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王立世,中国作协会员。在《诗刊》《中国作家》等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诗歌1000多首,在《诗探索》《江南诗》等报刊发表诗歌评论100多篇。诗歌入选100多部选本。获“2022年度十佳华语诗人”、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奖新锐奖、第二十五届鲁藜诗歌奖二等奖、2021年全国十佳诗歌评论家、2022年第二届“名作欣赏杯”晋版图书书评大赛二等奖、首届“新时代.鲁迅诗歌评论奖”等奖项。
《与吉木狼格打顶张》
杨黎
他说,彝族女人
是天下最漂亮的女人
我不同意
我说喜欢我的女人
才是天下最漂亮
的女人
打顶张在四川方言中是辩论的意思,有针锋相对、各不相让的意味。两位诗人对“天下最漂亮的女人”定义的标准不同,导致认识和结论不同。吉木狼格说:“彝族女人/是天下最漂亮的女人”。吉木狼格的结论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存在绝对, 客观中有主观,体现出民族自豪感和对本民族的热爱。杨黎不同意吉木狼格的观点,他说:“喜欢我的女人/才是天下最漂亮/的女人”。杨黎无视外表长相,凸出爱的主旨,主观战胜了客观,情感击败了理智,典型的唯心主义。杨黎不同意吉木狼格的观点,吉木狼格是否同意杨黎的观点?诗中没说,从题目推测也不会同意。二人的辩论谁对谁错,结果谁胜谁败?难以判定,留给读者思考和回味的东西很多。米沃会在《诗的艺术》中写到:“如果诗歌不值得回味,又有什么意义?”。杨黎的诗歌从生活中取材,看似漫不经心,但审美空间早已超越生活本身,获得思想的无限可能。杨黎是废话理论的先锋,这首诗就是用语言构建而成,但我感到杨黎的废话并不废,而且含金量很高,相比之下,一些自视为知识精英的诗人反而废话连篇,读之味同嚼蜡,败坏了读者的胃口。
杨黎,1962年8月生于成都。1980年开始写作,发起第三代人诗歌运动,创办“非非主义”。进入21世纪后,成为橡皮写作群推手,废话理论先锋。有诗歌小说理论文集数十种。现居南京。
《真理》
梁晓明
我将全身的瓦片翻开,寻找一盏灯
谁在我背后鲜花盛开?
我曾经从树叶上屡次起飞
我将手深深插进泥土
这生命里最旺盛的一处泉水
是谁, 在一小包火柴中将我等待?
我燃烧,将时间里的琴弦
齐声拨响
在一把大火中,我的白马出走
现在我回家,灯光黯淡
是谁在飞檐上将风铃高挂
在眼中将瓦当重新安排?
将逝去的呼吸声细数珍藏,我高举
一支箫
无人的旷野上,我的箫声
一片呜咽
读完这首诗,看不到真理的朱丝马迹,但又感觉真理就藏在变幻的意象之中,而且不容易找到,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从寻找到灯到灯光暗淡,从鲜花盛开到箫声呜咽,从燃烧到出走,情感的跌落正暗示为追求真理付出的人生代价,真理宝贵就在于不屈服谬误打压的悲剧性结局。读这首诗,重新找回了八十年代读北岛的感觉,但梁晓明克服了那一代人的粗砺与尖锐,锋芒藏在含蓄与细腻之中,由北岛的激烈和寒冷变得温和和冷静。这样迂回曲折的诗,慢嚼细咽才能品出其味。
梁晓明,中国先锋诗歌代表诗人。1988年创办中国先锋诗刊《北回归线》。获《人民文学》建国四十五周年诗歌奖、第三届华语春晚中国新诗"百年百位诗人"、名人堂2018年度十大诗人等奖。出席德国上海领事馆主办的《梁晓明与汉斯.布赫——中德诗歌对话》、上海民生美术馆主办的《梁晓明诗歌朗读会》、东京首届中日现代诗人研讨会。出版诗集《开篇》《印迹—梁晓明组诗与长诗》《用小号把冬天全身吹亮》《忆长安——诗译唐诗集》等。
《在尘世》
阿信
在赶往医院的街口,遇见红灯——
车辆缓缓驶过,两边长到望不见头。
我扯住方寸已乱的妻子,说:
不急。初冬的空气中,
几枚黄金般的银杏叶,从枝头
飘坠地面,落在脚边。我拥着妻子
颤抖的肩,看车流无声、缓缓地经过。
我一遍遍对妻子,也对自己
说:不急。不急。
我们不急。
我们身在尘世,像两粒相互依靠的尘埃,
静静等着和忍着。
这首诗写去医院看病遇到红灯,交通拥堵车流缓慢,这么一件习以为常的小事,诗人却写得意味无穷。妻子害怕耽误看病,急得方寸已乱,肩都颤抖起来,但眼前的银杏叶却从容飘落,对比之下人脆弱得还不如一枚落叶。诗人反复用“不急”安慰妻子和自己,其实诗人明白急也没用,唯一的办法只是“等着和忍着”。既然无法改变现实,只好顺从,这就是尘世中的我们,就像我们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样。闪亮的是“我们身在尘世,像两粒互相依靠的尘埃”。依靠使生命有了温暖和寄托。即使“等着和忍着”,也充满信心和希望。诗人用世界上最质朴的语言写出最有烟火味的生活,而且写出一个普通人的无奈。这是有温度的写作,也是有难度的写作。
