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许穆夫人——中国首位爱国女诗人


  导读:《中国通史·妇女》中认为:“《诗·国风》里有不少歌咏妇女的诗,也可能有不少为妇女自己所做。但一直到现在,可确认女作者姓名的诗,以许穆夫人所赋《载驰》为唯一的诗篇。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三千年的诗韵。五经之首的《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所收人305首诗歌都脍炙人口。其中三首:《竹竿》、《泉水》、《载驰》被历代学者推崇。但是,孔老夫子编辑整理《诗》的时候,已经不知道何人创作,分别编在《诗.邶风》、《诗.鄘风》里,只有《竹竿》编在《诗.卫风》里。后来经专家考证,是许国穆公的夫人所作。不过,这样一位艺术造诣绝世的才女却没有留下名字,就连生卒年月也没有记载,后代人就把她称为许穆夫人。许穆夫人的诗歌活泼欢快,充满浓浓的爱国情怀,因此许穆夫人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最早的爱国女诗人;而且查遍世界各国的文献资料,也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比她文学成就更大、更早,所以又是世界级的女性爱国诗人。
  许穆夫人本是卫国的才女,卫国在今淇县。她的父亲是卫国公子姬顽,母亲是宣姜。宣姜生于齐国,齐僖公之女。那时候女人都是婚姻的牺牲品。花季少女的她本来许配卫宣公的长子姬伋,出嫁的时候,卫宣公听说儿媳漂亮,就来个偷梁换柱之计。齐僖公闻知大怒,但是宣公和宣姜已生米做成熟饭。卫宣公死时宣姜还风华正茂,她的哥哥齐襄公做主改嫁给和她年龄相仿的继子顽。公子顽和宣姜所生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宣姜的长女嫁给宋桓公,小女儿长得特别漂亮,而且聪明伶俐,活泼开朗,能歌善舞,又是天生的诗人。我们暂且把她称为姬公主。公主常常和宫里丫环僕女一起驾车到城外淇水河边游玩。都城西不远的淇水河湾有一个竹园,就是著名淇奥(Yu),和渭川、南山并称为我国三大产竹基地。《诗经.淇奥》歌咏淇园的竹子:“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绿竹青青……绿竹如箦”。后来,历代古诗赋中咏及淇竹的诗句很多。
  姑娘们常常在竹园采伐竹竿,在淇水岸边钓鱼取乐。淇水河的鲫鱼鲜嫩肥美是有名的,她们就在河边燃起火来烤鱼吃。从早晨出城一直玩到日暮西山。
  淇县城西北还有一个好玩儿的地方,当时称“肥泉”。泉头村南有一股泉水从平地突然神秘地喷发出来,一年四季,常年不断;泉水冬天温暖,夏天冰凉,凛冽甘甜,姑娘们常在这里双手鞠水解渴,追逐嬉闹,弄湿了头发和衣裳。肥泉的水还非常大,其中有一股泉水形如伞盖,雨季水量丰沛,泉水涌出三尺多高,非常壮观。在今天就是天然优质矿泉水。
  不知不觉俏公主已到二八芳龄,她的姿色早已传遍各诸侯国。西周姬、姜两姓世代联姻,政治上是盟友关系,国与国亲上加亲。齐国和许国都派人到卫国求婚。姬公主也知道,她的婚姻是父母决定的,姑娘在娘家是一朵花,出了阁只能任人摆布。不过姬公主也想过,齐国雄踞东方,是一方霸主,和卫国毗邻,卫国一旦遇到什么事情,齐国是个靠山;而许国弱小,距卫国遥远,“远水不救近火”,因此愿意嫁到齐国去。可是她的哥哥卫懿公贪财好利,许国的聘礼贵重,就决定嫁到许国。母亲宣姜不同意,因为自己的婚姻名声太烂,她屈辱得一直抬不起头,不能让爱女重蹈覆辙;再者齐国来求婚的是自己的异母弟弟桓公,怎么说也不合适。因此公主的父母也同意答应许国穆公的求婚。
  公主远嫁到许国,穆公年过半百,老夫少妻,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夫妻感情味同嚼蜡,整天闷闷不乐,以泪洗面。清纯少女对婚姻的美好幻想一下子化为泡影,儿时的幸福快乐经常勾起她的回忆。她的哥哥卫懿公又是忒不靠谱的人,就知道玩鹤,整日不理朝政,上上下下乱作一团麻。所以她无时无刻都在挂念着家乡,始终关注着祖国的安危。窗前月下,她写下许多思念故乡和淇水的诗篇。许穆夫人可谓写思乡诗的高手,不同于一般的女诗人。她的诗没有卿卿我我,没有儿女情长,没有花前月下。她写的都是爱国之心,思乡之情,写得凄惋悱侧,魂牵梦绕。她的诗清新优雅,活泼自然,妇孺能诵,极富感染力。《竹竿》诗是描写思乡的著名诗作。淇河诗歌上千首,比较起来,《竹竿》仍然显得与众不同。
  籊籊(Ti)竹竿, 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离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Cuō,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译成现代诗歌:
  竹竿啊,细又长,姑娘钓鱼淇水上。
  难道思念都抛却?路儿迢迢难回乡!
