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人 > 葛诗谦
从伤痛中喷涌出的心声、美声、震声
——读当代著名诗人葛诗谦战“疫”诗歌有感


  导读:我对作诗、评诗并不擅长,但这并不妨碍我,以及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读者被诗歌打动。因为好诗中的情感是可以跨越时空、直抵心灵深处掀起波澜的。
作者简介

陈爱莲,万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管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当选十七大代表,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现兼任全国党建非公专委会委员、中企联副会长、全国工商联执委、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先后荣膺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经营大师、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首届全球浙商金奖等多项荣誉。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庚子年冬春之“时”,全国人心所系之“事”,无疑便是倏忽而至、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中,我们看见灾难和不幸、伤痛和死别,也同样看见坚韧和伟大、光明和重生。
  “多难兴邦”!每次灾难背后最终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是“战无不胜”的精神财富,从容和尊严,安全和幸福,都来自于民族的强大和自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处置、1998年特大洪水抗击、2003年非典疫情抗击、2008年汶川地震应对等多次典型事件雄辩地证明,这些危及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厄运,反而凝聚成了中国人不甘屈服、为自己赢未来的决战决胜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次的疫情挟带着人间所有的丑陋与美好当头压下,葛诗谦先生的灵感正是在这样的压迫中,喷涌而出,化为我们眼前的金声玉振的诗篇,发出这一特殊时期作为诗人向这个世界最嘹亮的宣言。
  上世纪9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拜读到葛老师刊载在《人民日报》、荣获中宣部大奖的长诗《中国,是自豪的东道主》。这篇专为第11届亚运会创作的主题诗,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友善、现代、开放、包容的中国。读完后,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而真正与葛老师的相识,源于他15年前对本人的一次访谈。随后,其撰稿20000多字的报告文学《映日美莲赞无双》在相关主流媒体刊载。彼时,该专稿是对我所带领的团队创业10年以来的一次全面展示,以详实的数据,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案例,解码我们企业“战略引企、文化领企、人才强企、科技兴企”,最终成为全球细分行业领跑者的密钥,让更多人认识了国际化进程方兴未艾的万丰集团。
  之后,我与这位良师益友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情。葛老师会断断续续将其新作新著寄送给我,并每次都谦虚地要求我多提宝贵意见,我总能为作品中折射的家国情怀和正能量所感动。偶尔也与葛老师在北京小聚,相谈甚欢,交流世界经济相关走势,畅谈中国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发展前景,他也会给我提一些有关万丰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意见。
  这次疫情期间,葛老师也关心着我们万丰集团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的情况,还将他每次新创的抗疫诗歌与我分享,并建议将之融入万丰企业文化建设中。我总是一气呵成读完葛老师的战“疫”系列诗歌,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三方面力量。
  一是启人思考的深邃。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这次疫情是一场大考,也是一面镜子。越是在灾难面前,越能体现一个民族的自信心。大面积的恐慌,无缘由的谣传,根本在于心里没有底气,对国家和民族有没有信心。一个民族的自信,不仅仅体现在和平时代的志得意满,更体现在困难时的坚守、坚强和冷静。这些才是灵魂的高贵和文化的底蕴。在这场战“疫”中,以文载道,为人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启迪,是诗人该肩负起的责任与担当,这在葛老师的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击刺可穿甲/横竖挑乾坤/一串谵语被寒光戳穿/一则谶语被寒光戳穿/地心之血冲破结痂偾张”,这是葛老师对“佐证一个民族的强大和基因”的坚定回答。从“有灾难,就有青春逆行/有死亡,就有生命诞生”的辩证思考,到“错别字和任性/欲望,权力和那些个贪婪/岂能再随意裹挟莫名的异骇”的振聋发聩,从“晶莹自已也晶莹世界”的淳朴心曲到“小我大乾坤/神行乃瞰宙”的豪情高歌,都让我一路读来,一路思索。
