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人 > 夏文成
鲜红的玉米,浓郁的乡愁
——读痖弦诗歌《红玉米》


  导读:夏文成,男,云南昭通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台湾著名诗人痖弦于温哥华时间2024年10月11日清晨逝世,享年92岁。作为一位曾经曾经比较喜欢的诗人突然辞世,我的内心不免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当年开始学习写诗,曾读过不少痖弦的诗作,至今记忆犹新。今天我不仅又重读了他的一些诗,还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他的生平往事。

  香港作家、痖弦同乡李欧梵撰文认为,痖弦诗作内容多有“对命运的感怀,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及对社会现象的反讽”。痖弦曾与友人洛夫、张默等创办《创世纪》杂志,为台湾新诗开创“超现实主义”的诗风,他在台湾新诗领域无疑占有一席领导地位。李欧梵还在怀念痖弦的文章中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从中可知痖弦是一个风度翩翩的谦谦君子。

  痖弦1932年8月29日生于河南南阳乡村。1949年8月,17岁的痖弦随军队去了台湾。著名诗人、诗评家安琪在《一首动人的乡愁诗》一文中披露,痖弦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因受国民党宣传蛊惑,说台湾是“东方的瑞士”,水美鱼肥。渔民不要结网就能捕得鱼满舱之类,号召有志气、有热血的年轻人入伍,到台湾去。于是痖弦怀着郊游般的兴奋,和同学一起报了名。离别时父母都来送行,并反复叮嘱他,安顿好了,捎封信来,将那边地址写清楚……出发前,母亲用粗纸包了一包她亲手煎的热乎乎的油饼,塞给痖弦。痖弦为此还很不耐烦,觉得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他想会很快与父母团聚。但解放后,一切都没可能了。当痖弦再次回乡,已是1992年,过去了近半个世纪,父母早已阴阳两隔。这是人生难以承受之痛。

  了解了这一历史背景,再来读痖弦的这首写作于1957年的诗作《红玉米》,顿觉其所承载的“乡愁”令人惊心动魄。

  无疑,《红玉米》是一首优秀的思乡之作,作者借“红玉米”这一高度浓缩的核心意象,以沉郁深情的笔调,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难以排遣的乡愁。诗人的想象和记忆在历史和现实的时空中往来穿梭。

  痖弦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后来他曾多次返乡,捐了不少多钱,也用心做了很多地方慈善事业。有一次痖弦从河南故乡回到台湾对他的朋友说“家乡的故事可多着呢,至少可以装上一箩筐。”

  在《痖弦回忆录》中,他说家乡对自己一生的影响非常大。他认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有两个源泉:一个是母亲,一个就是故乡,而这两者本身就是混起来的意象。“我觉得幸福的人是有充分的对母亲的记忆——母亲陪着他成长,从童年少年到青年,这是幸福的。有对故乡美好、完整的回忆,也是非常幸福的。我很庆幸,我保留了对母亲、故乡清晰的记忆,让我在八十多岁还能一闭眼睛就‘回到’故乡,听到鸟叫声,闻到麦田的清香。”

  在痖弦心目中,似乎母亲就是故乡,故乡就是母亲,二者是对等的,在他的诗中,怀念故乡,就是怀念母亲。因此,在《红玉米》这首诗中,充盈着作者对故乡一往情深的情愫,凝结了家园、传统、历史、文化等无数复杂心绪。在痖弦的心中,挂在故乡屋檐下那一串鲜红的红玉米,无疑是点燃他无尽乡愁的“导火索”,随着“导火索”的引爆,故乡诸多物事与往事纷纷涌上心头。私塾先生冰冷的戒尺、表姊拴在树下的驴儿、送丧的唢呐、叫哥哥藏在棉袍里的葫芦儿、滚过岗子的铜环、外婆的麦地等等浸透乡愁的事物,如情感流水中鲜活的鱼儿,纷纷涌入诗中,成为承载诗人乡愁和思乡之情的繁复意象,无一不勾起他对故乡的无限怀念。