阿信,本名牟吉信,1964年生,甘肃临洮人,现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著有《草地诗篇》《那些年,在桑多河边》《惊喜记》《裸原》等多部诗集。曾获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第二届昌耀诗歌奖、《诗刊》2018陈子昂年度诗人奖、十二背后·梅尔诗歌奖年度诗人奖、第二届屈原诗歌奖等奖项。
《酒后》
慕白
我再怎么努力,再怎么使劲
也无法打开北京的房门
今晚从外面喝酒回来已是午夜
借着昏暗的星光,我掏出一张卡,想打开房门
门,稳如泰山,坚如磐石,怎么也不能打开
我使劲推,用手拍,用脚踹,用肩顶
我的举动,惊动了保安。他查验了我的身份后
才发现,我闹了笑话,拿错了卡
我手中的是一张外省的、包山底的身份证
酒后,用包山底的身份证去开北京的房门,再怎么折腾也打不开,再现了找不到归宿的焦灼。诗人借此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只有包山底才适合自己,那里的门每时每刻都向自己敞开着。繁华都市与自己的距离在一次笑话中得到形象而深刻的反应,一个看似错误的细节不经意暴露了诗人温暖的精神指向。好诗人就像一块天然的玉,根本用不着耗神费力去精雕细刻,那样做效果不一定好。
慕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度驻校诗人。有作品在《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新华文摘》《读者》《星星诗刊》《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作家》等报刊发表。诗歌多次入选各种年选。参加《诗刊》社第26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31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诗歌班)。曾获《十月》诗歌奖、红高粱诗歌奖、华文青年诗人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2021中国诗歌网十佳优秀诗集奖等。著有诗集《行者》《开门见山》等。现居文成。
《我们还在》
老巢
以前我们狼狈为奸
狼还在 狈没了
以前我们衣冠禽兽
衣冠还在 禽兽没了
以前我们酒肉朋友
酒肉还在 朋友没了
以前我们寻欢作乐
我们还在 欢乐没了
与“没了”相比,“还在”应该是优势,老巢的“还在”,只剩下孤独和痛苦。生态并没变好,狼在怀念可共事的狈,衣冠在怀念蠢蠢欲动的禽兽,酒肉在怀念真正的朋友,我在怀念逝去的快乐。“还在”说不出有什么价值与意义,诗人在对比中睿智地发现进化中的退化,诗意地敲响了生命的警钟。
老巢 本名杨义巢。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于安徽巢湖,现居北京。中视经典电影工作室主任,“诗歌中国网”主编。出版有诗集《风行大地》《老巢短诗选》《巢时代》《春天的梦简称春梦》《时间的态度》等。
《我们不说爱已经很久了》
王妃
省略姓氏。有时也会省略名字
直接说嗳或者嗯
争吵,或者不理不睬,但不影响在餐桌边
围坐、就餐、叮嘱孩子
在拧灭台灯之前,会把明天再次认真的算计一遍
最后,用呵欠的尾气拖出一个长音——
“睡吧”
省略“晚安”,省略所有的肌肤相亲。
若是寒夜,就在各自的被窝里想念
空调、电热毯、暖手宝、热水袋……
这些能散发热气的名词,会让冰凉的被窝和身体
慢慢暖起来
