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期选取《英诗金库》第288首诗“Music, When Soft Voices Die”,这是雪莱创作一首短诗。本期共收到十六篇译作,经过丁立群、余新、赵佼、杨景荣、晚枫五位编委盲评推荐,在此推出十一篇,以飨读者。
《英诗同题翻译》第29期
Music, When Soft Voices Die
栏目主持:杨中仁、项少晶
本期审校:丁立群、余新、赵佼、杨景荣、晚枫
本期朗诵:王劫苏
本期书法:蔡铁勇老师
本期译者:(以收稿先后顺序排列)
1. 吴伟雄
2. 王庆国
3. 鲁四彬
4. 张小波
5. 张琼
6. 王少君
7. 禄沐东
8. 陈赛花
9. 项少晶
10. 赵宜忠
11. 杨中仁
file:///C:/Users/charl/AppData/Local/Temp/ksohtml4380/wps1.jpg
编者语:
雪莱(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1822年),英国诗人、思想家、改革家,出生于英格兰苏塞克斯郡菲尔德庄园。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主要代表作有《麦布女王》、《伊斯兰的起义》、《致英国人民》、《西风颂》等。本期选取《英诗金库》第288首诗“Music, When Soft Voices Die”,这是雪莱创作一首短诗。本期共收到十六篇译作,经过丁立群、余新、赵佼、杨景荣、晚枫五位编委盲评推荐,在此推出十一篇,以飨读者。特别感谢五位专家在百忙中劳苦劳心的审阅推荐,也感谢王劫苏和蔡铁勇两位老师为本期奉献的朗读和书法,同时本期还选取Jo Stafford演唱的同名歌曲与大家分享。
Music, When Soft Voices Die
P. B. Shelley
Music, when soft voices die,
Vibrates in the memory —
Odours, when sweet violets sicken,
Live within the sense they quicken.
Rose leaves, when the rose is dead,
Are heaped for the beloved's bed;
And so thy thoughts, when thou art gone,
Love itself shall slumber on.
file:///C:/Users/charl/AppData/Local/Temp/ksohtml4380/wps3.jpg
英文朗诵: Music, When Soft Voices Die
朗诵者:王劫苏,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三大学。业余朗诵爱好者。开设讲授大学英语,英语语音,雅思英语,西方文化概论,法语等课程。
书法分享:
书法家:蔡铁勇,字堂荣,号东海居士,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理事。在福建省福州市从事外贸业务,平时爱好双语书写,以“丹翔和鸣,双语共雅”为座右铭,丰富业余生活。版本1音乐,当曼妙的声波消逝了……
译文分享:
1. 音乐,当曼妙的声波消逝了……
珀西•比希•雪莱 作
吴伟雄 译
音乐,曼妙的声波消逝了,
仍在记忆中回响——
馨香,芬芳的紫罗兰枯萎了,
仍在感官中珍藏。
叶子,玫瑰凋谢了,
仍铺满爱人的床;
你的思想也一样,你走了,
仍与爱留在睡乡。
译论:
余译此诗求“三似”,“和而不同”是要旨。
