与你两隔
鸿雁代我送你一程
天地间排空,岂一个“人”字了得
远飞,掏空晚霞
也掏空我的泪
你随雁南飞
飞越高山,抛向天际
只剩下一条带血的红丝线
与我相连
那一晚的草原篝火离散
马头琴声声呜咽,空留马行处
星火寥落毡房
任一地飞萤吻别我的泪点
有一只孤雁
离群北飞,只为与我相伴
对酒,对歌,誓死相守
从此,与我牧歌草原
骨头后面有股风在笑
在月亮涨潮的晚上
我在乌篷船上温二两小烧
听幽怨歌女的琵琶
看着远处一铺烟火
有人在嚯嚯磨叨
要宰门后的水稗草
寒光撩起
月落了,砸在池塘里
惊起了一瓯的涟漪
还有要飞的鸟
我知道,这一夜很冷
冷得像雪地的搓衣板
在辗压残雪时,总能听到
骨头后面有股风在笑
笑千年河水只会打磨石头
笑一棵树只能站着望另一颗树
笑一个傻丫头等一个薄情汉
风起了,月亮涨潮了
该走的都走了,包括
大西洋海底的洗脚声
和商女隔江对唱的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