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李犁:父母起的名字是李玉生。辽宁人。上世纪八十年开始写作诗歌和评论。2008年重新写作,评论多于诗歌。出版诗集《大风》《黑罂粟》《一座村庄的二十四首歌》,文学评论集《烹诗》《拒绝永恒》,诗人研究集《天堂无门——世界自杀诗人的心理分析》;有若干诗歌与评论获全国奖。为《深圳诗刊》执行总编、辽宁新诗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
我曾把孙思写诗比喻成焚香,虔敬而又纯净。前者是她对诗的态度,后者是她诗的品性。这让她的写作成了个人的修行,诗不仅是她朝拜的方式,更是她心灵的皈依。这从她称谓这本诗集为《一个人的佛》就可看出。诗为佛,生命就有了指引,心就少了慌乱和迷茫,同时写诗就成了一种滤净的过程,滤去血管里的杂质,让生命净化成宁静、干净、深沉、温软,这样诗境就似太阳将出未出时黎明的天空,有点孤独,又有着无言的美和况味。我把这看成孙思心灵放射的微芒,虽不炫目热烈,但清明而坚定,让不甘沉沦的心跃出红尘,并向上也是向前升华和禹禹独行。
这种精神具化在写诗上,就是点灯,或者说点灯就是孙思写诗这种行为和意蕴的形象化。灯亮了,黑暗的灵魂便被唤醒了。这种超越于个人信仰之外的拯救意义让她的诗有了唤醒的功能。这是孙思诗的弦外之音,也是意外之用,是她诗歌发出的能力波,契合了佛之宗旨和灵志。当然这一切并非她刻意而为,而是诗人在沉迷于自己心灵时,情与志随忘我的吐纳自动地显形,让人时时感到诗中有佛,虽若隐若现,但能感觉到来自于她的照耀,亲切温暖,灵魂和神经确有被沐浴和透通之感。
所以,在孙思所有的诗歌中我偏爱她的《一盏灯》,我认为这首诗囊括了她所有诗歌的特质和本质,且生动地回答了她写诗的目的和意义:“要点多久,才能点到/一个人的心里/点到心里/我们才能内心安定······//即便一个高僧圆寂/一座庙宇倾圯/一部经书失传/我们内心的灯不会灭//因为不灭,才能一生一世/与黑对峙//这多么像爱上一个人/爱上一个人,你会无法放下/放下,就如同灯灭//为什么世上有这样爱/就像人们为什么需要有盏灯/仅仅因为有这盏灯/那些雨,那些雪,那些风霜/才遇暖而散”。
需要强调的是,孙思的这本诗集的每一首诗都以“一”开头,都是三个字,比如:一盏灯、一滴泪、一滴水、一杯酒、一束光、一条路、一座庵等等,整齐、严肃,营造出静穆淡远令人敬畏的氛围,类似道场。这恰是佛之精神和语境,更契合经文的气质和气韵。就这首诗而言,灯暗喻为诗、理想和信仰,也是个人内心修行之佛光,以及人性中光明的东西,包括爱和勇气。点灯的过程就是人心苏醒的过程,灯亮着,就有希望。人可以失去一切物质,但不能失去希望。心怀希望,人就能从被蒙蔽中显现出来,就有了生存的动力和理由,哪怕暂时身处黑暗和泥泞。现在有了这希望的灯盏,雨雪霜就遇暖而散。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孙思诗歌的唤醒功能,这构成了她诗歌的尖锐部分,是对麻木的迟钝的还在半蒙半昧中的人心和人性的敲击刺激和启蒙。于是一盏普通的灯就被诗化美化文化化了,就有了形而上和哲学的深意。