  左边啊,肥泉清,右边呀,淇水悠。
  姑娘从此远嫁去,父母兄弟各一方。
  右边啊,淇水悠,左边啊,肥泉流。
  嫣然一笑露酒靥,佩玉叮当风摆柳。
  淇河水,静静流,桧木桨儿松木舟。
  驾着船儿去出游,但愿能解心中愁。
  《泉水》是许穆夫人的另一首诗,也是写对祖国的思念。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泲,饮饯于祢,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译成现代诗歌:
  泉水翻滚流不息,汇入涛涛淇河里;
  怀念卫国我娘家,没有一天不想她。
  儿时姐妹众美女,聚集一起共商议。
  路过泲地可住宿,饮酒饯行在祢邑;
  可叹出嫁已多年,远离父母和兄弟。
  问候姑伯姊姑母,还有大姐没忘记。
  如今回去宿干地,设宴送行在言邑。
  快把车轴润好油,调转车头回乡去。
  一心只想回卫国,难道有啥不可以?
  故国肥泉常思念,忧思长叹接短吁。
  须城漕邑在前方,悠悠情思早飞去。
  乘着车儿驾起马,借此舒解心中急。
  许穆夫人的诗如歌如诉,清新自然,又善于通过状景抒情、以动勾魂,来倾吐自己的情感。比如说她写盼望回到祖国的急切心情,是通过“载脂载辖,还车言迈”表达:载脂载辖就是用油脂润滑车轴,一切拾掇停当,时刻准备启程回国。她把浓浓的思乡之情,凝结在“给车轴滴油”这一动作上,唤起读者的共鸣。
  终于有一天,她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公元前660年隆冬,北狄军队乘虚而入,攻击毫无防备的卫国,顷刻都城陷落,卫懿公死于乱军之中。卫国男女老少连夜弃逃,跑到漕邑。可怜卫国380多年历史,就这样一朝覆亡。
  消息传到许国,穆夫人心如刀绞,饭不思茶不想,夜不能眠。她恨不能插翅飞回卫国,把入侵的狄人赶走。可她一个弱女子,面对国破家亡,生灵涂炭,手无缚鸡之力……她哀求丈夫许穆公出兵救卫。
  要说许穆公当年还是一个血性男儿,许国也曾经遭受郑国攻占。公元前697年,许穆公趁郑国内乱,夺回都城,许国绝处求生。37年过去了,如今垂垂老矣,身子骨也不好,不敢冒然出兵。
  许穆夫人不甘心,面对祖国山河破碎,怎能袖手旁观?她就带领几个随从,驾驭马车长途跋涉,星夜兼程。冒着凛冽寒风,渡过滔滔黄河,奔赴朝歌。她要前去吊唁死在疆场的卫侯,要到齐国、宋国等国去求救。齐国称霸诸侯,齐桓公是舅父;宋桓公是许穆夫人的姐丈。她不惜抛头露面要到这些国家游说,请他们派兵帮助卫国,拯救危难。
  《载驰》这首诗就描写她奔赴国难、拯救卫国的动人事迹。这首诗艺术手法很高,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把一个弱女子为了拯救祖国,在郊野驾车奔驰,把为国赴难的拳拳爱国之心,急切愤懑的心情,刚毅果断的性格,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载驰》,让人立马可以想象出,驾驭战车,风驰电掣,一路风尘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全诗分为四章。诗的第一章: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诗的大意是:驾起轻车驱快马,吊唁亡国卫君侯。快马加鞭连声喝,恨不能一步到漕邑。飞驰的车、狂奔的马,衬托出许穆夫人的归心似箭。许国大夫追赶来,阻我行程令我愁。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
  意思是:既然不赞成我救卫,我也不能返许国。比起你们心不善,我怀念祖国情难弃。按照周礼的规矩,出嫁的公主是不许“归宁”的,大夫们对许穆夫人抱怨有加;一个妇道人家,回到卫国也于事无济,对于强大的狄人能如之奈何?并且指责许穆夫人抛头露面有失体统。可是大夫们知道我的忧心吗,我能跟你们回去么?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閟。
  意思是:竟然不能赞同我,无法渡河归故里。比起你们见死不救,我恋故乡情不已。她也可能说服许国大夫:你们也尝到过国破家亡的滋味,知道亡国奴是多么令人恐惧,设身处地想一想,我能忍心不管么?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樨且狂。
  意思是:登高来到山冈上,采摘贝母治忧郁。女子柔情心慈善,自有道理和主见。许国大夫斥责我,实在狂妄又稚愚。最后,许国大夫也为许穆夫人义正辞严所感动,只好回去复命。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怕?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众樨且狂。