和而不同留原意:关键词直译或引申。soft,译为“形容音乐、舞姿等柔美”的“曼妙”,诗用适宜。复数的voices引申为vibrate(振动)则响的“声波”,vibrate则可引申译为与“音乐”搭配的“回响”。live, 曾译“留存”,改译“珍藏”更好,又与“回响”押韵。译heaped为“堆积”,似凌乱不雅,拙译“铺在”。slumber on,本意“继续安睡”,余译“留在睡乡”,取引申为slumberland,“诗/文或幽默”的“睡乡,梦乡”之意(《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辞典》)。
和而不同求形似:①原诗每行7-8个音节,大致整齐。译诗奇行,除第五行外,每行10-11个字(音节),偶行每行7个字,相应大致整齐。②原诗每两行组成跨行句,译诗亦然,语序也与原诗同。
和而不同译音韵:原诗韵式是aabb, ccdd, 译诗的韵式是abab, abab, 相应对应。拙译偶行一韵到底,奇行也一韵到底,交叉用韵,聊算带有英诗情调的音似。
译者:
吴伟雄,英语译审。中国译协四、五届理事、 “资深翻译家”。长期从事地市外事工作,曾赴五大洲20多国任随团翻译或参加国际会议。曾任北理工珠海学院教授,授英汉互译及诗歌鉴赏等课程。在翻译核心刊物发论文16篇,出版翻译研究编著5本。研究兴趣:诗译鉴赏、应用翻译。
2. 减字木兰花
珀西•比希•雪莱 作
王庆国 译
嘉音袅袅,
声断清歌心坎绕。
兰吐幽芳,
临谢犹凝轻重香。
玫瑰扑地,
残瓣堆床缘爱意。
人去还怜,
一寸相思欲枕眠。
译论:
该诗最典型的句法特征是:每个句子都含有一个时间状语从句,前三个从句还被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得句子结构松散,而最后一个从句并非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彻底地改变了前文句式。结合诗歌要传达的意义来看,因为某种外在因素的介入,导致一对恋人关系逐渐疏远,反复再三后,最终只能无奈地结束恋情。若按英语句式结构来翻译,貌似忠实,艺术效果却大打折扣。译者应该充分发挥汉语优势,再现原文的意义美和风格美。反观原文,诗中有两节,押韵模式为aabb ccdd,每行音节7-8个不等,暗示抒情者心绪不宁,可用宋词《减字木兰花》来翻译。
译者:
王庆国(1987年8月— ),男,讲师,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3. 轻歌绕梁
珀西•比希•雪莱 作
鲁四彬 译
轻歌绝耳,
心乐绕梁。
馨兰伤萎,
惜者敏其芳。
玫瑰落华,
叶怜扶冢。
逝者睿思,
情丝牵梦长。
译论:
翻译必问“对等”。而奈达这常识而抽象的“对等原则”在诗歌翻译实践中如何具体运用呢?从结构主义的视角看,本源语和目的语在诗的创评中都会考虑音韵的优美,择词的新颖,修辞的奇巧,立意的深遂。这几个元素构成深层结构的相同,而表层的表达因文化不同会带来很多差异。因此这种对等的过程更像“求同存异”。雪莱的这首小诗并不严守格律,又不是叙事自由体,四句一阙共二阙还算是歌谣体(Ballad),对比起来可从汉语的诗经风雅颂中的风找到音韵美的对等,“风”本来就是民间歌谣;诗中修辞用了三个比喻很像诗经中比兴的修辞法,故用仿诗经的体裁翻译。用词方面,用“轻歌,馨兰,落华,扶冢”等符合汉语习惯意象表达原诗的用词求同存异。
译者:
鲁四彬,汉英典籍翻译。1977级就读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湖南师大外语系任教。1984级入武大外文系英文专业读研,毕业后留武大外文系任教。1993年留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毕业后先在辛辛那提辛康软件公司教育培训部从事教学软件开发,后在美国田纳西莱恩学院从事网络管理和教师电教培训工作。
4. 声已逝 韵犹存
珀西•比希•雪莱 作
张小波 译
若轻柔之声一去不返,
