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中国》不但是一部有厚度、有力度、有深度的抒情长诗,又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同时,也是诗人在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带给全国少年儿童的一缕阳光。这缕阳光,是用诗人的大爱纺织,是用诗人的真诚和灵性播洒。
作为一个诗歌工作者,不可能不关注中外诗坛,也就不可能不对商泽军诗歌现象给予关注和研究。近年来,国内涌现了诸多像商泽军一样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优秀诗人,他们在国家的发展变革及其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中,都以自己独到、深刻、细腻及深情的笔触来记录时代,来表达一个诗人对社会、对人类的关注与热爱。正是他们的这种大爱,在非典肆虐、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神七飞天、奥运中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以文学的方式一次次唤起人们对于时代和现实人生的关注,对中国诗歌的热爱与创作的热潮。基于此,诗人商泽军创作出了一系列震动诗坛的长诗《保卫生命》、《奥运中国》、《国殇:诗记汶川》、《飞翔的中国》等,这不能不说商泽军的创作已经脱离了个体,成为中国诗坛的一种“商泽军诗歌创作现象”。
一个诗人的创作态度,决定了他作品的高度。在2008年5月汶川地震之后,我们做为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团奔赴灾区,在成都我专程到已先期抵达的中国作协采访小分队住地探望诗人商泽军。他虽然行走不便,但却在近年来国家每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中,走得最前、跑得最快的诗人。当我到达他所住的宾馆时,已是晚上十点,他正伏案创作。看着他疲惫的面容,让我心里有些酸楚。而他却充满激动和伤痛地向我述说这几天的灾区见闻和感受。从白天到深夜,他就这样拖着伤痛的身体采访和写作。正是如此,他不但在最快的时间内主编出版了《中国:震撼5月》诗选,而且完成了自己的诗集《国殇:诗记汶川》。
今天,在这里研究商泽军的《飞翔的中国》,让我不由自主想到了“阳光”这个词语。在《飞翔的中国》里,我看到诗人不只是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从“一只船和一个民族的记忆”开始,诗人沿着“我歌唱十月、一个人和一个民族、城市与乡村、中国的脊梁、阳光下的童年、飞翔的中国、和平的音符、旗帜”九个章节,舒缓地叙述像从窗户里洒落的春天阳光,给人以明亮、温暖和感动。
“帐篷小学/山里的孩子和鸟/孵梦的巢/中国福娃/儿童画展/开 学了/折纸鹤的孩子/又见向日葵/诗的声音/早晨,一轮新的太阳”,这是汶川孩子的梦,也是诗人真诚的祝福。“哦,红色的游船,头顶有太阳/湖面有阳光/那些划船的桨橹呢/那声音划破沉寂/像雄鸡开始啼晓”(《镰刀和锤子的向往》),这一缕阳光,是锻造镰刀和锤子最基本的炉火,让我们“在越来越红火的日子里/我们追随七月的阳光/哦,阳光/绽开在大地的掌心/就像母亲的手,那手,是热情凝铸的/似七月骄阳/燃烧啊,每一个当代的日子”。
儿童诗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和吟读,并且也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商泽军儿童诗的创新也带给我们另类思考:儿童诗该不该突破,应该怎么突破,这个问题是诗人在创作儿童诗时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评论家们在评介儿童诗创作时也要关注的问题。《飞翔的中国》始终充满饱满的儿童情感,用丰富的儿童想象把祖国的变化进行巧妙地构思,用天真并且精粹的语言构造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诗坛的这种“商泽军诗歌创作现象”将是我们未来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中国诗歌网将继续关注商泽军的个体创作和这种“商泽军诗歌创作现象”,也期待有更多的这方面研究文章在我们网站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