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特刊 > 中诗简牍
【中诗简牍】2021年6月卷(总第109卷)《风一定从瓦上吹过》


  导读: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本期责任编辑:黎落。谷莉、田夫、钱松子等十位作者的诗歌作品上榜。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
本期责任编辑:黎落

 
一、  榜单
 
【状元卷】
1. 风一定从瓦上吹过丨谷莉(邮箱投稿)

【榜眼卷】
1.冬日黄昏 | 田夫
2.快雪时晴帖丨钱松子

【探花卷】
1. 蜜蜂和人 | 何中俊
2. 过桥人丨阿名
3. 如果 | 记住忘记
4. 看,那一只鸟丨杨祥军
5. 坚守孤独与清贫 | 澧有兰
6. 玻璃质球体 | 邓云平

【同题卷】
1.裂变|阳坡牛(邮箱投稿)


 
二 、编辑小记
 
  近来读了很多书,不单单是诗歌,更多的是小说,散记。读书带来内心审视和宁静。我个人更喜欢充斥着逻辑和不羁的惊悚烧脑体。时常听见有人把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认为诗歌更神性深刻。好像写诗的人都应该不食人间烟火,但其实写诗门槛更低。小说散文需要精心布局,拿起笔未必能写一篇像模像样的。
  任何体裁都一样,需要技巧和学养,技巧可以通过不断的锤炼提升,学养饱含更多。譬如经验,体系,文化,逻辑,构建。好诗必定既能从阅读中找到人文共情,又带有诗者的个性体验。更无论语言,气息,延展度还是内核,都要鲜活生动。我个人喜欢褶皱感多一点的,如果写的太顺,私以为缺乏张力。当然写诗和读诗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唯一性。在诗歌漫天飞的快捷时代,阅读越发便利迅疾。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每个人都有标准。对我而言,就是写自己想要的吧。
——黎落:20200708
 
三、上榜作品

【状元卷】

风一定从瓦上吹过(邮箱投稿)
文丨谷莉


瓦善解体,像自宫的男子
碎了本质。在那之前
它的完整性或凸或翘起
昭示着家国威仪。女子抬头
是羡慕意;鸟儿停栖
均作妙啼。太多美丽的声音
掩盖,以致忽略了
最要紧的消息

黎落读诗:
  
诗歌提倡百花齐放,不拘形式。这首诗打动我的东西很多,除了它本身巧妙的隐喻写作方式外,更多的是内容上的深刻和空间所赋予的厚重与阔大。“风”本体是流动的空气,在这里被附加了更多的隐性的意义,譬如美好的,真实的,纯粹的,譬如事件,历史,生活,经历,世事,等等。风带来改变。瓦是建筑上的材料,通常用于屋顶。“自宫”这个词在普通诗歌中很少遇见,很是惊艳。在这里男子断了本质和瓦的解体其实都是为了引出“家国威仪”的坍台。这里是诗歌的第一个层面,它揭示了一种虚伪的,荒唐的,所谓的非正常情状的威仪坍塌和沦陷,文本的写实性和现实意义可见一斑。第二个层面是“女子羡慕意”和“鸟儿妙啼”,对于家国威仪的坍台,更多的外来声音并不是痛惜,而是相反,这种看似美化的正面描叙,其实是对歌功颂德的一种强烈的反讽和嘲弄,显示出诗人高超的驾驭诗歌的能力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度思索审视以及对家国的大情怀,大悲悯。第三层意义的重点是“要紧的消息”。究竟什么样的消息才要紧?这个消息怎样被告知?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也给出了答案。“风一定”当美重新出现,有理由相信,要紧的消息会被感知和呈现。
  一首短短八行的小诗,一波三折,环环相扣,虚实和俯仰之间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与强大的思想内核。体现了一个成熟又有社会感的诗人的价值观和批判性,值得推荐。