韵犹存,在记忆中转辗。
若甜美的紫罗兰枯萎,
香愈浓,在感觉中回味。
若玫瑰花瓣凋谢零落,
残叶砌床只为爱人安卧;
若你离去,如叶思念,
爱情在思念之榻上孤眠。
译论: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这首短诗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爱的情绪。从时态来看,并不是在追忆失去的爱情,而是在海誓山盟,所以译者将when所引导的从句理解为假设句;其中的rose leaves 指的是花瓣,在翻译时,为了不重复,还是译成了叶;诗人两行一押韵的方式仍然保持,坚持以诗译诗的原则。
译者:
张小波,广东海洋大学英语教授,诗歌翻译爱好者。2020年初出版著作《译海钩沉:伍光建翻译研究》,致敬对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不朽贡献的翻译家。
5. 音乐,当温柔的声音消逝
珀西•比希•雪莱 作
张琼 译
音乐,当温柔的声音消逝,
仍在记忆中荡漾;
芬芳,当香甜的紫罗兰凋零,
犹在嗅觉间徜徉。
花瓣,纵然玫瑰枯萎,
依然洒满爱人的床;
你的思想也如此,当你离去,
爱将继续沉睡心房。
译论:
一、翻译基于正确理解
第一节,Odours … Live within the sense,字面意思“气味(odours)残留于感觉(sense)。感觉官能即视、听、嗅、味、触五觉,笔者理解这里的sense是整体转指部分,即“感觉官能”转指“嗅觉”。
第二节诗句“Rose leaves, when the rose is dead…”,这里rose leaves 是玫瑰花瓣,而不是玫瑰叶。诗人用leaves 表示“花瓣”,同样见于罗伯特·赫里克(Robert Herrick) 的To Blossoms的第三节But you are lovely leaves, where we/ May read how soon things have/ Their end, though ne'er so brave…,leaves一词,与blossom词汇连贯,意为“花瓣”。
二、再现原诗节奏和音韵之美
原诗两节,每节四行,第一节押韵abcc, 第二节押韵aabb; 译诗遵循原诗的结构,诗句顺序与原诗同,押韵abcb。
译者:
张琼,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肇庆市翻译协会会长。
6. 曲终乐声尽
珀西•比希•雪莱 作
王少君 译
曲终乐声尽,
回韵亦悠长。
幽兰芳菲倦,
馨香犹停绕。
无奈红玫谢,
落叶护花床。
情爱自难忘,
入梦诉衷肠。
译论:
(个人理解)爱情诗,表达爱情的矢志不渝,不为生死所阻拦,即使天人相隔,我的情谊也不会消失。我对于第五六句的理解是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样的。落叶无法阻止花的凋零,但却可以铺满泥土,继续润养,等待明年。我所认为的“the beloved”不是作者的爱人,而是落叶的爱人,也就是玫瑰花。最后一句我理解的意思是,即使爱人去世,爱情也不会消亡。
译者:
山东财经大学英语系大三学生,刚刚开始上翻译课。对于翻译了解尚浅,如有不足请谅解。
7. 芳爱犹在
珀西•比希•雪莱 作
禄沐东 译
轻柔的尾音渐渐淡去了,
音乐仍在记忆里萦绕荡漾;
甜蜜的紫罗兰萎蔫了,
却仍在所激发的感知里犹存芬香;
玫瑰花凋谢了,
其叶瓣堆满了至爱的床旁;
你去了,你的思想依旧留芳,
爱也自己会沉眠久长。
译论:
