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顾偕,著名诗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小时候看过一部社会主义阵营的译制片,神秘的名字叫《第八个是铜像》,大意是反法西斯侵略的。故事内容即便在历经半个世纪人的脑海已年久淡忘了,惟独主题依然深扎记忆之中。是否一个时代最严酷隆重甚而最辉煌的事儿就可记一辈子,但凡有的印象为什么像花朵的芬芳一样可以流传,总之也是不得而知。经典的书籍作品不免都会遭遇泛黄和发脆,所幸网络世界的来临,作家和诗人们思想及情感的留存,相信再有什么妄想浩瀚或需永恒的传世之作,只要电子不死,可能一切古老事物,今后均能在现代社会复活。
除了已然行世的九本诗集,我的第十本个人专集,竟已“跨越”到电子书了!这是科技与与时代进步的胜利,也是人的阅读观念,在求真务实探索的历程一种飞跃式的发展。模拟人工翻书悦耳的沙沙声,任意定格选页抑或放大的多维功能,一本“书”从此这样活在无限生命的自由里,少了手感触抚的厚重,却多了几分先进的灵巧与亲切。
四十余年的诗歌创作与摸索,写下二十余部长诗和近500首百行左右的短诗后,期间我也写过总计不超过十篇的中短篇小说及也算不少量的评论和散文随笔之类。但我执着的专属和强项仍然还是诗,就像每日三餐吃不厌的米饭那样。今番读者打开手机看到的顾偕另一番作品,权且就是些精神的零食及较为高档点的西餐。这些营养依然会有过剩的灵魂的食粮,不说丰富和精致与否,不说需要与欣然接受与否,更不必说思想的价值与境界走到了多远与否,总之人的生存命运除了历练,恐怕还需时时不忘的认识,文学要做的事包括超越的记叙,也许还更包括怎样才能取得更广阔而灿烂的平衡。
这部诗人意外的“电子书”,说的就是这些。可能还是一些来自人类渺小的展望,但今日是从集成电路中出发,所有的远方和未来都在近旁,再壮丽的宇宙,也不过是在一块芯片模板上建立。但愿世界枯燥仍不失人性浓郁的情怀。
顾偕 2020.8.25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