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文化中自古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传统,我曾经尝试将“诗画合一”有所承继和探索。
语言是人类心灵世界的终极边界
物理学家认为,世界是由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包括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夸克等。夸克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粒子,这些粒子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物质,包括花草树木、河流建筑,以及我们人类。
相对于世界上其他物质,人最大的不同便是拥有思想和语言。人说出语言,反过来语言也塑造着一个人。而诗人作家就是专业追逐语言,并将文字重新排列组合、创造语言的人。他们掌握了情感在时间历史中的叙事密码,承载人类思想与故事的文学与诗歌,便由此诞生了。但想象并非无边无际,在我们认知的尽头,语言就是人类心灵世界的终极边界。
歌德在十九世纪初提出过世界文学概念。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新文科”概念,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提倡文理交叉,把新的技术融入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课程。如同生活在信息的多棱镜的对照中,作为生活在互联网、生物医学、翻译、电子产品、人工智能等多种超学科语境下的新时期大学生,我想,你们与我一样,对这一新概念在实际生活与文学写作中的运用,并不感到陌生。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你内心瞬间迸发出的感想、情绪,用你自己的语言,忠实地记录下来。语言在这个时候,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门类信息的有机结合。
那么,回到今天的主题,谈一谈我在写作和画画的同时,怎样运用我的语言,或者说,浅谈一点我对诗画合一的理解。
诗意的想象是一小束光在闪动
同学们,不知你们在学习、写作的同时,是否也在尝试着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在与你们分享这个话题之前,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是在风景优美的山城张家口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那里的海拔与昆明差不多,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新鲜的空气,湛蓝的天空,以及头顶上形态各异的白云。我记得一位作家曾写过一篇文章叫“看云的人”。小时候的我,就是那个看云的人。放学的路上,假期的午后,很多很多时候,我都是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路,一边仰脸痴痴地望着空中变化万千的云层,它们一会儿像端庄公主,一会儿又变成凶猛的狮子,或绵延不断的羊群。假日的午后,我常常长时间的坐在窗前观望天空,想,那么厚的云层,后面会不会真的有《西游记》里的天兵天将,以及我们后来从佛经中读到的众多的神佛,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而已?如果云上真的站着七仙女,那她们的衣裙是否和画儿上的一样,美丽地飘浮着?我这样久久盯着她们,她们会发现我吗?她们看到我在看她们,会微笑,还是会生气呢?
就在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我脑海里便出现了具象的画面和语言,这就是最初的诗歌,和绘画。我时常在这种激情的推动下,迅速拿出画本,描绘出我想象中的飞天仙女和场景。有时,我也会写下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出来的小故事,拿给小伙伴们看。那时还不知道,诗歌和绘画会不离不弃地长久陪伴着我的人生。
我很感谢诗歌与绘画。它们就如同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使我虽然置身于高速运转变化着的金融与信息迭代时代,置身于钢筋水泥的灰色丛林之中,即便经历过伤感和黑暗的低谷,内心仍能葆有一小块诗意盎然的草坪,在那之上,蝴蝶翩飞,理想仍然像一小束光在闪动。创作,就是用语言、用画笔,捕捉住那一小束光。
经过纵深思考后的写作,才能使写作者获得写作的尊严
2013年,台湾远景出版社为我出版过一本诗画集,叫《走在民国的街道上》。书名原本是我的一组现代诗的标题。全诗共由十一首诗组成。后来,我又为这组诗各画了一幅画。有评论家评价我的创作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包括后来出版的几本诗集《唯有黑暗使灵魂溢出》《隐身飞行》等,其实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日常的思维与写作习惯中,自然而然形成。
我最早画工笔国画,以工笔人物为主,近年开始转向油画创作。中国文化中自古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传统,我曾经尝试将“诗画合一”有所承继和探索。我们知道,“诗画合一”的传统是建立在汉字本身是象形文字的基础上。汉字,其实就是“画”,是对物的描画,对世界的描摹,后来演变为符号,为文字。诗作为最能直接表达汉字精髓的艺术,自然也是以“画”为基础的,这也是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的王维,被另一位同样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的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原因。
人们通常认为“诗画合一”是形式统一的。例如明代诗人画家董其昌的诗画《兰》:“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澜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诗人借“兰”来表达自身的高洁不群,这种形式在古人的诗画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因为从屈原开始,“兰”这种植物就成为一个文化的符号,代表高洁的人格。“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扈江离与僻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兰”的意义很容易被理解和辨认。