  意思是:我在田野缓缓行,满眼麦苗绿油油。欲赴大国去陈诉,谁知有谁来救援?许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对我生尤怨。你们思虑千百次,不如我亲自跑一趟。
     
  早在孩提时期,她就在妈妈怀里听女娲补天和姜太公伐纣的故事,跟着公子哥哥们读书识字。当姑娘的时候就有大丈夫气概,遇事拿得起放得下;在她的眼里不是花枝招展,女红装扮,而是国家大局。她的胸襟和爱国热情,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面对许国大夫的阻拦,宗法礼教的约束,许穆夫人深知:她这样做极有可能丢掉夫人的尊贵地位,也有可能抛洒热血,回不了许国。但是她不顾这一切,归乡的心一丝一毫也没有动摇:这时候她更加忧思重重,一会儿登上高高的山冈往北边眺望,舒解愁闷;一会儿又采摘草药(蝱:读mang,中药贝母的俗称),但是草药怎么能够医治得了抑郁而成的心病呢?自己虽然身为女子,多愁善感,但在事关祖国存亡的大是大非面前,自己心如磐石坚定,义无反顾。许穆夫人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无可指责的,她决不动摇。
  许穆夫人踏入卫国,目睹遍野尸骨,终于赶到漕邑(今滑县东),卫国的贵族宫室逃难者,五千多人都在那里过着饥饿交加的流亡生活。她把车上所带的食物分散给难民,安慰他们。
  刚刚即位的卫戴公还在惊恐之中,不知所措。卫戴公是许穆夫人的同胞弟弟,她们姐弟俩和卫国群臣共同商议救国之计。不久,他们招集兵马四千多人,一边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许穆夫人又亲派使者到齐国、宋国求援。许国也派出军队救卫。
  齐桓公派遣公子无亏率兵三千、战车三百乘前来卫国,并且赠马四匹,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各三百只,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会同宋国和许国的援兵,打退了狄兵,收复了失地。
  没多久,戴公病殁,卫人从齐国迎回公子姬毁,也就是许穆夫人的另一个弟弟,即卫文公。两年后,卫国在朝歌东百里的楚丘(今滑县八里营北)重建都城。
  卫国历经劫难,终于复国。卫国百姓知道,没有公主,就没有卫国。许穆夫人拯救了卫国,改写了卫国的历史,也把卫国父老从死亡线上解救出来。他们感恩于这位老姑奶奶,有的地方为她修建庙宇,塑建金身,逢年过节、春秋两季祭祀许穆夫人。卫国这次复国,接受了前朝的教训,励精图治,又延续了四百年之久。秦始皇消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在祭祀泰山归途中驾崩。秦二世即位后,忽然发现还有一个卫国存在。所以卫国是最后灭亡的一个诸侯国。卫国的后四百年,就在于许穆夫人“载驰载驱”一举。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弱女子居然能拯救一个国家,就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她有这样的能量。
  许穆夫人的诗和她的爱国行为是连在一起的。战国时期,孟子的学生读了《载驱》问老师:卫女抛头露面回到卫国,这不是违背礼教么,夫子为什么还把她收入《诗》里呢?孟子说:出门的女子不能归宁,这是礼教规矩;但爱护国家是更大的节,相比之下,卫女的行为是保大节,失小礼。西汉末年,刘向编《古列女传》,专为许穆夫人立传,盛赞其“慈惠而远识”。
  《中国通史·妇女》中认为:“《诗·国风》里有不少歌咏妇女的诗,也可能有不少为妇女自己所做。但一直到现在,可确认女作者姓名的诗,以许穆夫人所赋《载驰》为唯一的诗篇。如单以做诗的时间而论,许穆夫人的《载驰》要比屈原的《离骚》早三百几十年。” 
  有些资料称,她比西方第一个女诗人萨福还要早。萨福生长在从“口传”到“信史”过渡的时代,粗略推算,生活在公元前630年~612年(较多沿用)之间,许穆夫人生卒约公元前690~650年,若按公元前660年她已参与国际社会政治活动来看,此时已婚,她比萨福大几十岁是没问题的。说她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女诗人,也毫不为过。
  历代文人对她的诗文根本没有理由不崇拜,她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更是感天地,泣鬼神。许国卫国都是国,婆家娘家都是家;中国是十四亿人的国,五十多个民族的家。许姓宗亲缅怀这位老祖奶奶,怀着对她的敬重、感恩,她值得世世代代顶礼膜拜。
  
 
责任编辑: 山野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