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黄海,12岁,海口秀峰实验学校6年级。海南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1
大陆和台湾岛,有一道
长长的海峡,就像爷爷的皱纹
在台湾海峡缓缓抚平
大陆和台湾岛,有一条
长长的沟壑,就像是两边
经历的苦难
消失于战争的水火
大陆和台湾岛,是大海的两岸
心连心的血脉两岸相隔
月老正在乡愁的故乡
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爱
铸成跨海的鸿桥
一衣带水的诀别
如何打破两岸相隔
2
大陆和台湾岛,各自捧出
岁月的热浪
台湾海峡,惊涛拍岸
就像是一代,又一代的不甘
想回到祖国归属的怀抱
台湾海峡,一百三十公里的距离
这岁月沧桑的煎熬,是余光中
爷爷们,无法跨越的乡愁
就算是游轮飞机载来的旅踪
也无法完全传递家人的厮守
大陆,仿佛要伸出鲲鹏翅膀
用温暖的怀抱,去拥抱漂泊的游子
和远航的号角
伴随着家乡的思念
品读跨越世纪的时光
台湾,炎黄的永不沉没的航母
正泊在华夏的悠悠波光里
3
涅槃是一种铸造
也是命运的重生
曾经,中国
是一块没有炼过的铁
今天已是百炼成钢
未来更将百折不挠
中国有很多擎天柱,森林般
矗立在炎黄厚土的四面八方
此刻,台湾的钢筋弯了
却带着坚硬的根基,认真地
弯下了另一端
深深地,插进了台湾海峡里
让大海的柔波,传递
叶子对根的思念
大陆和台湾岛
就是百里的海沟,一水相隔
一眼望去,厦门金门
正在握手言欢
对祖国的思念
融进了那波涛,悄悄地
为了未来所思考
一艘抛锚的航母将如何靠岸
4
大陆是汪洋的根
台湾岛是漂泊的叶
龙卷风带着愤怒的波涛
飞向海峡两岸
在猜测中是甘霖
却化作相隔的两岸
所消失的思念
是每一个深夜的梦里
想收拾行李,寻找返乡的时机
大陆寻亲的机遇
从龟甲兽骨出发
到殷商周到先秦两汉
找到最初的和平
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渐渐地超出堤坝
找到台湾海峡的对岸
5
大陆是彩色的
就像是别样的晨曦
增添地球的风采
台湾岛是红色的
就像是夕阳的静默
在观察神州大地
寻找回归时机,炽热终了后
能发现存在的心
用岁月的悼念追溯永远
打开列祖列宗之门
看见台湾同胞的思念
能发现回归故里
才是永恒的叶落归根
灵魂超脱了牢笼
不同信仰的中国魂
在唐宗宋祖的感召下
敞开了中华的大门
6
大陆和台湾岛中间
有一堵正待跨越的墙
岁月无法改变人的坚守
化作一本书
从历史的沧桑中
看见心中的不悔
在书的末尾
依旧还有国家的座右铭
将那些两岸相隔的同胞纪念
上一代是风险,跨越黄泉的
世纪大桥,发现互相的思念
不知何时,才能不再
对故乡挥手永别
曾经还来不及纪念
就已经两岸相隔
高高的台湾海峡,又像是征帆
已经为两岸的一草一木
鼓满了统一步伐的东风
2020.3.1于海南创意文学院
国家一级作家赏读
中国人最早开发了台湾。1700年前的中国历史文献《临海水土志》对此就有所著述,这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台湾的文字。自古以来,中国政府就在台湾设立正规的管理机构实行了有效管辖,中国人民在台湾岛上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中国大陆和台湾同根同源,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都密不可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处于暂时的分裂状态,但这丝毫无法改变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由于国民党蒋介石统治集团和美国反华势力的百般阻扰,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目标一直未能达成,给两岸同根共祖的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产生的乡愁足以填平整个台湾海峡。这是少年诗人黄海写作《乡愁填平了海峡》的动机和主旨。“大陆寻亲的机遇,从龟甲兽骨出发/到殷商周到先秦两汉,找到最初的和平/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渐渐地超出堤坝,找到台湾海峡的对岸”,诗人回溯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指出海峡两岸一定会和平统一。因此,这首诗在现在这个以蔡英文为首的台独势力甚嚣尘上,以美国政客纠集的西方反华势力猖獗叫嚣、疯狂打压中国的国际形势下,有着极其深远的积极意义。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给两岸人民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许多家庭因此分崩离析,亲人们天涯海角,隔海相望,无法团聚。余光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时期也因此在港台澳地区产生过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文,蔚为大观,表达了游子们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绵绵无绝期。
