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本期责任编辑:黎落。养心兰、邕粒儿等十三位作者的作品上榜。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
本期责任编辑:黎落
本期责任编辑:黎落
一、 榜单
【状元卷】
空缺
【榜眼卷】
1.入林记|养心兰
2.十一月|邕粒儿
【探花卷】
1.身份 | 看风景的人
2.孤独|李继增
3.山河书|木蝴蝶
4.读史|钱智伟
5.老街|黄前
6.拱顶石|金占明
7.月亮被吹到另一个页码|彭纯廉
8.在歧义中 | 杨祥军
9.残垣|记住忘记
10.光|尹宏灯
【同题卷】
第三个人|袁辉
二 、编辑小记
每个人内心想要的诗歌都不一样。正视内心,敢于呈现最隐秘的状态和本质,揭示生命体和社会性,或者仅仅是独有的一个小片段,瞬间的一次感动。接受孤独的诗写并把它有效的呈现出来,抵达诗意的同时享受诗歌的快感。理解不同,阅读体验亦不同。这期简牍质量居中,未见特别出彩的,故状元卷空缺。
去伪存真。让诗歌更自由,更多样。
去伪存真。让诗歌更自由,更多样。
——黎落 2021年11月06日
三、上榜作品
【榜眼卷】
入林记
文|养心兰
宽大的杨树叶哗啦——
哗啦——
像悬崖放手一个人
在我身上生出深深刮痕
痛,散发青骚味和腐叶味
不能再往前走了
蛛网是一张告示,发黑的树墩是另一张
每一个意外的闯入都是对这场仪式的大不敬
这里没有你想要的蘑菇和木耳
这里。杀手无形,神明被众生高举
黎落读诗:进入很快,借助景象导出心象。林中之险可以有多重解释,说是生活之险也可,社会之险也可。小诗将社会性巧妙地植入,节制而隐喻。
十一月
四川|邕粒儿
冷灰般过早进入夜
草拟了
献给冻土和午时
阳光的颂词
服用了大量药丸
子宫却依然停电
黑黑地空着
虽然我要的
只是孕育
小雪人读诗:对于“十一月”比较笼统的题目,文本在自我与客观事物中找到情感的融合点,在虚实相结合中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摆荡空间与共鸣。文本的表述是近客观的,但是隐藏其中的情感是浓郁且热烈,比如“冷灰”,是十一月夜给人的冷色调,同时也是“草”燃烧后的绝望。
【探花卷】
身份
文 | 看风景的人
想从象形文字中挤出块水田
在冬天的时候,种一副鹤的骸骨
它绝世而独立。冷风嗖嗖
慢慢长出肉身,皮肤,羽毛······
最后是喙。我对鸟嘴是有要求的
要长,要尖,必须红色
这样才能在剖开自己的姓氏时
带着命犯桃花的悲喜
顾念读诗:此身份即为一种传承。我们如何向人表述我们的身份?作者另辟蹊径,从姓氏里解构出风骨、理想,以及情操
孤独
文|李继增
荷叶凋谢了
池塘挤满了虚无
没有一片雪花
北风兀自在天地间溜达
树叶被秋雨淋走了
枝头上的鸟巢站成感叹号
院子里长出杂草
一把锈了的锁把自己紧锁
皓月当空啊
他的心,空了又空
老家梦泉读诗:这首《孤独》视域相对开阔,它不是聚焦一点,而是通过相对独立的几组画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将这个孤独的氛围拍照下来,再通过一个个具体、鲜活的物象(意象),让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孤独显影,清晰、有型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进而诱发我们各自的感动,因为我们各有各的孤独,这个时代也充满了孤独。小诗语言清新、灵动,各种艺术手法地运用也非常娴熟,值得收藏的一首。
山河书
文|木蝴蝶
我死之后,这山河月色再无人照看
再无人照看这风雪千山故人茫茫 明月千年,照耀英雄的花朵万寿无疆
在我断裂的骨头上,一场纷飞的大雪正盖住山河
只有海棠血泪一遍遍清洗着边关的月亮
只有万里风雪,遍布山河
小雪人读 诗:如此大题目,实难驾驭,但是在“风雪埋忠骨”的情境中,任何大题目在荡气回肠的情感下都显得“小题大作”。
读史
文|钱智伟
北风起,雪常常被马蹄和弯弓带着往南边跑
左衽掩过来,门襟长城和岁币就成了栅栏
许多地方的锡箔和雪一样厚了
燃烧的时候,乌鸦飞得满天都是