  二是妙笔生花的纯美。追求真善美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葛老师战“疫”系列诗歌,上承中华古典诗韵,又糅合了他特有的语言艺术风格,一唱三叹,兼备“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他用爱的语言,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
  “逆行,行大义之义/向死,择慨然之慨/泪洒一颗/也要涌作长江源头/血抛一滴/亦能澎湃不朽大度”,让我读到了“逆行者”的正气凛然。《大觉寺的白玉兰》《梅心》优美古典;组诗《战“疫”:击不碎的玻璃心》清新隽永;《长江呵,三月说出我的爱》磅礴纵横……葛老师的文字就像照相机按下精准的快门,把这个特殊的春天里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都恰到好处地收入镜头,凝成一个个纯美的段落,让读者沉浸其中,目眩神迷。
  三是动人心魄的情感。我对作诗、评诗并不擅长,但这并不妨碍我,以及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读者被诗歌打动。因为好诗中的情感是可以跨越时空、直抵心灵深处掀起波澜的。“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白居易的诗连他家中的仆人都能解读,绝不仅仅因为语言的朴素明快,更因为大诗人和老仆尽管际遇和才华天差地别,但依然有一样的情感共鸣。
  葛老师的诗也是如此,很能够抓住读者的心。这是他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当读到“紧紧裹着防护服的天使/看不出靓美/辨不清俊丽/年轻的女护士呵/ 眼镜片上,有液体逸动/两颗水珠泛起了水汪两粒……快去擦擦你的镜片吧/母亲心疼瞧这个模样的你”这样的诗句时,身为母亲、身为子女、身为在疫情中日日夜夜为“最美逆行”的白衣天使们感动而祈祷的每一个人,怎么能不心中一颤?诗人的魔力,就在于把这“一颤”用最精微的诗语捕捉住。《京都,庚子春头雪》里“有一种疼/已剜了我的心/真的有一种痛/已剖了我的魂”,则是全国人民的悲愤感同身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前线无数英雄勠力同心,抗击大灾大难;后方千千万万的“葛诗谦们”,坚守在文艺战线上,争做疫情防控的“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监督者”,以艺载道,用特有的方式书写大爱大美,或以诗鼓劲,或以歌为媒,或以曲传情,或以墨抒怀,或以画言志,为时代英雄谱写赞歌,为战胜疫情加油鼓劲。在葛老师的诗歌中,我们最能体会到的是,什么样的灾难都挡不住春天的脚步,抗疫必胜!
  这就是葛诗谦的诗带给我的感受,正如他的名字——歌(葛)以咏志、诗礼传家、谦逊向上。在黑暗中温暖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了别人,为抗疫作出了另一种形式的贡献。
简介
葛诗谦,当代著名诗人,报告文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国家外文局《中国文学》副主编、中央党校《中国市场经济报》副社长兼副总编,兼任中国扶贫协会副会长等多职。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800多万字,有数十篇选入《新华文摘》、《中国诗人成名作选》等选集。策划、主编了大型爱国主义宣传画集《跨世纪的交流——中国当代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共话21世纪》等大型活动;长诗《中国,是自豪的东道主》荣获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亚运会组委会、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等管理部门、文学组织、新闻单位联合举办的“亚运会优秀文艺作品”大奖最高奖。四幕话剧《少年邓小平》1998年6月在京首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赞扬,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并建构“两前”文学理论,为茅台、沈飞、一汽、二汽、宝钢、万丰奥特、鲁花花生油、远东电缆、亨通线缆、东宝药业、葵花药业等130多家著名企业和民族品牌及世纪工程南水北调撰写、发表160多篇报告文学。成为我国“两前”文学的实践者。 现任:国企民企联合发展工程委员会主任;中铁中冶联合控股集团总裁;国商联盟(北京)经济学研究院终身院长;中国企业商会联盟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人民法治文学委员会主席等多项社会职务。
责任编辑: 山野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