少年诗人黄海同样擅长比喻,他也把乡愁比作海峡,但是他没有直接比喻,而是作了变通,凸显了自己的独特性。他深知没有独特性的比喻是蹩脚的,无力的,因此,他作了很大的努力。他把台湾海峡比作爷爷脸上的皱纹,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峡波澜起伏的样子,还表现出海峡的同根同源,以及海峡两岸分离的时间已久,暗示怀有乡愁的人都熬成老爷爷了,饱经沧桑,倍受折磨,增强了两岸统一的迫切感。许多老人都等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了,只能留下“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的喟叹而抱憾九泉。海峡把心连心的血脉都隔断了,让月老也犯了愁,如何才能为苦难的两岸人民系上幸福的红线呢?诗人给出的答案是用两岸人民心中的爱建一座桥,把两岸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再分离。虚实结合,梦想可能暂时实现不了,但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实现的。
因为骨肉分离,无法团聚,两岸人民是痛苦的,然而他们对团聚的渴望是热切而强烈的:“大陆和台湾岛,各自捧出岁月的热浪/台湾海峡惊涛拍岸,就像是一代/又一代的不甘,想回到祖国归属的怀抱”,说出了人民的心声,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法阻止两岸统一的步伐。诗人把内心愿望与实景融汇在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台湾海峡一百三十公里,是饱经沧桑的老一辈无法逾越的,然而现在的年轻人有鲲鹏的志向、体魄和毅力,一定可以带领人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这里用了比喻和对比,望洋兴叹的老一辈与鲲鹏展翅高飞的年轻一代。老一辈缺乏改天换地的魄力和能力,唯有夙夜哀叹,难以实现心中理想;新一代以鲲鹏之志勇敢接过重担。以此突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
曾经的中国是一块未经淬炼的铁,如今已是百炼成钢。饱经磨难的中国浴火重生,“中国有很多擎天柱,森林般/矗立在炎黄厚土的四面八方”,人们成为国家栋梁,支撑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宫殿。诗人用了“擎天柱”这个比喻,表现出中华民族骨子里透出来的那种刚强不阿、坚韧不拔的精神。台湾这根钢筋被生活压弯了,却不会倒下,它深深扎根祖国的领土上,它有祖国坚强的后盾,支持着它,使之重新淬炼,重新挺立,重新成为擎天柱,撑起国家的一角天空。厦门和金门,表面上相隔着宽阔的海峡,只能遥遥相望,其实它们早已握手言欢。骨肉之情是谁也无法阻断的。“海的柔波,传递叶子对根的思念”“对祖国的思念融进了那波涛”这些诗句都用了比拟,柔和而深情,有一种婉约美,充满了对祖国的思念和深情。“航母”在这里有着特殊的意味。按理两岸和平统一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历史趋势,然而,有一些西方邪恶势力不甘失败,总想打压中国,分裂中国。以蔡英文为首的台独势力也蠢蠢欲动,抓住一切时机妄图阻止和平统一的进程,这是螳螂挡车,蚍蜉撼树,势必为历史车轮碾个粉碎。象征着中国力量的航母也一定会和平地停靠在台湾港口,维持和平,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大陆是汪洋的根,台湾岛是漂泊的叶”,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点明了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谁要阻止台湾回归就是倒行逆施,不可饶恕。“龙卷风带着愤怒的波涛,飞向海峡两岸”,对妄图分裂中国的海内外敌对势力,中国人民将以龙卷风的愤怒给予猛烈的反击。
中国大陆是五彩斑斓的晨曦,展示美丽的风采,这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台湾是红色的,如夕阳的静默,最终一定会融入黑夜,与祖国一起迎接崭新的黎明。诗人以两个比喻,以海峡两岸色彩的融合来表现祖国统一的伟大理想,恰当,形象,有不容辩驳的力量。台湾一定会加紧回归的步伐,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诗的最后一节再次提到祖国统一的艰难,海峡就像一堵墙,阻碍了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华民族任重而道远,需要克服一切困难,跨越它继续前进。紧接着诗人话锋一转,把海峡这堵墙比作即将远航的征帆,正鼓满了祖国统一的东风,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表达了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念和豪迈。
这首诗的格调是沉郁的,因为摆在中华民族面前的是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国际上风云变幻,战火纷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打着民主自由的幌子到处煽风点火,生怕世界局势不乱,他们无法卖出军火,无法利用经济制裁来掠夺别国人民的财富。他们对中国更是肆无忌惮地挥舞制裁大棒,妄图通过打压中国经济来遏制中国的高速发展。台湾当局也利令智昏,卖主求荣,妄图借外国邪恶势力对抗祖国统一,以换取个人私利。这当然不可能得逞,这些跳梁小丑一定会被历史扫进垃圾桶,遗臭万年。诗歌又是格调高昂的。这表现在诗人对祖国统一必胜的信念上。诗人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特别是形象生动的比喻,都很有亮色,可圈可点,令人读来心潮澎湃,深受感染。
