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特刊 > 中诗简牍
【中诗简牍】2021年12月卷(总第115卷)《辞旧迎新》


  导读: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 本期责任编辑:老家梦泉。舒布衣、长安肆少、西衙口等11位作者的诗歌上榜。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
本期责任编辑:老家梦泉
 
一 榜单
 

【状元卷】
空缺

【榜眼卷】

1. 试着祈祷(同题卷) | 舒布衣
2. 白发 | 长安肆少
3. 豆腐 | 西衙口

【探花卷】

1.姐姐 | 叶开
2.苔癣 | 三泉
3.故事荟 | 秋野珺雪
4   荻花 | 冯金华
5.江南水乡丨成小二
6.在村里参加一个葬礼 | 养心兰
7.愤怒的奏鸣曲 | 克文
8.一张老照片 | 师泉河

 
二  编辑小记
 
  最近读到李犁老师一篇评论文章《面对多元速朽,诗人如何写作》,受益匪浅。他强调了三点:第一  真心:最根本的诗学。真心,指诗人写作的态度,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要上心,端正而认真,要把写诗当做生命中的大事、幸福的事,而不是胡诌八扯,投机取巧。二是要恢复诗学的基本也是根本原则,就是有感而发;第二  用心:最靠谱的技术。用心就是用功,就是集中并运转所有的心思把诗写得灵奇,让人有惊愕感,甚至是大吃一惊;第三  耐心:最有效的状态。耐心就是耐烦,就是经得住各种诱惑和繁琐以及寂寞的打磨和考验,这是诗人能写出诗和实现诗歌技术的基础。耐烦了,才能保持长久的镇静和干净。灵魂就飞升出窍了。用个佛教的词就是入定。人变得天真,听得见天赖,灵感如喷井,诗歌的高技术自然而然诞生了。最后他总结说:真心、用心并耐心(即耐烦)是当下诗人要坚守的三种品质,它们互相映照又互相渗透,是因果也是递进,更是诗人要修炼的内功。有了它们的驱动,诗人才能唤醒生命意识,不断打破诗歌写作的桎梏,建立新的更现代更耀眼的秩序和诗歌美学原则,催生并创作出既先锋有理想又有生命质感更有深度美感的诗歌文本,并以此抗击当下浮躁、急遽、多变、速朽的写作流行病。结合我们十二月份中诗简牍征稿作品,我觉得李犁老师这篇文章很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像一声警钟给我们以警示;像一盏明灯给我们以擦亮。希望诗友们用这“三心”去叩问自己,看是否有所偏颇,以利更好、更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诗写之路。这期简牍征稿作品的质量相对比较平均,缺乏很亮眼的作品,故状元卷空缺 。但也有不少值得品味的优秀诗作,特选了三首做为榜眼卷,以代表不同的风格。探花卷也风姿多彩,各有各的风格,诗友们可尽情品鉴。需要说明的是,简牍的评选也只是一家之言,加上各期主选有各自的偏好,所选作品及所排座次仅供诗友们参考,不必过于计较,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品鉴赏读,有不妥之处,还望直言指正,以便我们改进。顺祝大家诗写快乐,在新的一年里,诗写有更大的进步……
——老家梦泉于2022年1月8日 等待核酸检测途中
 
三  上榜作品
 
【状元卷】
空缺

【榜眼卷】

试着祈祷(同题卷)
文 | 舒布衣


大雪落下
窗外的树不着一叶,一只从远方栖落的乌鸦
孤零零地站在枯枝上,等待。在万物死去之前
有一小片洁净的白加身,洗刷由来已久
来自黑暗深处,不可言说的隐语。我站在窗前
与树杈上的小黑点取得空前的共识
偌大的雪野,正被一场更加盛大的黑
一点一点地吞噬

老家梦泉读诗:诗题为“试着祈祷”,文本里却没有“祈祷”这个词,而是用“祈祷”的内涵去润化这首小诗,这也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祈祷的第一层是为自己祈福;祈祷的第二层是为他人祈福;祈祷的第三层是为社会万物祈福。乌鸦被污名化由来已久,它想被洗去污名,作者也试着祈求雪花为它洗去污名,在这一点上,他“与树杈上的小黑点取得空前的共识”。但现实是残酷的,为万物除罪降福的雪“正被一场更加盛大的黑一点一点地吞噬”。这里其实深藏玄机:一是这样的吞噬只是像乌鸦被污名化那样表面虚假的吞噬;一是即便是真的吞噬,这样的吞噬也是短暂的,终会被一轮朝阳褪去。一首颇具特色的小诗,很是喜欢。


白发
文丨长安肆少


秦岭的雪,从大寨路飘到了端履门
我坐在城墙洞,把吉他从D调升到G调
可我再也唱不上去,跟我比嗓门的老人也停下了三弦
我知道这一句秦腔,“登山涉水到浦关”