  《红玉米》在艺术构思上采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一个接一个“镜头”的快速切换,以及情绪的跳跃,视角和思绪的转换,不仅给读者带来视觉冲击和无限想象,也极大地丰富的诗歌的诗性内涵,使得作品的诗意更加饱满和丰盈,故乡的一景一物在读者心目中变得亲切可感,历历在目。其次,复沓手法的运用及沉郁内敛的叙述风格,进一步渲染和强化了诗歌哀愁和忧郁的艺术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极易将读者带入其中,让人感同身受,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有家难回,只能在梦里思乡的游子,令人肝肠寸断,泪湿衣襟。

  值得一提的是,故乡可供诗人寄寓乡愁,抒发情感的事物很多,但他唯独选取“红玉米”来浓墨重彩地进行书写,可谓别出心裁。一是红玉米生命力强,大陆各地均有出产,这表明诗人思念的不仅仅是他的故乡河南南阳,而是海峡对岸可望而不可及的祖国大陆;二是红玉米有着较为鲜艳的色彩,如火把一般引人瞩目,用它来做核心意象,使得诗歌更具美学特征,更能传达诗人奔涌的情思。三是红玉米既是物质上的食粮,也是诗人的精神食粮,更易点燃诗人的诗情与灵感。四是用红玉米作诗题,更为醒目,更易吸引读者关注的目光。诗人对 “红玉米”的用情之深,用心之切可见一斑。

  另外有几个地方也需要提一下。一是诗中的两个时间。如“宣统那年”及“1958年”应该是诗人的“别有用心”的想象或意有所指。因为“宣统那年”诗人痖弦还未出生,“1958”年诗人痖弦还未回过大陆。

  我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宣统那年”应该是指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即位那年。爱新觉罗·溥仪系清朝第十二帝,清军入关后第十位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1908年12月2日),溥仪登基,次年(1909年)改元“宣统”。至于 “宣统那年的风”以及“一九五八年” 那股吹彻古今的风,是在隐喻和暗示什么,大约痖弦本人才知道,或者交由读者自己去猜测更合适。

  再就是诗中提及的“凡尔哈仑也不懂得”中的凡尔哈伦,应该是爱弥尔·凡尔哈伦(1855-1919),他是比利时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象征主义诗人,素有“力的诗人”和“现代生活的诗人”的美称,也是一位有强烈爱国激情的人民诗人。将此人纳入诗中,诗人痖弦的意图我想大概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凡尔哈仑也不能理解他内心浓重的乡愁和伤痛,二是暗指他就像凡尔哈仑有着强烈的爱国激情,或者别有况味也未可知。

  综上所述,痖弦这首《红玉米》不仅以鲜明的意象入诗,以清新优美的笔调传情达意,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念,对逝去亲人的无限怀念,更具有强烈的历史沧桑感和对乡土精神的执着坚守。诗作既有西方印象派的写作技巧,又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和浓郁的乡土特色,体现了作者所追求的“意象要有节制,不能挥霍,要精简、精审地处理……用最少的字数表现最大的内涵;以有限表无限” (《痖弦谈诗》)的写作理想,给人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享受,是一首难得的优秀之作。

附:《红玉米》
作者/痖弦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吹着那串红玉米
 
它就在屋檐下
挂着
好像整个北方
整个北方的忧郁
都挂在那儿
 
犹似一些逃学的下午
雪使私塾先生的戒尺冷了
表姊的驴儿就拴在桑树下面
 
犹似唢呐吹起
道士们喃喃着
祖父的亡灵到京城去还没有回来
 
犹似叫哥哥的葫芦儿藏在棉袍里
一点点凄凉,一点点温暖
以及铜环滚过岗子
遥见外婆家的荞麦田
便哭了
 
就是那种红玉米
挂着,久久地
在屋檐底下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你们永不懂得
那样的红玉米
它挂在那儿的姿态
和它的颜色
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
凡尔哈仑也不懂得
 
犹似现在
我已老迈
在记忆的屋檐下
红玉米挂着
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
红玉米挂着

简介
夏文成,男,云南昭通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业余爱好写诗、作文和画画。已在《诗刊》《中国艺术报》《星星诗刊》《星星·散文诗》《诗选刊》《边疆文学》等百余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文1100余首(篇)。有作品入选各种诗歌选本及获奖。出版诗集《秋风不会将大地搬空》《我是我唯一的行李》。
责任编辑: 西江月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