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深邃的思维,蔡建旺用呈现日常情景的方式来表达,不故弄玄虚,不貎作高深,却能掀动我们内心的波浪。
跟蔡建旺有微信联系才半年,第一次见面仅仅是十几天前的事,然而我们一见如故,比交往几十年的朋友还亲切。这基于两点:一、我们对诗歌都有一份出自灵魂深处的虔诚和痴迷;二、我们待人接物都懂得理解、尊重、友爱、宽容。
蔡建旺在温州师范学院读书时就开始写诗了,他曾经有作品入选《最新当代大学生诗选(1985-1991卷》等选本。他青年时代的诗有一种理想主义的纯粹和温情,比如在《临水而歌》这首诗中他写道:“我们坐,坐成一种孤独的树/听风声呼啸有人从湖边踏过/祈祷如云漫过旷野漫过河岸/思绪如水泛滥汹涌而来……”在《献诗,恋爱》这首诗中他写道:“让我的思想流浪。忧伤的爱人/你自由地飞翔,高居森林之上/让目光坚强,似水,温情/直驱我如火如荼的生命树……”这两首诗都写于1991年,字里行间映射着那个时代以及作者的青春特有的光芒。这是良好的开端,蔡建旺的语言和思维已经超越自己稚拙的年龄,朴素的热情中已有一定成分的冷静和坚定。
生存这一头常常需要全力对付的巨兽,让蔡建旺不时地停下笔来,在人世的荆棘中间奋力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但灵魂深处的热爱,让他时不时地回到诗歌这一片丛林中,寻找充满诱惑的精灵和宝藏。十多年以后,刚刚步入中年的蔡建旺,他的思想和性格渐趋成熟,在诗艺上已懂得对抒情的克制,让事物自身呈现它的特征与奥秘。2014年,他写了一首《一只蚊子死亡之前的叹息》:“寂寞的蚊子。只有呼啸秋风/陪伴。干燥空气,空气一般的食物/没有足够充饥。孤独的蚊子/清醒死亡,或者遭遇拒绝/与人类再做一次疯狂的赌气……”这样的诗,风格上与他大学时代的作品已有明显不同,浪漫主义气息已从他的精神层面和诗艺层面渐渐消散,作者已经有了直面现实的勇气。可惜的是,作者似乎太忙了,语言上还没能做到严谨和娴熟,留下了一些可以仔细斟酌的余地。
然后……然后……时间以惊人的速度跳到2023年,蔡建旺一下子进入“知天命”的年龄段。他却偏偏不信“天命”,他像个任性而倔强的孩子,突然使出浑身的劲儿抓住诗歌不放。2023年的春天,是蔡建旺一生中最特殊的春天,这不仅是他一生中诗歌写得最多的季节,也是他一生中想象力生命力创造力都像火山爆发一样疯狂喷射的季节,是我们得以见证他的奇迹的时刻。4月20日,他写了一首《感谢辞:春天扔出一枚骨头》,第一节,他从感谢的角度承认了这是一个“茂盛的春天”,“饱含雨水,饱含汉字深情光芒”:
如何在四月的夜晚,开口
跟你讲述,泥土与雨水
或者,泥土与植物的故事
一个茂盛的春天,应该不能
剥夺植物绿色的渲染与覆盖
一个光明的春天,应该不能
裸露泥土芳香的浸染和侵略
一个诗意的春天,应该要
饱含雨水,饱含汉字深情光芒
我要开口,在四月,说出
感谢……
值得一提的不仅是字里行间那种真挚的感谢之情,更是诗艺上的灵性飞扬,语言上的娴熟自如,读来如春风拂面。
3月到4月,我读了他无数首诗,发现他越写越好,常让我有惊喜之感,我在微信上不吝赞扬之辞:“你的进步确实惊人。这段时间抓住感觉,一直写,别停!”“这一组让人刮目相看。”“写疯了!极好的状态!”
