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万里行总策划,北京著名诗人、诗评家。
张况是目前诗坛颇为活跃的青年诗人之一。尤其近年来,张况的诗歌创作,似猛虎下山,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他以每年一本、两本专集的问世,向诗坛展示了他的创作势头和成果,其诗歌美学追求,已为越来越多的评论家所关注。他的才情与为人,也早已为诗界所赞誉。我与著名诗评家张同吾先生在一起,只要谈到张况,总会听到他由衷地赞叹张况:才华出众,潇洒飘逸,大有前途!
近十余年来,张况的诗之路,从《爱情颂词》到《走近中国文化》,表明他已从自恋情结中走出,完成了个体经验向传统文化的回归与汇合。他满怀激情地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追寻历代先人的踪迹,汲取营养并抒发对古典的崇尚,对民族文化的颂扬。作为一个青年诗人,张况的步子迈得及时而又踏实。
张况选择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这是需要具备勇气和胆识的。而且他能够做到不跟风逐流,不起哄不凑热闹,这在诗坛已是别具一格了。当然,遨游于传统文化的世界里,专心致志的张况,颇有些浪漫无忌。正如同吾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赞许张况:“是用诗人的眼光来窥探中国文化的宏阔与玄奥,并以诗的浪漫和诗的情采,来表现他在文化疆域的精神漫游。”(《文化疆域的审美向往》)。同吾先生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张况这本诗歌新著《古典凭吊》的出版,恰好印证了同吾先生的论点。
张况在传统文化疆域里,将一杆诗笔磨得铮亮。通过对诗歌题材的横向拓展与内涵的纵向挖掘,张况开发了一块烙有自己个性特征的传统文化资源,并取得了不匪的收获。我相信,阅读和欣赏这本《古典凭吊》,将有助于重新启动读者的个人经验与古典记忆,并在读诗的过程中,实现一次心灵与历史的庄重对话。
对于历史,人们之所以难以看清,主要是难于把握理性与感情的闸门。人们要么轻信发黄的纸张,要么完全不屑于史书的记载,或者一厢情愿地臆测古人的心思。而在张况眼中,历史似一道合上而又虚掩的门:“鸿门虚掩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宴会在里面举行……”。(《鸿门宴》),他如此诗意地进入其中,无疑借助了文化的力量和智慧。而“一条警句/从别人的胯下冷冷地穿过/站起来,就成了一座负重的山……”(《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则显示出张况的文化眼光和艺术胆识,其诗笔的触角,也给人以启示:重阅历史,不能盲目地“赴宴”而为历史所困。我想,《古典凭吊》或可说是诗人通过艺术空间,对历史的一次重访,也是诗人对自我人生的一种洗礼。当生命、文化与历史、实现诗意的重叠,人生将会何其丰富?相信读者自有见仁见智的眼光。
如果说诗是一种文化载体,是诗人与现实的对话方式,是诗人情感的真实表露,那么张况的诗歌,就是他面向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其精神之于现实残缺部分的补充。从某种意义上讲,诗人是凭借诗的精神力量来生存的。我以为,看一个“诗人”的社会价值,关键看他能否与现实生活相融,看他给诗坛是否带来有益的探索或启示。否则,便有可能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纵观当下诗坛,真正具有社会价值的诗歌作品其实并不多见。诗人们似乎都在忙于自己“个性”的抒发,这虽然无可厚非。然而,时代呼唤着具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并关注其价值取向。我相信,张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知再寻根是对诗歌的一大贡献,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创作方向和严谨的创作态度。张况以《古典凭吊》回溯历史与文化,犹如对自己血液所进行的DNA检测,是诗人精神对古典的一种诗意回归和对自我生命的有益审视。
在我所熟悉的朋友们中,张况是最年轻、最具活力、古典情结最重的诗人,个性也是最鲜明的一个。他的每一步人生阶梯,每一次艺术跨越,无不显示出青春朝气和独特魅力。张况对亲情友谊的珍惜,对爱情的痴迷,对缪斯的执著,对美的追求,构成了他的生命品质:即人性、灵性与诗性的统一,并近乎完美地贯穿于他的人生。我有时候会在白天或者深夜,从电话中接听到张况微醺后的声音,他所在的环境与周遭世界,以及一句“老哥,我爱你!”的喊叫,使我感到亲切与顺耳。他甚至会让旁边的人,无论男女,无论熟悉与否,都说上几句无关紧要的话,但都会让我感受到历史文化名城佛山的美好和朋友的珍贵!
