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人 > 顾偕
自古英雄出少年
——喜读一位15岁少年诗人刘觉的原创作品


  导读:此文原载于《诗词》报2006年6月12期,刘觉凭借所发作品22岁就加入了广东省作家协会。
  当我们总是担忧现今诗坛是否再有好诗或能拥有多少读者时,一组出自一位15岁少年诗人之手的《灵魂深处的灵魂》,忽然进入编辑视野,着实给人以不少惊讶。如果历史的构成,必定会有一些宿命成分的话,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位名谓刘觉的初中生,来日说不准于他的志向上,就会有一番建树。至少在我们读完他的这组诗后,谁都不怀疑这位少年已具备了诗人的天资。
  一个孩子的世界观,往往是会被社会忽略的。但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眼光和情操,一旦付诸一种整体的表达,便并非没有想象的价值。试想一个正处在成型岁月的少年,生命的成熟对其是多么重要,而要把这过程记录下来,甚或想对自己的成长做些预测和总结,如果不是借助诗这样的一种声音来对其思绪萦绕,他的心境的多少瞬间插曲,能使一切的飞逝变得这般灿烂吗?“白色/应该是那天使翅膀的/永远纯洁的绚丽”(《白帆鱼》);“夜晚的星宿/似乎有你的样子”(《记忆中的一页》);“无论多么伤感/下完雨的她依旧/那么美丽/一只雪白的纸飞机/带着我的遐想/飞到了银河系/打开了那被我埋藏的/快乐”(《纸飞机》)……凡此种种,那种纯洁的进程,那种天真的寓言,莫不都以象征与真实的汇合,激起了我们对生活以外的一些思考,并在这些联想的魅力下,真切感受到一种艺术的生动,一种没以巧妙用词就能形成和展现的幼小心灵的世界图景。
  体验与诗,一直是创作和想象的基石。体验关涉的内容是什么,自然叙述的内容就会是什么。一名少年生活的实验,可以有欢乐和鲜花,可以在这年龄段灌进太多的“甜蜜素”,但实际的日常勾画,尤其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心灵感受,想必亦均非是高调写实,每每抒发的都一定是人类的理想赞。这就像一个社会虽有不少进步和繁荣,却并非便能说如此就是一个不断胜利的时代。成长是欣喜和烦恼的,甚至有着一种压倒性的忧郁,总在莫名左右着生长。从刘觉带给我们的这些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的直观的表达里,除了想象的飞扬以及不乏神奇比喻的闪光哲理外,这些诗的大部分,皆是越过表面现实的一种独到情感和隐秘展现的维系,是我们大家既陌生又熟悉的一种精神矛盾的组合。如“希望在我死后/灵魂/能来到这荒芜的天堂/寻找那逝去的/灵魂深处的灵魂”((灵魂深处的灵魂》);如“难道在去往天堂的路上/一定要经过地狱的洗礼吗”((状元坊》);如“轮回似的游玩/曾经在这上面进行/如今它却已落入到这旋涡中/善变的命运”(《死亡摩天轮》)等等,这般几乎是超越了年龄的不可思议的真实直觉,由此不难使我们于某一事物的深处,会发现灵魂的物质性,会让我们不由地在生命的尊严尚未沦落前,要共同关注起永恒。
  我们理当要惊叹这位少年诗人对诗性和诗意的捕捉能力。我们还要感谢正是今天有了这样一个开明而丰富的时代,人从多种刺激方式中走出,不为世风因素困扰,在怀疑中进取,还能诞生少年“思想家”。虽然在刘觉传递给我们的这些思绪的量与值中,有着太多反复强调的“少年深度”,有着诸多似乎不明原因的观念的升华,乃至有着与他年龄不成正比的显然卓越的艺术抱负,但所有这些不全是冲动式的智力运动,能离得开社会影像的折射,能一概排除正是因了社会的变化,才会于一个少年的心
  胸,留有这多意义的合成吗!
  明白命运,不是光靠美化就能有所释怀的。虽然我们相信这些诗的完成,于刘觉本身或多或少已享受到了那种客观化书写的快感,但这样的“快感”,却把问题留在了成年人的世界,以致我们不能仅仅沉浸在直观的欣赏,而需在某些略带颓废情趣的现代元素中,寻找出更多发自一位少年诗人之所以要选择这般“灵感”的含义。诸如教育的失败与悲剧,诸如为什么总有人要逃离时代倾向,诸如何谓乐观的人生观,诸如人类怎样才能摆脱向梦想进军时的挫折,诸如我们究竟何时能真正看到世界之光。因此不妨这样说,好的诗便是对生命的提示,它会使我们有机会回忆一下生活,会促使人们于平庸中骤然产生辨别力,且由此还能让人欣慰到现实与未来的区别。
  刘觉实在还太年轻。直观知识的吸收与消化,外在影响的抗拒和对立,依附秩序的适应与不适应,这些仿佛都以生存或学习的首要条件,持续纠缠着他的日常内容。处在一种理当无忧虑的年华,他本该尽情汲饮着自己的清泉,采摘着自己的花朵,悄悄编织起自己青春的王冠,继续漫游于自己的童真。但在这组《灵魂深处的灵魂》中,我们似乎感到作品缺少些许生气,多了太多的成熟。尤其那种有疑问而无答案的内在自我的困扰,仿佛已飘离了他正常生长的路线,开始使他像是时常需要以展望去充实点什么,这就在我们对他的诗才认可之外,不得不要对周围的社会世相,再做些形而上的思考了。
  儿童和少年,永远都是未来世界的主宰,人类切不可轻视自己的生命里程。总之我们既祝贺刘觉已有本领能抓住事物,并将其存放到记忆中去理解,且在少年时期,就能让生命染上浓烈的诗性色彩,我们亦更期望,他能化天赋为动力,于今后的岁月可以掌握更多的人生信条,直抵自己喜爱事业的高峰。
  或许写诗,还只是他另一种生命的过程或开始。但愿最美的时光,永远会停留在人类的精神层面上。
简介
顾偕,上海市人,中国作协会员,广州市作协原副主席,第五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代表。曾为广州市文学创作研究所、广东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在《芙蓉》《花城》《湖南文学》《诗神》《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南方日报》等全国大型报刊发表长诗近 30部,著有《顾偕长诗选》《太极》(英文版)等诗集九部,电子版新作诗集、评论集两部(中诗网发布)。诗作曾被拍摄成电视诗、电视音诗在中央电视台、香港等全国30余家电视台播出,多部诗集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香港图书馆、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收藏。长诗作品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三年诗选》等多种专家选本,多篇诗歌评论在国际知名人文社科前沿期刊《中文学刊》刊载(全球发行)。获“第五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文本奖”及其他文学奖项多种。相关作家名和作品篇目内容被《中国新诗编年史》《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作家大辞典》及“百度百科”辞条等写进和录入。
责任编辑: 村夫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