我特别喜欢他那些语言朴素自然但内涵深厚的诗作,有的诗读了好几篇还意犹未尽。比如他写于3月7日的《失语》一诗:
一张白纸
折叠多少次
会消失,或者
失去重量
一句沉默
点燃多少次
化为灰烬,或者
撕开,或者接近真相
一个姗姗来迟的
春天,被寒冬
围剿多少次
才开出凛冽的花朵
一个人,在热闹的
渲泄的人群中
在黑夜,熄灭多少根烟,或者
回望多少年
才能让寂寞拥入怀中
……
深邃的思维,蔡建旺用呈现日常情景的方式来表达,不故弄玄虚,不貎作高深,却能掀动我们内心的波浪。
意味相近的还有一首《黑夜只是一个弹性的黑点》:“漫长的黑夜,短暂的黑夜/并无不同。取决于四季/更替。黑夜,在硕大星球上/只是一个黑点……黑夜中/孤独的行人,以及夜行的航船/都在出发,都在成为黑点”。在蔡建旺的诗中,黑夜和黑暗是频繁出现的意象。蔡建旺往往绕开别人轻车熟路以至让读者望而生厌的象征含义,把这两个词拉回到日常经验中来。黑夜就是白天过后的黑夜,黑暗就是黑夜的显现,蔡建旺对作为日常现象的黑夜和黑暗写出了自己独特的发现和感觉。
在《四月,请让一条路开口说话》《每个人终点都是一样》这些诗中,蔡建旺越来越显示出他的思想者的特点。一个有良知的诗人应当在他的作品中,以艺术的方式呈显他对社会、历史、人性的深刻思考。我曾经在自己写的一篇题为《诗人》的文章中写道:“既然我们选择做一个诗人,那么我们所创造的诗歌作品就必须忠实于时代的真相和我们内心的尊严。”“诗人因为对这个世界的美与丑、善与恶的敏感而成为人类的良心。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中既有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又是对时代、对生活的忠实记录——这种记录的方式和角度也许千变万化,但他们的作品都是诚实的,敏感的,‘致力于人生向善的努力’。”我感到欣慰的是,蔡建旺在多首诗中写到了“良心”“良知”这两个沉重而又明亮的词。比如他在《四月,请让一条路开口说话》中写道:“比如良心,良知/比如良民,良言,良策,良方/再比如良缘,良图,良辰/直至自已良愈。这些绿色植物/群山之中的珍宝呀……”他在《每个人终点都是一样》这首诗中写道:“是风,每天在存储寂静/是时间,每天在储存过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的。我必须诚实说出这些话/只为良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块墓地/每个人河流的尽头都是终点”。这样的诗,有着撼动读者灵魂的力量。在风尘弥漫的人世间,蔡建旺仍然保持了一颗澄澈、明亮的赤子之心,这种难能可贵的品性奠定了他的诗歌的沉甸甸的质量和高远的境界。
我还特别喜欢他写于今年4月27日的一首《谷雨》:
春天不请自来,谷雨不请自来
书房中独坐。人生的很多场景
无法设计,也不请自来
干脆点,利落点,那就放下时间
百度说,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
春天已在手中慢慢流逝
初雷已是快马加鞭赶来
我还未驾着马车去郊游
在春天,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美洲的巴列霍,江南的伊甸
一起端坐在书房,一起讨论谷雨
他们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谷雨抵达前,让阅读先行抵达
我喜欢这首诗,也许因为诗中提到了我的名字,让我有一种亲切感,一种小小的虚荣心的满足,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是因为阅读时这首诗给我一种一气呵成之感,一种天然浑成,返璞归真之感,一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感。蔡建旺经过严苛的高强度的自我训练,终于劈开荆棘越过泥沼,来到了一片生长奇花异草、奔走仙禽灵兽的开阔地。我坚定地相信:他在诗歌创作上必将步入更高远的境界!
