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乡土诗派“三驾马车”之一陈惠芳诗歌作品选。
1
又是年关。
指间流失的光阴,也在背脊流失。
年味浓,年味淡。
冲出雾霾,冲出中度污染的长沙城,
穿越宁乡,抵达流沙河。
两个余小时,经历了天地的深浅。
混沌初开。霾散了,雾也散了。
澄明的阳光勾勒了故乡的轮廓。
92岁的母亲,拄着一根手杖,
在路边等我。
58岁的满崽,接力了
母亲的一头银丝。
2
母亲的身影,投放在地上,
像一团毛线。
仿佛,童年时的纺车,
又在三更半夜响起。
我扶着母亲进了堂屋。
抬头,父亲在上。
父亲以扁平的面容注视我。
那副老花眼镜,在背后山上,
陪着父亲,翻看宁静的黑暗。
满心欢喜的母亲,
泡了一杯巴酽的茶。
院子里的井水,摇一摇,总有。
3
母亲的银发从帽沿露了出来,
像弹匠弹出的棉花。
下雪天,年轻的母亲还在田里忙活,
落在青丝上的雪花,不叫雪花。
母亲纳鞋底时,
喜欢拿针头在头发里蹭一蹭。
我穿着布鞋,早已走了千里。
此刻,母亲端详着我,
摸了摸我的双鬓。
水牛犁田,也留下了这样的印痕。
那些被翻卷的泥土,
黝黑,深厚。
4
我对母亲说,照一张合影吧。
小木椅,还是父亲坐过的那张。
父亲的余温,散失在4年前的风里。
母亲说,太阳大,
照得脑壳发晕。
我看见阳光几乎爬进了堂屋。
我们坐在一个阴阳各半的扇面上,
母亲像一个淑女。
母亲看了看合影,
只说了一个字:像!
5
照了相,母亲到里屋去了,
拿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布包。
包了三层。
打开一看,我惊呆了。
原来是父亲生前以儿孙的口吻,
亲笔写的祭母文。
熟悉的字体,像一枚一枚图钉,
钉在了我的眼睛里。
久违的家书,蜂拥而来。
7页,满纸酸甜苦辣。
身边的母亲,纸上的母亲,
互换,交替,重叠。
呕心沥血的母亲啊,
一生都在挑着一捆一捆稻草,
晒干,垒高。
儿孙满堂,多么像一线草垛。
6
我依偎着母亲,
一字一句读着祭母文,
穿行在父亲的回忆里。
好像生死,只是平常的远近。
父亲的叙述,有血,有泪,
有叹息,有欣慰。
清贫、压抑的年代,养不活的年代,
我居然被养活了,成了大人。
如果母亲挑着一百多斤担子,
打胎成功;
如果我睡在脚盆里三四天,奄奄一息,
停止呼吸;
如果没有老郎中偶尔路过,
用了削尖的马头肥皂,插通了气;
如果没有一点点天意,
没有寒冬里挤进来的春天。
我不是我。
我只是大雨中的一粒雨滴,
我只是大地上的一粒微尘。
4斤多重的闷生子,微不足道,
居然有超乎寻常的生命力。
58年后,还能与母亲一起读祭母文。
7
父亲喜欢睡木板床。
先是铺稻草,后是铺棉絮,都睡得安稳。
现在,父亲睡在背后山上,
睡了四年,一直要睡到亲人们围拢,
一家人再次团圆。
在坟前,我点燃了一支烟。
父亲的食指和中指是蜡黄的。
囊中羞涩。从经济、飞马、沅水、岳麓山,
父亲把所有便宜的烟抽了个遍。
最后,自制了一个卷烟的滚筒。
每一次,母亲都说:少抽一点。
父亲很听话,回复:这是最后一根。
一转背,我又递给父亲一根,父亲接了。
父子相对而笑。
坟头上的烟燃尽了。
一点点白色的灰,堆在那里,
像父亲刮掉的胡须。
8
大哥也70岁了,
一直跟母亲生活在老家。
十几岁被迫停学,种田、挑煤、修水库,
陪母亲站台挨斗,苦尽甘来。
敬一杯酒,敬一敬老黄牛。
大哥喝20度的米酒,
我喝54度的红星二锅头。
母亲望了望首尾相接的儿子,
微微地笑了。
哥俩沿着楚江,走了一个来回。
河床的格局,没变。
几十年的水,不知流到了哪里。
不写诗的大哥走在前面,
写诗的小弟走在后面。
打了赤脚,涉水而过,
诗歌的楚江,更像长篇。
9
我又要回长沙了。
母亲蹲在阶基上,
将鸡蛋一个一个,轻轻地放在小纸盒里。
一边放,一边说:这是绿鸡蛋,煮了吃营养。
母亲耳背,眼睛尖。
一个稍微破了一点缝的鸡蛋,
被母亲捡出来,放在小纸盒的最上面。
92岁的母亲啊,倒计时的母亲啊,
一遍一遍叮咛:路上小心点。
小心鸡蛋,小心风雨。
关上车门,摇下车窗,
母亲喊了一声:多回来看看啊。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不可预测的日子,会呈现怎样的情景?