黎落读诗:题目很笼统,需要有巧妙的角度和认知去搭建。这首诗,借用由北向南的推进暗中将中国古代历史的方向做了推介。“左衽是和右衽相对的称法”,通常代表少数民族或者死者。而“锡箔”的功效之一是代表冥钱。马蹄,弯刀,长城,岁币,特定的意象非常实用而且典型。将战争与防卫,死亡与更迭贯通在诗歌中,充分展示了历史的本质。
老街
文|黄前
满面皱纹雕刻的时光
落在屋瓦上,长出青草和黄昏
端出残墙断壁,陪一株固执黄桷树
家长里短,倾诉心中的秋天
拄一根狭长回忆,立在风中
对岸,大片芦苇呼应满头银发
像隔壁老妪,风烛残年,守着
自己的斑点狗,晒着新时代的暖阳
老家梦泉读诗: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老街,诗人黄前写出了自己心里的那条老街,且是独特的,诗意化的。特别喜欢小诗的语言——纯朴,自然,灵动。老街被拟人化,并在多层次上加以呈现:满面皱纹雕刻的时光,在瓦上长出小草和黄昏;端出残垣断壁诉说;拄一根狭长的回忆;像隔壁老妪守着自己的斑点狗,晒新时代的暖阳。注意这个斑点狗,是实指,亦是虚指——阳光透过树叶撒下斑斑点点,且不停地移动,不就像一条“斑点狗”么?小诗通过上下,远近,虚实多角度地观照以及视觉,触觉,感觉的多层次地比对,让一条老街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非常走心的一首。
拱顶石(邮箱投稿)
文|金占明
敲掉一块拱顶石
巨大的拱门就会坍塌
这是建筑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直击灵魂的话
无须多
只要几句
就可以直达心底
在一首诗里
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拱顶石
也许,整首诗就没有意义
小雪人读诗:一首诗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支点,就成功了一半,何况是深入浅出的合理呢?文本看似简洁明了,但是在创建的互喻(“搭顶门”与“诗”),与互喻推进中(“拱顶石”与“诗的意义”),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回环情境,又在情境之中阐明深理。
月亮被吹到另一个页码
文|彭纯廉
月亮开始走下了
那有些起伏的地平线
感觉像一个童话,吹到了另一篇页面上
我爬上山峦呆在线上
想看个究竟
那作者是谁
一只鹰盘旋没占多大篇幅
这时我已仿照月亮走下山梁
它占用一个页码
我居另一篇页码
黎落读诗:由此及彼,接洽自然。诗作借用月亮和“我”在行动轨迹上的对立与同一,完成诗意的呈现。自然万物与人类的轮回与变迁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以视觉的所见展开思辩,一首颇具哲理的诗作。情感处理含蓄深沉。
在歧义中
文 | 杨祥军
夕阳下,你我背向而行
各自拖着长长影子
你向西行,我往东走
交汇时,影子交叉变成无用的剪刀
每个人头上都顶着光
你走近光明,却走向黑夜
我走进黑暗,却走向黎明
顾念读诗:在交汇中,给予了“歧义”一个恰好平衡的点。这个点因“你”与“我”的交汇而具有了别样的意义。一个点便是一个选择的起始,一个点便是一个歧义的诞生。
残垣
文|记住忘记
一段残垣
佝偻着
背负老屋的陈年旧事
那么沉重
身子一矮再矮
萍水相逢的野草
停了下来
默默替它守望
当年走丢的背影
逐年拔节
老家梦泉读诗:一段残垣,一抹野草,是诗人所见,进而引发所思,再加入情感、经验催化,诗意也就形成了。它不是诗人说,是意象说,是提纯后的诗家语说,是精心打造的结构说。你看,残垣有了生命,”佝偻着/背负老屋的陈年旧事/那么沉重/身子一矮再矮”。萍水相逢的“野草”(注意,它不说小草,说野草,这就加重了荒凉的氛围),也有了情感:“停了下来/默默替它守望/当年走丢的背影”。两个意象相互观照,支撑,牵引,补足,意境也就出来了,诗意也走进了圆满。用残垣隐喻被工业文明畸形狂奔边缘化的乡村、空巢、残舍、老弱,用这片土地滋生的野草隐喻对远走异乡孩子们的期盼、守望,且“逐年拔节”,特别形象、逼真,耐人寻味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