但诗画合一,并非单一的诗配画,或画配诗。尤其时至今日,全球化的复杂性现状远非古代可比,简洁唯美如白描绘画的诗言志早已不能满足我们对“复杂”和“真实”的渴求。所以画有由“写实”向“抽象”的变化。诗歌也是一样,仅仅满足于简单描述生活和现实是不够的,我们更希望看到或写出关于生命与世界的某种本质性的东西,那是经过生活与命运摩擦后,而产生出的某种纵深的思考。或许这正是写作的意义。这样的写作,才能使写作者获得写作的尊严,以及释放后的快乐。
在当代,诗歌和绘画早已分成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共通之处是都需要依赖技术、灵感、直觉、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审美。无论以文字写诗,还是以画笔作画,最终呈现出来的,都是作者本人内在灵魂的延伸,和对世界的认识。
如同事物难以剥离的一体两面,很多兼具画家身份的诗人,诗歌中都有明显的画面感,同时,他们具备超凡的对事物抽象概括的语言能力,在诗中,表现为“意象”。比如圣卢西亚诗人沃尔科特,有一首诗叫《群岛》:
这个句子的尽头,雨会开始飘下。
雨的边线上,是一张帆。
慢慢的,群岛自帆的视野消失;
一个种族对港口的信仰
也驶入了迷雾。
十年的仗打完了。
海伦的头发是一片乌云,
而特洛伊已是烟雨茫茫的海边
一只盛满白灰的火坑。
细雨渐密,像竖琴的丝弦。
一个目光阴沉的男子用手指扣住雨丝,
把《奥德赛》的第一行轻轻拨响。
这首诗书写了美人海伦引发的特洛伊战争。语言简洁有力,画面与意象交织。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语言及画面的高超把握。同样,文人画鼻祖、唐代诗人王维,读他的《山居秋暝》,就如同在看一幅清幽绝美的画面,我们来感受一下他的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如果不是拥有一双擅于观察美的眼睛,一双擅于描画美的手,何以写出如此清澈隽永的诗歌?他们是以诗人的思维、画家的视线在观察和创作。
那么,如何解释写作与画画之间的关系呢?于我而言,写诗是对外界及自我的发现、揭示,乃至批判和痛苦,是尽可能深入进去的意识形态。而画画,则更多地捕捉这世界的形态、轮廓、细节,以及美所带给我的冲击。写诗更像撕裂,撕裂你甚至是不愿示人的部分。真诗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绝对真诚地写出真正想表达的。而画画则是治愈,我很庆幸自己在诗歌和绘画的创作中,平衡了因尘世愈走全倒愈深而有可能带给灵魂的失重。
今天和同学们交流的内容,是根据这次活动的主办方交给我的“中国语言文学的跨学科发展”的题目而整理的。我结合自己的创作,及对这个题目的理解,就分享到这里。我相信在坐的同学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写作心得,以及超越汉语言写作的跨学科爱好及擅长。那么,就像“诗画合一”一样,你可以大胆的将创作和任一学科的特长链接起来。“语言文学的跨学科发展”更多是一项理论研究,而假使你是一位诗歌写作者,那么完全可以丢弃任何理论上的条条框框,用你自己的语言,写下你真正想写的,就是缪斯给予你的最美好的礼物。
2024.4.30
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物理学家认为,世界是由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包括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夸克等。夸克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粒子,这些粒子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物质,包括花草树木、河流建筑,以及我们人类。
相对于世界上其他物质,人最大的不同便是拥有思想和语言。人说出语言,反过来语言也塑造着一个人。而诗人作家就是专业追逐语言,并将文字重新排列组合、创造语言的人。他们掌握了情感在时间历史中的叙事密码,承载人类思想与故事的文学与诗歌,便由此诞生了。但想象并非无边无际,在我们认知的尽头,语言就是人类心灵世界的终极边界。
歌德在十九世纪初提出过世界文学概念。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新文科”概念,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提倡文理交叉,把新的技术融入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课程。如同生活在信息的多棱镜的对照中,作为生活在互联网、生物医学、翻译、电子产品、人工智能等多种超学科语境下的新时期大学生,我想,你们与我一样,对这一新概念在实际生活与文学写作中的运用,并不感到陌生。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你内心瞬间迸发出的感想、情绪,用你自己的语言,忠实地记录下来。语言在这个时候,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门类信息的有机结合。
那么,回到今天的主题,谈一谈我在写作和画画的同时,怎样运用我的语言,或者说,浅谈一点我对诗画合一的理解。
诗意的想象是一小束光在闪动
同学们,不知你们在学习、写作的同时,是否也在尝试着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在与你们分享这个话题之前,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是在风景优美的山城张家口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那里的海拔与昆明差不多,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新鲜的空气,湛蓝的天空,以及头顶上形态各异的白云。我记得一位作家曾写过一篇文章叫“看云的人”。小时候的我,就是那个看云的人。放学的路上,假期的午后,很多很多时候,我都是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路,一边仰脸痴痴地望着空中变化万千的云层,它们一会儿像端庄公主,一会儿又变成凶猛的狮子,或绵延不断的羊群。假日的午后,我常常长时间的坐在窗前观望天空,想,那么厚的云层,后面会不会真的有《西游记》里的天兵天将,以及我们后来从佛经中读到的众多的神佛,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而已?如果云上真的站着七仙女,那她们的衣裙是否和画儿上的一样,美丽地飘浮着?我这样久久盯着她们,她们会发现我吗?她们看到我在看她们,会微笑,还是会生气呢?
