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人 > 李国新
菜花谣(3首)


  导读:李国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燕子窝
     
屋檐下多了一团泥
是燕子衔来的
一粒一粒
掺着草茎
像极了母亲纳鞋底时用的浆糊
燕子来来回回地飞
翅膀剪碎了暮春的风
窝成了
母亲说
这是好兆头
她总爱搬把竹躺椅
在檐下听燕子说话
叽叽喳喳
啾啾唧唧
母亲听得入神
仿佛真能听懂似的
“不吃你的,
不喝你的,
在你门前屙把屎。”
母亲学着燕子的语气
眼睛眯成一条缝
我常想
她是不是和燕子有什么秘密的约定。
那天
我正仰头数着窝里探出的小脑袋
忽然脸上一凉
白色的
温热的
顺着鼻梁滑下来。
我愣住了
母亲却笑出了声:
“这是财,这是运!”
她掏出手帕
轻轻替我擦去
    从此
门前总有星星点点的白
母亲每天
悄悄地擦试
打发一个又一个
春夏秋冬


菜花谣
 
瓦檐抖落最后一片霜雪时
你已在农谚里悄悄翻身
布谷啼破三更寒露
你便挺起青翠的腰肢
在阡陌经纬间织出春天的密码
绿袖子轻扬 卷起千层浪
转眼又将自己缝成金黄的绸缎
蜜蜂驮着整个村庄的甜
掠过你风中颤动的睫毛
把秘密说给每颗胚芽听
直到镰刀割碎蝉鸣
你褪去满身金缕衣
在5月流火中弯成一座桥
千粒星子坠落胸膛
将时光凝结成琥珀色的油
当秋风翻动土地的诗笺
你佝偻的骨骼正簌簌作响
像母亲拆解陈年的棉袄
把最后一丝体温
深埋在生养的冻土之下
 
 
母亲之歌
 


八十五载光阴在母亲掌心织就茧花
慈悲是永不干涸的泉眼
从母亲眼角细细的纹路里
流淌出三个老人的暮年
和无数陌生人的春天。
母亲的客厅是候鸟的驿站
白发苍苍的翅膀在此停歇
“李奶奶”的称呼
是邻里间最温暖的称谓
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胡奶奶的平房是母亲第二个家
四年光阴在洗衣盆里起起落落
两千元钱的故事
在街坊间流传成佳话
“伢子爱衣,老人爱食”
母亲总把最好的留给别人
自己咀嚼着生活的清贫



肖大妈的拐杖敲打着岁月的孤独
母亲的腰弯成一座桥
让温暖跨越代沟
精打细算的菜篮里
盛满无声的包容
连挑剔也化作春风



南桥下的谢大妈
是母亲又一个牵挂
病痛在善良面前退却
微薄的工资
是母亲留给儿女最后的礼物
沉甸甸的爱
压弯了儿子的眼眶



曾妈的呼唤是她行动的号角
风雨无阻的脚步
丈量着邻里情谊的长度
“帮帮忙算什么”
朴素的话语里
藏着最深的慈悲



大鼓声声
送走一个又一个黄昏
母亲以孝心编织的网
兜住整个家族的重量
从养父母到老伴
母亲用一生诠释
什么是无怨无悔



街头的流浪汉
是母亲放不下的牵挂
一碗热饭
一件旧衣
温暖了多少无家可归的灵魂
捡破烂的背影
是人间最美的风景



母亲的笑容是化解矛盾的良药
连争吵都羞于靠近
像春风化雨
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
在母亲身上有了人间的模样



八十五年的岁月
在母亲身上沉淀成永恒的光
照亮人间
温暖四季
母亲是爱的化身
是慈悲的注脚
是人间最美的诗篇
简介
李国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1984年发表短篇小说《新镰》以来,迄今在《小说选刊》《小说界》《人民日报》漫画增刊等国内外近千种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400多万字,作品获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第十四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大奖及其它文学奖60多次。结集出版《阳光下盛开的青春》《虚掩的门》等13部图书(其中小小说10部、散文2部、报告文学1部)。百多篇作品收入《小小说佳作鉴赏》《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等权威选本,作品12次上《小说选刊》,40多篇作品被国家及各地教育部门作为高初中生语文考试阅读题和被漫画家改编为漫画。
责任编辑: 山野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