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人 > 南豫见
红旗坡史话(叙事诗)


  导读:中国作协会员、著名作家诗人南豫见作品选。
        1
1930年9月7日之前
红旗坡还称大槐树
一个前不邻庄后不靠店的荒村
村标是一株苍老的大槐树
孤伶伶地站在方园一公里的黄土岗上
被葳蕤的茅草、青蒿、芦苇疯狂围剿
狼、狐狸、草兔、野狗、毒蛇……出没其间
冷僻、野蛮,不乏血腥的地容地貌
不用美工,各种景别的构图摄入镜框
就是完美的原始部落外景
 
这些外景林林总总,无论锥度,维度
艺术审美的硬核浓缩为两个字:野性
野性要素多元,百变不离根本
弃绝市井喧嚣,隐陵荒泽,与野兽为邻
也就少了流行的规则与潜规则
凡执旗举大事者,必先“小隐于野”
大槐树及同款是最佳去处
 
深谙这种环境妙处者枚不胜举
比如游走800里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汉
比如穿行罗霄山脉的工农红軍
后者高举斧头,挥舞镰刀
砸石凿礓,劈荆斩棘
血染沙场,摇撼江山
英名天下流传
 
      2
1928年9月7日
陈久回归大槐树
因热衷镰刀斧头旗帜的缘故
他曾旅居大别山腹地七里坪
执教新县老区中山小学
参与黄麻起义流血负伤
滞留确山小竹沟传播革命信仰
漂泊数年,他乡音未改
张口一股大槐树味儿
与前邻后舍的乡亲无异
 
依然悬壶济世
望、闻、问、切,更臻娴熟
依然慈眉善目,对穷人统统免费
看病的,抓药的,不看病的,不抓药的
摩肩接踵,从早到晚围着他
如众星捧月、丛林依山
 
他行医看病是幌子
开办红色夜校是使命
 
白天明着座诊
晚上宣讲革命信仰
课堂是蓬荜草屋
高悬一只马灯,熠熠生辉
课前的歌咏是必修课
他引领,众随和:
“党呵,亲爱的党,
请你以铁锻造我,锤炼我,
使我坚强强如铁。
起初如何,
今日亦然,
直到永远。”
 
众随和者由生到熟
从嘴巴,经喉头,落在心坎儿
伴着不变的大槐树乡音。
再也掳不去,抹不掉,忘不了
 
      3
听他的课犹如点燃湿柴
烘干了,冒烟了,升起火苗
熊熊烈火,抱团燃烧
锻造出一只只斧头,一把把镰刀
高举斧头,砸断束缚手脚的锁链
挥舞镰刀,割去阻挡生路的荒草芜棵
 
他仿佛农艺师
精心培育一株株蒲公英
之后飘舞飞播
如满天星星
点亮夜空
 
反动派视陈久为养虎者
反动派视陈久为纵虎者
反动派视陈久为眼中钉
密谋布局对陈久实施抓捕
连续八次都扑了空
 
陈久是鱼
老百姓是水
怀揣革命信仰的老百姓
是更深的水
鱼匿深水
反动派望水兴叹
 
     4
1930年9月7日晚
远道奔袭的县保安团
把大槐树围得密不透风
连一只蜜蜂也飞不过
陈久再次不见了
隐藏得无踪无影
 
深谙玄机的叛徒
献上了最阴险的一招:
涸泽而渔
 
数百名村民被驱赶到大槐树下
威逼村民交出陈久
否则统统枪杀
 
村民不惧死
奈何以死惧之
夜色中的大槐树凛然屹立
 
三挺机关枪架起来了
阴森森的枪口朝向村民
就在机关枪喷吐火焰的一刹间
陈久犹同天降
他踏着课前歌咏的旋律节拍
揮动着村民熟悉的臂姿
最后一次引领进堂咏
领者、和者倾情高歌
如山呼海啸
雷霆滚滚
 
陈久牺牲了
他传播的革命信仰
永远留在了大槐树
为了铭记陈久
更为了传承其遗志
村民将大槐树更名红旗坡
课前歌咏成了红旗坡的村歌
经近百年传唱不衰:
……
起初如何
今日亦然
直到永远
简介
南豫见,中国作协会员,连任五届河南省作协理事、四届省文联委员、三届漯河市作协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生命原则»等11部;中短篇小说集《皇天后土》等两部;散文集《漯河文学地图》;长诗«文明家庭»等六部,共计700余万字。长篇电视剧《日出日落》《生死较量》相继在央视一套、八套黄金时段推出。作品获“省优秀文艺作品奖一等奖”两次、“省五个一工程奖”三次、“省文艺精品工程”等多种奖项。
责任编辑: 叶青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