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说“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是的,在漫长的生命长河中我们都学会了等待,等待一朵花开,一颗草结籽,等待与一个人相遇。我也在等待,等待一个叫海韵的女诗人,等待有一天为她的诗集《水墨时光》写一些感怀的文字。
我们时常感怀,而记录下这种因感触而产生的情绪,这其实是一种生活阅历与态度的表述。就如同海韵的诗歌,她基于生活的诗意叙事,记录下的点点滴滴,都在为逝去的时光立传。时光荏苒,我们留下了什么?此时,诗意的临摹就显得至关重要。“大雪总为时间漂白,这个冬月它堆积出我的天命之年”。人们总在腊月里心怀忐忑,因为腊月的边缘就是一年的尽头。小孩子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人到中年的诗人却发出了“努力半生,终于逼出了身体里的黑”的感慨,然而笔锋一转,诗人又表达了“我依旧在夜里,写一些分行,记下生命琴弦的无弦之音”的生活态度。
在我的印象中,海韵一直都是忙忙碌碌的。白天穿梭在家具卖场,晚上还有一家老小需要照顾。当忙碌了一天卸下重负之后,写诗就成了她打开另一个纬度空间的钥匙。海韵心思细腻,观察力极强。有些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她都会捕捉到诗意的内核,一首首分行的输出,为她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
海韵的诗歌不冗长,不造作。从一个笼子里出来/钻入另一个笼子/我们交换笼子/为爬行的动作鼓掌/我们给笼子冠名/给他们穿好看的外衣/笼子代代相传/钥匙攥在手心里/已锈死。没有人的生活能够随心所欲,这是现代人的悲哀也是不争的事实。《活着》纵然不易,但仍要学会与社会和解。就好比“给道德清淤/给人间拥堵/除障 刷新/天亮以后/自己不推翻自己”一样,人间清《醒》,才不会迷失自我。
与海韵相识不记得是哪一年了,也许是我初入赤峰文学圈的时候吧!那会大家都在各种文学群里混,交流作品、写同题,但那时的认识仅限于一个刻板的ID符号。第一次见到她本人,应该是那年“英金焕彩赤峰地区原创诗歌大赛”的颁奖现场。也在那一刻,我才对这个有着清醒的自我认知,良好的生活态度、别致的精神追求的她有了立体的感知和印象。
海韵的诗写非常日常,在她的诗里,一枚青果、一个陀螺、一条狗、一家小店都会激发她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她基于日常的文本处理,看似碎碎念,但实则是精神层面的不断提升和渴求。如何面对诗歌的日常?取消固定的对万物的认知方式,从中吸取新的经验,就会发现在那些熟视无睹的生活中被遮蔽的情感就是我们要寻求的诗歌纬度。小院的桃花/只任性了几日/就一片片/跌入季节/逐流水是命 化作春泥也是/那个荷锄葬花的人/已被眼泪水葬多年/我还在厨房熬煮/风追着落花 叹息两声/来了 又走了。花开花落本是寻常,然而在海韵的眼里,落花早已不是落花,而是一种命运的象征。细品《桃花劫》,人生的无常与无奈跃然纸上。
我们知道,写诗的人和不写诗的人,对待生活是两种不同的方式和态度。他们对生活、生命各有认知,情怀上是存在着差别与不同的。诗人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拈出与众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发掘出承载这些认知和情感的词语及语言方式,赋予其全新的意义和生命。但要做好这件事,却非常难。但是我却觉得,平常人以一颗平常心爱诗写诗,可能更符合人生的意义及生活的本质,也更符合诗歌存在的意义及价值!
诗歌的写作是需要一定天赋的,并且还需要一定的素养和文化积累以及深度的体验,才能做到不浮躁,富有底蕴。无疑,海韵是有诗歌创作天赋的,她的文化积累以及日常体验也是非常丰富的。她的诗歌虽然不尽善尽美,但基于现实的临摹却始终保有热情和张力。她不与世俗争高低,只求自带芬芳,花香满径!水墨浸染的时光里,她用文字赋予了生命不一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