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这个半命题好像没有任何实指之处,却给了作者足够的空间去重新审视、界定和命名。本期初选作品12首,将择优于本月《中诗简牍》选录点评,下期半同题《秋天》,期待你。
导读:“那是……”,这个半命题好像是没有任何约来的无命题,没有任何实指之处,但是,作为诗歌体裁的题目,它便有了让写作者重新去审视自己心中对某对象的界定并且必须在十行之内的作品自身中满足这种对日常事物的重新命名。这其实是相当有难度的写作,但是也只有如此,学习者才能在写作中前行。
比如下期同题《秋天》,期待你,(范例:《秋天》,作者:李志勇)
比如下期同题《秋天》,期待你,(范例:《秋天》,作者:李志勇)
—— 小雪人 2022年10月31日
范例
那是春天
尼古拉•马兹洛夫(马其顿)
那是春天,当侵略者
烧毁我们的地契,那儿我们能捕鸟,
多彩的昆虫,蝴蝶
只存在于陈旧的生物书里。
许多事物已经改变这个世界
从那以后,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生命中的许多东西。
(冯默谌 译)
简介:尼古拉•马兹洛夫(Nikola Madžirov,1973— ),诗人,散文家,译者,1973年生于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出身于一个巴尔干战争的难民家庭。他的诗歌被翻译成四十种语言出版。他是东欧诗歌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声音,后苏联时期最出色的诗人之一。波兰诗人扎加耶夫斯基对他给予过如此评论:“马兹洛夫的诗就像表现主义的画,有厚实而充满活力的线条,似乎来自于想象,又立刻回到想象,就像夜晚被车灯照到的动物。
初选作品集(十二首)
(初选作品集不分先后,以投稿时间排序择优选,再择优于每月《中诗简牍》选录点评)
那是秋天的净月潭
文/万壑雷鸣
半轮嵌入山谷,半轮悬在空中
当小溪收拢一山虫鸣,从容远去
下弦月与上弦月交换着
眼神:天宫是何年?人间已秋色
潭深几许?当寂寞从湖水中
拎出桃花、杏花、梨花
蛙鸣、鸟鸣、蜂鸣,山就热闹了
那是一座丰碑
文/中沙河
夕阳沉下去,终南山
立起来
铭上绿植、生灵,嶙峋之石
阳光生平了然,简历从容
飞禽。走兽。天高地阔
褒贬不一
那是……
文/胡有琪
那是一段经文
被你一念出来
却成了我欠你的一张借条
我只好为你打工 偿还人间的烟火
其实 一切都是假的 我只欠你一只蜡烛
而且 是你陷入黑暗中
当你忏悔时 为一本圣经照明的
你走出黑暗后 我从此和上帝打了一辈子官司
最后 上帝赔了我一只蜡烛 阿门
那是昙花抑或不是
文/东方风
白天不让开,我就在夜里绽放
以世间的黑暗,砥出生命的火光
学流星擦亮短暂一生
虽然未留下轨迹,没有几人欣赏
只是在文字世界里传世,芬芳
那是另一个我
文/疾风骤雨
你所见到的我,是真实的
此刻,我正在山脚
拽着自己的影子
努力解析山水之外的留白
曲折的秘径长满荆棘
一些事物注定不会迎刃而解
当困顿的我,进入梦乡或另一种状态
我看到另一个我
站在山顶
正盯着山下的我,充满期许
那是一丛绿荫
文/太阳升殿
那是一丛绿荫,
慢慢的扫了扫蓝天
留下的痕迹叫白云
白云,匆匆的从一边到另外一边
他时而卷曲,时而笔直
像一只毛笔,人间就有了山河水
有时你站在那一丛绿里
给我的脸上扫上了泪水
那是一道永远的风景
文/汪小祥
脑褶里,那一幕,刻得很深
村子水口的古石桥上
一个背着行囊的少年
立着,往下看
溪水拖动朝晖一闪一闪的
像母亲的眼睛
桥头,倒映在溪水里的牛车
牛尾摇曳,像父亲的鞭子
石床上,溪水跳荡着渐流渐远
像牛蹄在古道上奋奔……
那是孤独
文/佘尚达(12岁)
我在墙角难过的时候,
影子一定也在
哭泣。
因为
它比我更靠近
墙角。
那是快乐的风
文/佘尚达(12岁)
风在夏天的麦穗上奔跑
麦浪起伏
勾出了风的形状
那么欢快 那么任性
像是上翘的嘴唇
也像是向下弯曲的眼睛
那是日子的味儿
文/风沙河
她伸张双臂
宛如屹立船头的海鸥
随时劈开风的翅膀
她正在与桥一起倒立
此刻,她站的位置比天高
她觉得自己很幸运
接下来的日子
她已闻出了甜味
那是啥交情
文/王海峰(河南)
父亲已去世多年
我惶恐至今
幸亏他路过的地方
还有他的影子
总有一句话在耳边响起
“我和你父亲,那是啥交情!”
这朴素的话语
告戒我:
有些情怀
比命还要硬
那是秦岭,一个人面向东南
文/周健
不甘溺毙的早晨,被弯腰掬起。
一泓清波,在肉身的凹陷中
成为自己的尽头。
浪花中闪现白银的呼吸。
站上龟山顶的人
秦岭合围了他的沉默。
(中诗网论坛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同题《秋天》,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论坛上投稿,或投稿至 邮箱:zswzsjd@163.com(十行之内,每月投稿限三首,贴邮件正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