《不说爱已经很久了》,是生活对人的改变,容易联想到过去的卿卿我我,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之中有无尽的怀念、遗憾和失望。“很久了”加重了情感的悲凉程度。生活从过去的浪漫坠入现实的冷战,从过去的和谐演变成现实的争吵,共同的语言只剩下“叮嘱孩子”,孩子成了维系婚姻唯一的桥梁和纽带。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审美疲劳?还是“三观”不合,还是生活所迫?不管什么原因,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爱的激情已经熄灭。亲爱的换成“嗳或者嗯“,”晚安“换成”睡吧“,寒夜里使被窝里不是“肌肤相亲”,而是对”空调、电热毯、暖手宝、热水袋……”的想念,精神的东西越来越少。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婚姻绝不是个别现象,表面的平静和稳定背后是危机四伏。诗人的轻描淡写反衬内心的忧伤,冷静的叙述掩饰不住内心的焦灼,举重若轻不失为写作的一种智慧,通过典型的日常生活现象向我们提出一个爱情伦理问题。
王妃,70后,安徽桐城人,现居黄山,中国作协会员。出版诗集《风吹香》、爱情诗选集《我们不说爱已经很久了》、散文集《中年的月亮》。
《鱼说》
张脉峰
鱼离开了水
还可以
用自己的泪水
养活自己
泪水流干了
还有血液
没有了血液
鱼的心就死了
那只猫
静静地
看着他
没说一句话
一般人的认知是,鱼离开水立马就死,诗人张脉峰却独具慧眼,观察到鱼还可以用为命运而落的泪水养活自己,属于陷入绝境的自我拯救,章显了死里求生的悲壮与意志。按正常逻辑思维,泪水流干,生命也该结束了。这条鱼不同寻常,继续用血液养活自己,直到耗尽了最后一点血,心脏才停止了跳动。鱼和命运抗争的精神感动了爱腥的猫,不忍将它吃掉,在静静地欣赏它的壮举。这是一首寓言诗,诗人的想象力建立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尽管有夸张,但又感到真实可信。整首诗就是一个隐喻,隐喻人类面对突然的生死考验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自身的潜能,迎接最严峻的挑战。
张脉峰,笔名梦龙,山东梁山人,居北京。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研修班、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班、山东大学文学院作家班、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等。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家联谊会副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纳兰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岳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办并主持主编《太阳诗报》至今近三十年,著有个人诗集、文集等多部,主编(执编)各种典籍、书籍多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词之友》主编。
《竹林》
雪鹰
那七个人住进来,最后
又一个个走了。自此
我看到的竹子,再也没有
嵇康昂起的头颅。他们
下端粗壮,身材修长
但高傲的头,往往顺着风向
倾垂。立在山间
我眺望许久,他们
还是所谓的竹子吗?
雪鹰这首诗妙就妙在竹子与贤人的互文,贤人像竹子一样刚直不阿,竹子像贤人一样昂首挺胸,问题就出在贤人离开竹林后,竹子开始“顺着风向倾垂”,丧失了往日的风骨。“他们/还是所谓的竹子吗?”,竹子的坠落令人不齿。一般诗歌写自然对人的影响,这首诗写人对自然的影响,艺术上新颖别致,思想上深刻犀利。
雪鹰,诗人、自由撰稿人,居武义坛头。《中国诗刊》《长淮诗典》《安徽诗人》主编,镇江市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金山》文学杂志诗歌编辑兼《金山》杂志诗歌高级写作班主讲,长淮诗社社长。
《一个人》
陆岸(浙江)
只有一个太阳照耀我
只有一个月亮抚慰我
只有一个慕士塔格峰
在承受终年的雪
此刻,也只有一个人的塔克拉玛干
配得上这些
写孤独的诗,印象最深的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白鹤林的《孤独》,现在又加上了陆岸的《一个人》。陈子昂的孤独具有穿越时空的悲壮,白鹤林的孤独具有担当的胸襟气魄,陆岸的孤独具有温暖高贵的品质。这首诗用“只有一个……”的句式结构,严谨不说,还形成从容不迫、气定神闲的节奏韵律。世界如此之大,一个人如此之小,每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太阳和月亮,但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这样的孤独。