蔡建旺在今年3月28日写了一首《身处波澜不惊的大海》,诗中的那片大海,是蔡建旺的大海,是他生命和灵魂的大海:容纳百川,纯净湛蓝,波澜不惊。这首诗的最后几句,我看作是蔡建旺给自己的精神画像:
在春天,大海,一样有她的
愤怒,一样有她的觉醒
一样有她的潮汐
身处一片波澜不惊的大海
在春天,在我身前
海风引爆寂静,大海跃出词典
愿蔡建旺的人生和诗歌都能够呈现这样的景象:海风引爆寂静,大海跃出词典……
2023年6月4日—5日 于嘉兴
蔡建旺在温州师范学院读书时就开始写诗了,他曾经有作品入选《最新当代大学生诗选(1985-1991卷》等选本。他青年时代的诗有一种理想主义的纯粹和温情,比如在《临水而歌》这首诗中他写道:“我们坐,坐成一种孤独的树/听风声呼啸有人从湖边踏过/祈祷如云漫过旷野漫过河岸/思绪如水泛滥汹涌而来……”在《献诗,恋爱》这首诗中他写道:“让我的思想流浪。忧伤的爱人/你自由地飞翔,高居森林之上/让目光坚强,似水,温情/直驱我如火如荼的生命树……”这两首诗都写于1991年,字里行间映射着那个时代以及作者的青春特有的光芒。这是良好的开端,蔡建旺的语言和思维已经超越自己稚拙的年龄,朴素的热情中已有一定成分的冷静和坚定。
生存这一头常常需要全力对付的巨兽,让蔡建旺不时地停下笔来,在人世的荆棘中间奋力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但灵魂深处的热爱,让他时不时地回到诗歌这一片丛林中,寻找充满诱惑的精灵和宝藏。十多年以后,刚刚步入中年的蔡建旺,他的思想和性格渐趋成熟,在诗艺上已懂得对抒情的克制,让事物自身呈现它的特征与奥秘。2014年,他写了一首《一只蚊子死亡之前的叹息》:“寂寞的蚊子。只有呼啸秋风/陪伴。干燥空气,空气一般的食物/没有足够充饥。孤独的蚊子/清醒死亡,或者遭遇拒绝/与人类再做一次疯狂的赌气……”这样的诗,风格上与他大学时代的作品已有明显不同,浪漫主义气息已从他的精神层面和诗艺层面渐渐消散,作者已经有了直面现实的勇气。可惜的是,作者似乎太忙了,语言上还没能做到严谨和娴熟,留下了一些可以仔细斟酌的余地。
然后……然后……时间以惊人的速度跳到2023年,蔡建旺一下子进入“知天命”的年龄段。他却偏偏不信“天命”,他像个任性而倔强的孩子,突然使出浑身的劲儿抓住诗歌不放。2023年的春天,是蔡建旺一生中最特殊的春天,这不仅是他一生中诗歌写得最多的季节,也是他一生中想象力生命力创造力都像火山爆发一样疯狂喷射的季节,是我们得以见证他的奇迹的时刻。4月20日,他写了一首《感谢辞:春天扔出一枚骨头》,第一节,他从感谢的角度承认了这是一个“茂盛的春天”,“饱含雨水,饱含汉字深情光芒”:
如何在四月的夜晚,开口
跟你讲述,泥土与雨水
或者,泥土与植物的故事
一个茂盛的春天,应该不能
剥夺植物绿色的渲染与覆盖
一个光明的春天,应该不能
裸露泥土芳香的浸染和侵略
一个诗意的春天,应该要
饱含雨水,饱含汉字深情光芒
我要开口,在四月,说出
感谢……
值得一提的不仅是字里行间那种真挚的感谢之情,更是诗艺上的灵性飞扬,语言上的娴熟自如,读来如春风拂面。
3月到4月,我读了他无数首诗,发现他越写越好,常让我有惊喜之感,我在微信上不吝赞扬之辞:“你的进步确实惊人。这段时间抓住感觉,一直写,别停!”“这一组让人刮目相看。”“写疯了!极好的状态!”
