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长诗《致大海》,感谢您的辛勤、敬业。辛苦啦!
我觉得与《光荣之歌》相比,《致大海》走出了特定主题的局限性,在传统文化的韵味中又拓宽了国际视野,无论是意境还是诗句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特别是开头更亲切、自然,让人有读下去的渴望。另外,大先生刘白羽等人也更引人深思。
――杨 珍
大作《致大海》拜读,有很强的时代气息,有共鸣,让人夜不能寐!
符合真善美的东西,和政治杂糅在一起,往往会给人一种迎合政治的感觉,这样会让更多的读者暨被执政者(可以是单位可以是个人)统治的普通民众产生逆反心理。这一点只是我个人的感觉,不一定对。我觉得全诗情绪饱满,前几小节的铺垫也很好。
――赵春善
很幸运自己能成为《致大海》的读者!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又会在中央级报刊或电视上目睹它的神彩。
我是一口气读完这首长诗的,到现在已读了四五遍。那个开头一上去就抓住了我,它显得那么从容,自然,开阔,深沉,内在,让读者一开始就进入了您设置的精神场景。和写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相比,它显然超越了对特定事件的关注而上升到更宏伟、更含蓄的另一个层面,效果虽没《狂雪》那样令人战栗与惊叹,但它对当下政治与社会时弊入木三分的思考同样令人心动。
就我本人而言,我最喜欢“同志哥”那部分。我没有资格去大谈理论,只能真切地去感受。它不高蹈,不磕绊,生动的细节和精彩的表达令人过目不忘。再就是序和跋两部分,颇具大家风范。尤其是序,它的艺术品位之高,恐怕不是我等浅薄之辈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尊敬的老师,您的作品,每一件都会引起震撼,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对诗歌的探求精神永远烛照着我。
――徐俊国
久辛叔:很高兴又能拜读你的作品!
你还是那么有激情,像个热血青年般抒情和呐喊,这么多年你的创造力和热情没有变,只是多了成熟和稳健。你写的长诗,从文学角度讲,我挑不出什么问题,文字朴实而不失华丽,含蓄而不乏激情,一气呵成,我是一口气读完的。
对大海,人们充满幻想和热情,希望她包容,奔放,又祈祷她冷酷,大能,可以冲刷世间的丑恶与不公。但是世间的丑态真的只有靠大海,靠人们自发的热情,靠八荣八耻之类的教育就可以抹平吗?
我参加工作多年了,也见到了世间的百态和不公,很同意尼采的一个观点:生命本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生物所追求的首先是释放自己的能量,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这种权力意志要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或者表现为强者的英雄,或者表现为弱者的怨恨,强者永远靠牺牲弱者生存,他们必须要征服、压迫弱者,弱者则在不公的面前嫉妒和诅咒强者。这样的生存本质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任何生物之间,包括人类。所以西方的政治文明不是不腐败,而是有人来狗咬狗而已。中国的官员肆无忌惮,并不是比西方的官吏下贱,只是没有利益的争夺者。本质都一样。
从精神思想角度讲,西方社会更加规范,有统一的道德观在约束大多数人,这就是宗教,基督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力量,自从教会失去政治权利以后,就很少做政治上争权夺利的坏事了,而是比较单纯的完成人类心灵归属和寄托的角色,在人类无法摆脱不公和残酷的年代,大多碌碌无为的民众更多的就是也只有是祈求内心的安宁和平和了,不是吗?
呼唤真正的政治文明,呼唤真正的信仰,这是热血们应该对大海讲的,呵呵,这当然不可以让官方的中国武警喊了。
对您的长诗,我很认同,我也很喜欢她,特别是她的胸怀和热情,她在能够被允许的范围和力道之中,说出了忧国和爱国人士的心声。也许中国走向文明的路还很长,但是不能因为遥不可期就放弃呐喊,就像当年日本鬼子斩刘胡兰时她所呐喊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一点随想,如果不合适,您不要介意。我喜欢你身上特有的气质和味道,一种洒脱,一种智慧的圆滑,一种正统之下呐喊的个性。我很想多拜读您的作品,只是不一定能提出什么建议,我的文学造诣有限。很希望和你交流,因为你是正统的民众,我是民众的正统,哈哈。以后您有什么大作或者想法,我很愿意拜读和倾听。
您忠实的读者和拥护者: 许 诺
久辛诗兄:
好。《致大海》读过,也感受到您的澎湃激情和睿智思索。一口气读下来,就像走进一径迷人的旅程,奇山秀水,美不胜收,有舒缓,有险峻,处处都是风景。奇思睿想扑面而来,清辞警句俯拾即是,我已经看到一首大诗的诞生了。
――高 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