陆岸,浙江桐乡人,桐乡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品见于《诗刊》《星星》《诗潮》《草堂》《江南诗》《扬子江》《绿风》《西部》《星火》《西湖》《延河》等刊。入选《中国当代诗歌年鉴》《中国跨年诗选》《天天诗历》《<中国诗歌>年度精选》等二十余种年度选本。出版诗集《煮水的黄昏》、诗合集《无见地》。创办诗媒体《一见之地》。
我要这样慢慢的活着
李小洛
我要这样慢慢的醒来
慢慢去晒那些照进院子里的太阳
慢慢的喝酒,写着诗歌
在一些用还是不用的语句上
慢慢的犹豫
我要慢慢的说话
等着冰雪融化,等那些迟早
要开的花朵,慢慢的
坐在田野上,看比我更快的蜗牛们
沿着一些时光的轨迹慢慢的爬行
我要慢慢的恋爱
享受完每一场筵席的甘露
慢慢怨恨,让它们陪伴我的
时间更久一些
我还要慢慢的喝着杯子里的水
回首一条春天的路
慢慢的哭泣,慢慢的欢笑
让一切因果慢慢的发生和循环
最后,我要慢慢的过完这一生
再慢慢的在傍晚里死去
急功近利的快,违背规律的快,可能会取得短期效益,但影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心浮气躁。李小洛以慢对抗快,一个慢还不够,以慢慢对抗时代的盲动。她笔下的慢,既有自然的慢,比如,太阳、冰雪、花朵、蜗牛,也有生活的慢,比如,慢慢的醒来、慢慢去晒太阳、慢慢的喝酒、慢慢的写诗、慢慢的说话、慢慢的看蜗牛、慢慢的恋爱、慢慢怨恨、慢慢的喝水、慢慢的哭泣、慢慢的欢笑、慢慢的过完这一生、慢慢的在死去,自然的慢与生活的慢交融在一体。诗人的慢,不是消极、落后、无为,而是宁静、从容、自在,体现出精神的优雅和气度。这首诗,语言的节奏与情感的顿挫非常合拍,内容厚实而又灵动,接地气又有超现实的意味。
李小洛,20世纪70年代初生于陕西安康,学医,绘画 。2004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曾参加第22届青春诗会。第六次全国青创会、就读第7届鲁迅文学院高研班。获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第四届华文青年诗人奖,郭沫若诗歌奖、柳青文学奖、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度驻校诗人,“陕西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安康市文联副主席,安康市作协副主席,安康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陕西省作协理事。著有诗集《偏爱》,《我的三姐妹》等。
杨黎
他说,彝族女人
是天下最漂亮的女人
我不同意
我说喜欢我的女人
才是天下最漂亮
的女人
打顶张在四川方言中是辩论的意思,有针锋相对、各不相让的意味。两位诗人对“天下最漂亮的女人”定义的标准不同,导致认识和结论不同。吉木狼格说:“彝族女人/是天下最漂亮的女人”。吉木狼格的结论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存在绝对, 客观中有主观,体现出民族自豪感和对本民族的热爱。杨黎不同意吉木狼格的观点,他说:“喜欢我的女人/才是天下最漂亮/的女人”。杨黎无视外表长相,凸出爱的主旨,主观战胜了客观,情感击败了理智,典型的唯心主义。杨黎不同意吉木狼格的观点,吉木狼格是否同意杨黎的观点?诗中没说,从题目推测也不会同意。二人的辩论谁对谁错,结果谁胜谁败?难以判定,留给读者思考和回味的东西很多。米沃会在《诗的艺术》中写到:“如果诗歌不值得回味,又有什么意义?”。杨黎的诗歌从生活中取材,看似漫不经心,但审美空间早已超越生活本身,获得思想的无限可能。杨黎是废话理论的先锋,这首诗就是用语言构建而成,但我感到杨黎的废话并不废,而且含金量很高,相比之下,一些自视为知识精英的诗人反而废话连篇,读之味同嚼蜡,败坏了读者的胃口。
杨黎,1962年8月生于成都。1980年开始写作,发起第三代人诗歌运动,创办“非非主义”。进入21世纪后,成为橡皮写作群推手,废话理论先锋。有诗歌小说理论文集数十种。现居南京。
《真理》
梁晓明
我将全身的瓦片翻开,寻找一盏灯
谁在我背后鲜花盛开?
我曾经从树叶上屡次起飞
我将手深深插进泥土
这生命里最旺盛的一处泉水
是谁, 在一小包火柴中将我等待?
