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徐春林:初春的背影


  导读:新作快递
遇见一个春天,需要走几里路。
从泥土出发,寻找适合春天的外衣,到河流,到田野,到云端,每一条路都有它的乐趣,但我感兴趣的还是春风。一把剪刀,把整个万物分成一个个的片段,打开时,就像是一幅幅画。
认识春天,首先要从它的表情开始,等到春风过,春天就变成了成熟的女人。
正值初春,下晚班时天已昏暗。天安老师从黑色的光里晃进来。脸骨凹凸,报拢在胸前。我请他坐下来,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那时他是一个乡镇小学的副校长,他是来找我说“溪流”复刊的事情。
“是龚主任介绍的吧!”我说。我说的是山谷诗社的秘书长龚九森,他之前给我打过电话,说天安老师会来找我,意思是想我把一个流失了十多年的诗社重新找回来。天安老师找他时,他又把天安老师介绍给我。那时,我正处于创作的焦虑期。而且,当时的文学环境不好。实际上,后来溪流的成长,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也有人看不惯这两个字。我先后拒绝过三次。慢慢地,接纳了下来。现在想来,我接纳的是天安老师的坚持。这恰是文学的骨气,也是信念。
我现在对一些说法,仍然是半信半疑。我觉得文学和待人是一样的,不得半信半疑,也不得半心半意。天安老师可不是这样的,他侧重于古典,避开浮躁,诗头间有很深的隐喻意义。
是的,一个诗人不仅需要个性,更离不开风骨。好诗是从骨头里生长出来的,不仅骨质坚硬,而且情深意长。天安老师的坚持,深深地影响到我。很多时候,一个人极其孤独艰难的时候,我必然会想起他当年找我时的目光。这时,我便想起了鲁迅,想起了巴金。想起了他们艰难办刊时的情形,也深知一份小报存在的特殊意义。
我和天安老师交往,懂得人生难什么?的确,有三两个懂得的知己,孤独时陪伴,比起财富来要好得多。
天安老师,算得上是我遇到的朋友中,可信赖的知己。
在我们徐姓族谱里,天安老师是家门中人。我和天安老师的缘分,完全是从“溪流”开始的。他待人友善,博学多才,讲求文以载道,处处是浩然正气。他以“春林老弟”与我相称,展现出坦坦荡荡的君子之风。
许多个日子。我们伴着“溪流”,在疏星淡月下,寻觅着远古的神韵。静品着风花雪月,沉醉于律动的浪漫中。
我时常会听到小说家说,诗词是好写的。我认为这是一个片面的判断,与其相背的话就是诗词不好写。从本质上来,诗词需要真情实感,而不是人云亦云。
东坡有云:“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至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不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在我看来,这话有道理但不尽然。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唐诗只能在唐朝产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条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
溪流诗词的发展现状,是以作品质量为标准的。所谓质量标准,指的是思想内容健康,意境阔,情感深,符合规律要求。就是说要在诗词的意境美,音乐美,语言美三方面大体符合审美要求。
阅天安老师的诗,会从中体会出艺术的高低。“午夜雷鸣好梦惊,残窗听雨到天明。高楼早起无他事,去看盆栽新蕊生(见《春日》)。”在天安老师的发动下,停刊于1997年的溪流诗社,重新迎来春色满园。旧友新朋,携手同吟。
天安老师的作品词意深远,语言明快,表达了他豁达明净的生活风貌。他的作品就像是小星星,正在天望着世界的边缘。诗句抽象自然,章法有致,用词鲜活,情感丰富。
“绿掩沙堤白鹭闲,万千蝴蝶戏中间。玫瑰新发无人赏,急趁晴天去看山。”(见《漫兴》)在天安老师的灵魂里,文学就像是一盏明灯,把天下的黑暗全部照亮。他以平民者的视角,扫荡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读他的诗时,总会荡气回肠。
