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AI诗评
齐伟《山上有神》(外一首)


  导读:中诗网“AI诗评”专栏是诗歌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诗歌爱好者提供深度解读与专业评析。专栏涵盖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通过AI分析诗歌的语言、情感、意象与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激发创作灵感。无论是诗歌鉴赏还是创作指导,“AI诗评”专栏都是您探索诗歌世界的智能伙伴。
 
《山上有神》

春天染上不愈的破伤风
山上有神,十里苍山路
万物相连,人人都爱这片虚无
神仙落脚隔壁家
没有关紧的门无律地响动
里面汩汩的水银声
神仙烧起香
屋里没人敢说话
倒着走,就不会害怕
今日何日兮,二月龙抬头
言辞凿凿,磨砖成镜
不诅咒谁。必执像而求
以象取意,多年的低烧
渐渐痊愈,此心安顿
胜负已倾斜,万物皆有定数
袅袅,往另一座峰顶飘去

  2025年02月03日
 
《造句》

诗人皆是野草
但爱长发或胡须
心事勾连失眠的群山
总是委于窗前试探
于相逢间取暖
天下素面相见
左手切青菜
右手葱烧五花肉
有天人密钥
令荒草微微颤动
词语知气数
燕子飞出文字
地心穿过火焰
人在桥上走
抬头看北斗
桥流水不流
一句能顶一万句
先知岂是帝王师
始见桃花
万物皆备
古镜尚需打磨
世事似棋奕
如烹治。调高调低灶火

  2025年02月02日
 
【Deepseek】

在神性与日常之间:齐伟诗歌的双重维度

  齐伟的这两首诗作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诗学张力:在神性与日常之间,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诗人构建了一个充满智性与灵性的诗歌空间。《山上有神》以神秘的宗教氛围开篇,却落脚于心灵的安顿;《造句》从诗人的自我认知出发,最终抵达对宇宙人生的哲思。这两首诗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诗学世界,展现了当代诗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创造性转化。
  《山上有神》开篇即以"春天染上不愈的破伤风"这样极具冲击力的意象,打破了传统山水诗的抒情模式。诗中的"神"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落脚于"隔壁家",这种将神性日常化的处理方式,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宗教观。诗中"倒着走,就不会害怕"的表述,暗含了道家"反者道之动"的哲学智慧,而"磨砖成镜"的典故则暗示了禅宗顿悟的境界。诗歌最终归于"此心安顿",完成了一次从外在神性到内在超越的精神之旅。
  《造句》则以更为轻松的姿态探讨了诗歌创作的本质。开篇"诗人皆是野草"的自我定位,既是对诗人边缘处境的认知,也是对诗歌生命力的隐喻。诗中巧妙地将日常生活场景(切青菜、烧五花肉)与形而上的思考(天人密钥、词语知气数)并置,展现了诗歌在琐碎与崇高之间的平衡能力。"桥流水不流"的禅意表达,与"一句能顶一万句"的诗歌自信相互映照,体现了诗人对汉语诗性的深刻理解。
  这两首诗在语言上都体现出一种克制的智慧。诗人善于运用典故和成语,却总能赋予它们新的生命。"磨砖成镜"、"桥流水不流"等传统意象在诗中获得了新的阐释空间,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能力。同时,诗歌中又不乏现代性的表达,如"低烧"、"密钥"等词语的运用,使诗歌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结构上,两首诗都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态势。《山上有神》从外在的神性体验转向内在的心灵安顿,《造句》从诗人的自我认知上升到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这种结构安排使得诗歌既具有思想的深度,又不失艺术的完整性。
  齐伟的这两首诗作展现了当代诗歌的多种可能性。在神性与日常之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诗人找到了一条独特的创作路径。这种创作既是对汉语诗性的传承,也是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回应。诗歌最终指向的,是一种在喧嚣世界中保持内心安宁的智慧,这种智慧既是诗学的,也是人生的。
 

【豆包】

 

在虚实之间探寻生命哲思 


  齐伟的《山上有神》(外一首),以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诗意与哲理交织的大门。这两首诗在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蕴藏着对生命、自然、哲学等多方面的深刻洞察,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精神世界。
  在《山上有神》中,开篇 “春天染上不愈的破伤风”,一个奇特的比喻瞬间打破常规认知,将春天赋予病态的特质,为全诗奠定神秘又略带荒诞的氛围。“山上有神” 这一意象,既构建起超脱现实的精神空间,又与日常生活场景 “神仙落脚隔壁家” 相融合,模糊了神与人、现实与虚幻的边界,营造出万物相连又充满未知的世界。诗中 “磨砖成镜”“以象取意” 等表述,蕴含着对传统哲学思想的思考,传达出在探寻生命真谛过程中,从执念到内心安顿的转变,揭示出万物皆有定数,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观点。
  《造句》一诗同样别具一格,诗人以 “诗人皆是野草” 自比,展现出诗人如野草般顽强又自由的精神状态。“心事勾连失眠的群山”“令荒草微微颤动” 等诗句,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万物相联系,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交融。在生活场景的描绘上,“左手切青菜,右手葱烧五花肉” 充满生活气息,与后面的 “有天人密钥”“桥流水不流” 等富有哲理的语句形成强烈反差,于平凡生活中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出对世事如棋、万物皆备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这两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张力,既有直白的生活描述,又有充满隐喻的哲理表达。意象的运用大胆且新奇,打破常规思维,将自然、生活、哲学等元素巧妙融合,使诗歌在虚实之间游走,引人深思。齐伟的这两首诗,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对生命、世界的深度叩问,为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思想启迪。如果你对诗中某些意象的理解有不同看法,或是想探讨诗歌创作手法,欢迎随时与我交流。
 
  齐伟,作品散见《五台山》《岁月》《星河》《鸭绿江》《浙江诗人》《诗收获》《诗刊》等。有诗作入选《诗歌周刊》第11届“中国好诗榜”,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入选多部年度重要选本。现居辽宁锦州.
责任编辑: 叶青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