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沉默意识里的伟大母爱
——评析诗人周占林的诗《母亲》


  导读:实质上说,在诗人周占林的《母亲》,体现出一种沉默意识美学,这是我最直观的感觉了。因为他表达了一种巨大的沉默感,情到深处不可言的那种沉默意识。文本中在平缓的语言中默默的递进了那种潜在的说不出来的情感,而,诗人拿出来了,并生动可观的被看见,被摸到。这是交换一个实在现场和心理现场的效果,是最直接的将一种情感的东西传达出来的客观呈现方式。

 
  母爱,是一个在文学上永远不衰落的主题。不论是世俗文学还是纯文学之中,关于聚焦母亲的话题从来都没有丢掉主导地位,从来都没有丢掉过戏场主角。母爱,可谓是从古至今系于人类情感世界中最受膜拜的精神和意志。孟郊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诗中细致的表达了母亲念子之情,从具体的动作细微的传达到内心之思情。诚然,在人类的文学史上,关于母亲,母爱的主题几乎是最为感人肺腑的写作原创,很多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文笔从来都没有丢失过。这有一个最大的情缘关系,那就是伟大母亲的血液永远一代代流淌于后人,流淌于精神的崇高记忆里。关于这个写作主题,现代的诗人们依然纵情歌唱,依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忘对母爱的详情阐述和叙写。现代诗人们依然沉浸在那种大爱之中跋涉不出来,诗人们通过各种的表达方式和手法,任何变通的妙语以最深切的感情给予母爱。这种最原始最冲动最感到慰藉;甚至是最为现代感的大情感意识,无时无刻都情系于身心。没有人能够在第一时间拿走她的精神存在,没有人能够在丢失中回想起母爱的大慰藉,这绝对是心灵上的安抚。母爱就像流淌不息的黄河之水浸润着我们的心土。母爱是最忠厚的文化。
 
  当然,作为现代主义诗歌写作,同样本着新意的出现,不然就流俗了。就不会感动人、不会被触动,不会将母爱的伟大;标注的更真挚更深沉,这就是一个写意的问题。只有在触及到真正的情感深处,触动到灵魂,才能在最质朴的语言中释放出来。那是没有被修饰的情感文字,那是没有被雕琢的语言,更不是从什么地方拿来的东西。关于母爱主题的诗,应该是最朴素、最真挚,最低沉的心底之音。更应该是那些想到了,有时候却拿不出来的感动;那也应该是在最恰当的时景忽然被炙烤的火焰。
 
  诗人周占林的《母亲》,是一首怀揣深沉情感的诗作。他的《母亲》没有直抒胸臆的喊的东西。诗人在诗歌文本中是以一种异化现实的语言方式,他将语言输出的语义主动的强化到最低沉的心境或境界。他没有像其他写作者一样,将所有备好的话语直奔主题,而是将主题情感的内涵放置到一个“盼望”里,一个不被直觉的事实。诗人在文本中拿出的是客观实在的具体,去反映或影射到主题的一个侧影。他只是把一种存在的“外观”的人文景致潜移默化的跟随到一个平缓的“情绪场”。而,这种情绪场是一个导出的精神背景。那就是一位母亲在盼望里、在牵挂里,在缓慢的时间消磨中持有的念情。 
 
山村的日子是个令人模糊的概念
母亲那匹盼望的马儿
无法追上
轻飘飘的山风
沉甸甸的骄阳
湿漉漉的黄昏 

 
  这是诗歌的第一段。诗人直接将时间给予淡化的处理,这种表达“山村的日子是个令人模糊的概念”,其实是反向思维的加重,就是说他试图突出乡村的面貌,在母亲眼睛里是那么的平淡,只是最平常不过的“日子”罢了。然而,这句话正是一个下沿的潜伏。因为在母亲眼里和心里,她关心的只是对儿子的牵挂,她被思念之情牵制了。所以说,诗人才有“令人模糊的概念”一说。这是试图压制的一种情感。那么,母亲的盼望之心又是一个什么样子?“母亲那匹盼望的马儿”。诗人直接给具体化了,让读者看到和感到,甚至能摸到。这就是将摸不到的精神现实放到了一个可感的实在物上,虚实转换的手法,在这里被演绎出来。读者可以感到有一种思念有了一种马的速度,这就是视觉效果的传达出来的一种情感的存在。不得不说,这种具体化的诗意语言产生了强烈的背景,那是必须让读者去渗入。读者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一样被那种情感之水浸湿了。纵然如此也“无法追上/轻飘飘的山风/沉甸甸的骄阳/湿漉漉的黄昏”。事实上,没有谁能够追的上那种思念的速度,那种牵挂的急切心情是一直在奔跑的,一直呈现为一种速度,不休止在盼望里。在这里,诗人客观的呈现出来。他借助“山风”、“骄阳”,“黄昏”,这几个客体的存在给承载了。其承载的当然就是那种无法表达彻底的深沉的感情。至于,山风、骄阳,黄昏。在这里并非是意象个体的出现,而是作为直接拿出的客体的实在,作为担当母亲情感的载体。也就是说诗人没有把主观的情感意识直接参与到物体上生成意象,而是进行了有效的搁置,让母亲的那种牵挂之心悬挂于这些载体上。事实上是,诗人把情感的东西给分化了。这也是他对原载情感的动机分开去说,并没有去感性的合拢,诗人以理性的主导了。那么,返回来说,关于母亲牵挂儿子的情感已经分化到那些具体可感的事物上了。这几乎不是移情的手法,而是一种被“物化”的效果。在文本中被悄悄植入进去。再看下面: 
 