我燃烧,将时间里的琴弦
齐声拨响
在一把大火中,我的白马出走
现在我回家,灯光黯淡
是谁在飞檐上将风铃高挂
在眼中将瓦当重新安排?
将逝去的呼吸声细数珍藏,我高举
一支箫
无人的旷野上,我的箫声
一片呜咽
读完这首诗,看不到真理的朱丝马迹,但又感觉真理就藏在变幻的意象之中,而且不容易找到,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从寻找到灯到灯光暗淡,从鲜花盛开到箫声呜咽,从燃烧到出走,情感的跌落正暗示为追求真理付出的人生代价,真理宝贵就在于不屈服谬误打压的悲剧性结局。读这首诗,重新找回了八十年代读北岛的感觉,但梁晓明克服了那一代人的粗砺与尖锐,锋芒藏在含蓄与细腻之中,由北岛的激烈和寒冷变得温和和冷静。这样迂回曲折的诗,慢嚼细咽才能品出其味。
梁晓明,中国先锋诗歌代表诗人。1988年创办中国先锋诗刊《北回归线》。获《人民文学》建国四十五周年诗歌奖、第三届华语春晚中国新诗"百年百位诗人"、名人堂2018年度十大诗人等奖。出席德国上海领事馆主办的《梁晓明与汉斯.布赫——中德诗歌对话》、上海民生美术馆主办的《梁晓明诗歌朗读会》、东京首届中日现代诗人研讨会。出版诗集《开篇》《印迹—梁晓明组诗与长诗》《用小号把冬天全身吹亮》《忆长安——诗译唐诗集》等。
《在尘世》
阿信
在赶往医院的街口,遇见红灯——
车辆缓缓驶过,两边长到望不见头。
我扯住方寸已乱的妻子,说:
不急。初冬的空气中,
几枚黄金般的银杏叶,从枝头
飘坠地面,落在脚边。我拥着妻子
颤抖的肩,看车流无声、缓缓地经过。
我一遍遍对妻子,也对自己
说:不急。不急。
我们不急。
我们身在尘世,像两粒相互依靠的尘埃,
静静等着和忍着。
这首诗写去医院看病遇到红灯,交通拥堵车流缓慢,这么一件习以为常的小事,诗人却写得意味无穷。妻子害怕耽误看病,急得方寸已乱,肩都颤抖起来,但眼前的银杏叶却从容飘落,对比之下人脆弱得还不如一枚落叶。诗人反复用“不急”安慰妻子和自己,其实诗人明白急也没用,唯一的办法只是“等着和忍着”。既然无法改变现实,只好顺从,这就是尘世中的我们,就像我们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样。闪亮的是“我们身在尘世,像两粒互相依靠的尘埃”。依靠使生命有了温暖和寄托。即使“等着和忍着”,也充满信心和希望。诗人用世界上最质朴的语言写出最有烟火味的生活,而且写出一个普通人的无奈。这是有温度的写作,也是有难度的写作。
阿信,本名牟吉信,1964年生,甘肃临洮人,现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著有《草地诗篇》《那些年,在桑多河边》《惊喜记》《裸原》等多部诗集。曾获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第二届昌耀诗歌奖、《诗刊》2018陈子昂年度诗人奖、十二背后·梅尔诗歌奖年度诗人奖、第二届屈原诗歌奖等奖项。
《酒后》
慕白
我再怎么努力,再怎么使劲
也无法打开北京的房门
今晚从外面喝酒回来已是午夜
借着昏暗的星光,我掏出一张卡,想打开房门
门,稳如泰山,坚如磐石,怎么也不能打开
我使劲推,用手拍,用脚踹,用肩顶
我的举动,惊动了保安。他查验了我的身份后
才发现,我闹了笑话,拿错了卡
我手中的是一张外省的、包山底的身份证
酒后,用包山底的身份证去开北京的房门,再怎么折腾也打不开,再现了找不到归宿的焦灼。诗人借此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只有包山底才适合自己,那里的门每时每刻都向自己敞开着。繁华都市与自己的距离在一次笑话中得到形象而深刻的反应,一个看似错误的细节不经意暴露了诗人温暖的精神指向。好诗人就像一块天然的玉,根本用不着耗神费力去精雕细刻,那样做效果不一定好。
慕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度驻校诗人。有作品在《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新华文摘》《读者》《星星诗刊》《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作家》等报刊发表。诗歌多次入选各种年选。参加《诗刊》社第26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31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诗歌班)。曾获《十月》诗歌奖、红高粱诗歌奖、华文青年诗人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2021中国诗歌网十佳优秀诗集奖等。著有诗集《行者》《开门见山》等。现居文成。
《我们还在》
老巢
以前我们狼狈为奸
狼还在 狈没了
以前我们衣冠禽兽
衣冠还在 禽兽没了
