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人书画 > 新闻展览
全景式记录“柏林传承”的轨迹,回望三代人的“石湾陶”情怀


  导读:2021年1月28日下午,《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石湾陶魂·柏林传承”专刊首发式暨“石湾陶塑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柏林艺术馆举行,来自省内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和潘柏林大师的众徒弟、徒孙集体亮相,济济一堂。

首发式

全景式记录“柏林传承”的成长轨迹

回望三代人的“石湾陶”情怀

(本报讯)2021年1月28日下午,《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石湾陶魂·柏林传承”专刊首发式暨“石湾陶塑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柏林艺术馆举行,来自省内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和潘柏林大师的众徒弟、徒孙集体亮相,济济一堂。

云图片

石湾陶艺的历史,追溯源头,可以到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五千多年的历史。而现在的石湾,是举世闻名的陶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谈起石湾窑和石湾的陶瓷业,最具特色的就是“石湾陶塑”。作为艺术陶瓷、美术陶瓷,石湾陶塑具有着超强的美术性艺术性和人文性。石湾窑的釉色种类十分丰富,斑斓多彩,为后世称赞。《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作为中国第一本跨界文艺综合类周报,非常重视推广及挖掘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的“石湾陶塑”,过去的两年,曾出版了4期专刊,有系统介绍了20多个陶艺家。而这一期“石湾陶魂·柏林传承”则是全景式记录了潘柏林大师题材、工艺和授徒行规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创新、及集中推出潘柏林大师的第一、第二代传承人的“群像”,多角度对“石湾陶魂·柏林传承”进行了全方位解读。

云图片

研讨会

首发式之后,“石湾陶塑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由广州美术学院陶艺教研室主任魏华主持,研讨嘉宾有中国雕刻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王增丰,国家文化部非遗研培专家库专家裴继刚,非遗专家顾问朱培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李劲,广东省陶瓷协会艺术设计专家库专家吴植华,广东省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杨凡周,《文化参考报》副社长张建云、袁文斌,《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主编高世现、美术编辑梁晓文,以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潘柏林、霍家荣、霍然均、封伟民,中国陶瓷设计大师杨英才,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吴植华、冯祖辉、周永锵、陈沛津、梁惠芳、冯志伟、佛山市工艺美术大师邓榕深、佛山黄志伟、冼有成、许少杰,资深收藏家王炜堃、王浩然等。

云图片

文化传统仿佛是一条不竭的江河,源头在过去,而一直奔涌流淌到今天,石湾陶塑技艺自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是做好传承。石湾陶塑能够历经磨难而不断发展壮大,仍然蓬勃葳蕤,显然与这种民间艺术强大优异的基因有关。在强调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的今天,更是有充分的理由,认真传承和弘扬石湾陶塑其中的优秀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主编高世现第一个发言,其中他说道潘柏林的《孔子》在弘扬“尊师重道”,《绿色的怀念》则是呼唤“环保”,始终有一种责任。没有“守正”,我们的前路难免错愕迷茫。接下他又说道:愈来愈多雕塑系、设计系的学生进入石湾陶塑,这是好事。这是石湾陶塑之新造血也。但如果画家也加入呢。艺术的壁垒由谁来打造。今天之创新,也将成为明日之传统,前提是,根不能丢。无论是新锐、还是名家,集大成者莫不从基础起,而悟之,而觉之,大成之日,不远矣。石涛所谓“笔墨当随时代”的创变性,实乃寓含了变与不变合一的深刻易理观。虽然,新进的陶艺家会提出各种主张:变法、革命、改良、守旧、调和。在多种声音中,我觉得,湾陶艺家还必须深入传统,不可“求脱过早”。塑可佳,神可聚,气可舒,道可通,何患大家不出?

与会学者表示,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应该从改变日常创作着手。关于创新,四十六年来,潘柏林创作作品无数,他的创新从不曾停止。而潘柏林大师他自己则说,“我们是站在传统大师的肩膀上,既要吸收传统优点,也要以新观感体验时代的责任感,塑造新形式、新内容、新风格,这才是陶艺家的使命。”

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创新是石湾陶塑赢得未来的引擎。

在今天,“柏林传承”已成为其中一脉,他与他的弟子们正以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气度,成为“石湾陶”独特的精神标识,并使之代代传递,赓续不已。

责任编辑: 马文秀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