于是
母亲就常常把门框当做码头
看远处煤窑的噪声
把整个山谷填满
 
邻居的孩童
把清脆的笑声抛洒在
阳光下的风景
夏日的布谷
再也啼不出幸福的歌声
 
 
  读者可以很明澈的感到一个文本的事实,那就是诗人将内在的情感成分放置到一个实在物体上,物体是可以承载的,是可以把母亲炙热的情绪释放出去。母亲几乎无助的去转移这种焦虑感,成为“煤窑的噪音”、“把山谷填满”,这是一种无处放置的情绪,包含了缓慢中的焦虑和牵挂之心。这是诗人把文本意义聚焦到一个点上去散发,去实现。他把看不见的情感的东西让读者看见了,并且是那么沉甸甸的,那么深,那么广。也是诗意的延展和外延的重要的部分。具有浓厚的诗性。那么,诗人把母亲那种强烈的情感意识悄悄转移了,放在了别处,并产生了一种压抑感。表现在“夏日的布谷/再也啼不出幸福的歌声”。这是把那种暴涨的最低沉的情感压制了。其实正反向的凸显了母亲情感的崇高。这种反衬手法在这里尤其鲜活,尤其感人。他在诗歌中并没有去直接说什么痛,什么苦。他是将一种内在的力拿出来展示,并且是“托物”。也就是说诗人让事物张开了嘴巴,这是很有个性和特征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任何精神的,情感的或者什么情绪的,所有这些看不见的精神现实要被人看见,感觉到,要给予视觉、感官的冲击,才更有说服力。这也是我看到诗人周占林在诗歌中的托物言情之中最中肯的言说方式。叶芝说:诗必须具有无法分析的完美性,必须具有新意层出不穷的微妙之处。事实上,对于诗歌写作而言,很多旧的美学观念(很多基本上是停留在浪漫主义阶段),使作者只能看到事物存在的外表,而对情感支配力的缺乏又使作者在文本中的主题控制,变得无所适从。而诗人周占林在《母亲》的文本中以舒缓的口吻,以沉静的语言,质朴到一种承载力,是可贵的诗歌品质。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情不自禁的沉入了。那是由于语言中的导入和输出的语义,那种能拿得开的情感被他分割得实在可见。很多人在写作中无法做到拿出内在的东西。是的,那些内在的沉入的东西很难拿出来。在此我看到诗人周占林将冷静的分割处理了。就是说,他把母亲情感的位置给拿出来让读者看到,那是转移到的物体的实在性。这也就应验了艾略特所说的非私人化写作意识,具有一定的大众认知,一定的公共意识。因为诗人并没有给私人化,他主动的将这种情感的东西给予普遍化了。因为有了“门槛”、“山风”、 煤窑的噪音”,因为有了“把整个山谷填满”的情感意识,这其实就是把放空的一切再次填充,他把一种缺失的部分让人看到了,让人感到了那种牵盼中的“空阔”。那么在下两段中,他写到: 
 