此译坚持“三美”和忠实原作即直译的准则(但so = 依旧留芳),既尝试韵律一致的音美,如“漾香旁芳长”,又兼顾结构上的形美,即八句四个“了”配合四个同韵,结尾两句作为结论性(似李清照风格)的强调连续同韵。至于意美,有人喜欢任意发挥,延展诗意,但很可能非原作所指,乃译者强加。个人认为,读者更渴望读到原诗的味道,虽有时直译难免会出现中文习惯上的不畅通(如 “所激发的感知”)。 意译的多自由导致众多版本,因把每处赋予不同的理解就能得到一个版本,例如,第一句”声音”,表面是音乐尾音,还可读为至爱终言或某个生活片段,紫罗兰可解为至爱平时的甜蜜,玫瑰可解为作者原本憧憬的爱,“思想”也未必只指思念或遗言,也可能是作者敬仰的哲思,以五律意译举例:乐声慢淡去,驻心萦绕梁;紫罗花萎竭,犹存兰芬香;玫瑰花凋谢,枝瓣环你旁;此去阴阳隔,芳爱眠久长。总之,忠实原作,自己可以去联想其中所包含的所有可能的扩展意义, 把联想和解读的权利交给读者。
译者:
Laurence L. Chen(禄润泽陈,笔名: 禄沐东),1994年某著名理工科大学青年正教授,1995年留美,现定居旧金山湾区,2015起大部分时间国内工作。爱好:画油画,书法,吹埙,读诗,问天,拜景。微信号:LLCjiujinshanSF
8. 歌声落,音乐起
珀西•比希•雪莱 作
陈赛花 译
美妙的歌声渐行渐远,
旋律还在记忆中回荡;
馨香的紫罗兰凋零后,
依然能闻到它的芬芳。
玫瑰花枯萎了,
花瓣铺满床,装点成爱人的花房;
你悄然逝去了,
爱啊,将枕着对你的思念,沉入梦乡。
译论:
这首诗的主题为死亡与爱。诗人认为:即使美妙的歌声消失了,旋律挥之不去;即使紫罗兰凋谢了,芬芳还在;即使玫瑰花凋谢了,花瓣可以铺满爱人的床;即使爱人不在了,爱永远都在。诗人采用“赋”的手法,几重排比,层层推进,语气逐渐增强,最终呈现了永恒的爱的主题,这正是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特点: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用“比”及拟人手法赋予音乐、声音、气味、紫罗兰、爱和玫瑰以人类的生命和情感。另外,诗人先写音乐、气味和花,是为了歌颂真爱的永恒,这是采用“兴”的手法。因此,诗人谙熟“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与《诗经》的手法如出一辙,说明东西方诗歌有相通之处。
本诗分上下二阕,采用扬抑格,双行韵,韵式为:AABB, 除了第一二行韵脚不一致外;三音步和四音步交替出现,诗歌富有音乐性,如行云流水。此外,诗人采用的句式很特别:主语和谓语之间插入时间状语,而且这一结构前后一致,可以说是诗人精心设计的,将重要的几个意象放置在最靠前最显眼的位置,这样从内容到形式,诗人完美地呈现了一首爱之永恒的旋律的“圆舞曲”。同样,译文采用通俗的语言和类比,将已经逝去的人或物处理为“了”或“后”结尾,而仍将留存或持续的旋律、芬芳和爱押上尾韵 /ang/长音, 旋律挥之不去,以期保留原作的音乐性。题目中soft voice之所以处理为“歌声”,是因为若处理为情人间的“呢喃”,和music 这一“音乐(旋律)”无法对应。本人也查过“sweet voice” 有悦耳的歌声之意,所以标题采用“歌声和音乐”对照,正文中采用“歌声和旋律”对照。
译者:
陈赛花,高校教师,文学和翻译爱好者。广东翻译协会会员,中大访问学者。早期发表过散文(纸质版)《父亲的手》、《我的书屋》、《温柔陷阱》、《又见茉莉花开》、《望》等,获深圳市散文创作优秀奖;第二届国学外译三等奖。自去年始,进行诗歌翻译和创作50多首,作品发表在中诗网、译原电子、诗殿堂,刊登在“Translating China”、《2019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世界抗疫诗精选》和《世界华语乡愁诗精选》等书籍。
9. 音乐,当柔美之音消逝
珀西•比希•雪莱 作
项少晶 译
音乐,当柔美的韵律消逝,
仍在记忆中荡漾——
甜蜜的紫罗兰枯萎,
芳香犹存。
玫瑰凋零,
叶片仍洒在爱人的床上;
你的思想也是一样,当你离去,