在我对面,老人的两鬓由斑白变成银白
我回头望了一眼白发飘舞的长安
在某一刻,像是回到了少年

黎落读诗:感性更强的一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内中的秦岭,大寨路,端履门和浦关在有限的行数里一路而下。一个戏曲里面寻亲的唱词与现场的两人,一个少年和一位老人之间。时间变成可以触摸和感知的,加在情感之内,使这首诗呈现迷离,跨越和纠缠之美。


豆腐
文|西衙口


说来,盐只管有鬼的地方
与盐煮,鬼立招
然而官司都是白的
比雪白
盐也拿不住
你看天上的鸽子,像一只撒盐的奇冤  

小雪人读诗:中国绘画史上品画有三品:神品、妙品、能品。“故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绝,浸染得立,意趣有惊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就此文来说,能否入品及入何等品?我们来品读一二。就文本来说,其内在神韵与韵味是无法用解构来表现的,但是解构只是抵达文本内在的方式。
  从表象上着,文本以“盐腌豆腐,豆腐久煮不烂“的生活常识为切入点,是展开开阔想象力的文字游戏;但其本质上,是深沉地表现复杂的社会生存境遇:

豆腐(豆腐是怎么样炼就的呢?我们来品品文本如何“写世法亦能表现神韵”)

说来(作者交代设立文本推进的条件,没有盐与黑的对立,则无法顺理成章引出奇冤。)盐(海水中提烁的结晶,隐喻“官方正义”)只管有鬼〈黑色世界的灵魂,隐喻“非正义”)的地方
与盐煮,鬼立招(任何黑色地带都是经不起白色正义的烤问与审查的)
然而官司都是白的(官司不可能是白的,但是豆腐是白的。作者如此说是特殊境遇说)
比雪白(真比雪白吗?没测过,但是,盐煮雪肯定就化了,此处更加深刻强调“白”的内涵,比“窦娥冤”)
盐也拿不住(此处是“与盐煮,豆腐不烂”的切入点,其“拿不住”是“煮不烂”的结论,而此之前,这“官司”已经在沸锅炉里被拿多久,像不像“小白菜与杨乃武”?)
你看天上的鸽子,像一只撒盐的奇冤(这“鸽子”可以是场景,其实是“拿不住”的灵魂,与“豆腐”相互衍射,是不是我们能感受到在“奇冤”中“豆腐”的方正不妥协的灵魂呢?)


【探花卷】

姐姐
文 | 叶开


你知道
拼命生长的树木是什么样吗?
它们瘦而倔强,像不像你十四岁就去了南方工厂打工的姐姐?

它们拼命地长高,只是为了见到阳光
只是为了在这片丛林中,让自己
先活下去。

老家梦泉读诗:有时候,一个出人意料的比喻就能成就一首好诗。这首《姐姐》就是。朴素的语言,几乎不需要解释。由树到人,由丛林里廋而倔强的小树到十四岁就去了南方工厂打工的姐姐,由貌似写树——“它们拼命地长高,只是为了见到阳光/只是为了在这片丛林中,让自己/先活下去。”亦是喻人的人树合一。非常形象的呈现。它们有共同的特点——“瘦而倔强”,但这貌似后面却有质的不同——小树的顽强生长是自然的,而姐姐的顽强生长却是非自然的甚至是扭曲的(她这个年龄还应该在学校里成长)。文本呈现的越是形神兼备,其反讽的力度也越大,这也是我们读到“它们瘦而倔强,像不像你十四岁就去了南方工厂打工的姐姐?”这句感到刺心的原因。所以,我说这是一首有所发现的诗,这亦契合了现代诗力求走出和谐,剑指现代社会矛盾冲突及生存/生命纠结的这一探索方向。


苔藓
文l三泉


在一块石壁上着床,无根无茎无花,
甚至连影子也没有。
我的爱是模糊的,像一片苔藓,
分不出你与你们。
一株植物爱着渺小,我爱着一片苍茫。
漂泊的人,收割了眼前的风景;
随遇而安的草,却种下时间。
“混沌是简单的,盲目是高级的,死亡是假的”
一颗石头,因一片苔藓的侵入
而有了爱与悲悯。

小雪人读诗:《苔藓》打动我的是其中蕴含的情怀与思想:世间有爱,多是有针对性个体的小爱、多是富者强者的施舍,而渺小如苔藓的我却有一颗博爱之心与其信念,它因没有分别之心而爱世间一切需要爱的苦厄;“混沌”是洁净没有功利性的,“盲目”是没有分别之心的,“死亡”是可以被唤醒的。
      但是,就诗歌本身来说,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而文本的中间部分却出现“我”的言说解释,这种语言表达的直入与咏物的蕴意其中是相背离的,它在消释意象的空间延展性。