以前我们酒肉朋友
酒肉还在 朋友没了
以前我们寻欢作乐
我们还在 欢乐没了
与“没了”相比,“还在”应该是优势,老巢的“还在”,只剩下孤独和痛苦。生态并没变好,狼在怀念可共事的狈,衣冠在怀念蠢蠢欲动的禽兽,酒肉在怀念真正的朋友,我在怀念逝去的快乐。“还在”说不出有什么价值与意义,诗人在对比中睿智地发现进化中的退化,诗意地敲响了生命的警钟。
老巢 本名杨义巢。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于安徽巢湖,现居北京。中视经典电影工作室主任,“诗歌中国网”主编。出版有诗集《风行大地》《老巢短诗选》《巢时代》《春天的梦简称春梦》《时间的态度》等。
《我们不说爱已经很久了》
王妃
省略姓氏。有时也会省略名字
直接说嗳或者嗯
争吵,或者不理不睬,但不影响在餐桌边
围坐、就餐、叮嘱孩子
在拧灭台灯之前,会把明天再次认真的算计一遍
最后,用呵欠的尾气拖出一个长音——
“睡吧”
省略“晚安”,省略所有的肌肤相亲。
若是寒夜,就在各自的被窝里想念
空调、电热毯、暖手宝、热水袋……
这些能散发热气的名词,会让冰凉的被窝和身体
慢慢暖起来
《不说爱已经很久了》,是生活对人的改变,容易联想到过去的卿卿我我,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之中有无尽的怀念、遗憾和失望。“很久了”加重了情感的悲凉程度。生活从过去的浪漫坠入现实的冷战,从过去的和谐演变成现实的争吵,共同的语言只剩下“叮嘱孩子”,孩子成了维系婚姻唯一的桥梁和纽带。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审美疲劳?还是“三观”不合,还是生活所迫?不管什么原因,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爱的激情已经熄灭。亲爱的换成“嗳或者嗯“,”晚安“换成”睡吧“,寒夜里使被窝里不是“肌肤相亲”,而是对”空调、电热毯、暖手宝、热水袋……”的想念,精神的东西越来越少。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婚姻绝不是个别现象,表面的平静和稳定背后是危机四伏。诗人的轻描淡写反衬内心的忧伤,冷静的叙述掩饰不住内心的焦灼,举重若轻不失为写作的一种智慧,通过典型的日常生活现象向我们提出一个爱情伦理问题。
王妃,70后,安徽桐城人,现居黄山,中国作协会员。出版诗集《风吹香》、爱情诗选集《我们不说爱已经很久了》、散文集《中年的月亮》。
《鱼说》
张脉峰
鱼离开了水
还可以
用自己的泪水
养活自己
泪水流干了
还有血液
没有了血液
鱼的心就死了
那只猫
静静地
看着他
没说一句话
一般人的认知是,鱼离开水立马就死,诗人张脉峰却独具慧眼,观察到鱼还可以用为命运而落的泪水养活自己,属于陷入绝境的自我拯救,章显了死里求生的悲壮与意志。按正常逻辑思维,泪水流干,生命也该结束了。这条鱼不同寻常,继续用血液养活自己,直到耗尽了最后一点血,心脏才停止了跳动。鱼和命运抗争的精神感动了爱腥的猫,不忍将它吃掉,在静静地欣赏它的壮举。这是一首寓言诗,诗人的想象力建立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尽管有夸张,但又感到真实可信。整首诗就是一个隐喻,隐喻人类面对突然的生死考验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自身的潜能,迎接最严峻的挑战。
张脉峰,笔名梦龙,山东梁山人,居北京。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研修班、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班、山东大学文学院作家班、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等。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家联谊会副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纳兰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岳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办并主持主编《太阳诗报》至今近三十年,著有个人诗集、文集等多部,主编(执编)各种典籍、书籍多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词之友》主编。
《竹林》
雪鹰
那七个人住进来,最后
又一个个走了。自此
我看到的竹子,再也没有
嵇康昂起的头颅。他们
下端粗壮,身材修长
但高傲的头,往往顺着风向
倾垂。立在山间
我眺望许久,他们
还是所谓的竹子吗?