我想,率真、透明、热情、执著,就是张况的人格魅力。他的生命品属,使得他异常地看重自己手中之笔的灵性,而对于职位,则常常不以为然,权当是生存活命的一个路径。以他的这种豪迈性情,也造就了他在琴棋书画上的儒雅和生活中的神奇浪漫。
清代学者徐增《而奄诗话》曰:“诗总离不开才。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自古才子大多是精通多种艺术门类的,且大多能够融汇贯通。对张况而言,虽不必和太白与子美论,但与才子王维摩诘相比,两人都是一手写诗,一手题字,也都因才华横溢而生活不拘一格、放浪形骸、潇洒自在的。不过,张况却总是视诗为生命的。
如今,张况以诗人的敏锐,将历史和现实诗意地贯通,并构建了《古典凭吊》这样厚重的一个平台,这是人性、灵性与诗性和谐合奏的一部古典诗剧。我衷心祝贺这部诗集的出版。它是诗人张况借助语言的翅膀,在时间与空间之上飞翔的信使,它穿越了多少历史与古典的时空回廊,又投射了多少诗人的影子,这是读者朋友们最有理由回答的问题。
2003年6月8日于京东梨花园
(选自《张况论》,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万里行总策划,北京著名诗人、诗评家)
近十余年来,张况的诗之路,从《爱情颂词》到《走近中国文化》,表明他已从自恋情结中走出,完成了个体经验向传统文化的回归与汇合。他满怀激情地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追寻历代先人的踪迹,汲取营养并抒发对古典的崇尚,对民族文化的颂扬。作为一个青年诗人,张况的步子迈得及时而又踏实。
张况选择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这是需要具备勇气和胆识的。而且他能够做到不跟风逐流,不起哄不凑热闹,这在诗坛已是别具一格了。当然,遨游于传统文化的世界里,专心致志的张况,颇有些浪漫无忌。正如同吾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赞许张况:“是用诗人的眼光来窥探中国文化的宏阔与玄奥,并以诗的浪漫和诗的情采,来表现他在文化疆域的精神漫游。”(《文化疆域的审美向往》)。同吾先生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张况这本诗歌新著《古典凭吊》的出版,恰好印证了同吾先生的论点。
张况在传统文化疆域里,将一杆诗笔磨得铮亮。通过对诗歌题材的横向拓展与内涵的纵向挖掘,张况开发了一块烙有自己个性特征的传统文化资源,并取得了不匪的收获。我相信,阅读和欣赏这本《古典凭吊》,将有助于重新启动读者的个人经验与古典记忆,并在读诗的过程中,实现一次心灵与历史的庄重对话。
对于历史,人们之所以难以看清,主要是难于把握理性与感情的闸门。人们要么轻信发黄的纸张,要么完全不屑于史书的记载,或者一厢情愿地臆测古人的心思。而在张况眼中,历史似一道合上而又虚掩的门:“鸿门虚掩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宴会在里面举行……”。(《鸿门宴》),他如此诗意地进入其中,无疑借助了文化的力量和智慧。而“一条警句/从别人的胯下冷冷地穿过/站起来,就成了一座负重的山……”(《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则显示出张况的文化眼光和艺术胆识,其诗笔的触角,也给人以启示:重阅历史,不能盲目地“赴宴”而为历史所困。我想,《古典凭吊》或可说是诗人通过艺术空间,对历史的一次重访,也是诗人对自我人生的一种洗礼。当生命、文化与历史、实现诗意的重叠,人生将会何其丰富?相信读者自有见仁见智的眼光。
如果说诗是一种文化载体,是诗人与现实的对话方式,是诗人情感的真实表露,那么张况的诗歌,就是他面向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其精神之于现实残缺部分的补充。从某种意义上讲,诗人是凭借诗的精神力量来生存的。我以为,看一个“诗人”的社会价值,关键看他能否与现实生活相融,看他给诗坛是否带来有益的探索或启示。否则,便有可能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纵观当下诗坛,真正具有社会价值的诗歌作品其实并不多见。诗人们似乎都在忙于自己“个性”的抒发,这虽然无可厚非。然而,时代呼唤着具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并关注其价值取向。我相信,张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知再寻根是对诗歌的一大贡献,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创作方向和严谨的创作态度。张况以《古典凭吊》回溯历史与文化,犹如对自己血液所进行的DNA检测,是诗人精神对古典的一种诗意回归和对自我生命的有益审视。
在我所熟悉的朋友们中,张况是最年轻、最具活力、古典情结最重的诗人,个性也是最鲜明的一个。他的每一步人生阶梯,每一次艺术跨越,无不显示出青春朝气和独特魅力。张况对亲情友谊的珍惜,对爱情的痴迷,对缪斯的执著,对美的追求,构成了他的生命品质:即人性、灵性与诗性的统一,并近乎完美地贯穿于他的人生。我有时候会在白天或者深夜,从电话中接听到张况微醺后的声音,他所在的环境与周遭世界,以及一句“老哥,我爱你!”的喊叫,使我感到亲切与顺耳。他甚至会让旁边的人,无论男女,无论熟悉与否,都说上几句无关紧要的话,但都会让我感受到历史文化名城佛山的美好和朋友的珍贵!
我想,率真、透明、热情、执著,就是张况的人格魅力。他的生命品属,使得他异常地看重自己手中之笔的灵性,而对于职位,则常常不以为然,权当是生存活命的一个路径。以他的这种豪迈性情,也造就了他在琴棋书画上的儒雅和生活中的神奇浪漫。
清代学者徐增《而奄诗话》曰:“诗总离不开才。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自古才子大多是精通多种艺术门类的,且大多能够融汇贯通。对张况而言,虽不必和太白与子美论,但与才子王维摩诘相比,两人都是一手写诗,一手题字,也都因才华横溢而生活不拘一格、放浪形骸、潇洒自在的。不过,张况却总是视诗为生命的。
如今,张况以诗人的敏锐,将历史和现实诗意地贯通,并构建了《古典凭吊》这样厚重的一个平台,这是人性、灵性与诗性和谐合奏的一部古典诗剧。我衷心祝贺这部诗集的出版。它是诗人张况借助语言的翅膀,在时间与空间之上飞翔的信使,它穿越了多少历史与古典的时空回廊,又投射了多少诗人的影子,这是读者朋友们最有理由回答的问题。
2003年6月8日于京东梨花园
(选自《张况论》,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万里行总策划,北京著名诗人、诗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