现在,我试着还原一下这首诗的产生过程,首先我要否定的是偶然的触景生情,也就是某个夜晚,孙思看见了闪烁的灯光,就立马产生了这么多的联想(或者这只是点燃这首诗的爆发点,而不是这首诗的主体和重点)。这首诗最有力的部分来自诗人长久的生命体验,比如失望、艰难、美被蒙尘,以及爱被剥夺和呼唤的不能照应呼唤等等灰色的人生经验。与此同时,诗人也在经历和积累着另一种体验,即不甘、坚持、反抗,以及上下求索、燃烧、奋进,最终走出黑暗的红色经验。这两种体验像油漆一样一层层一遍遍在人的心里涂抹,多了就被压缩成弹片潜伏在生命里,形成了她的潜意识,左右着诗人的思维并等待机会爆发。更主要的是,随经验一起逐渐堆积的还有作者的情感,而暴涨的情感是需要泄洪的。对于诗人来说,泄洪就是写诗。于是诗人找到了同样在心里堆积了半生,神似也凝结了自己这两种体验的符号,那就是灯。借助灯的自然属性隐喻相同的生命感受,同时也消减了情感的风暴。这里情感是诗的推手,体验是诗的内容。诗人借助情感的冲击力,让想象飞远,让思考拓深,让体验现形。而现形的体验就是思想在结晶,结晶得越多越重,诗就越有力量。《一盏灯》是这样,孙思所有的诗都是这样。
所以我们读孙思这些诗歌,感觉一激灵的同时也非常过瘾,这是因为在吃惊于语言嫁接的奇峭和陶醉于情感的纯净之时,每每灵魂被她诗的弹片击中,这射穿读者心脏的就是埋藏在诗歌中的思,就是独特而凝重的思想和思考。这让孙思这些“咏物诗”不仅颜值惊艳,灵魂也有深度和力度,而且每一首诗,每一个不同的事物都被赋予也寄托了不同的思想和指向。这不像出自于女性之手,而更像一个以头脑的风暴见长,夜以继日向深邃的思想挺进的智者和老者之笔。我们节选两首她的诗来为例,先看她的《一双眼》:“看到什么,看不到什么/远处的,近处的/入到眼里来,入不到眼里来/取决于视力,还是取决于心//眼里有的,是否心里有/眼里无的,是否心里无//迎面过来一个人/眼睛看到了,心能否看到/心看不到,这个人存在/还是不存在//有时不用眼睛看/我们是否能在心里模拟出一个人/并一厢情愿地遥想着他的一切……”还有《一扇门》:“开与合,是不是人心的/开与合//开时,什么能进来/什么不能进来,合时/什么能留住,什么不能留住/这些,人是不是无/左右//偶尔,门外飘过的细雨/像不像,你心里那个女子的泪/这一生,你是不是注定/要负她//偶或的瓢泼大雨呢/像不像你内心的起伏/一波按下,一波又起/你真的打算/让她永远立在门外/立在门外,谁的心更疼”
因为篇幅有限,只节选了两首诗的前半段。两首诗都不是简单地描摹事物的外像,而是书写它们预示的一种精神和命运。这就是暗示,暗示就是暗喻,也就是象征。暗示的越多就越有深度。前者通过眼的看见与看不见写一种存在,真与假、有与无、重要与不重要。其中有质疑,也是追索和求是,宗旨还是力求揭开生活的表层,找到生命和生存的本质和大道,结实简练锋利,像短剑。这也是后一首《一扇门》的主旨。但后一首由于情感元素的介入,诗歌有了柔媚与温软,甚至有点伤感的味道。诗人的视野越过了门以及门的喻意,重点写被拒绝于门外雨中站立的女子,对她的怜悯让诗有了让人心疼的感觉。两首诗都是诗人从更多的角度观察人,写人的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而且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启示。因为人的灵魂不是单一的质素,而是深沉和多样化的运动。这就是思,就是思想和意义。诗歌因而也就有了追问生命探寻生命之谜的厚度和尖锐感。所以思一定要去思生命和生存才有生命力,诗歌一定要呈现思的根本诗才丰盈,才具有哲学的意味。所以海格德尔说:“思,就是使你自己沉浸于专一的思想,它将一朝飞升,有若孤星宁静地在世界的天空闪耀。”