大陆和台湾岛,有一道
长长的海峡,就像爷爷的皱纹
在台湾海峡缓缓抚平
大陆和台湾岛,有一条
长长的沟壑,就像是两边
经历的苦难
消失于战争的水火
大陆和台湾岛,是大海的两岸
心连心的血脉两岸相隔
月老正在乡愁的故乡
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爱
铸成跨海的鸿桥
一衣带水的诀别
如何打破两岸相隔
2
大陆和台湾岛,各自捧出
岁月的热浪
台湾海峡,惊涛拍岸
就像是一代,又一代的不甘
想回到祖国归属的怀抱
台湾海峡,一百三十公里的距离
这岁月沧桑的煎熬,是余光中
爷爷们,无法跨越的乡愁
就算是游轮飞机载来的旅踪
也无法完全传递家人的厮守
大陆,仿佛要伸出鲲鹏翅膀
用温暖的怀抱,去拥抱漂泊的游子
和远航的号角
伴随着家乡的思念
品读跨越世纪的时光
台湾,炎黄的永不沉没的航母
正泊在华夏的悠悠波光里
3
涅槃是一种铸造
也是命运的重生
曾经,中国
是一块没有炼过的铁
今天已是百炼成钢
未来更将百折不挠
中国有很多擎天柱,森林般
矗立在炎黄厚土的四面八方
此刻,台湾的钢筋弯了
却带着坚硬的根基,认真地
弯下了另一端
深深地,插进了台湾海峡里
让大海的柔波,传递
叶子对根的思念
大陆和台湾岛
就是百里的海沟,一水相隔
一眼望去,厦门金门
正在握手言欢
对祖国的思念
融进了那波涛,悄悄地
为了未来所思考
一艘抛锚的航母将如何靠岸
4
大陆是汪洋的根
台湾岛是漂泊的叶
龙卷风带着愤怒的波涛
飞向海峡两岸
在猜测中是甘霖
却化作相隔的两岸
所消失的思念
是每一个深夜的梦里
想收拾行李,寻找返乡的时机
大陆寻亲的机遇
从龟甲兽骨出发
到殷商周到先秦两汉
找到最初的和平
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渐渐地超出堤坝
找到台湾海峡的对岸
5
大陆是彩色的
就像是别样的晨曦
增添地球的风采
台湾岛是红色的
就像是夕阳的静默
在观察神州大地
寻找回归时机,炽热终了后
能发现存在的心
用岁月的悼念追溯永远
打开列祖列宗之门
看见台湾同胞的思念
能发现回归故里
才是永恒的叶落归根
灵魂超脱了牢笼
不同信仰的中国魂
在唐宗宋祖的感召下
敞开了中华的大门
6
大陆和台湾岛中间
有一堵正待跨越的墙
岁月无法改变人的坚守
化作一本书
从历史的沧桑中
看见心中的不悔
在书的末尾
依旧还有国家的座右铭
将那些两岸相隔的同胞纪念
上一代是风险,跨越黄泉的
世纪大桥,发现互相的思念
不知何时,才能不再
对故乡挥手永别
曾经还来不及纪念
就已经两岸相隔
高高的台湾海峡,又像是征帆
已经为两岸的一草一木
鼓满了统一步伐的东风
2020.3.1于海南创意文学院
国家一级作家赏读
中国人最早开发了台湾。1700年前的中国历史文献《临海水土志》对此就有所著述,这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台湾的文字。自古以来,中国政府就在台湾设立正规的管理机构实行了有效管辖,中国人民在台湾岛上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中国大陆和台湾同根同源,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都密不可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处于暂时的分裂状态,但这丝毫无法改变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由于国民党蒋介石统治集团和美国反华势力的百般阻扰,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目标一直未能达成,给两岸同根共祖的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产生的乡愁足以填平整个台湾海峡。这是少年诗人黄海写作《乡愁填平了海峡》的动机和主旨。“大陆寻亲的机遇,从龟甲兽骨出发/到殷商周到先秦两汉,找到最初的和平/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渐渐地超出堤坝,找到台湾海峡的对岸”,诗人回溯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指出海峡两岸一定会和平统一。因此,这首诗在现在这个以蔡英文为首的台独势力甚嚣尘上,以美国政客纠集的西方反华势力猖獗叫嚣、疯狂打压中国的国际形势下,有着极其深远的积极意义。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给两岸人民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许多家庭因此分崩离析,亲人们天涯海角,隔海相望,无法团聚。余光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时期也因此在港台澳地区产生过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文,蔚为大观,表达了游子们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绵绵无绝期。