【榜眼卷】

冬日黄昏
文 |田夫


连环湖边的秋枫,如剔光了肉的鱼,
被夕阳放生到水中。

风横吹过堤岸,湖水浅了下去,
半黄的草也低了下去。

老人弯下佝偻的身体,
轻轻抚摸着她智障的孩子……

一首弯曲之诗正在为人间赎罪
眼前的一切,此刻都低了下去……

老家梦泉读诗:
  这首小诗可谓情景交融。自然之景里掺入人生之景,让小诗不再轻浮,缀满此在的人生之苦。首段是远取譬,陌生化的语境一下就拽紧了读者的喜欢——秋枫,剔光了肉的鱼被夕阳放生到水中。非常灵动的一笔。如果说首段偏重书面语的呈现,次段则是标准的口语化叙说,它将日常经验推进到诗意经验,为下一个出场做好了铺垫。泛黄的草低下去,“草”一样的老人也佝偻着低下去,还抚摸着她智障的孩子,读到此,一颗悲悯之心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一首弯曲的诗(语言也会弯曲了,非常灵动的笔墨)凸现在读者面前,像是在为人间赎罪,此刻的一切,都默默地低了下去……
  非常出彩的一首,最后还要称赞一下小诗的题目《冬日黄昏》,它很诗意地隐含着小诗的主旨。黄昏里佝偻的老人,还有一个智障的孩子,这不就成了“冬日黄昏”。小诗无形中喊出了大爱关怀——愈是发展了,愈不能忽视那些弱势群体……


快雪时晴帖
文丨钱松子


掀起被单,让邮局暴露在外,
光亮的模糊从说服开始。
雀影长在叫声里,
如火炉对重心的按摩,
塞到我手中,
是一杆芦竹插进了发干的喉咙。
没有酒,去镇上买,
打不到车,就把身子扔掉。

黎落读诗:
  
钱松子老师的诗很难解构,诗人更侧重意象的变异延展和内度开挖,让心象通过意象的外在描述来呈现。语言又具有很强的陌生性。雪快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掀开被单即掀开伪装,露出本相。
邮局是连通外部世界渠道的一种,雀影是投射。文本里有生活的写真和情绪上的模糊化处理,至于读到什么,各位自己去揣测。


【探花卷】

蜜蜂和人
文 | 何中俊


天空在转。水乡
睡的比婴儿沉

轮子在响,树在响,山也在响

一个消失很久的人
出现了。只是在另一块土地上

他上车的时候,嗡嗡的
一只蜜蜂,搭他的头发,一起上来

他才是蜜蜂
东江拐了一个弯。我找了很多年

老家梦泉读诗:
  诗意,其实就潜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默默等着那个“对”的人,去拂去遮蔽,露出其纯真的面容。这首小诗通过一次偶遇,在他、蜜蜂及我之间,掘取出其深潜的诗意,令人耳目一新。
  首段一动一静(视觉)营造出一个早起的氛围——“早”;次段通过三个响(听觉)营造出早起的“行”;第三段通过一个细节营造出异地的“见”。小诗通过几个叙事性的画面,逐步靠近诗意的核心。这三段类似古诗词的“起”、“承”。
  第四段是“转”:
  “他上车的时候,嗡嗡的
  一只蜜蜂,搭他的头发,一起上来”

  这里的他是泛指,可以是很早之前遇见的放蜂人,亦可是以前的同学、朋友等等。这里的蜜蜂是实指,更是虚指(隐喻),蜜蜂的出现,可谓是神来之笔!这样的细节太重要了,它也是小诗的核心所在。
  最后一段是“合”。一句“他才是蜜蜂”尽管略显外“露”,但也不失为一锣惊心地撞击。蜜蜂是勤劳的象征,为了酿造,为了奉献,寻觅、奔忙了一生。他似蜜蜂,我又何尝不想做一个蜜蜂,不过这个感悟来得很不容易——
  “东江拐了一个弯。我找了很多年”……


过桥人
文丨阿名


夜深星稀,我们要等的
那个人,隔着水
不时地呼救。他不来
我们就用陷阱里的倒须钩
一次次勾住他的手腕

小雪人读诗:
  一首小诗以当下很常见的“隔水”(或“隔镜”)自审视的角度切入,易犯流俗之病,但是,文本却以其处理得恰到好处的诗结构而让五行小诗承载了:于情境糅合中,反映出深夜自审者当下自我内心的矛盾,从而折射出社会现实生存的困境。
  好诗歌是需要文本内部有自我满足的循环系统,以其小且简洁的叙述而彰显其大格局,往往不会限制于行数,而是依赖于内部结构的效用性。
  文本五行,前四行是由外而内、从浅至深地对困境的挖掘深入,最后一行是细微地捕捉与刻画。细节决定成败,在诗歌中的“一次次勾住他的手腕”,而不是“一次次勾住他”。为什么用“手腕”?因为,人在溺水时的挣扎,最后露在水面上的是“手腕”。从“不时地呼救”到“手腕”,再从正文回到题目,则读者能感受且品味到“过桥人”的虚实交织的深刻内涵。


