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作协会员、诗人何小龙作品选。

不知何时,一条大河的水声枯萎
折叠于深厚的沙层
河床裸露
如一副被岁月支解的骷髅
散落于无边的荒凉
但人类的贪欲持续涨潮
铁锨和铁锹的撞击声
不断撕碎阳光与月辉
并动用筛子、簸箕
将大地碎裂的骨头一一过滤
汲取精髓
沙梁隆起,如坟茔
不知掩埋了多少陪葬的草木
巨大的深坑留下
上苍要倾洒无尽的泪水
才能修复这大地的累累创伤
春天经过这里
只能从漫天弥漫的沙尘中听到风的呜咽
曾经被太阳与月亮凝视的瑰丽画卷
现在只能从地球古老的记忆中寻找
如今,看到许多人手中把玩的和田玉
总觉那玉面的红皮
是大地渗透的斑斑血迹
即使是如月皎白的部分
也不过是一块骨头
经时光的流水反复冲刷、磨砺
才变得如此细腻、圆润
当有人将它镶金戴在胸前
它多像一颗椭圆形的硕大泪珠
在无声地诉说
大地深处的疼痛
白鹭:优雅舞姿背后的杀戮
柳湖公园。下午三点。
游客稀少。
一只白鹭自泾河飞来,
轻落东湖北岸浅水区,
展翅舞动,洁白身影映现水面,
宛如白衣女子,跳着无声的芭蕾。
我举起手机,欲捕捉这份美,
记录下它优雅的舞姿。
然而,瞬间——
它迅猛地将长喙扎入水中,
一尾小鱼被精准叼起,
鱼鳞在阳光下闪烁,
如同无声的尖叫,划破宁静。
我心中一惊,但很快平静——
白鹭,亦是自然之子,
生存之需,无法逃避,
弱肉强食,是自然不变的法则。
一一而这般优雅画面背后的杀戮
其实每天都在这个世界上演
它让看到生命的真实与残酷。
如同从一朵朵花的微笑背后,
看到隐藏的刺。
元宵夜,无人机描绘出一头牛的画像
节日气氛,如同一锅渐冷的水
又被添一把火
再次滚沸
灯光,不再只用于照明
被科技赋能后,可以变幻各种造型
使原本单调的夜晚
如一本打开的精美画册
一页一页展示流光溢彩的美
烟花,继续模仿繁花盛开
但显然已成为短暂的点缀
当许多星星簇拥无人机跃上夜空的舞台
我才真正确认了主角的身份
而我更震惊的是
它们将一头牛的画像
徐徐悬挂于高空
如同点睛之笔,使一幅斑斓的画
升华了主题与意义
此刻,黄土高原
夜色笼罩
一定正有一头头牛
在反刍耕作的艰辛
但这头键硕的红牛
频频亮相于菜谱
它赴汤蹈火的献身
使一种奉献彻底褪尽
浪漫主义色彩
变得悲怆
于是,我的仰望
高出于庸常的热闹
凝重的神情中
升腾出一种深深的敬意
和巨大的哀伤
时光的平等与不朽
时光的河流静静流淌
将每一具躯体推向衰老的堤岸
这是亘古不变的宿命
唯有生命的姿态
在时间长河中折射出不同的光芒
有人追逐金杯玉盏
在繁华中沉醉
有人困守茅檐
与清贫为伴
有人在狂欢的漩涡中
寻找存在的意义
有人在寂静的庭院里
聆听花开的声音
当岁月的风霜染白双鬓
那些曾经汹涌的欲望
如潮水般退去
生命的差异
在时光波涛的打磨下
渐渐模糊
如同深秋的草木
无论曾经多么绚烂
终将归于枯黄
墓碑整齐排列
铭文千篇一律
唯有少数名字
穿越时光的尘埃
在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
他们的容颜在影像中永恒
他们的故事在诗篇中流传
时光对众生平等
却让不朽成为极少数人的荣耀
在永恒与湮灭之间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
而在于是否在时光的长河中
激起过属于自己的浪花
视频2
它如同世界的复眼,
我常借它窥探这纷繁人间。
一种感觉,或是一种认同,
被反复验证,像一条虚线,
经多次描摹,愈发清晰,
连时间的手指也无法抹去。
最普遍的发现是:
无论城市多么繁华、气派,
总有霓虹灯照不到的背街小巷,
它们如同人的腋窝、裆部、臀缝,
隐藏在光鲜的外衣之下。
而这些安静、幽僻的角落,
常被不同肤色女人们的身体照亮。
她们如同移动的灯盏,
亦照亮了无数不同肤色男人们的情欲。
贞洁是她们最后的一张底牌,
如若不是生存危机所迫,
谁愿意以牺牲羞耻心与尊严的代价,
孤注一掷?因为没有爱的润滑,
有时呻吟,不一定代表快感,
也可能是受辱灵魂,
在被挤压与磨损过程中
发出的哀嚎。
若将城市比作一棵大树,
背街小巷便是它交错的根须,
深深扎在地球的各个角落。
这些根须,正被那些看似卑微的女人们,
用她们任劳任怨的体液,
默默滋润、浇灌。
寂夜的思念
把灯熄灭
让候在窗外的夜色漫进室内
如泄洪般,淹没我
我要在思维被睡意侵吞前
好好想想你
关于我们的故事
已由忠诚的记忆制作成拷贝
回忆,就是重播它的过程
那些暖心的画面
一幕一幕演过脑海
未曾被岁月的风雨磨损
依然清晰如昨
我要感谢你,为我
留下一份多么珍贵的礼物
陪我捱度孤寂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