正因如此,思成了孙思诗的着落点,是她的诗之核和镭。思一直是她写作的钻头和筛选器,这就让她的写作成了一场智性的博弈与掘进。智性涵盖了理性和思考,但更多的是交织着灵性。智性渗进了灵性让理性和思考活了,且能脱口而出,这就摆脱了为了找到思想和暗示去苦思冥想。灵性中有了智性就是创造性的艺术直觉,直见诗的同时,刮带出思。换句话说就是诗进思里,思出诗来。诗是视觉和口感,思是营养素,要细嚼。具体心理过程就是诗人首先对亲历的事物凝神静思,体验沉迷让心智进入无意识,并借助无意识的灵光,将思与物融合融化,在瞬间成形生成诗。这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升华。虽然是瞬间但体验了生命的全部光芒。也就是说,诗歌就是把这种可能是艰苦的等待和探寻,也可能是突然爆发的心满意足的体验凝固下来,成为一个美化了的,有光亮会呼吸有味道的意象,且意味深长。
所以孙思这些诗不是稀释的不明之物,而是结晶的透明体。用一个物象来比喻就是琥珀。琥珀首先是美,这是外形。继而是晶莹剔透,仔细辨识里面又有着花鸟鱼虫,甚至山风与松柏的灵和魂,这是内核。这让孙思的诗成为美和力的综合体,从中可以看出孙思在写作中力求诗与思、实与虚、真象与想象、朴素与灵秀的结合。操作方法就是找到客体的物与主体的情感以及思想(思考之果)三者的交叉处,结合得恰到好处,就等于找到一个涌泉穴,点一下,则诗意泉涌。孙思显然找到了它,且将淌出来的诗意加以提炼、锻打、淬火、成型。这个重新锻造出的物象,表面上虽然还是原来那个物象(像上面举例的几首《一盏灯》《一只眼》《一扇门》),但发生了质的变化,它的灵魂里已经有了诗人的爱恨和三观,也凝聚了诗人对世界的新发现。诗越过了原物而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或曰真理。
从审美上说,这重新创造出来的物象就是心象,心造的境,与原来的实境相比是虚的,是原物的影子。而影子往往比实物更婀娜缥缈,更有诗意。也就是眼见为实,心见为诗。举个例子,水中的倒影永远比它的实体更美。所以古人有“蹈虚揭影”之说,也就是说重新解构的景物超越了有限的形而下的实体约束的时候,诗才有了超验的无以言说的形而上的意韵。好的诗永远是以刷新人的感觉,让人在昏昏噩噩中一瞬间惊醒过来,并强拽着人的心智向陌生的境地进发。这不仅是倒影和心境,更是一个神奇的灵境。它包含了选择诗的符号、意象的嫁接、词语的拿捏、比喻的新奇,还有语感、口吻等等。对于孙思来说,她综合了这所有,其目的就是“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这灵奇就是孙思诗歌的特质,也是她追求的审美终极。这充分证明孙思能在惯常和杂芜的生活里一下子发现诗意的事物,也能在本来就没有诗意的事物上敲打出诗意来。从中显见出她心灵的纯净和思维的敏捷。因为纯净,直觉才能敏锐地穿过杂草丛生一下子把诗歌逮出来;因为敏捷,思维才能锋利到在毫无诗意的地方上抠出诗,融入思,并让思想放出光辉。同时,诗在瞬间把心灵从现实的重负中解放出来,复归它的自由轻灵和美。
