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人 > 张况
序蔺存宝散文集《父亲的至理名言》


  导读:辑入本书的44篇作品,大多是蔺存宝眼中的人间百味、世态万象,书中既有对“至爱亲情”的深刻怀恋,也有对“成长记忆”的温馨反刍;既有对“人物印象”的深度挖掘,也有对“读书观影”的琐碎描述,当然也不乏对大好河山和人性道德“边走边看”边思边想的感悟。
 
  蔺存宝在律师界是个响当当的“大状”,不惟佛山,甚至在整个广东,据说他都是排得上号的人物。
  “冤假错案”即使“衰到贴地”、到了“地狱”,他也能给你拽回人间来洗掉“冤情”,还你一个公道;“徇私舞弊”的勾当即便已在“天堂”“杯上杯落”、任性逍遥,只要他豹眼圆瞪一声断喝,也一准能将之打回“地狱”去,让它原形毕露。
  我有时就想,蔺律师要是个能说事的大法官就好了,兴许能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
  作为全国优秀律师、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兼首席合伙人、佛山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广东高级法院法院诉讼服务窗口监督员、广东省检察院规范司法行为监督员、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广东省律师协会律师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广东省“七五”普法高级讲师团讲师,蔺律师那串比“蛇春”还长的吓人头衔,足以让人瞅出他的斤两和过人素质绝不是个可有可无的摆设。
 
  “蔺律师不但官司打得漂亮,他的文章也写得很见性情、甚是出彩。”诗人包悦有一天在“宝慧时光”文学活动中见到我时竖起拇指向我介绍蔺存宝,并乐呵呵布置作业道,“主席您就瞅空帮他即将付梓的散文集制个序吧!不为别的,只为‘宝哥’人品好、文品佳,值得写……”
  我这人疏于酬酢,与存宝交往确实不算多,偶尔通个电话,多半也是客客气气向他讨教些法律援助方面的事,彼此甚少谈及文学,更遑论探讨什么话题了。
 
  这些年来,市作协文学院和禅城区作协联手打造的“宝慧时光”文学活动品牌颇受社会和业界关注。屈指算来,该活动每年都会为我市十位八位作家、诗人举办作品鉴赏会的。
  品牌的打造不容易,没有众人拾柴的氛围和基础,这“火焰”肯定高不到哪里去。“宝慧时光”其实就是以蔺存宝的“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冠名并作部分赞助的。蔺律师高看文学一眼,他出点“血”,作协挤点“奶”,“宝慧时光”就这样苟活了下来。虽有些辛酸,但也让协会中人看到了“法外施恩”背后的点点温情。事实上,文学确实需要这种惺惺相惜的维持与爱护。
  作协一直“三无”,我虽非“巧妇”,但“无米之炊”凑合了多年,八百人的队伍一直没散,这也算是奇迹了。我时常为本会拥有像蔺存宝这样为文学慷慨解囊的会员而感到些许安慰,为此,我多次在不同的文学活动场合表扬了蔺律师等人反哺文学的义举,认为这是值得致敬的行为,文学会记住他们的好。毕竟,总让我这个不善逢迎的七尺须眉领着一帮子沟壑纵横的“老汉”厚着老脸去“化缘”,也是够难为情的。
  丧气的话就别提了吧,谈些高兴的话题、说些好玩的事,其实也有“画饼充饥”的效果。
 