如果
文 | 记住忘记


如果地面
能够侧一下身子
那个跳楼的人
就一直
在空中飘落

他不再需要纠结
要不要活下去
与之决裂的尘世
他可以选择
看,或不看

顾念读诗:
  
人是要到多绝望才选择离开这个世界我是不知道的——世界也许充满恶意,也许还有很多善意,但善恶是生命之外的事情。我们更愿意相信这世上的万物有情,相信世界美好的如晨起时看到的春花,这也许是我们在这世界上苦苦挣扎,但依然前行的理由。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只有活着,才有机会去品尝足够多的甜,或者苦。
  这首诗对于生命的态度应该是和我一样的,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和世界一样重要。但是世界并不会侧一下身子,所以这首诗表述出来的悲悯,不如说是表述对于生命逝去的痛惜和苦楚。就诗歌本身而言,第二节是整体的一个收缩,因为有收缩,所以诗作者本身的悲悯我们能看到。但这首诗仅仅只需要第一节其实就完整了,甚至比现在的两节更有张力——“如果地面能够侧一下身子,那个跳楼的人,就一直在空中飘着”,世界予他/她以痛,那么这痛楚就一直在啊!


看,那一只鸟
文丨杨祥军


院墙外银杏树已成参天木
时有鸟儿飞来,又飞走
每年回家,陪父亲坐在阶沿上
相对无言。良久
他举起拐杖,指着银杏树:
看,那一只鸟!
如今他已糊涂,我仍陪他在阶沿上枯坐
时近黄昏。落日从枝繁叶茂大树后露出半张脸
父亲又举起拐杖:
看,那一只鸟!

小雪人读诗:
  
文本语言质朴,情感真诚且触动人心。这不仅是因为,文本以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为主题而易触摸读者情感,更是作者对不同时间、不同精神状态下,父亲生活的类似捕捉与剪裁的对比与衍射而溢出来的情感,比语言本身更具渗透性。


坚守孤独与清贫
文 | 澧有兰


一盆水仙花正是绽放时刻
满屋清香

我腊月二十九就要回老家过年了
担心无人浇水
我提前浇了一次

临走时——
不忍看到水仙花的孤独与清贫
我又浇了一次

顾念读诗:
  水仙生存,仅需一杯清水即可,花期时满屋馨香。诗人“腊月二十九”方回家过年,提前“浇了一次”,临走时“又浇了一次”,颇有顾影自怜之意。水仙可以是诗人相伴生活的伙伴,我想也可以是诗人眼里的自己。


玻璃质球体
文 |邓云平


一只纸鸢,空空一切时间。
不怀好意的人物,
从未想起,高台上的支架怎样解体,
怎样安抚焦虑的人群。
抽屉里的风吹拂山岗,
夜店灯火阑珊,兜售透明的玻璃球体,一只宠物,
向从未存在的城市靠近

黎落读诗:
  之所以选这首诗是因为其所隐含的社会普遍性意义,具有悲悯情怀和根植生活现状的横向诗写以及纵向根系。诗题即诗眼。玻璃球体浑浊看待万物就会主观和变形,不确定与盲从。冷峭的质地与隐喻构成这首诗的风格。整首诗都似一个喻体,又以各自具体的细节描写来完成。特别喜欢“一只宠物”的出现。


【同题卷】

裂变(邮箱投稿)
文|阳坡牛


潮汐膨胀。换来磅礴的朝霞与日落

我在一浪一浪的震颤里,找到沸腾的自己
与裂变的躯体

这不可控制的欢愉、言语或艺术
楔子一样切入夏天

正如我的到来
每一次陷入与救赎
火焰与海水一样并存

黎落读诗:
  第一句是全诗的统领。潮汐引发出裂变,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情状。有欢愉,深陷和救赎,又类比火焰与海水的并存,二者又继续引发潮汐的膨胀,仿佛是一种水系的循环。文本处理得智性,冷静,沉稳。
责任编辑: 叶青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