故事荟
文 | 秋野珺雪


坐在紫檀木的椅子上
把一串古人从箱子里拎出来
正衣冠,撸袖子

将坐歪的身子撸直
出门时不小心
咣当一声,打翻了脸盆

有人把手冼了又冼
她在衣袖上写了三个字
可惜,很多年,我都目而不见

黎落读诗:因为没有说尽而生出可能,因为在场而深陷期间,可转身又是一种情景。诗歌在可说与可解之间形成漩涡,细致的动态描述下,都成为故事。一首回味远胜于阅读的诗。


荻花
文 | 冯金华


我怕每一个夜晚
都有故乡的荻花在梦里流泪
我怕回去了
已被尘世折磨得无影无踪

小雪走着旧年的老路
母亲在塬上背着你的凄凉
累了,一块石头的冷
摇晃着头巾的美

河岸放弃最后的挽留,当炊烟缭绕时
一个叫荻花的女人,给了你第二次重生

老家梦泉读诗:这首小诗出彩在拟人、拟物等修辞手法的妙用。拟人有物的拟人和词的拟人,“故乡的荻花在梦里流泪”,“小雪走着旧年的老路”,“河岸放弃最后的挽留”, 是物的拟人;“一块石头的冷/摇晃着头巾的美”“已被尘世折磨得无影无踪”, 是词的拟人。还有词的拟物,比如:“母亲在塬上背着你的凄凉”,“凄凉”也可以被背,是它被拟做了一种物。另外“视死如生”这一哲学命题也在诗中被触及——荻花枯了是死,“当炊烟缭绕时/一个叫荻花的女人,给了你第二次重生”,这里似乎“荻花”又生了,这是第一层;枯死的荻花被焚烧,为人炒菜煮饭提供热源是死死再生,这是第二层。当然修辞手法的运用只是手段,作者用荻花串起故乡、母亲,诗意化地呈现了对故乡及母亲的思念,几个鲜活的意象共同支撑起了这首小诗,给人留下无限美的享受。


江南水乡
文丨成小二


江南很少见到勘测队
矿脉都行走在事物表层
油菜花不藏不掖,三千亩金黄一嗓子就能喊出来

池塘清浅,天上有雨就下
小南风温暖有节制

菩萨是权力最大的家长
坐在堂屋中央,推门就能看见

小雪人读诗:文本所捕捉的是江南事物典型的集结。所有关于物象与事象的呈现其真实意图不在事物本身,而是其滋养下的人。而关于隐藏其中的江南水乡人的印象是带有观者来自北方的鲜明的主观烙印。这种江南真实状态与作者视角下的主观状态之间的差异,正是体现出诗人自身情志的状态。


在村里参加一个葬礼
文 | 养心兰


逝者被安放在大门外
芦笋荒芜,比一个人还茂盛
葱花那么大
又圆又满,又好看

黎落读诗:读了很多诗,个人还是偏好简洁,高效的短诗。参加葬礼是一个平凡的场景,很多想说的,又几乎什么也不会说。这首诗在处理这种复杂情感时,采用了旁敲法,用两种生命的对比,茂盛和死亡,圆满和流逝,将生命的随机,不确定以及珍视含蓄的表达了出来。它没有说出的部分远远高于文本本身。


愤怒的奏鸣曲
文 | 克文


那是有人痛苦了
那是有人呐喊了

那是有人砸了电视
电视节目还在
那是有人塞满了口袋
又倒进了浑水

那是有人没有了逃亡的道路
不断涌起来的波浪又顷刻湮灭

顾念读诗:表象的冲突、反抗以及客观存在,投射出的却是满场的萧索与无力感。“波浪”即使“顷刻湮灭”却又是“不断涌起的”,人们愤怒于当下,反抗于当下,却又无力改变当下——如此的矛盾,如此的愤懑!这样的情绪,大概也是普罗大众一个普遍化的触觉,而不仅仅是诗人自己。如此盛世,繁华,荒诞,热烈,却又荒芜。


一张老照片
文 | 师泉河
  

一段倒回的时光
如水
有鱼从水面跃出  

这瞬间的宁静
将一滴泪卡在眼眶
打开
一把生锈的锁

老家梦泉读诗:生活中,人们时常会翻看一些老照片,一些往事也会一下浮现出来,或令人惊喜、或令人唏嘘、或令人感叹。小诗题目是“一张老照片”,具体是一张什么样的老照片,作者没有提及,只是写下自己的感受,任读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去想象。    首段,“一段倒回的时光/如水/有鱼从水面跃出”。把时光比做水很贴切,都滚滚而去,去而不返。精彩的是“有鱼从水面跃出”一句, 既形象且具有动感,是对我们观看老照片时瞬间闪现的一些鲜活记忆的诗意化呈现。
  “这瞬间的宁静/将一滴泪卡在眼眶/打开/一把生锈的锁”。颇具陌生化的呈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记。这里,一滴泪成了钥匙,眼眶成了锁眼,往事成了一把生锈的锁,非常具有独创意识的诗写。
  纵观这首小诗,主观变形后的细节聚焦是它的一大亮点,也让它靠近了一首好诗。
责任编辑: 西江月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