  我曾不止一次在文学活动中听蔺存宝眉飞色舞“口水花喷喷”说自己是文学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说什么即便如今有了些光景了,也不该对文学“始爱终弃”。他说他“海拔”不高、长相也很普通,当年没资本追老婆时,靠的就是每天给“心中女神”写一首诗,并准点候在“女神”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厚着脸皮用蹩脚的普通话不厌其烦地当面朗诵给她听。
  毫无疑问,诗歌魅力的分加到蔺存宝的个子上,恰到好处地将他偏低的“海拔”拔高至一米八以上,形象顿时高大许多。
  冰点“女神”经不起“宝宝”如此高频率的“软磨硬缠”、“轮番轰炸”和诗歌“海水”高强度的浸泡,于是“女神”只“高冷”了三个月零九天,就被“宝宝”的诗歌感动得不要不要的。酷毙的“冰心”一旦开始融化,矜持的“底线”自然形同虚设。就这样,“宝宝”凭100首诗歌,一次性将“女神”从头到脚全部“拿下”。
  无聊时掐算一下,三个月零九天换算成“烧火”时间,恰属“百日围剿”序列,这是蔺律师的“百日维新”了,他每天给冰点“女神”加热1摄氏度,冷水煮到一百度,爱情自然也就“沸腾”了。
  诗歌有此魅力,也合该存宝抚着他的将军肚逢人便咧嘴乐此不疲地兜售他那套文学“有用”论,不厌其烦地嘚瑟他的写诗“风流史”了。
  恨只恨迄今为止,我还没读到过蔺律师的半首诗歌。说来也是,他一直就这么藏着掖着,我想我有生之年恐怕都很难窥见将冰点“女神”轰倒的那些诗歌究竟长啥样了?因为我叫他出示“呈堂证供”时,“宝宝”两手一摊对我吐舌头道:“‘罪证’都掌握在‘女神’手里,想要‘验诗’,等于与虎谋皮!”
  我闻言莞儿,甚至已为他做了最坏设想:“存宝你那些涂着蜜汁的‘糖衣炮弹’,指不定在尊夫人成为‘正宫’之后,考虑到自己作为当时唯一的‘被告’,兴许早就将私藏的那一大叠‘存宝’当‘罪证’给焚之一炬、毁尸灭迹了也未可知……”
  看见存宝脸上忍俊不禁的抽搐了一下,我乐了,心想该是戳着他痛处了,于是赶忙扑火,劝他“节哀顺变”。
  读不到蔺律师当年的诗歌是我心中的一种深憾了。指望能从他那里学得一招半式,也想狗尾续貂将迷恋多年的高冷“哑巴”轰成“拄拐”的“抖音”、“瘫痪”的“衣橱”、发福的“电饭煲”,看来不交点学费,那是绝对没戏的。
  这就是命,一点不由人。
 