那么孙思的诗在诗歌美学上属于哪种风格和品格呢?用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对照,其中的清奇比较接近,超诣、委曲、流动也沾了点边。现在我试着凭自己的感觉,由浅入深地找几个关键词来给她定下格。首先是优雅,是说孙思的诗“柔明而专静,端懿而惠和”,不因悲喜而失态和走光。然后是贴心,就是她的每一首每一句都是从心灵上刮下来血和肉,不为出奇制胜而剑走偏锋。再就是入微,是指她写作的精致和细致,不仅认真斟酌每一个字词句,最重要的是能用心钻到每一句每个词字里去,细细地体味其中的各种滋味。最后是也是最重要的是清婉,清婉!我觉得这是她诗歌的情感核心。表面上理解是清丽委婉,其实这个词是有温度的。我把清婉理解成楚楚动人又有点清凉和伤感,像秋天的露珠和霜。这是说孙思的诗通透但有点凝滞,了然了世界但依然不敢浪漫。她的诗像林黛玉,但比林黛玉明亮点,用句流行的话说就是带着眼泪的微笑。当然这不是悲观和消极,这只是一个人的性格使然,是一个人的天性和经历长期积淀后,奠定成型的看待世界的基本姿势和眼神。所以诗歌的风格其实就是一个人性情和价值观的凸显。譬如:《一滴泪》“……它从一个人的眼睛里/滚落、下跌,其距离和速度/与一颗露珠从天空到/一棵草一朵花的距离及速度/谁更远,更快//……有时它是否更像一粒/火烧过的炭,其灼痛/能伤及我们多久,会不会/让我们瞬间失去辨别/失去边界//它为什么流,为谁流/里面是否藏有一个人……/他到底带给它/多少的伤痛和悲凉,他是否知道/这一生它注定,为他生而生/为他死而死//从他走进眼睛的那一刻/它便从心起,为他站成/一个人的湖泊,今生今世/再退无可退//因为一滴泪承载的/必定是一颗心承载的”。
所谓清婉就是这首诗透出的气质,干净清丽,有点诗经里《蒹葭》中的凉而怅惘的美。不能遮掩的是孙思的诗确有一些悲伤,还有一些小心翼翼,这从她总是使用诘问和祈使句就能看出她内心的徘徊和唯美,而且很多诗写着写着,就回到爱情上,或者出现了“他”。这也是一种潜意识,是因情感的缺失,不自觉地需要诗来填充?还是因期待过久而出现了幻影?这是被日常遮蔽连她自己都不易觉察的又一个隐秘。知晓了这些,就知道也找到了她写诗的驱动力,也知道了悲伤并不可怕,而是有诗意的。而且悲伤能净化人生,让人提前触摸到万物的结局,从而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就应了那句名言:看透了生活,还依然爱着。因此写诗就真的成了孙思的一种修行和皈依之路。最终是羽化清心,让生命自由,让灵魂平静。
这就是我理解的孙思诗歌写作的特异性和境界。
这种精神具化在写诗上,就是点灯,或者说点灯就是孙思写诗这种行为和意蕴的形象化。灯亮了,黑暗的灵魂便被唤醒了。这种超越于个人信仰之外的拯救意义让她的诗有了唤醒的功能。这是孙思诗的弦外之音,也是意外之用,是她诗歌发出的能力波,契合了佛之宗旨和灵志。当然这一切并非她刻意而为,而是诗人在沉迷于自己心灵时,情与志随忘我的吐纳自动地显形,让人时时感到诗中有佛,虽若隐若现,但能感觉到来自于她的照耀,亲切温暖,灵魂和神经确有被沐浴和透通之感。
所以,在孙思所有的诗歌中我偏爱她的《一盏灯》,我认为这首诗囊括了她所有诗歌的特质和本质,且生动地回答了她写诗的目的和意义:“要点多久,才能点到/一个人的心里/点到心里/我们才能内心安定······//即便一个高僧圆寂/一座庙宇倾圯/一部经书失传/我们内心的灯不会灭//因为不灭,才能一生一世/与黑对峙//这多么像爱上一个人/爱上一个人,你会无法放下/放下,就如同灯灭//为什么世上有这样爱/就像人们为什么需要有盏灯/仅仅因为有这盏灯/那些雨,那些雪,那些风霜/才遇暖而散”。