少年诗人黄海同样擅长比喻,他也把乡愁比作海峡,但是他没有直接比喻,而是作了变通,凸显了自己的独特性。他深知没有独特性的比喻是蹩脚的,无力的,因此,他作了很大的努力。他把台湾海峡比作爷爷脸上的皱纹,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峡波澜起伏的样子,还表现出海峡的同根同源,以及海峡两岸分离的时间已久,暗示怀有乡愁的人都熬成老爷爷了,饱经沧桑,倍受折磨,增强了两岸统一的迫切感。许多老人都等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了,只能留下“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的喟叹而抱憾九泉。海峡把心连心的血脉都隔断了,让月老也犯了愁,如何才能为苦难的两岸人民系上幸福的红线呢?诗人给出的答案是用两岸人民心中的爱建一座桥,把两岸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再分离。虚实结合,梦想可能暂时实现不了,但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实现的。
因为骨肉分离,无法团聚,两岸人民是痛苦的,然而他们对团聚的渴望是热切而强烈的:“大陆和台湾岛,各自捧出岁月的热浪/台湾海峡惊涛拍岸,就像是一代/又一代的不甘,想回到祖国归属的怀抱”,说出了人民的心声,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法阻止两岸统一的步伐。诗人把内心愿望与实景融汇在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台湾海峡一百三十公里,是饱经沧桑的老一辈无法逾越的,然而现在的年轻人有鲲鹏的志向、体魄和毅力,一定可以带领人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这里用了比喻和对比,望洋兴叹的老一辈与鲲鹏展翅高飞的年轻一代。老一辈缺乏改天换地的魄力和能力,唯有夙夜哀叹,难以实现心中理想;新一代以鲲鹏之志勇敢接过重担。以此突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
曾经的中国是一块未经淬炼的铁,如今已是百炼成钢。饱经磨难的中国浴火重生,“中国有很多擎天柱,森林般/矗立在炎黄厚土的四面八方”,人们成为国家栋梁,支撑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宫殿。诗人用了“擎天柱”这个比喻,表现出中华民族骨子里透出来的那种刚强不阿、坚韧不拔的精神。台湾这根钢筋被生活压弯了,却不会倒下,它深深扎根祖国的领土上,它有祖国坚强的后盾,支持着它,使之重新淬炼,重新挺立,重新成为擎天柱,撑起国家的一角天空。厦门和金门,表面上相隔着宽阔的海峡,只能遥遥相望,其实它们早已握手言欢。骨肉之情是谁也无法阻断的。“海的柔波,传递叶子对根的思念”“对祖国的思念融进了那波涛”这些诗句都用了比拟,柔和而深情,有一种婉约美,充满了对祖国的思念和深情。“航母”在这里有着特殊的意味。按理两岸和平统一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历史趋势,然而,有一些西方邪恶势力不甘失败,总想打压中国,分裂中国。以蔡英文为首的台独势力也蠢蠢欲动,抓住一切时机妄图阻止和平统一的进程,这是螳螂挡车,蚍蜉撼树,势必为历史车轮碾个粉碎。象征着中国力量的航母也一定会和平地停靠在台湾港口,维持和平,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大陆是汪洋的根,台湾岛是漂泊的叶”,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点明了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谁要阻止台湾回归就是倒行逆施,不可饶恕。“龙卷风带着愤怒的波涛,飞向海峡两岸”,对妄图分裂中国的海内外敌对势力,中国人民将以龙卷风的愤怒给予猛烈的反击。
中国大陆是五彩斑斓的晨曦,展示美丽的风采,这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台湾是红色的,如夕阳的静默,最终一定会融入黑夜,与祖国一起迎接崭新的黎明。诗人以两个比喻,以海峡两岸色彩的融合来表现祖国统一的伟大理想,恰当,形象,有不容辩驳的力量。台湾一定会加紧回归的步伐,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诗的最后一节再次提到祖国统一的艰难,海峡就像一堵墙,阻碍了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华民族任重而道远,需要克服一切困难,跨越它继续前进。紧接着诗人话锋一转,把海峡这堵墙比作即将远航的征帆,正鼓满了祖国统一的东风,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表达了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念和豪迈。
这首诗的格调是沉郁的,因为摆在中华民族面前的是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国际上风云变幻,战火纷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打着民主自由的幌子到处煽风点火,生怕世界局势不乱,他们无法卖出军火,无法利用经济制裁来掠夺别国人民的财富。他们对中国更是肆无忌惮地挥舞制裁大棒,妄图通过打压中国经济来遏制中国的高速发展。台湾当局也利令智昏,卖主求荣,妄图借外国邪恶势力对抗祖国统一,以换取个人私利。这当然不可能得逞,这些跳梁小丑一定会被历史扫进垃圾桶,遗臭万年。诗歌又是格调高昂的。这表现在诗人对祖国统一必胜的信念上。诗人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特别是形象生动的比喻,都很有亮色,可圈可点,令人读来心潮澎湃,深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