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人 > 毛秀璞
阳谷路13号


  导读:毛秀璞: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联专业作家。

那栋天井式里院是难忘的
曾经遍布岛城许多街道
几十户人家出入同一个门洞
入夜,一根木杠
可让全院安然入梦

那些大娘大嬸是难忘的
当年迈着小脚从胶州从即墨从平度来到岛城
在这里互相帮衬着过日子
互相攀比着生孩子
生了男孩那是全院的福气
我就是其中一个
 1955年5月13日清晨
阳光普照大院每个角落
父亲的笑声在阳春里回荡
我家风箱急促,大锅沸腾
全院三十多户
每家都送上一碗爆锅面

那些贫困中的孩子是难忘的
夏天结伴去洗海澡
春天躲着大人到码头拉沿儿挣钱*
有一次在后海大陡坡
本来很重的车子忽然变轻
到终点一看
帮肋推车的不是红领巾
而是我病怏怏的母亲……
我的拉沿儿生崖从此结束
永前哥拉沿儿却成了职业
每天早出晚归晒成了一只黑猴子
直到一天忽然途中昏倒
成了车轮下一滩悲恸血泊

有个除夕夜是难忘的
下饺子时突然有女人放声哭泣
原来是当家的心梗断了气
这一夜大院很静,很静
人们用不放鞭炮,不大声拜年
与这个不幸的家庭一起守灵

楼梯口那盏灯是难忘的
十五瓦,有些昏黄
对于我却是神秘光芒
有个夜晚母亲犯病了
我望着灯祈祷,泪水在光线里流淌
母亲竟然不疼了,睡着了

下雪的早晨是难忘的
家家有人拿着扫帚出门
但首先扫的不是门前雪
怕上早班的人滑倒
总有人把炉灰洒在楼梯上
如果公用水笼冻住了
总有人提着暖瓶去烫开
如果下雨,外出的人尽管放心
总有人替你把晾晒衣物收回并且叠好
史大爷家门后那柄斧头是难忘的
谁都可以用它去修理苦日子

有一领炕席终生难忘
是个腊月,母亲走了
我从医院太平间回到老院
看见大娘大嬸坐在席子上缝被子
那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被子
不仅盖在西去母亲身上
也让所有害冷的人浑身暖和

那片废墟是难忘的,老院拆了
我们不约而同来到这里
谁都没说话,但人人心里话语滔滔
男人扶着倒塌的楼梯陷入沉思
女人沉浸在跳皮筋
与刻骨铭心的闺事里
一位老姐说想上茅房
于是所有女人在公厕原址站成一堵墙
老姐一边尿尿一边哭出声……

那天我收获最大
瓦砾下有铅光一闪
我小心翼翼挖出来揣在怀里
和父母遗像一起供奉书橱
从此梦中的路便有了一个永远的地址
一一阳谷路13号

*拉沿儿,即在人力地排车边沿挂一条胶带,帮肋拉车。一个大上坡可挣五分钱。

2025初十凌晨于青岛颐景园
简介
毛秀璞:1955年生于青岛。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联专业作家。十五岁考入中国解放军铁道兵文工团,从事舞蹈专业。十七岁开始写诗并发表。早期作品《天鹅之死》获《北京文学》1981年优秀作品奖。出版诗集《倒流的时光》《母亲的黑头发》《“库尔斯克号”挽歌——中俄文对照》《一百单八将新诗譜》《你好!俄罗斯一一中俄文对照》等十余部。主编大型纪实文学《铁血兵魂》诗选《凝望汶川》《中国当代诗选——中俄文对照》等。部分作品翻译成俄文、英文、波文、德文、韩文等发表。因创作出版中俄双语诗集《“库尔斯克号"挽歌》《你好,俄罗斯》《家人》等,由俄中友好协会授予“俄中友谊勋章”。由俄罗斯政府授予“国际友谊勋章”。2014年,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派,出席42届波兰“华沙之秋国际诗歌节”作品《辛波斯卡一一中波文对照》获最佳作品奖。
责任编辑: 山野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