需要强调的是,孙思的这本诗集的每一首诗都以“一”开头,都是三个字,比如:一盏灯、一滴泪、一滴水、一杯酒、一束光、一条路、一座庵等等,整齐、严肃,营造出静穆淡远令人敬畏的氛围,类似道场。这恰是佛之精神和语境,更契合经文的气质和气韵。就这首诗而言,灯暗喻为诗、理想和信仰,也是个人内心修行之佛光,以及人性中光明的东西,包括爱和勇气。点灯的过程就是人心苏醒的过程,灯亮着,就有希望。人可以失去一切物质,但不能失去希望。心怀希望,人就能从被蒙蔽中显现出来,就有了生存的动力和理由,哪怕暂时身处黑暗和泥泞。现在有了这希望的灯盏,雨雪霜就遇暖而散。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孙思诗歌的唤醒功能,这构成了她诗歌的尖锐部分,是对麻木的迟钝的还在半蒙半昧中的人心和人性的敲击刺激和启蒙。于是一盏普通的灯就被诗化美化文化化了,就有了形而上和哲学的深意。
现在,我试着还原一下这首诗的产生过程,首先我要否定的是偶然的触景生情,也就是某个夜晚,孙思看见了闪烁的灯光,就立马产生了这么多的联想(或者这只是点燃这首诗的爆发点,而不是这首诗的主体和重点)。这首诗最有力的部分来自诗人长久的生命体验,比如失望、艰难、美被蒙尘,以及爱被剥夺和呼唤的不能照应呼唤等等灰色的人生经验。与此同时,诗人也在经历和积累着另一种体验,即不甘、坚持、反抗,以及上下求索、燃烧、奋进,最终走出黑暗的红色经验。这两种体验像油漆一样一层层一遍遍在人的心里涂抹,多了就被压缩成弹片潜伏在生命里,形成了她的潜意识,左右着诗人的思维并等待机会爆发。更主要的是,随经验一起逐渐堆积的还有作者的情感,而暴涨的情感是需要泄洪的。对于诗人来说,泄洪就是写诗。于是诗人找到了同样在心里堆积了半生,神似也凝结了自己这两种体验的符号,那就是灯。借助灯的自然属性隐喻相同的生命感受,同时也消减了情感的风暴。这里情感是诗的推手,体验是诗的内容。诗人借助情感的冲击力,让想象飞远,让思考拓深,让体验现形。而现形的体验就是思想在结晶,结晶得越多越重,诗就越有力量。《一盏灯》是这样,孙思所有的诗都是这样。
所以我们读孙思这些诗歌,感觉一激灵的同时也非常过瘾,这是因为在吃惊于语言嫁接的奇峭和陶醉于情感的纯净之时,每每灵魂被她诗的弹片击中,这射穿读者心脏的就是埋藏在诗歌中的思,就是独特而凝重的思想和思考。这让孙思这些“咏物诗”不仅颜值惊艳,灵魂也有深度和力度,而且每一首诗,每一个不同的事物都被赋予也寄托了不同的思想和指向。这不像出自于女性之手,而更像一个以头脑的风暴见长,夜以继日向深邃的思想挺进的智者和老者之笔。我们节选两首她的诗来为例,先看她的《一双眼》:“看到什么,看不到什么/远处的,近处的/入到眼里来,入不到眼里来/取决于视力,还是取决于心//眼里有的,是否心里有/眼里无的,是否心里无//迎面过来一个人/眼睛看到了,心能否看到/心看不到,这个人存在/还是不存在//有时不用眼睛看/我们是否能在心里模拟出一个人/并一厢情愿地遥想着他的一切……”还有《一扇门》:“开与合,是不是人心的/开与合//开时,什么能进来/什么不能进来,合时/什么能留住,什么不能留住/这些,人是不是无/左右//偶尔,门外飘过的细雨/像不像,你心里那个女子的泪/这一生,你是不是注定/要负她//偶或的瓢泼大雨呢/像不像你内心的起伏/一波按下,一波又起/你真的打算/让她永远立在门外/立在门外,谁的心更疼”