爱仍安睡。
译论:
英国著名诗人珀西•比希•雪莱坚信,爱有一种万世不朽的品质,人虽可成隔世,爱心却会依旧永相伴随。
译者:
项少晶,女,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英语教师。英汉翻译硕士,研究爱好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诗歌翻译。略懂音律,钢琴十级,喜奏古筝,热爱舞蹈。
10. 乐曲,轻歌雅音消
珀西•比希•雪莱 作
赵宜忠 译
卜算子(词林正韵)
轻歌雅音消,
乐曲心中颤。
病体枯萎紫罗兰,
异味浓浓漫。
玫瑰凋落时,
落叶情床满。
卿故西行情亦然,
梦寐常思恋。
译论:
诗无达诂,译无定法,缘译者并非诗人,难以完美还原感觉及情景,可能每个人对一首诗的理解有所不同,是非常正常的,由于理解各异,译文内容和形式自然就不会相同。说句实在话,我翻译诗词不少,但译文质量很差,我有自知之明。我现在的想法:译一首诗,方法,韵式各不相同,有人喜欢散译,有人喜欢韵译,各有千秋。此诗为格律诗,我想试译成咱们的格律诗词,对我来说,很难! 咱们的平平仄,仄平平比英文格律难! 这次我就把这首外诗用词林正韵试译成一首《卜算子》,格律译诗初读起来效果可能比较有“隔”,但细品含香,当然,我非说我译得可达那样效果。译后我感觉译诗比作诗要难得多呀,译诗必须忠于原文,回旋余地太小! 比如 这首诗里的 温馨的紫罗兰sicken 生病了, 叶子枯萎腐烂发出臭味 odours,只能忠于原文直译了!在译路上,我一直向译坛高手学习,摸索着前进!
译者:
赵宜忠,1966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英文专业,后又就读黑龙江大学和北京二外英文系。曾任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外办副主任,市译协副主席,省译协理事,市旅游局总经理,一直从事翻译工作。曾任美国L&A水处理公司驻大庆化肥厂总代表的首席翻译,也曾出任部委级领导,省市领导的翻译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日本,苏联,瑞士,德国等欧洲国家,现居捷克首都布拉格。喜欢翻译古诗词,曾译古诗词近千首,多首莎翁等诗篇,韵译毛泽东诗词百首,韵译古诗词150首,已经在美国出版,多篇现代诗歌,如阿紫的《翻阅阳光》《锦绣》闰龙的《我是雪花》,叶舟的《祖国在上》,玉扣子出版的《我住在鼹鼠的故乡》的英文翻译等。
11. 当柔美的合声消逝后
珀西•比希•雪莱 作
杨中仁 译
柔美的合声消逝后,乐曲,
依然在记忆里唱响
甜蜜的紫罗兰腐败后,其味,
依然在嗅觉里存放。
玫瑰凋零后,那些花瓣儿,
还能在爱人的床头堆放留香;
等你离我而去,你的思想也如此延长,
爱会进入梦乡。
译论:
雪莱的这首短诗是在歌颂爱情,诗人通过三组不同的意象来比喻爱情的不朽和永恒。全诗两节各四行,各行音节基本整体,韵式基本工整,分别为aabb和ccdd; 在句法结构上,前六行结构完全相同,即“主语+时间状语从句+谓语+介词短语”,而最后两行作为诗心,其结构突然改变,更加突出爱情不会因为爱人离世而消逝,它依然会在活着的心里梦里时时萦绕。译诗在措辞上有所引申,在语序上有所调整,但结构风格上基本保持原诗的形式;译诗各行长短不一,韵式为abbb和cbbb。
译者:
杨中仁,译审,文学文化翻译爱好者。过往已成历史,余生将以教为职,以诗为友,以译为好。现为北理工珠海学院外国语学院责任教授,《中诗翻译》版编辑,《英诗同题翻译》栏目主持人,《诗殿堂》汉英双语诗刊执行主编,世界华人文化艺术研究院译审。认为:翻译应在忠于原文旨意的基础上追求地道表达。主张“诗应有感而发,而非无病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