我特别喜欢他那些语言朴素自然但内涵深厚的诗作,有的诗读了好几篇还意犹未尽。比如他写于3月7日的《失语》一诗:
一张白纸
折叠多少次
会消失,或者
失去重量
一句沉默
点燃多少次
化为灰烬,或者
撕开,或者接近真相
一个姗姗来迟的
春天,被寒冬
围剿多少次
才开出凛冽的花朵
一个人,在热闹的
渲泄的人群中
在黑夜,熄灭多少根烟,或者
回望多少年
才能让寂寞拥入怀中
……
深邃的思维,蔡建旺用呈现日常情景的方式来表达,不故弄玄虚,不貎作高深,却能掀动我们内心的波浪。
意味相近的还有一首《黑夜只是一个弹性的黑点》:“漫长的黑夜,短暂的黑夜/并无不同。取决于四季/更替。黑夜,在硕大星球上/只是一个黑点……黑夜中/孤独的行人,以及夜行的航船/都在出发,都在成为黑点”。在蔡建旺的诗中,黑夜和黑暗是频繁出现的意象。蔡建旺往往绕开别人轻车熟路以至让读者望而生厌的象征含义,把这两个词拉回到日常经验中来。黑夜就是白天过后的黑夜,黑暗就是黑夜的显现,蔡建旺对作为日常现象的黑夜和黑暗写出了自己独特的发现和感觉。
在《四月,请让一条路开口说话》《每个人终点都是一样》这些诗中,蔡建旺越来越显示出他的思想者的特点。一个有良知的诗人应当在他的作品中,以艺术的方式呈显他对社会、历史、人性的深刻思考。我曾经在自己写的一篇题为《诗人》的文章中写道:“既然我们选择做一个诗人,那么我们所创造的诗歌作品就必须忠实于时代的真相和我们内心的尊严。”“诗人因为对这个世界的美与丑、善与恶的敏感而成为人类的良心。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中既有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又是对时代、对生活的忠实记录——这种记录的方式和角度也许千变万化,但他们的作品都是诚实的,敏感的,‘致力于人生向善的努力’。”我感到欣慰的是,蔡建旺在多首诗中写到了“良心”“良知”这两个沉重而又明亮的词。比如他在《四月,请让一条路开口说话》中写道:“比如良心,良知/比如良民,良言,良策,良方/再比如良缘,良图,良辰/直至自已良愈。这些绿色植物/群山之中的珍宝呀……”他在《每个人终点都是一样》这首诗中写道:“是风,每天在存储寂静/是时间,每天在储存过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的。我必须诚实说出这些话/只为良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块墓地/每个人河流的尽头都是终点”。这样的诗,有着撼动读者灵魂的力量。在风尘弥漫的人世间,蔡建旺仍然保持了一颗澄澈、明亮的赤子之心,这种难能可贵的品性奠定了他的诗歌的沉甸甸的质量和高远的境界。
我还特别喜欢他写于今年4月27日的一首《谷雨》:
春天不请自来,谷雨不请自来
书房中独坐。人生的很多场景
无法设计,也不请自来
干脆点,利落点,那就放下时间
百度说,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
春天已在手中慢慢流逝
初雷已是快马加鞭赶来
我还未驾着马车去郊游
在春天,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美洲的巴列霍,江南的伊甸
一起端坐在书房,一起讨论谷雨
他们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谷雨抵达前,让阅读先行抵达
我喜欢这首诗,也许因为诗中提到了我的名字,让我有一种亲切感,一种小小的虚荣心的满足,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是因为阅读时这首诗给我一种一气呵成之感,一种天然浑成,返璞归真之感,一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感。蔡建旺经过严苛的高强度的自我训练,终于劈开荆棘越过泥沼,来到了一片生长奇花异草、奔走仙禽灵兽的开阔地。我坚定地相信:他在诗歌创作上必将步入更高远的境界!
蔡建旺在今年3月28日写了一首《身处波澜不惊的大海》,诗中的那片大海,是蔡建旺的大海,是他生命和灵魂的大海:容纳百川,纯净湛蓝,波澜不惊。这首诗的最后几句,我看作是蔡建旺给自己的精神画像:
在春天,大海,一样有她的
愤怒,一样有她的觉醒
一样有她的潮汐
身处一片波澜不惊的大海
在春天,在我身前
海风引爆寂静,大海跃出词典
愿蔡建旺的人生和诗歌都能够呈现这样的景象:海风引爆寂静,大海跃出词典……
2023年6月4日—5日 于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