因为篇幅有限,只节选了两首诗的前半段。两首诗都不是简单地描摹事物的外像,而是书写它们预示的一种精神和命运。这就是暗示,暗示就是暗喻,也就是象征。暗示的越多就越有深度。前者通过眼的看见与看不见写一种存在,真与假、有与无、重要与不重要。其中有质疑,也是追索和求是,宗旨还是力求揭开生活的表层,找到生命和生存的本质和大道,结实简练锋利,像短剑。这也是后一首《一扇门》的主旨。但后一首由于情感元素的介入,诗歌有了柔媚与温软,甚至有点伤感的味道。诗人的视野越过了门以及门的喻意,重点写被拒绝于门外雨中站立的女子,对她的怜悯让诗有了让人心疼的感觉。两首诗都是诗人从更多的角度观察人,写人的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而且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启示。因为人的灵魂不是单一的质素,而是深沉和多样化的运动。这就是思,就是思想和意义。诗歌因而也就有了追问生命探寻生命之谜的厚度和尖锐感。所以思一定要去思生命和生存才有生命力,诗歌一定要呈现思的根本诗才丰盈,才具有哲学的意味。所以海格德尔说:“思,就是使你自己沉浸于专一的思想,它将一朝飞升,有若孤星宁静地在世界的天空闪耀。”
正因如此,思成了孙思诗的着落点,是她的诗之核和镭。思一直是她写作的钻头和筛选器,这就让她的写作成了一场智性的博弈与掘进。智性涵盖了理性和思考,但更多的是交织着灵性。智性渗进了灵性让理性和思考活了,且能脱口而出,这就摆脱了为了找到思想和暗示去苦思冥想。灵性中有了智性就是创造性的艺术直觉,直见诗的同时,刮带出思。换句话说就是诗进思里,思出诗来。诗是视觉和口感,思是营养素,要细嚼。具体心理过程就是诗人首先对亲历的事物凝神静思,体验沉迷让心智进入无意识,并借助无意识的灵光,将思与物融合融化,在瞬间成形生成诗。这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升华。虽然是瞬间但体验了生命的全部光芒。也就是说,诗歌就是把这种可能是艰苦的等待和探寻,也可能是突然爆发的心满意足的体验凝固下来,成为一个美化了的,有光亮会呼吸有味道的意象,且意味深长。
所以孙思这些诗不是稀释的不明之物,而是结晶的透明体。用一个物象来比喻就是琥珀。琥珀首先是美,这是外形。继而是晶莹剔透,仔细辨识里面又有着花鸟鱼虫,甚至山风与松柏的灵和魂,这是内核。这让孙思的诗成为美和力的综合体,从中可以看出孙思在写作中力求诗与思、实与虚、真象与想象、朴素与灵秀的结合。操作方法就是找到客体的物与主体的情感以及思想(思考之果)三者的交叉处,结合得恰到好处,就等于找到一个涌泉穴,点一下,则诗意泉涌。孙思显然找到了它,且将淌出来的诗意加以提炼、锻打、淬火、成型。这个重新锻造出的物象,表面上虽然还是原来那个物象(像上面举例的几首《一盏灯》《一只眼》《一扇门》),但发生了质的变化,它的灵魂里已经有了诗人的爱恨和三观,也凝聚了诗人对世界的新发现。诗越过了原物而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或曰真理。
从审美上说,这重新创造出来的物象就是心象,心造的境,与原来的实境相比是虚的,是原物的影子。而影子往往比实物更婀娜缥缈,更有诗意。也就是眼见为实,心见为诗。举个例子,水中的倒影永远比它的实体更美。所以古人有“蹈虚揭影”之说,也就是说重新解构的景物超越了有限的形而下的实体约束的时候,诗才有了超验的无以言说的形而上的意韵。好的诗永远是以刷新人的感觉,让人在昏昏噩噩中一瞬间惊醒过来,并强拽着人的心智向陌生的境地进发。这不仅是倒影和心境,更是一个神奇的灵境。