就在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我脑海里便出现了具象的画面和语言,这就是最初的诗歌,和绘画。我时常在这种激情的推动下,迅速拿出画本,描绘出我想象中的飞天仙女和场景。有时,我也会写下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出来的小故事,拿给小伙伴们看。那时还不知道,诗歌和绘画会不离不弃地长久陪伴着我的人生。
我很感谢诗歌与绘画。它们就如同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使我虽然置身于高速运转变化着的金融与信息迭代时代,置身于钢筋水泥的灰色丛林之中,即便经历过伤感和黑暗的低谷,内心仍能葆有一小块诗意盎然的草坪,在那之上,蝴蝶翩飞,理想仍然像一小束光在闪动。创作,就是用语言、用画笔,捕捉住那一小束光。
经过纵深思考后的写作,才能使写作者获得写作的尊严
2013年,台湾远景出版社为我出版过一本诗画集,叫《走在民国的街道上》。书名原本是我的一组现代诗的标题。全诗共由十一首诗组成。后来,我又为这组诗各画了一幅画。有评论家评价我的创作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包括后来出版的几本诗集《唯有黑暗使灵魂溢出》《隐身飞行》等,其实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日常的思维与写作习惯中,自然而然形成。
我最早画工笔国画,以工笔人物为主,近年开始转向油画创作。中国文化中自古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传统,我曾经尝试将“诗画合一”有所承继和探索。我们知道,“诗画合一”的传统是建立在汉字本身是象形文字的基础上。汉字,其实就是“画”,是对物的描画,对世界的描摹,后来演变为符号,为文字。诗作为最能直接表达汉字精髓的艺术,自然也是以“画”为基础的,这也是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的王维,被另一位同样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的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原因。
人们通常认为“诗画合一”是形式统一的。例如明代诗人画家董其昌的诗画《兰》:“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澜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诗人借“兰”来表达自身的高洁不群,这种形式在古人的诗画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因为从屈原开始,“兰”这种植物就成为一个文化的符号,代表高洁的人格。“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扈江离与僻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兰”的意义很容易被理解和辨认。
但诗画合一,并非单一的诗配画,或画配诗。尤其时至今日,全球化的复杂性现状远非古代可比,简洁唯美如白描绘画的诗言志早已不能满足我们对“复杂”和“真实”的渴求。所以画有由“写实”向“抽象”的变化。诗歌也是一样,仅仅满足于简单描述生活和现实是不够的,我们更希望看到或写出关于生命与世界的某种本质性的东西,那是经过生活与命运摩擦后,而产生出的某种纵深的思考。或许这正是写作的意义。这样的写作,才能使写作者获得写作的尊严,以及释放后的快乐。
在当代,诗歌和绘画早已分成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共通之处是都需要依赖技术、灵感、直觉、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审美。无论以文字写诗,还是以画笔作画,最终呈现出来的,都是作者本人内在灵魂的延伸,和对世界的认识。
如同事物难以剥离的一体两面,很多兼具画家身份的诗人,诗歌中都有明显的画面感,同时,他们具备超凡的对事物抽象概括的语言能力,在诗中,表现为“意象”。比如圣卢西亚诗人沃尔科特,有一首诗叫《群岛》:
这个句子的尽头,雨会开始飘下。
雨的边线上,是一张帆。
慢慢的,群岛自帆的视野消失;
一个种族对港口的信仰
也驶入了迷雾。
十年的仗打完了。
海伦的头发是一片乌云,
而特洛伊已是烟雨茫茫的海边
一只盛满白灰的火坑。
细雨渐密,像竖琴的丝弦。
一个目光阴沉的男子用手指扣住雨丝,
把《奥德赛》的第一行轻轻拨响。
这首诗书写了美人海伦引发的特洛伊战争。语言简洁有力,画面与意象交织。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语言及画面的高超把握。同样,文人画鼻祖、唐代诗人王维,读他的《山居秋暝》,就如同在看一幅清幽绝美的画面,我们来感受一下他的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如果不是拥有一双擅于观察美的眼睛,一双擅于描画美的手,何以写出如此清澈隽永的诗歌?他们是以诗人的思维、画家的视线在观察和创作。
那么,如何解释写作与画画之间的关系呢?于我而言,写诗是对外界及自我的发现、揭示,乃至批判和痛苦,是尽可能深入进去的意识形态。而画画,则更多地捕捉这世界的形态、轮廓、细节,以及美所带给我的冲击。写诗更像撕裂,撕裂你甚至是不愿示人的部分。真诗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绝对真诚地写出真正想表达的。而画画则是治愈,我很庆幸自己在诗歌和绘画的创作中,平衡了因尘世愈走全倒愈深而有可能带给灵魂的失重。
今天和同学们交流的内容,是根据这次活动的主办方交给我的“中国语言文学的跨学科发展”的题目而整理的。我结合自己的创作,及对这个题目的理解,就分享到这里。我相信在坐的同学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写作心得,以及超越汉语言写作的跨学科爱好及擅长。那么,就像“诗画合一”一样,你可以大胆的将创作和任一学科的特长链接起来。“语言文学的跨学科发展”更多是一项理论研究,而假使你是一位诗歌写作者,那么完全可以丢弃任何理论上的条条框框,用你自己的语言,写下你真正想写的,就是缪斯给予你的最美好的礼物。
2024.4.30
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