那一叠祭母文,在我的眼前晃动。
我祈愿,还能跟母亲一起
读到最后一页。
2021年1月31日
(原载《文艺生活》2022年第6期下旬刊)
又是年关。
指间流失的光阴,也在背脊流失。
年味浓,年味淡。
冲出雾霾,冲出中度污染的长沙城,
穿越宁乡,抵达流沙河。
两个余小时,经历了天地的深浅。
混沌初开。霾散了,雾也散了。
澄明的阳光勾勒了故乡的轮廓。
92岁的母亲,拄着一根手杖,
在路边等我。
58岁的满崽,接力了
母亲的一头银丝。
2
母亲的身影,投放在地上,
像一团毛线。
仿佛,童年时的纺车,
又在三更半夜响起。
我扶着母亲进了堂屋。
抬头,父亲在上。
父亲以扁平的面容注视我。
那副老花眼镜,在背后山上,
陪着父亲,翻看宁静的黑暗。
满心欢喜的母亲,
泡了一杯巴酽的茶。
院子里的井水,摇一摇,总有。
3
母亲的银发从帽沿露了出来,
像弹匠弹出的棉花。
下雪天,年轻的母亲还在田里忙活,
落在青丝上的雪花,不叫雪花。
母亲纳鞋底时,
喜欢拿针头在头发里蹭一蹭。
我穿着布鞋,早已走了千里。
此刻,母亲端详着我,
摸了摸我的双鬓。
水牛犁田,也留下了这样的印痕。
那些被翻卷的泥土,
黝黑,深厚。
4
我对母亲说,照一张合影吧。
小木椅,还是父亲坐过的那张。
父亲的余温,散失在4年前的风里。
母亲说,太阳大,
照得脑壳发晕。
我看见阳光几乎爬进了堂屋。
我们坐在一个阴阳各半的扇面上,
母亲像一个淑女。
母亲看了看合影,
只说了一个字:像!
5
照了相,母亲到里屋去了,
拿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布包。
包了三层。
打开一看,我惊呆了。
原来是父亲生前以儿孙的口吻,
亲笔写的祭母文。
熟悉的字体,像一枚一枚图钉,
钉在了我的眼睛里。
久违的家书,蜂拥而来。
7页,满纸酸甜苦辣。
身边的母亲,纸上的母亲,
互换,交替,重叠。
呕心沥血的母亲啊,
一生都在挑着一捆一捆稻草,
晒干,垒高。
儿孙满堂,多么像一线草垛。
6
我依偎着母亲,
一字一句读着祭母文,
穿行在父亲的回忆里。
好像生死,只是平常的远近。
父亲的叙述,有血,有泪,
有叹息,有欣慰。
清贫、压抑的年代,养不活的年代,
我居然被养活了,成了大人。
如果母亲挑着一百多斤担子,
打胎成功;
如果我睡在脚盆里三四天,奄奄一息,
停止呼吸;
如果没有老郎中偶尔路过,
用了削尖的马头肥皂,插通了气;
如果没有一点点天意,
没有寒冬里挤进来的春天。
我不是我。
我只是大雨中的一粒雨滴,
我只是大地上的一粒微尘。
4斤多重的闷生子,微不足道,
居然有超乎寻常的生命力。
58年后,还能与母亲一起读祭母文。
7
父亲喜欢睡木板床。
先是铺稻草,后是铺棉絮,都睡得安稳。
现在,父亲睡在背后山上,
睡了四年,一直要睡到亲人们围拢,
一家人再次团圆。
在坟前,我点燃了一支烟。
父亲的食指和中指是蜡黄的。
囊中羞涩。从经济、飞马、沅水、岳麓山,
父亲把所有便宜的烟抽了个遍。
最后,自制了一个卷烟的滚筒。
每一次,母亲都说:少抽一点。
父亲很听话,回复:这是最后一根。
一转背,我又递给父亲一根,父亲接了。
父子相对而笑。
坟头上的烟燃尽了。
一点点白色的灰,堆在那里,
像父亲刮掉的胡须。
8
大哥也70岁了,
一直跟母亲生活在老家。
十几岁被迫停学,种田、挑煤、修水库,
陪母亲站台挨斗,苦尽甘来。
敬一杯酒,敬一敬老黄牛。
大哥喝20度的米酒,
我喝54度的红星二锅头。
母亲望了望首尾相接的儿子,
微微地笑了。
哥俩沿着楚江,走了一个来回。
河床的格局,没变。
几十年的水,不知流到了哪里。
不写诗的大哥走在前面,
写诗的小弟走在后面。
打了赤脚,涉水而过,
诗歌的楚江,更像长篇。
9
我又要回长沙了。
母亲蹲在阶基上,
将鸡蛋一个一个,轻轻地放在小纸盒里。
一边放,一边说:这是绿鸡蛋,煮了吃营养。
母亲耳背,眼睛尖。
一个稍微破了一点缝的鸡蛋,
被母亲捡出来,放在小纸盒的最上面。
92岁的母亲啊,倒计时的母亲啊,
一遍一遍叮咛:路上小心点。
小心鸡蛋,小心风雨。
关上车门,摇下车窗,
母亲喊了一声:多回来看看啊。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不可预测的日子,会呈现怎样的情景?
那一叠祭母文,在我的眼前晃动。
我祈愿,还能跟母亲一起
读到最后一页。
2021年1月31日
(原载《文艺生活》2022年第6期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