“乘风破雾出红尘,揽月寻诗会众神。堪叹青莲虽浪漫,纵游天姥梦难真。”(见《空中怀李白》)天安老师的作品,讲规律的变化,驾轻就熟、运用自如。
天安老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不仅诗写得很好,散文也非常不错,而且爱好音乐,会二胡、笛子等乐器,还是江西省书协会员,擅写正、草、隶、篆等多种字体,且看他的《人生抒怀》:
平生志趣那方寻?得见奇书胜获金。
翰墨飘香承玉露,诗词写意寄冰心。
闲来案上三行字,兴至窗前一曲琴。
最爱河山游不足,凭谁把盏话晴阴。
从这首诗可见作者志趣多么高雅,爱好多么广泛。天安老师曾经还通过自学做了十几年业余医生,这样的人才实不多见。他的诗浅显易懂而又不落俗套,有层次感和画面感。我们来看《墨香楼吟稿》的开篇之作《春日郊游》:“清晨随鸟去寻芳,赏罢樱花看海棠。红杏含羞轻唤我,时闻风送玉兰香。”一首只有28字的绝句,用了9个动词来写春游的一连串动作,将人与景物融为一体。里面不仅写了樱花、海棠、红杏和玉兰四种花,还有鸟,而且诗中有色、有香、有声。特别是随着鸟儿去寻芳,构思奇特,古往今来还未有先例,这种春游多有意境,令人羡慕。再看《漫兴》 “秋庭独坐抚琴弦,翠掩柴扉树绕烟。小鸟近身来伴舞,殷勤合奏有鸣蝉。”诗人在抚琴时,小鸟可为之伴舞,鸣蝉能为之合奏,这是多么美妙的画面!诗人必须要有一颗诗心,有了诗心才能写出有意境的好诗。“炎炎夏日采风忙,湖上轻舟笑满舱。不是骚人偏耐热,诗心入境自然凉。”《龙水湖采风》(2018年)这首诗不仅写出了诗人们在龙水湖采风时的场景,也写出了诗人们的心境。
读天安老师的诗,往往让人生出无限感慨,乃至为之心动。如:《戊戌中秋节宿东莞内弟旺民家感怀》“客里中秋宿莞城,雨声夹杂杜鹃声。与君夜晤三更后,月在心头别样明。”这首诗的结句非常妙,融情入景,十分生动感人。读了《与女儿、女婿等游杭州西湖有感》 “一别西湖已十秋,春风伴我又重游。水光山色还依旧,只是微躯白了头。”一种伤感不由而生。又如《翻箱偶见四十年前学生报到册有感》“一份名册破箱中,拂去尘埃字入瞳。昔日少年诸弟子,如今半是白头翁。”十分形象地写出了40年的沧桑之感。
天安老师把文学示为自己退休后的产业。当别人疲惫于世时,他用心于文学。他对文学的执着坚持,对他来讲,是对人生的洞察,对生命的价值。他说,小时候的梦想,留到老年时来实现,不算枉顾自己。
天安老师笃信笃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悟诗词品性,扬帆时代潮流,崇尚务实,知行合一。我作为他的多年好友与诗友,对他已过花甲之年,还以极大的精力,为弘扬国粹不遗余力,奉献心力,实为赞赏。
因为热爱文学,义无反顾地做一件事情。在别人看来,也许是毫无意义的。而在天安老师看来,觉得此生,除此外再无有意义的事情。有付出总有回报,由于他的不懈努力,近年来他在诗词创作上也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他的作品不仅在全国各地网络和纸质平台时有发表,还多次在《诗刊》和《中华诗词》等刊物上发表。2019年的第3期《诗刊》增刊还为他刊发了一个版面的诗词“方阵”。
寒冬渐去,新春回来。野老笑傲,心仍似火。“春雨连绵今始晴,江山似锦最分明。若为彩练当空舞,便是人间仙境生。”天安老师,低头从文,以作品安身立命。这点让我悄然起敬。
生活过,写作过,为时代做见证,简单便是美。在充满希望的未来,期待天安老师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为中华文苑增添新的光彩。
天安老师的《墨香楼吟稿》的价值不仅仅是愉悦心灵,提升文化素养等价值,正如习近平主席说的:“学诗可以情飞扬,至高昂,人灵秀。”诗词是一种对国家、集体、个人都有多方面启迪的文学形式,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学习。诗词优劣的最终评判者是读者,是社会大众。说到底,能经得住历史和时间考验的,能流传开来并传诵下去的才是好诗词,好作品。
天安老师的书即将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请我写序,实在免为其难,不能尽意。我想,这丝毫不会影响他对诗词的热爱,以及我们之间的真正情谊。
祝贺《墨香楼吟稿》出版,祝贺天安老师!
责任编辑: 马文秀
要喝就喝纯贵坊