  还好,“假佛”“真酒囊”包悦换吸“薄荷烟”的推介还不算太“饭桶”。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读不到蔺律师的诗歌,却意外读到了他温情脉脉的散文,这也算个不错的补偿嘛。
  我开始还很好奇于蔺律师为何要将散文集取名为《父亲的至理名言》,并将这篇散文排在开篇的位置来作重点凸显呢?其实书中可以用作书名的篇什依我看绝不止四五六七个。
  细读这篇《父亲的至理名言》之后,我才晓得蔺律师确实是个大孝子,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是因为一直牢记父亲当年的教诲,心里一直惦念着父亲的养育之恩,惦记着父亲的好,他一刻都没忘却父亲才是自己血脉的真正源头。
  蔺律师他爹的“至理名言”也就那么几句简单的大白话,什么“隔手不打人”、“吃亏人常在”,说的都是些做人的持守、处世的理;什么“眼是孬蛋,手是好汉”、“人勤地不懒”、“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讲的都是些勤劳持家、热爱农事的道道;什么“打死犟嘴的,淹死会水的”,谈的都是些劝人知轻重、懂进退的真言。
  乡下人的谈吐,要不了许多花哨东西,跟糊在墙上的泥巴差不离,土得掉渣,但理还是那个理,实诚!管用!这样的俚语,话糙理不糙,听一遍兴许就能记上一辈子。
  显然,老人家这些话至今还在蔺律师5G存量的脑海里贮存着,甚至一直还在对蔺存宝的为人处世起着某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辑入本书的44篇作品,大多是蔺存宝眼中的人间百味、世态万象,书中既有对“至爱亲情”的深刻怀恋,也有对“成长记忆”的温馨反刍;既有对“人物印象”的深度挖掘,也有对“读书观影”的琐碎描述,当然也不乏对大好河山和人性道德“边走边看”边思边想的感悟。
  事实上,蔺律师的文字确实很细腻,很柔和,也很见赤子柔情,读之有如习习凉风拂面,绝不像他的身材那般粗壮。蔺律师的表达可谓言之有物,叙事风格生动传神,且不乏幽默色彩,不少篇什甚至还焕发着哲理光芒。我想设若将他的律师身份掩盖,你可以从中读出一个另类的可爱“宝宝”来。
  作为佛山电视台节目点评顾问、《佛山日报》评论员、《佛山律师》编委会副主任。“宝宝”这些年办理过的各类案件据说就多达一千余件,他同时还担任多家单位常年法律顾问。即使在这样繁忙的情况下,他依然笔耕不辍,依然热爱着文学,依然能够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法学论文、法治评论文章多达400余篇,获各类奖项达30余次之多。这怎么看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真佩服蔺律师的毅力和那份文学情怀。
  我看过蔺律师的简介,他所在的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下设民商事业务部,刑事业务部,行政业务部,知识产权业务部,金融和保险业务部等10余个部门。业务领域更是涵盖了公司事务、资产重组、企业并购、信托证券、股东事务、合伙事务、破产清算、劳动争议、商事仲裁、行政诉讼、刑事诉讼、金融保险、知识产权、建设工程、建筑房产、婚姻家庭、继承抚养等数十种法律服务内容。所里有执业律师、律师助理及行政辅助人员近70人。其中,光执业律师就占了31人。
  看来蔺律师的摊子铺得挺大的。更为难得的是,蔺存宝非常重视律师所的文化建设,还建立了重大疑难案件集体研讨制度、例会制度和青年律师培训制度,极积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创设并推广宝慧法律讲坛。蔺律师带领他的团队为数千家银行、保险公司、政府机关、电视台、报社、电台、企业等单位和公民个人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并与司法机关、政府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在各级法院、仲裁机构和政府部门以及各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业绩一摞摞,光环一圈圈,按说如今的“宝慧”已经很“时光”、很牛叉了,但蔺存宝并未就此躺在功劳簿上睡懒觉,并未就此自满、就此裹足,他还以“做老百姓请得起,委托人信得过,当事人记得住”的律师为己任,与北京、上海、天津、香港、新加坡等地律师同行建立业务协作关系,搭建起为高端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国际平台。这不能不说蔺存宝是个有“文化”含量、有“文学情怀”的人,他的成功断不是天上掉馅饼侥幸得来的,而是撸起袖子一点点干出来的。
  蔺存宝是个有名的“大状”,同时也是个会写文章的作家、诗人,尽管他对我说他最近每天晚上只吃一包麦片,体重也有所下降了,但从正面望过去,他依然还是个颇有“吨位”的“胖纸”。而胖子即使是在认认真真看书学习,人家也会误以为他在“点餐”的。
  我不担心蔺律师帮他人打官司之余会抛弃文学,就像我不相信包悦、王海军之流会戒酒一样坚决。善待文字、不忘文学初心的蔺律师是不会忘记自己的作家身份的。
  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啊。我希望蔺律师即使被人误读为“点菜”,也希望他能多点些文学大餐给大伙享用。这样一举两得,也就不枉了他那律师、作家的双重身份了。毕竟这年头,“身份可疑”的人太多了,蔺律师能左右开弓,独善其身,出污泥而不染,这是法律与缪斯跨界相恋结出的“正果”了,读者诸君不妨摘一颗尝尝,味道好不好,当然由你们说了算。
  是为序。 
 
  2019年10月31日
  佛山石垦村  南华草堂
简介
张况,著名诗人、作家,1971年生,广东五华人。中国长诗写作倡导者、当代新古典主义历史文化诗歌写作的重要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已出版长篇小说《赵佗归汉》(五卷本)、《雅土》《小镇上的鼓手》(合著)、大型历史文化长诗《大秦帝国史诗》《大汉帝国史诗》《三国史诗》《大晋帝国史诗》《大隋帝国史诗》《大唐帝国史诗》等文学著作31部,主编诗文选30部,部分作品翻译成英、日、韩、蒙、阿拉伯等文种介绍到海外。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特聘导师、河南洛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鲁迅文学院首届诗歌高研班学员。
责任编辑: 西江月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