它包含了选择诗的符号、意象的嫁接、词语的拿捏、比喻的新奇,还有语感、口吻等等。对于孙思来说,她综合了这所有,其目的就是“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这灵奇就是孙思诗歌的特质,也是她追求的审美终极。这充分证明孙思能在惯常和杂芜的生活里一下子发现诗意的事物,也能在本来就没有诗意的事物上敲打出诗意来。从中显见出她心灵的纯净和思维的敏捷。因为纯净,直觉才能敏锐地穿过杂草丛生一下子把诗歌逮出来;因为敏捷,思维才能锋利到在毫无诗意的地方上抠出诗,融入思,并让思想放出光辉。同时,诗在瞬间把心灵从现实的重负中解放出来,复归它的自由轻灵和美。
那么孙思的诗在诗歌美学上属于哪种风格和品格呢?用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对照,其中的清奇比较接近,超诣、委曲、流动也沾了点边。现在我试着凭自己的感觉,由浅入深地找几个关键词来给她定下格。首先是优雅,是说孙思的诗“柔明而专静,端懿而惠和”,不因悲喜而失态和走光。然后是贴心,就是她的每一首每一句都是从心灵上刮下来血和肉,不为出奇制胜而剑走偏锋。再就是入微,是指她写作的精致和细致,不仅认真斟酌每一个字词句,最重要的是能用心钻到每一句每个词字里去,细细地体味其中的各种滋味。最后是也是最重要的是清婉,清婉!我觉得这是她诗歌的情感核心。表面上理解是清丽委婉,其实这个词是有温度的。我把清婉理解成楚楚动人又有点清凉和伤感,像秋天的露珠和霜。这是说孙思的诗通透但有点凝滞,了然了世界但依然不敢浪漫。她的诗像林黛玉,但比林黛玉明亮点,用句流行的话说就是带着眼泪的微笑。当然这不是悲观和消极,这只是一个人的性格使然,是一个人的天性和经历长期积淀后,奠定成型的看待世界的基本姿势和眼神。所以诗歌的风格其实就是一个人性情和价值观的凸显。譬如:《一滴泪》“……它从一个人的眼睛里/滚落、下跌,其距离和速度/与一颗露珠从天空到/一棵草一朵花的距离及速度/谁更远,更快//……有时它是否更像一粒/火烧过的炭,其灼痛/能伤及我们多久,会不会/让我们瞬间失去辨别/失去边界//它为什么流,为谁流/里面是否藏有一个人……/他到底带给它/多少的伤痛和悲凉,他是否知道/这一生它注定,为他生而生/为他死而死//从他走进眼睛的那一刻/它便从心起,为他站成/一个人的湖泊,今生今世/再退无可退//因为一滴泪承载的/必定是一颗心承载的”。
所谓清婉就是这首诗透出的气质,干净清丽,有点诗经里《蒹葭》中的凉而怅惘的美。不能遮掩的是孙思的诗确有一些悲伤,还有一些小心翼翼,这从她总是使用诘问和祈使句就能看出她内心的徘徊和唯美,而且很多诗写着写着,就回到爱情上,或者出现了“他”。这也是一种潜意识,是因情感的缺失,不自觉地需要诗来填充?还是因期待过久而出现了幻影?这是被日常遮蔽连她自己都不易觉察的又一个隐秘。知晓了这些,就知道也找到了她写诗的驱动力,也知道了悲伤并不可怕,而是有诗意的。而且悲伤能净化人生,让人提前触摸到万物的结局,从而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就应了那句名言:看透了生活,还依然爱着。因此写诗就真的成了孙思的一种修行和皈依之路。最终是羽化清心,让生命自由,让灵魂平静。
这就是我理解的孙思诗歌写作的特异性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