雪鹰这首诗妙就妙在竹子与贤人的互文,贤人像竹子一样刚直不阿,竹子像贤人一样昂首挺胸,问题就出在贤人离开竹林后,竹子开始“顺着风向倾垂”,丧失了往日的风骨。“他们/还是所谓的竹子吗?”,竹子的坠落令人不齿。一般诗歌写自然对人的影响,这首诗写人对自然的影响,艺术上新颖别致,思想上深刻犀利。
雪鹰,诗人、自由撰稿人,居武义坛头。《中国诗刊》《长淮诗典》《安徽诗人》主编,镇江市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金山》文学杂志诗歌编辑兼《金山》杂志诗歌高级写作班主讲,长淮诗社社长。
《一个人》
陆岸(浙江)
只有一个太阳照耀我
只有一个月亮抚慰我
只有一个慕士塔格峰
在承受终年的雪
此刻,也只有一个人的塔克拉玛干
配得上这些
写孤独的诗,印象最深的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白鹤林的《孤独》,现在又加上了陆岸的《一个人》。陈子昂的孤独具有穿越时空的悲壮,白鹤林的孤独具有担当的胸襟气魄,陆岸的孤独具有温暖高贵的品质。这首诗用“只有一个……”的句式结构,严谨不说,还形成从容不迫、气定神闲的节奏韵律。世界如此之大,一个人如此之小,每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太阳和月亮,但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这样的孤独。
陆岸,浙江桐乡人,桐乡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品见于《诗刊》《星星》《诗潮》《草堂》《江南诗》《扬子江》《绿风》《西部》《星火》《西湖》《延河》等刊。入选《中国当代诗歌年鉴》《中国跨年诗选》《天天诗历》《<中国诗歌>年度精选》等二十余种年度选本。出版诗集《煮水的黄昏》、诗合集《无见地》。创办诗媒体《一见之地》。
我要这样慢慢的活着
李小洛
我要这样慢慢的醒来
慢慢去晒那些照进院子里的太阳
慢慢的喝酒,写着诗歌
在一些用还是不用的语句上
慢慢的犹豫
我要慢慢的说话
等着冰雪融化,等那些迟早
要开的花朵,慢慢的
坐在田野上,看比我更快的蜗牛们
沿着一些时光的轨迹慢慢的爬行
我要慢慢的恋爱
享受完每一场筵席的甘露
慢慢怨恨,让它们陪伴我的
时间更久一些
我还要慢慢的喝着杯子里的水
回首一条春天的路
慢慢的哭泣,慢慢的欢笑
让一切因果慢慢的发生和循环
最后,我要慢慢的过完这一生
再慢慢的在傍晚里死去
急功近利的快,违背规律的快,可能会取得短期效益,但影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心浮气躁。李小洛以慢对抗快,一个慢还不够,以慢慢对抗时代的盲动。她笔下的慢,既有自然的慢,比如,太阳、冰雪、花朵、蜗牛,也有生活的慢,比如,慢慢的醒来、慢慢去晒太阳、慢慢的喝酒、慢慢的写诗、慢慢的说话、慢慢的看蜗牛、慢慢的恋爱、慢慢怨恨、慢慢的喝水、慢慢的哭泣、慢慢的欢笑、慢慢的过完这一生、慢慢的在死去,自然的慢与生活的慢交融在一体。诗人的慢,不是消极、落后、无为,而是宁静、从容、自在,体现出精神的优雅和气度。这首诗,语言的节奏与情感的顿挫非常合拍,内容厚实而又灵动,接地气又有超现实的意味。
李小洛,20世纪70年代初生于陕西安康,学医,绘画 。2004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曾参加第22届青春诗会。第六次全国青创会、就读第7届鲁迅文学院高研班。获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第四届华文青年诗人奖,郭沫若诗歌奖、柳青文学奖、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度驻校诗人,“陕西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安康市文联副主席,安康市作协副主席,安康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陕西省作协理事。著有诗集《偏爱》,《我的三姐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