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谭贻国,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诗歌流淌在双潭汇流处
——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华语诗歌春晚创始人谭五昌
双潭汇流处
服务器正在解冻商周的青铜器
北京手里紧攥着两颗晶体
一颗刻满平仄的甲骨
另一颗流淌二进制的月光
五昌的笔尖正以光速
拆解仓颉的密码
键盘敲击处 甲骨文裂开
溢出液态的二维码
每个偏旁都在重组星群坐标
贻国的代码跃入河图洛书
光缆在青铜纹路上嫁接光纤
我们收集所有失传的声波
用全息投影浇铸成编钟
虚拟现实的铜绿里
甲骨正在裂变为云服务器
当电脉冲遇见平水韵
硅基与碳基在诗行间熔合
今夜 所有汉字悬浮成量子态
在元宇宙的唇齿间结晶
一场逆向的青铜铸造术——
用液态光复原甲骨上的雪
用数据流重演华语诗歌春晚的胎动
两个系围脖的男人
——访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王建吉
他们的围脖正在焊接京深线
金属纤维里游动着人形机器人
职业教育的体温交换着算法
在五环与深南大道交汇处
青铜扳手咬住硅基螺丝刀
那些被元宇宙冻伤的指节
正在全息车间重新生长
北京递来国标的卷尺
深圳报以液态的校准仪
我们在云端焊接焊枪
用区块链给技能证书刻下年轮
当低空经济掠过职教大纲
螺旋桨削开雾霾里的学分
每个实训台都在反重力生长
虚拟焊花溅入现实的瞳孔
围脖的褶皱里藏着备用代码
随时能解开职业锚链的锈蚀
此刻螺丝与像素达成共识
证书在光缆中完成光合作用
两个男人用体温孵着技能胚胎
看无人机从掌心破壳而出
围脖带着青铜扳手的记忆
飞向云端永不结冰的流水线
(注:围脖纤维植入金属导热丝,象征职业教育的温度传递;区块链证书指技能认证的不可篡改性;云端焊枪喻指远程虚拟实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