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王学东|一份“八十年代校园诗歌”的重要历史档案
——简评姜红伟《诗歌年代》


  导读:利用“访谈录”,成为了姜红伟在该书中打量当代诗歌的特有路径……这些诗人作家、刊物、社团、活动所呈现出来的诗歌历史,便是具有体温的、鲜活的历史细节。由此,该书呈现出了80年代校园诗歌不同的缘起过程,不同的群体特征,以及不同的诗学追求。最终,正是在这些访谈中,让我们看到了80年代校园诗歌中坚实厚重的诗学表达,以及那涌动着的酣畅淋漓的自由精神。
 
  继《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和《大学生诗歌家谱——《飞天·大学生诗苑》创办史(1981——2014)》之后,姜红伟的又一诗歌史学著作《诗歌年代——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以下简称《诗歌年代》)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虽然没有立足于高校的学术圈,但编者姜红伟却有着勃勃的诗歌热情和独特的诗学野心。一直以来,他都紧紧地围绕在“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这一课题,展开了堪称殚精竭虑式的诗歌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并已初具规模。面前的这本《诗歌年代》,不仅使得他扎实耕耘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诗学努力愈加凸显,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为八十年代校园诗歌的研究,提供了一份份精确而重要的历史档案。
  该书以80年代初的大学生诗歌运动为中心,以77级、78级大学生诗人为线索,展示出了活跃于80年代的41位当代作家、诗人在同一时期的不同的诗歌现场,还原了80年代初校园诗歌真实而复杂的生态背景。书中汇集了同属于77级、78级这一时代的诗人作家,如北京大学陈建功、吉林大学徐敬亚、北京广播学院叶延滨、暨南大学汪国真、西安财经学院沈奇、中山大学马莉、东北师范大学郭力家等等诗人们的诗歌道路。在这里我们看到,他们有着同样教育背景,他们面临着同样的时代精神,他们所呈现出来的共同的精神特征,由此该书极为充分地展现了80年代诗歌狂潮背后被文学史所遮蔽的历史现场。正因如此,《诗歌年代》一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深入思考了80年代文学如何兴起,以及80年代校园诗歌整体精神气质的重要著作。
  利用“访谈录”,成为了姜红伟在该书中打量当代诗歌的特有路径。我们知道,在当代文学中,有“论述”、“文学史”、“编年史”等几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而访谈录所展开的研究,一方面能保持编著者清晰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又能以扎实具体的历史史料,深入到诗歌的根部。在该书中,尽管这些诗人们均处于同样的历史语境中,编著者或以某一诗人的创作为中心,或以某一刊物为中心、或以某一社团为中心,或以某一个人的诗歌评论为中心,避免重复,着力深入挖掘不同诗人背后的不同的诗歌创作历史、诗论写作历史、诗刊创办历史、诗歌社团历史以及诗歌活动历史。这些诗人作家、刊物、社团、活动所呈现出来的诗歌历史,便是具有体温的、鲜活的历史细节。由此,该书呈现出了80年代校园诗歌不同的缘起过程,不同的群体特征,以及不同的诗学追求。最终,正是在这些访谈中,让我们看到了80年代校园诗歌中坚实厚重的诗学表达,以及那涌动着的酣畅淋漓的自由精神。
  当然,并不是说有了访谈录这种形式,就能达到理想的理论效果。只有编著者有着特别的“用心”和“诗心”,才能完成“访谈录”最终的理论指向。这部《诗歌年代》,编著者正是有着别样的“诗学用心”。一是清晰的史料意识。该书的根基是建立在对诗歌史料的发掘、整理基础上。在访谈中,编者有时甚至将自己的主体意识主动地、完全地隐退,而全部让诗歌史料来说话。这样,该书实际上是在向诗歌史料致敬的著作,体现出了一种扎实的“朴学”精神。二是在清晰的史料意识基础上,该书着力于“新的史料、新的文献”的发掘。在书中,即使是我们看到了被访谈中熟悉的诗人,这里的访谈往往另辟蹊径,特别触及到的是他们自己诗歌的发生史,他们的诗歌编辑、油印、发行的历史,他们诗歌活动、交流的历史。同样,那些已经被诗歌史所忘记的诗人、诗刊、诗歌活动,那些被文学史所遗弃的一部分,他们也在访谈中得到了重点的关注。他们也是诗歌史庞大的主流河道庞大的身躯本身,对他们的关注,是我们理解80年代诗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正是在这样一种独家史料的梳理过程中,该书毫无疑问是在向固有的“文学史”、“诗歌史”发问,是在向着一种新“诗歌史学”进驻。第三是著作这种史料求新,实质上源于他对“大学生诗歌”这一诗学理论的努力建构。中国新诗的历程,可以说与大学生、大学校园有着紧密的关联。80年代诗歌高峰,也是建立在大学校园、大学生诗歌的基础上。但如何梳理大学与80年代诗歌的关系,如何论述大学生与80年代诗歌的关系,如何建构出一种“大学生诗歌理论”,则还没有较为出色的诗学研究。本著以“大学生诗人”为访谈中心,也就成为对“大学生诗学”的历史梳理和理论建构的尝试和实践。
  由于80年代校园诗歌本身的内容庞大、人物众多、刊物纷繁,所以对一个话题,一个诗人、一首诗歌,一个刊物、一个团体历史史料还需要更多细密的、更为深入的挖掘。不过,《诗歌年代》已经初步展开了这种挖掘的可能,已经呈现出了十分丰富的80年代校园诗歌的历史细节,成为记录八十年代校园诗歌的重要历史档案。这为当代新诗史的写作,当代新诗的写作,提供了较多的新的可能。
责任编辑: 山野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