此时此刻
旷野中玉米拔节的力量
正在突破植物的束缚
有声音从地底深处传来
 
母亲把所有的思念
揉搓成一条疼痛的钢丝绳儿
一端是跃跃欲试的马儿
一端绑在矿井下儿子的心头
期冀每一天生活的河流
都风平浪净

 
  诗人在这里借代了别的事物的姿态发展成为一种力的释放。而,这种力正恰当的反应出母亲的那种深沉之爱。“旷野中玉米拔节的力量/正在突破植物的束缚/有声音从地底深处传来”就是说他让情感转移到别处发生了。他把一种虚静的情绪慢慢被事物替代了。其实也是诗歌文本之中巧妙的运用。“母亲把所有的思念/揉搓成一条疼痛的钢丝绳儿”。这是很有力道的语言。他将柔弱的情感意识用钢丝做了一个比喻,就是易柔易刚,双成并举。我很少见过这么比喻的,这就是表现手法上的新意,有新的语境生成的东西总是眼前一亮,总是被牵制,被感动。“一端是跃跃欲试的马儿/一端绑在矿井下儿子的心头/期冀每一天生活的河流/都风平浪净”。这是诗歌的结尾部分,这里充实了一种愿望,而这种愿望却是一个被动下的动机,因为母亲的愿望在这里已经化作了祝福。这是一种心理矛盾中出现的平衡力的制约性质。也就是说诗人将那一位母亲的心理真实实实在在的拿出来展示了,一点也不遮掩。但是,这种直接的语言行径却大大强化了文本的感染力。多么平实的语言,多么致人情深的语言,那是一种庞大的深沉。他将一种情感上的愿望化作了祝福,这也是一位母亲所能够心安的理由,这种善良的自我慰藉几乎是所有母亲的那种真爱。这也是诗人在诗歌中所提醒到的一种朴素的情感。他让情感的存在有了一种感觉到的实在性,就像看见的物体那样被具象化了,生动的呈现出一幕幕深处的背景。劳•坡林说:“诗不只涉及人的理解,还涉及他的感官、感情与想象。诗在理解度之外,还有感官度、感情度、想象度。”这句话在《母亲》的文本中最好的体现出的意义。就像罗伯特•佩恩•沃伦说:“好的诗必须以某种方式包含抵抗”。那么这种抵抗意识在文本中是母亲自我的情感抵抗,她试图平衡这种纠结的心理,所以诗人在文本中把那些细微的东西都不折不扣的拿出来了。开始是将情感的东西放置到事物上,后来去将这种心结的痕迹以一种力的动机呈现在“玉米拔节的力量”上。但是诗人像那位母亲一样试图平衡这种情缘关系,那么在自我抵制和抵抗中找到了制约点,那就是将愿望的心愿化作了一种祝福和平安。这大大体现出一种深度的无奈感。
 
  实质上说,在诗人周占林的《母亲》,体现出一种沉默意识美学,这是我最直观的感觉了。因为他表达了一种巨大的沉默感,情到深处不可言的那种沉默意识。这也让我想起美国诗人狄金森的沉默美学的出现,和毕肖普的沉默意识的植入。但我觉得诗人周占林的《母亲》更接近毕肖普的沉默意识,因为那是一个整体性的沉默的释放。文本中在平缓的语言中默默的递进了那种潜在的说不出来的情感,而,诗人拿出来了,并生动可观的被看见,被摸到。这是交换一个实在现场和心理现场的效果,这是最直接的将一种情感的东西传达出来的客观呈现方式。具体的说,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如果一首诗歌在审美意识上获得了通感,这起码是好的作品。因为作为诗歌本身的出现,首先给人以审美意识,首先表现在语言的传达效果上,这是至关重要的存在。诗人周占林的《母亲》正是保持着沉默意识美学而进入的一个情感的场,不过这是很客观性的呈现方式。好诗推荐给大家阅读鉴赏! 
2021/2/4写于武汉
  谷风,性别:男。本名:王熙文。1966年出生,山东人,现住上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谷风诗学院院长,《谷风诗刊》主编。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处女作《梦》曾录入中国《新朦胧诗选》。作品录入《21世纪诗人大辞典》《诗刊》《诗选刊》《绿风》《汉字文化》《大学生时代》《汉诗》《诗人报》《诗歌报》《青年诗人》《诗库2007卷》《中国短诗精粹》等100余家报刊杂志及诗歌选本,发表500余篇首作品。发表诗歌评论30万字左右,著有诗集《谷风》《谷风论诗》《玫瑰诗人明素盘之玫瑰诗论》。诗集《暗访的语言世界》亟待出版。 
 
附原作及简介  
 
《母亲》  
诗‖周占林 
 
山村的日子是个令人模糊的概念
母亲那匹盼望的马儿
无法追上
轻飘飘的山风
沉甸甸的骄阳
湿漉漉的黄昏
 
于是
母亲就常常把门框当做码头
看远处煤窑的噪声
把整个山谷填满
 
邻居的孩童
把清脆的笑声抛洒在
阳光下的风景
夏日的布谷
再也啼不出幸福的歌声
 
此时此刻
旷野中玉米拔节的力量
正在突破植物的束缚
有声音从地底深处传来
 
母亲把所有的思念
揉搓成一条疼痛的钢丝绳儿
一端是跃跃欲试的马儿
一端绑在矿井下儿子的心头
期冀每一天生活的河流
都风平浪净

周占林,中国作协会员。中诗网主编,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世界景区诗意旅游联盟副主席,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出版有长篇小说《一夜芙蓉》、诗集《夫妻树》《你坐在我的对面》《周占林诗选》《周占林抒情诗选》《中国诗歌·周占林卷》《盛开》《且歌且行》、散文集《弄潮》《重返与超越》等十余部。主编2008年奥组委《2008奥运诗选》。获《芒种》文学2009年度诗人奖,中国长诗奖,郭小川诗歌奖,中国小说学会“当代小说奖”,罗马尼亚授予第五届雅西国际诗歌节“诗歌骑士”荣誉。  
责任编辑: 西江月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